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0589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doc

管理会计教案设计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述

第1、2、3、4节

管理会计的一般概念,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应在了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管理会计的涵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通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分析,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重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管理会计的含义、职能、方法。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一般概念

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的地位

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

第三节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

管理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为实现管理会计目

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

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满足信息搜集与处理的

要求,从纷繁复杂的现代企业环境中抽象概括出

来的,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系列前提

条件的统称。

 

管理会计基本假设

 

管理会计基本原则是指在明确管理会计基本假设基础上,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

量标准而确定的一系列主要工作规范的统称。

 

管理会计基本原则

第四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联系区别

习题与案例相关题目

 

 

课后作业

 

 

本章思考题

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学有何区别?

如何定义管理会计?

何谓管理会计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

它们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何区别与联系?

作业题与练习题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第1、2节

成本及其分类;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了解并熟悉成本的各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成本按性态分类

重点

成本按性态分类

难点

成本性态,相关范围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第一节:

成本及其分类

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二、成本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

成本也有许多分类标志,选择不同的标志可以将成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而不同类型的成本

可以分别满足企业管理的不同要求。

三、几种主要的成本分类

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

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

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

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第二节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一、成本性态的涵义

成本性态(Cost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Volume)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

二、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的定义;固定成本的内容;固定成本的特点及其性态模型;固定成本的进一步分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

三、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的定义;变动成本的内容;变动成本的特点及其性态模型;变动成本的进一步分类

四、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的定义

混合成本存在的必然性

混合成本的进一步分类

阶梯式混合成本

标准式混合成本

低坡式混合成本

曲线式混合成本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成本按性态分类可分为几类?

2.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分别有哪些主要特点?

3.成本性态与相关范围的关系?

习题:

一、二、三

参考资料

管理会计案例二、相关教材。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第3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理解并掌握成本性态分析

重点

成本性态分析

难点

混合成本的分解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     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涵义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y=a+bx的过程。

二、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关系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

四、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

五、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技术测定法;直接分析法;历史资料分析法:

★高低点法――高低点法又叫两点法,是指通过观察一定相关范围内的各期业务量与相关成本所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从中选出高低两点坐标,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的具体步骤

(1)确定高低点坐标;

(2)计算b值;(3)计算a值;(4)建立成本性态模型

★散布图法――散布图法又称布点图法或目测画线法,是指将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数据标注在坐标纸上,通过目测画一条尽可能接近所有坐标点的直线,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一元直线回归法――一元直线回归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最小平方法,是指利用微分极值原理对若干期全部业务量与成本的历史资料进行处理,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一元直线回归法的具体步骤

(1)列表求值;

(2)计算相关系数r;(3)计算回归系数a和b的值

(4)建立成本性态模型y=a+bx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混合成本为什么要进行分解?

2.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3.定量分析法中哪种方法较精确?

参考资料

管理会计案例三、相关教材。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第1、2节

成本计算分类概念简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掌握变动成本法的特点,并结合实例,明确在成本构成、存货计价以及分期损益计算上存在的差异,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重点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比较。

难点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下分期损益的计算。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本计算分类概念简介

成本计算的涵义;成本计算的主要分类;成本计算的涵义;成本计算的主要分类:

常规成本计算中重要的分类:

完全成本计算。

即完全成本计算法,简称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计算。

即变动成本计算法,简称变动成本法

第二节变动成本法概述

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在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

三、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什么是变动成本法?

2.变动成本法的生产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3.变动成本法的有哪些特点?

习题:

一、二

参考资料

管理会计案例4、相关教材。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第2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掌握变动成本法的特点,并结合实例,明确在成本构成、存货计价以及分期损益计算上存在的差异,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重点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比较。

难点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下分期损益的计算。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第三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三、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四、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

五、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

有所不同

◆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

◆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

有所不同

变动成本法使用贡献式利润表;

完全成本法使用传统式利润表。

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

贡献式利润表的中间指标是“贡献边际”;

传统式利润表的中间指标是“营业毛利”。

◆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

六、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信息能揭示外界公认的成本与产品在质的方面的归属关系,按该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能刺激增产的积极性。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

2.存货变动对分期损益计算的影响有有哪些?

参考资料

管理会计案例5、相关教材。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第1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边际贡献、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学会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

 

重点

运用各种指标来计算保利点、保利点,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难点

各种指标之间的区别与灵活变换。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

一、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的简称,也称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Analysis),它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运用数量化的模型揭示企业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相关的业务量、销售单价及利润之间在数量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总成本线性表示假设:

y=a+bx

2.相关范围假设: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保持不变

3.产销平衡假设

4.品种结构稳定不变假设

5.营业利润假设:

一般不考虑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

三、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已销产品成本-期间费用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固定销售和管理费)

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总额

四、边际贡献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1.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又可称为贡献毛益、边际利润、创利额等,它是指产品销售收入与其变动成本之差,它表示了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及它们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作的贡献大小,它是企业经营决策和利润计算的重要依据。

边际贡献有两种表现形式:

(1)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cm=p—b

(2)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Tcm=(p—b)x

2.边际贡献率

如果说边际贡献是以绝对值来反映产品的盈利能力,那么边际贡献率则是以相对值来反映产品的盈利能力。

所谓边际贡献率就是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

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是"变动成本率",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具有互补关系: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

2.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有哪些?

3.什么是边际贡献率?

什么是变动成本率?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习题:

参考资料

管理会计案例四、相关教材。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第2节

保本分析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边际贡献、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学会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

 

重点

运用各种指标来计算保利点、保利点,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难点

各种指标之间的区别与灵活变换。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第二节保本分析

一、保本点

保本点是指当产品的销售业务达到某一水平时,其总收入等于总成本,边际贡献正好抵偿全部固定成本,利润为零,企业处于不盈利也不亏损的状态,又称为盈亏临界点。

保本点的表现形:

保本销售量(实物量表现)

保本销售额(货币量表现)

二、保本点的确定

(一)单一品种的保本点计算

1、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或=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

(二)多品种条件下的保本点计算

多品种条件下的保本分析方法在实务中应用较广泛的是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法。

(其他如分算法、历史资料法、综合保本图法等).多品种保本点计算的基本程序如下:

1.计算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

销售总额=∑(各种产品的单价×预计销售量)

2.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所占比重。

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销售总额/销售总额

3.计算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4.计算整个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5.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量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各自的销售比重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的单位销售价

三、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1、安全边际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保本销售量(额)

2、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3、保本作业率=保本销售量(额)∕正常销售量(额)

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指标属于正指标,越大越好,保本作业率是逆指标,越小越好。

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存在如下关系: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如何确定单一品种的保本点?

2.如何计算多品种的保本点?

3.什么是安全边际率?

什么是保本作业率?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习题:

二、三

参考资料

管理会计案例四、相关教材。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第3、4节

保利分析、敏感性分析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边际贡献、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学会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

 

重点

运用各种指标来计算保本点、保利点,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难点

敏感性分析。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第三节保利分析

保利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利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编辑贡献率

如果企业规划的是税后利润指标,则可运算:

税后利润=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得到以下公式:

税后保利销售量=[固定成本+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率)]/单位边际贡献

税后保利销售额=[固定成本+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率)]/边际贡献率

 

第四节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问题

一、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的影响

二、因素变动对安全边际的影响

三、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变化,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

当这种影响是消极的且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企业的利润为零而进入盈亏临界状态;如这种变化超出上述程度,企业就转入了亏损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就是确定能引起这种质变的各因素变化的临界值。

简单来说,就是求取得达到保本的销售量和单价的最小极限值以及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最大极限值。

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最大最小法。

1、销售量的最小极限值

是指使企业利润为零的销售量,它就是保本销售量

x。

=a/(p-b)

2、单价的最小极限值

单价下降会使利润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利润将变为零,它是企业能忍受的单价最小值。

(p-b)×x-a=0

3、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极限值

单位变动成本上升,会使企业的利润下降,并逐渐趋于零,此时的单位变动成本是企业能忍受的最大值。

(p-b)×x-a=0

4固定成本的最大极限值

(p-b)×x-a=0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如何确定保利点?

2.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有什么样的影响?

3.如何求得达到保本的销售量和单价的最小极限值以及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最大极限值?

习题:

四3、5

参考资料

管理会计案例四、相关教材。

第五章

预测分析

第1、2节

预测的基本程序与方法、销售预测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预测分析的基本程序、基本原则、特点等预测的基本概念,并具体结合对销售、资金和成本的预测,详细介绍了预测分析的加权平均法、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回归直线法等几种方法。

通过对销售、利润、成本、资金进行预测,可以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

   

 

重点

重点掌握预测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原理,具体了解如何进行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和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难点

预测分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第五章预测分析

第一节预测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预测的基本程序一般包括:

1.确定预测目标。

2.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4.用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5.分析预测结果,及时修正预测值。

6.提交预测报告,进行追踪检查。

预测分析方法可分为: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是指由有实际经验的管理人员或专家根据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凭借过去所积累的经验,经过充分的分析、判断,做出预测。

定量分析法是根据提供的历史数据,经过加工整理,从而揭示各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关系,并据此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推算出所研究的事物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达到的规模或水平。

按照具体方式不同它又可分为趋势外推法和因果预测法两类。

趋势外推法包括:

算术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趋势平均法、平滑指数法、修正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法

因果预测法包括:

回归分析法、指标建立法、投入产出法、经济计量法

 

第二节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是指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产品销售量或销售额及其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

销售预测的主要内容有:

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消费结构与消费倾向;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情况。

销售预测的方法很多种,现介绍其中几种

一、判断分析法——这种方法通常在缺乏完备、系统的信息资料或者影响销售量的有关因素难以定量化的情况下采用。

具体说来有主观判断法、特尔菲法、专家小组法等。

二、趋势外推法——属于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是根据产品销售的实际历史资料,运用特定的方法确定销售中有关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然后,据以测算未来的产品销售情况。

1.算术平均法2.简单移动平均法3.加权平均法4.趋势平均法5.平滑指数法6、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

三、因果预测法

四、统计推断法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预测分析方法可分为几大类?

2.趋势外推法和因果预测法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3.平滑指数的取值范围?

习题:

一、二

参考资料

管理会计案例五、相关教材。

第五章

预测分析

第3节

预测的基本程序与方法、销售预测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预测分析的基本程序、基本原则、特点等预测的基本概念,并具体结合对销售、资金和成本的预测,详细介绍了预测分析的加权平均法、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回归直线法等几种方法。

通过对销售、利润、成本、资金进行预测,可以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

   

 

重点

重点掌握预测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原理,具体了解如何进行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和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难点

利润敏感性分析、经营杠杆系数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第五章预测分析

第三节利润预测

一、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一)利润敏感性分析——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产生影响的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

(二)利润敏感性分析的假定:

1、有限因素假定p,b,x,a

序号:

1,2,3,4

2、单独变动假定;

3、利润增长假定;

4、同一变动幅度假定。

(三)利润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及其排序规律

(四)利润灵敏度指标的应用

1、单因素任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2、多因素同时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3、实现目标利润可采取的单项措施

二、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1、经营杠杆的意义

利润变动率总是大于销售量变动率,这种现象称为企业的经营杠杆现象

2、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率相当于销售变动率的倍数。

记为DOL

3、经营杠杆系数的应用

①预测销售变动对计划期利润的影响

②预测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变动率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利润敏感性分析有哪些基本假设?

2.利润灵敏度指标有哪些排序规律?

3.怎样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习题:

参考资料

管理会计案例五、相关教材。

第五章

预测分析

第4、5节

成本预测分析、资金预测

课时

2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