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0616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docx

这次教育实习,虽然短暂,但是对于我们即将步入教学生涯的实习生来说,是一次非常币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教育实习,

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

     一、概要

   为全面、真实了解中学生朋友的思想状况,给予广大中学生提供更为宽松、人文的教育环境,且更好地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相关借鉴作用,特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

本人于XX年7月至8月,对××的初中生、高中生的思想状况状况进行了调查。

   据统计,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其中团员占96%,群众占4%。

本次调查虽然在有些环节上做得不够完善,但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尽可能的使调查情况能真实地反映出我市中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思想状况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成因

   4、加强和改进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涵盖理想信念状况、文明道德状况、学习生活状况、情感交往状况、对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五个方面。

逐个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问卷有效率达到100%。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市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整体情况是好的,其主流是健康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情况也是正常的,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表现在以下多方面:

   1、大多数中学生基本人生价值观是健康的。

大多数的学生都重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都希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事业有成的人,否定社会上的“拜金主义”。

在回答“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什么”时,28%的人选择“对社会的贡献”,32%的人选择“人格高尚”,16%的人选择“事业是否轰烈”,8%的人选“金钱的多少”。

   其次,个人幸福观基本正确。

52%的学生认为家庭美满的人生是最幸福的,44%的人认为事业成功的人生是最幸福的。

反映出学生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和判断是比较趋于现实化。

   2、当代中学生都有一定的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基本正确,传统道德影响仍然有着较大的优势,向先进个人学习的态度端正,社会责任感较强。

如洪战辉的精神给了学生们很大的激励,大家都对社会多些关爱,对困难多些顽强,对事业多些执着,那社会就会很美好。

在回答“对携妹求学的洪战辉的事迹看法”时,76%的人选择“高尚的行为,值得提倡,值得学习”。

   3、大多数中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反对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

诚信是最宝贵的美德,是取信于人的根本,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回答“应该怎样讲诚信”时,68%的人选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讲究诚信”。

对社会的诚信评价也是比较高的,这有利社会诚信的进步,60%的人认为现在大多数人还是讲诚信的。

   4、维权意识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维权能力不断增强,从被动维权变成主动维权。

在回答“如果遭遇别人对你的不诚信”时,88%的人选择“据理力争,保护自己正当权益”,12%选择“自认倒霉,下回注意”。

   5、当别人遭遇不幸时,多数学生能积极倡导和践行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照顾。

有60%的人表示见到别人遭遇不幸时会感到同情并予以帮助。

在回答“如果你的一个同学家境贫寒,你会怎么做”时,84%的人选择“主动帮助他”。

当面对自己家境贫寒时也能坦诚面对,表明同学们普遍认为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的不足。

在回答“如果你的家境贫寒,你会怎么做”时,96%的人选择坦诚承认,只有4%的人选择“不对任何人讲”。

   6、大多数学生主张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当发生矛盾事会主动道歉,懂得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懂得关心别人、将心比心的人际交往常识;促进同学团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回答“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会怎么做”时,60%的人选择“主动道歉,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28%的人选择“等待对方主动道歉,重归于好”。

   7、大多数学生的人际交往没有障碍,能够和谐处人,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它有利于人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人克服困难、促进事业的成功,并实现人生价值,对于大学生来讲人际关系是到社会走的第一步。

88%的人表示人际关系较和谐,偶尔出现的矛盾可以自己解决。

12%的人表示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人际关系一般。

   8、绝大多数学生打击后能尽快调整心态,恢复正常,可见心理承受素质较强。

在回答“用多长时间从打击中恢复”时,84%的人选择“少于一个月”,16%的人选择“一个月到六个月”。

   9、是非观念有所增强,是非标准较清晰,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对命运的看法上,60%的人认为命运是靠自己掌握的。

   

(二)通过调查,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中学生对社会的道德状况存在着较多的困惑和疑虑,从而导致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偏颇。

对当前社会文明修养现状的满意程度较低,60%的人觉得一般。

60%的人认为中国20来年的改革开放后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但人们的精神家园空虚,人们的责任心下降。

在回答“竞争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时,52%的人表示基本同意。

这些反映出中学生对社会的基本评价已经降到了较低的水平,这将直接影响中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2、对学校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程度很低,满意率仅占12%,52%的人对目前学校开设的政治课表示毫无具体实践性和实际意义,应当停止。

   3、自我中心意识比较突出,行为动机较趋于实际。

比如看到有人不讲公德时,40%的人表示如果关系自己利益就指出。

在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上的表现差强人意。

在回答“如何看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36%的学生选择“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64%的学生选择“个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满足集体、国家利益”。

当然,这里不可回避的是当代中学生的利益判断有着较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

   4、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者联系不够紧密。

主要反映在:

理性认识基本明确,行为选择往往以自身的厉害关系为准则。

比如在道德倾向较明显的特定问题“(发现同学违反校规怎么做)”时,92%的人选择“泰然处之”,4%的人选择“上前阻止”,4%的人选择“主动报告”。

   5、入团动机不大端正,个人的意图较明显,对团的工作不够热情,缺乏入团的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国家意识,在回答“入团动机是什么”时,8%的人选择“信仰共产主义,个人人生追求”,24%的人选择“愿意更好地为同学服务”,31%的人选择“把它当成是一种荣誉的标志”,37%的人选“为个人发展获取资本”。

   6、较少主动关注科学发展新动态,科学意识不为突出。

20%的人选择“关注”,80%的人选择“偶尔了解一下,不会主动查询相关信息”。

   7、在与父母沟通方面,68%的人表示偶尔沟通,20%的人表示经常沟通,12%的人表示不沟通。

当有烦恼和痛苦想与人倾诉时会找谁,92%的人表示会找好朋友、老乡或同学,8%的人表示谁也不找。

可见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良好的沟通和谐的家庭氛围、亲密无间的相处、言传与身教并重的教育方式及激情洋溢的生活,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学生们还是愿意和同龄人交流沟通,这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的不足。

   三、成因分析

   面对调查结果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和当前中学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一些原因:

   

(一)学校德育方式的问题

   社会的不断变革,为学校德育工作开辟了途径,同时也需要学校德育工作不断革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虽然中学在全面践行德育新理念,不断探索新方法,但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脱节的现状依然未改变。

这种现状不仅影响教育和谐,甚至于会成为激发社会矛盾的因素。

   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两方面:

   1、德育大环境不好。

大环境主要是社会,社会因素中固然有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但相比较而言,消极因素的诱惑力似乎要比积极因素大得多。

普遍学校德育脱离社会现实,学校应该及时有效地吸收社会现实中积极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贴近现实生活,使德育具有时代性,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2、学校重智育轻德育。

主要是由于现实社会生活状况所面对的就业等问题。

学校过分地强调考试的功能,使得教育内容的片面化。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中学生的最大压力是学习压力(68%)。

   

(二)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配合问题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江泽民总书记两次提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一起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三者相互推让责任的现象普遍,不能要求三者达到统一的标准,但对下一代的责任心是相同的。

然而教师表达的是学校的要求,家长传授的是自己的经验,社会给与的又是另一种信息,结果让学生迷茫,品德下降。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德育理论研究

   要加强德育理论研究,更新德育观念,注重构建体现时代精神,适合学校的现代德育理论。

学校德育工作要做好,关键一环是要有科学的德育理论作指导。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要使三者保持经常的信息传输,互通情报,各负其责,共担重任。

有必要重新甚是传统教育中的这种关系及其功能、形式。

   (三)师德建设上下功夫

   在调查中,有72%的学生认为树立健康向上的品德最好是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的,各位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成败,因而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抛去过去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进一步端正办学知道思想,教书育人,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为人师表,树立自身形象,言传身教从教育者做起。

   (四)开展有教育意义的、创新的德育活动

   首先,要对开展的德育活动进行广泛选创,提高认识。

其次,创新其活动的形式,树立典型。

最后,要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把传统的德育学科课程转变成德育活动课程,要具有实践性,学生主体性,经验的活动性。

   (五)建立科学、完备的校园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面对竞争激烈的色还会,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大中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比中学生存在着更多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

如大一新生对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茫然不适应,高年级对就业压力的困惑,各阶段都存在的对人际交往的胆怯,对爱情的不知所措,对未来的忧虑等等。

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大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令人痛心的损失。

  

我们能把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统一,能提高白己在教育ll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仅仅是岗限于书本的知识。

这半个月的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9页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