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701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调查报告.doc

【调查报告】

关于经济新常态下

吴城小学教师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

永修县吴城中心小学杨金妹

【摘要】新常态下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新常态下我们教师的思想状况同样也值得去关注研究。

为了深入了解关于经济新常态下我校教师的思想状况,及时听取大家的呼声和意见,收集整理教师的新思想、新要求、新常态,为做好教师思想工作提供实事求是的资料,及时制定出了我校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的新措施,也是为更好地稳定教师队伍,不断地凝心聚力,为我校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新常态下我们教师的思想状况同样也值得关注研究。

为了深入了解关于经济新常态下我校教师的思想动态,及时听取大家的呼声和意见,特作了本次调查研究。

本次调研,深入基层、深入教师、深入问题,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和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收集整理教师的新思想、新要求、新常态,为做好我校教师思想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也及时制定出了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工作的新措施,更是为了稳定教师队伍,不断地凝心聚力,为我校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调研时间:

2016年10月8日-10月26日

调研对象:

吴城中心小学教师

调研目的:

本次调查,是为了深入了解掌握我校教师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基本情况和思想状况,及时听取大家的呼声和意见。

本次调研,深入一线、深入教师、深入问题,了解教师生活、工作压力,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收集梳理教师的新思想、新要求、新常态,为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定新的举措。

调研方式:

座谈会、问卷调查

一、教师的基本状况分析:

性别

人数

百分比

年龄

人数

百分比

学历

人数

百分比

男教师

18

42.9%

24岁以下

15

35.7%

本科

22

52.4%

女教师

24

57.1%

25至45岁以下

17

40.5%

专科

11

26.2%

合计

42

45岁以上

10

23.8%

中专

9

21.4%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学校的教师是一支比较年轻化的、具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其中45岁以下的教师占的比例高达76.2%。

也是一支学历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大专以上学历高达78.6%。

去年我校在全县中小学学生素质检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位居前三甲。

同时获得县教育局颁发的10000元奖金。

二、教师的身心健康、收入和工作压力等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教师身体健康的有32位,占教师比例的76.2%;亚健康的有7位,占教师比例的16.7%;身体不健康的只有3位,占教师比例的7.1%。

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有37名教师,比例高达88.1%,不参加身体锻炼的教师只有5位,占教师比例的11.9%。

因此,我们学校大部分教师身心健康、愉悦。

到目前为此,我们学校有25位教师月收入只有2000元至3000元,占教师比例的59.5%;11位教师月收入3000元至4000元,占教师比例的26.2%;4000元以上的教师只有4位,占教师比例的9.5%;。

所以,对自己薪资待遇满意的教师只有1位教师,比较满意有16位教师,不满意的有25位,占总体教师的59.5%。

在经济新态下,每位教师都希望改善自己的薪资待遇,提高自己的薪资水平;教师们最主要的生活困扰也是经济收入问题。

此外,就是工作压力。

感受到工作压力非常大的有18位教师,占教师比例的42.9%;感觉到工作中有压力,但可以承受有24位教师,占教师比例的57.1%。

认为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有35位教师,占教师比例的83.3%;认为工作压力来源于家庭事务与工作关系紧张有22人,占教师比例的52.4%;认为工作压力来源于课题研究的有17人,占教师比例的40.5%;认为工作压力来源于职称晋升的有16人,占教师比例的38.1%。

在教学工作中只有2位教师没有出现过烦燥、焦虑、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其他大部分教师都偶尔或阶段性出现过烦燥、焦虑、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在工作满意程度调查中,有4位教师非常满意,占教师比例的9.5%;有19位教师比较满意,占教师比例的45.2%;有18位教师感觉一般,占教师比例的42.9%;只有1位教师不满意,占教师比例的2.4%。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教师们虽然感觉工作有压力,薪资不高,但是教师们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非常热爱,无怨无悔的。

我们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份,行了义,从而理所当然地从社会获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应得的报酬,这是师德的物质基础。

师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

任何职业,教师也不例外,都首先是生存的手段和谋生的方式,只要从业的人不是尸位素餐,而确实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辛辛苦苦,那么就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人或不错的“角儿”了。

教师们还要拥有一颗“平凡心”,这就意味着,教师们首先要安于平凡。

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

”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

其次教师们要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

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

“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

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

”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三、教师的思想、信念等等状况分析:

在调查教师们对“党的政策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关注和了解程度”时,有24位教师“比较关注和了解”,占教师比例的57.1%;“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政策和国内国际形势”的教师有12位,占教师比例的28.6%;“不关注的”只有6位教师,占教师比例的14.3%。

每天都看新闻或报纸习惯的教师有29位,占教师比例的69%,偶尔看看的有7位教师,占教师比例的16.7%,被动接受的只有6位教师,占教师比例的14.3%。

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的教师有33位教师,占教师比例的78.6%,没有信仰的教师有9位,占教师比例的21.4%。

其中教师中党员和共青团员有20位,占教师比例的47.6%,其他22位教师都是群众和无党派人士,占教师比例的52.4%。

认为学校从内容、时间安排等方面,组织教师进行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合理的”教师有40位,占教师比例的95.2%,只有2位教师认为“不好判断”,占教师比例的4.8%。

在“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举措”的调查中,有32位教师认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占教师比例的76.2%,有14位教师认为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占教师比例的33.3%,有7位教师认为要培育、宣传典型事迹,占教师比例的16.7%,有7位教师认为要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占教师比例的16.7%。

教师们认为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认为育人意识淡漠有30位,占教师比例的71.4%,认为爱岗敬业精神不强有23位,占教师比例的54.8%;认为自身表率作用欠缺有29位,占教师比例的69%。

教师们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是:

赞同自身价值的实现有21人,占教师比例的50%;赞同社会价值的实现有5人,占教师比例的%;赞同奉献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有7人,占教师比例的11.9%;赞同享受生活的有11人,占教师比例的26.2%。

在学校抓好学风建设方面的调查中:

有24位教师认为应该在校规校纪的落实方面,有30位教师认为要从班主任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占教师比例的71.4%;有22位教师认为教师的正确引导也十分重要,占教师比例的52.4%;有20位教师认为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关键因素,占教师比例的47.6%。

依据以上教师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数据分析理解,我们可以领悟出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

虽然,我们教师也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

但是我们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我们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四、经济新常态下教师们需要具准的思想状态。

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

一些人在疲于奔命,一些人则在应付差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如何去投入工作,如何去不懈进取,如何能不辞辛苦,如何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

缺乏“喜”和“爱”的情感,从现实层面的表现来说就是不敬业,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说则是感觉空虚,没有寄托,得过且过混日子。

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事业的发展都是消极无益的。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对教育工作感到很乏味,日复一日地机械性地操作,这样一天两天可以,天长日久怎能受得了?

更严重的是,乏味的劳作很容易导致职业的倦怠和心灵的枯竭,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工作与其说是培养人才,倒不如说是催残人才!

教育本来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

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

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

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

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当教师的“料”,放假就是他们最大的“不快”。

如果老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

工作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舍不掉,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

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思想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

我们教师每天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学生,这应该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想法和师德水平的最佳体现。

执笔人:

杨金妹

工作单位:

永修县吴城中心小学

形成时间:

2016年10月28日

地址:

永修县吴城中心小学

邮编:

330325

联系人:

杨金妹(电话:

130970278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