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16024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0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docx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      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1、姑苏尘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名言名句积累

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3、与有胆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文学名著积累

1、《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2、《林海》、《草原》都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3、《海上日出》、《鸟的天堂》都是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

4、《凡卡》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

《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5、向命运挑战的伟大科学家是霍金。

6、《长征》、《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的作者是毛泽东。

7、《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8、《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9、《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简答题

1.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

(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4.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3)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5.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6.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2)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3)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7、什么是阅读教学?

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答: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答: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五、辨析题

1.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

你怎么认为?

不正确。

(略)

2.“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这种观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的。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重点在读准声、韵、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识字达成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重点也在拼读准确上,在口头实践中。

3.有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没有区别。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不正确。

(略)

4.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

你有什么看法?

错误的。

(略)

5.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略)

六、观点论述题

1、有人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前的语文活动课,你怎么看?

答:

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2)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语文活动课。

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综合性课程,而语文活动课属于语文课程的一种课型。

(3)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

(4)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注重学科整合。

2、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学好语文,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答:

1)不认同这种观点。

(2)《课标》提出“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意味着课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执行者走向开发者。

(3)语文课程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4)“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答:

(1)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

(2)新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语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

(3)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层次的内涵。

4、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答:

(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

(4)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

5、《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

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1)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

(2)“少指导”并不等于“不指导”。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

(3)要提倡先自由写作,后交流指导的作文教学模式。

(4)教师的指导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

6、“‘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答:

(1)“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2)自主学习并不是无节制的放任自流的学习行为。

(3)自主学习离不开高效的指导,尤其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4)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7、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

(1)文本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其作用。

(2)学生是具有各自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独立生命个体,其感受与体验存在差异,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

(3)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4)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8、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

你有什么看法?

答: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听说训练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重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更具综合性。

(3)口语交际注重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核心要素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

七、案例分析题

1、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

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

答:

(1)辩论这种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3)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4)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2、某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我们的画》中设计了以下几组活动:

活动一:

教师在课前把教室布置成刚刚举办过“二年级画展”的样子,让学生自由观赏,与环境互动,自然地萌发办自己班级画展的愿望。

活动二: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画,请小组里的伙伴对自己的画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

活动三:

教师出示自己的画,进行示范介绍,请学生针对介绍和绘画作品提建议,为学生提供交际案例,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自然、大方、有礼貌地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画,把话说完整,把图画的内容说清楚。

好朋友要仔细倾听,认真评价。

活动四:

以小组为单位,推选评委,带领大家评选“最受欢迎的画”,推荐参加班级画展,为了本组的画能被选中,小组的同学必须想办法说好推荐的理由,说服其他组的同学,其他组里的同学可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自己的意见。

活动五:

请获奖的同学在音乐声中上台领奖,其余学生当好小记者,采访获奖的同学,让他们谈谈获奖时的感受、创作的过程等。

你是怎样评价上述设计的?

请从教和学的角度进行评述。

答:

(1)选择贴近学生的话题,激发了学生交际的欲望;

(2)学生充分发挥了交际主体作用;(3)教师在示范中指导倾听、表达、应对等方法,引导学生大方、文明地交往,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教学层层推进,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得到了多个回合口语交际的训练,在实践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3、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台湾蝴蝶谷》的教学片段:

师:

大家喜欢祖国的宝岛台湾吗?

生:

喜欢。

师:

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美丽的蝴蝶谷,大家听说过吗?

生:

没有。

师:

那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台湾蝴蝶谷》这一课,咱们现在就一块去认识这个闻名世界的“蝴蝶王国”,好不好?

生:

好。

师:

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蝴蝶谷是怎样的景象。

〔课件演示〕美丽的蝴蝶谷

(生看画面)

师:

景色美不美?

生:

美。

(异口同声地说)

师:

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生读)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现代媒体使用恰当吗?

请加以评述。

答:

(1)该教师没有合理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

(2)教师采用先欣赏画面,再读文字的方法,以画面帮助理解文字,课堂看似热闹,实质上没有让学生充分感悟,没有引发情感共鸣。

(3)画面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

4、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

师:

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

(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学生纷纷争抢“苹果”。

(共10个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座位上)

师:

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

(要贴的位置过高)

生:

“做操”贴到哪儿好呢?

(还剩一个词语)

师:

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呢?

生:

贴在下边好!

生:

贴在题目旁边。

生:

……

师:

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

(教师把字贴在小露珠、小鸟、小蜜蜂画中间,形成环行板书)

师:

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

(学生依次领读词语)

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的?

请发表你的观点。

答:

(1)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2)表面上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实质上还是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

(3)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5、学习《五彩池》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老师们都要让学生针对段尾的省略号进行想象练习,于是学生会想象出水池各种奇特的形状。

这当然没有错,而我觉得五彩池的美不仅仅美在形状,还有它瑰丽的颜色、奇妙的变化。

因而,在学完全文后我进一步让学生想象:

五彩池还像什么?

由于思维的惯性,学生依然围绕着形状做文章。

如果这样一直说下去,学生禁锢了的思维就不会得到开解。

此时我说:

“在我的眼睛里,五彩池就像一块块奇异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经我这样一说,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形状”的圈子里跑出来了,一个个奇妙的想象脱口而出。

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

答题要点:

(1)读写结合,给学生创设了言语实践的机会;

(2)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加深理解;(3)教师的示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八、教学设计题

1、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1)生动讲解法:

老师通过编顺口溜、打比方等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在抓字的特点指导学生书写。

如:

如“鲁”字时,对于主笔“横”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人走在钢丝上,伸长手臂,可以起到平衡作用,因此“横”要写得长一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写字兴趣,便于把握“鲁”字的特点。

(2)直观演示法:

教师利用投影、录像、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住字形,教师范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式和书写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形象”,使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对怎样起笔、怎样收笔,哪里轻、哪里重等都一目了然,不仅帮助学生识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笔过程中的轻重,快慢等书写技法。

 

小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

语文试卷

《语文课程标准部分》20分

一、填空:

(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                    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         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思考、      、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                 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      和实施的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                与                相结合。

二、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

三、简述题(6分)

看下面这段实录并回答问题。

(一位老师在执教《春的颂歌》时,请一位学生评价另一位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

你说说他刚才读得怎样?

生:

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都读得很准,但是,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

你的评价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

生(很肯定地说)我不行!

师(略迟疑)那好,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请结合新课程理念,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

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

教材教法部分(20分)

从下面提供的两个文章片断中任选一段,设计一份教学方案,并简要阐述设计理念。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

仔细看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节选自人教大纲版第九册教材《可爱的草塘》,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教学步骤                               设计理念

                     节选自鄂教课标版第六册《海底世界》

专业知识与能力部分(50分)

一基础积累。

14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分)

论(lúnlùn)语呱呱(guāgū)坠地大模(múmó)大样  句读(dúdòu)

2、下面的词语中如有错别字,请做上记号并改正在“()”里。

(2分)

耄耋之年世外桃园  林荫道  永保青春(            )

3、照样子写词语。

2分

“花潮”曾是一篇课文的题目,这个词很美,花像层层浪潮的意思。

这样在名词之后缀一个它的喻体而构成的词在汉语中还有不少,请你写两个。

花潮                             

4、把下面的诗句填充完整。

(5分)

⑴、烽火连三月,                     。

⑵、随风潜入夜,                     。

⑶、                     ,报得三春晖。

⑷、天苍苍,           ,                。

⑸、人生自古谁无死,                      。

5、向孩子推荐儿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作家与相应作品之间连线。

(3分)

《草房子》               曹文轩

皮皮鲁系列               郑渊洁

马小跳系列               杨红缨

《明天要秋游》           方素珍

二古诗词阅读。

5分

阅读下面的曲,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分)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分)    

三现代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为自己祝福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里。

另外五个女孩家里的条件都非常好,而女孩家里很穷。

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除了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女孩跟打扮漂亮的舍友比起来,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③正因为这样,女孩很自卑,脸上总是挂着忧郁的神情。

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④女孩的舍友陆续地过生日,她们在高档的卡拉OK厅或充满浪漫情调的酒吧开生日Party。

女孩参加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涌向幸福的寿星。

⑤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因为她自己也常常遗忘了它。

女孩偶尔也会有想起的时候,她不奢望开一个生日Party,但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忽然记起了她的生日,送给她一张贺卡,对她说“生日快乐”,女孩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

有一次,她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了,她的舍友忽然想起,问她:

“你的生日是不是已经过了?

”女孩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生日的确早已过了。

于是大家淡淡地笑笑,不了了之。

⑥在大三上学期的一天,女孩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认真地看书。

那天,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的身上。

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她转头望着窗外,只见阴密的小树林,有叶子飘飘柔柔地落下,铺满了草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

南国的晚秋总是这样的华丽而富有生气。

女孩突然想起,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小生命哭泣着降临,而二十年的生命历程,更是一首美好的乐章。

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发现这种美丽。

女孩刹那间醒悟,当自己一个人跋涉时,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鼓励。

⑦女孩到蛋糕店,为自己订了一个蛋糕。

剩下来的时间里,她到地摊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