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4910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docx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大全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关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 

基础知识部分 

1、       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1、姑苏尘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名言名句积累  

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3、与有胆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文学名著积累  1、《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2、《林海》、《草原》都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3、《海上日出》、《鸟的天堂》都是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

  4、《凡卡》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

《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5、向命运挑战的伟大科学家是霍金。

  6、《长征》、《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的作者是毛泽东。

  7、《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8、《七律•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9、《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简答题    1. 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

 (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2.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 “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4. 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3)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5.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6.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2)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3)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7、什么是阅读教学?

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答: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答: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五、辨析题 1. 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

你怎么认为?

 不正确。

(略 ) 2.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这种观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的。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重点在读准声、韵、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识字达成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重点也在拼读准确上,在口头实践中。

 3. 有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没有区别。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不正确。

(略 ) 4. 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

你有什么看法?

 错误的。

(略 ) 5. 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略 ) 六、观点论述题 1、有人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前的语文活动课,你怎么看?

 答:

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2)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语文活动课。

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综合性课程,而语文活动课属于语文课程的一种课型。

(3)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

(4)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注重学科整合。

 2、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学好语文,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答:

1)不认同这种观点。

(2)《课标》提出“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意味着课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执行者走向开发者。

(3)语文课程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4)“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答:

(1)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

(2)新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语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

(3)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层次的内涵。

 4、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答:

(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

(4)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

 5、《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

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1)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

 

(2)“少指导”并不等于“不指导”。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

 (3)要提倡先自由写作,后交流指导的作文教学模式。

 (4)教师的指导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

 6、“‘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答:

(1)“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2)自主学习并不是无节制的放任自流的学习行为。

 (3)自主学习离不开高效的指导,尤其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4)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7、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

(1)文本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其作用。

 

(2)学生是具有各自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独立生命个体,其感受与体验存在差异,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

 (3)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4)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8、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

你有什么看法?

、 答: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听说训练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重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更具综合性。

(3)口语交际注重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核心要素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

 七、案例分析题 1、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

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

 答:

(1)辩论这种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3)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4)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八、教材知识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

ä ①单韵母(6个):

a  o  e  I  u  û   ②复韵母(9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ûe  er(特殊韵母)  ③鼻韵母(9个):

an  en  in  un   ûn  ang  eng  ing  ong   (3)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

 

(1)大写: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小写: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çu   zào   láng   bâi   qū   gǎn   hèng   qæ   构     造    狼    狈    驱   赶    红     旗 

(2)三拼法:

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ào   liang   qiǎo   miào   xiǎo   jiàng   biün   jiüng   漂       亮     巧     妙     小      将     边     疆 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

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会产生不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

如:

 büo(包) báo(雹) bǎo(饱) bào(抱)。

 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 ),阳平( ),上声( ),下声( ),它们的读法是: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5、读记标调口诀。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可记口诀:

看见a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不写点,遇上轻声不标调。

如:

休会(xiū  huå)。

 6、认识隔音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在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其它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隔音符号(’)写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的左上方。

如:

piǎo(漂)  pæ’ǎo(皮袄)。

7、注意û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拼读音节时,以û开头的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û上的两点要省去,如:

巨人(jù  rãn),以û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û的两点不能省写,因为声母n、l还能与韵母u相拼。

如陆地(lù då)、绿地(lǜ  då)。

 8、注意儿化音变。

 “er(n)”作为词尾带在别的字后面,它不能单独构成一个音节,而是和前面一个音节连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尾音,这叫儿化韵。

拼写儿化韵时,只要在儿化音节的韵母之后加上一个“r”即可。

如红花儿(hèng huür)。

 9、区别平舌音与翘舌音。

 z、c、s与zh 、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腭(e)前,因而叫翘舌音。

 以z、c、s做声母的字,都是平舌音的字;以zh、ch、sh做声母的字,都是翘舌音的字。

 10、掌握大写字母的用法。

 ①一个句子的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

Yå tiáo dà yú yèu dào  hǎi dǐ qù le。

 ②诗歌每一行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

Chuáng qián mǐng yuâ   guüng,Yæ shå då shàng shuüng. ③国名、地名等专用名词要连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

Shànghǎi  Lánzhōu.  ④姓名算两个专用名词,姓和名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如:

Máo Zã dōng. ⑤图书封面、宣传标语、商标和商店名称等文字的拼写全用大写字母,这时可以不标声调,如:

JINDASHANGSHANGSHA。

  11、句子专项训练:

 

(一)、缩句:

把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

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缩句的方法:

    1、找出句子主干“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

否定句缩句:

要把否定

词一起写出来。

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

  2、缩句要注意三条:

(1)、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不改变原句的结构;(3)

、缩

写后仍然是句子。

  

(二)、修改病句: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畅,意思表达不清楚甚至错误的句子。

  1、修改病句要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2

、修改病句的常用方法:

一读,二找,三改,四确定。

 

3、修改病句的原则:

原意要保,改动要小,改法要巧。

  4、修改病句的要求:

保持作者本意,保持原来句式。

 (三)、扩句:

1、扩句应注意:

(1)、不能违背原意;

(2)、不能改变结构,(3)、必须搭配恰当;(4)、力求内容丰富。

 2

、扩句的正确步骤:

(1)、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

(2)

、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3)、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四)、转述句:

 转述句小歌谣:

 一改标点:

冒号改逗号,引号给去掉; 二改人称:

碰到我改成他(她),碰到你看前面,前面是谁改成谁。

 (五)、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就是在一个句子中加上两个否定词,表示肯定的意思。

双重否定词有“不得不”“不是不”,“不会不”。

 “否定+否定=肯定”。

 (六)、反问句与陈述句:

        A、陈述句改反问句:

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难道„„不„„吗?

”或“怎能„„不„„呢?

”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加入“难道„„

吗?

”或“怎能„„呢?

”。

 B、反问句改陈述句与之相反:

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反问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

将问号改为句号,去掉疑问词。

 12、朱自清的《匆匆》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 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 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 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 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 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 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 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 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 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 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 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16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8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新课标部分

(一) 一、填空题。

(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7、语文是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8、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9、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10、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11、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 出 声 )不(  指 读 )。

  12、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的话,写(想象中的 )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 认识 )和(感想)。

  13、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风闻 )、( 感受 )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课内习作每学年(  16篇 )次。

  14、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 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  顿号 )、(  分号 )与(  句号 )的不同用法。

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