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4945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

202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选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部分(共18个)

  1、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P1)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P1)

  3、方法论——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

(P1)

  4、哲学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P1)或:

意识(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

(P2)

  6、唯心主义——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思维)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

(P2)

  7、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所以它们都是一元论哲学。

(P2)

  8、二元论哲学——哲学史上的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是哲学上的析中主义。

(P2)

  9、可知论——凡是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承认客观世界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可知论。

(P3)注:

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10、不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客观世界能被人们所认识,或者否认客观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不可知

论。

(P3)注:

唯心主义不都是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北京安通学校)当然是错误的。

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认为,人的思想能够认识作为

世界本原的精神,因而也是可知论。

只有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

  11、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先有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

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

(P3)

  12、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精神(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感觉等)当作世界的本质,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是感觉或意识的产物。

(P3)

  13、辩证法——所谓辩证法,就是用普遍联系、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有机整体。

(电大版P8)

  14、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其所描绘的世界图景只不过是零散的、绝对的、孤立的画面拼凑而已。

(电大版P8)

  1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这是从哲学研究的对象上概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这是从哲学内容上概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这是从哲学的阶级属性,根本特征和社会作用上概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P6-P8)

  16、第一次飞跃及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反复探

索,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和挫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北京安通学校)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这次

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

(P8+补)

  17、第二次飞跃及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社

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挫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

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

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P8+补)

  18、三次历史性巨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处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

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

这是孙中山领导的。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这是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

次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定成的。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

(《高举邓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

2日)

layfung

2

08-09-0500:

10

物质和意识部分(共12个)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P18)

  或: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运动——运动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P18)

  3、静止——所谓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是指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移动,二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P18)

  4、时间——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北京安通学校)特性是一维性、不可逆性,它总是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单一方向流逝。

(P19)

  5、空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

空间的特性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维度,都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P19)

  6、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注: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本质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两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即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P20)

  7、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自觉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P21)

  8、客观规律性——是指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P22)

  9、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即自觉的能动性。

(P22)

  10、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研究用机器模拟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科学。

(P22)

  注: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是思维的模拟,人类通过电子计算机(电脑)来模拟人脑的某些思维过程,为揭示意识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技术基础。

(P22)

  11、思想路线——所谓思想路线,就是某一阶段,社会集团或政党的指导思想并用主支配其行动的认识路线。

(P24)

  1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P24)

layfung

2008-09-

500:

11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部分(共50个)

1、联系——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P33)

注: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2、条件——所谓条件是指同某事物相联系的,对其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P34)

3、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称之为系统。

(P34)

4、新事物——哲学意义上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P35)

5、发展——发展它不是指一般的运动、变化,而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包含着明显的方向意义。

(电大版P35),注: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注:

发展不是事物的简单重复,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不断产生的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6、旧事物——旧事物是指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P35)

7、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P35)

8、矛盾——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

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或对立统一。

(P36)

9、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P36)

10、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之间和事物外部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

(P36)

1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P36)

1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P36)

13、内因——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

(P37)

14、外因——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

(P37)

15、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普遍性也叫共性。

(P37)

16、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也叫个性。

(P37)

17、基本矛盾——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

(P38)

18、非基本矛盾——非基本矛盾是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事物过程始终的矛盾。

(P38)

19、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P38)

20、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非主要矛盾也叫次要矛盾。

(P38)

21、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P38)

22、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为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也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P38)

23、两点论——“两点论”就是在抓主要矛盾时,也不忽视次要矛盾;在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也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反对顾此失彼的形而上学“一点论”。

)(P38)

24、重点论——“重点论”就是在分析和处理各种矛盾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在分析和处理某一矛盾时,首先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反对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等量齐观的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P38)

25、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P39)

26、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P39)

27、量变——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的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P40)

28、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电大版P478)

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性、显著的突变或飞跃。

(电大版P4-7)

29、度——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

(P40)

30、关节点——关节点是度的端点或临界点。

(P40)

31、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量变达到关节点超出了度,就出现质变,新质产生后,在新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事物发展的进程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无限演进的过程,这就是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

(P40)

32、否定之否定规律——由于内部矛盾的推动,事物由自我肯定状态到达自我否定状态,进而再由这种否定状态进到新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状态,从而开辟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路,这就是事物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P41)

33、肯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P41)

34、否定方面——否定方面则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P41)

35、扬弃——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P41)

36、范畴——就是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或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P43)

37、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P43)

38、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P43)

39、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P43)

40、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P43)

41、错觉——错觉是认识上的错误,属于主观范畴。

(P43)

注:

假象不同于错觉。

42、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P43)

43、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P43)

44、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P44)

45、结果——是指由一定现象引起的现象。

(P44)

46、因果联系——事物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

(P44)

47、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48、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P45)

49、现实性——是指现实存在的事物及其所具备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的综合。

(P45)

50、可能性——是指事物依据其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有可能转化为其他事物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P45)

layfung

2008-09-0500:

11

实践和认识(共20个)

1、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本质及其规律的哲学理论。

(电大版P57)

2、反映论——就是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的学说。

(电大版P58)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P59)

4、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P59)

5、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认识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P59)

6、先验论——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叫先验论。

(P59)

7、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P59)

8、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是人,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P60)

9、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0、认识中介——是认识主体和客体对立两极的居间联系环节,是认识结构两极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联系媒介和转换机制。

(P61)

1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补)

注1:

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P61)

注2: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注3:

认识的最终目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12、第一次飞跃——人的认识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P61)

13、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物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P61)

14、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P61)

15、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P62)

16、认识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

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P62)

17、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P63)

18、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其次,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

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P63)

19、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针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的近似

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

承认真理性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其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一定程

度、一定层次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承认真理认识有待于深化,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P63)

20、谬误——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P65)

layfung

2008-09-0500:

11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共45个)

1、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P76)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P77)

3、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P27)或:

P88

4、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P77)或:

P88

5、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

(P77)

6、唯心史观或历史唯心主义——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唯心史观或历史唯心主义。

(P77)

7、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是包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它指人类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其中

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等等,它们构成有机联系的社会关系,使社会成为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P80)

8、经济——所谓经济是指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或适应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

(P81)

或:

经济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总称,主要指以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直接目的社会活动领域,包括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等等方面(电大版P91)

9、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体现着物质资料生产只与自然的关系。

(P81)

10、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改造或加工的一切对象。

(P81)

11、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

(P82)

12、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生产经验和技能产实际从事物质生产的人。

(P82)

13、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P82)

14、物质技术构成——物质技术构成指劳动者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

(P82)

15、社会结构形式——社会结构形式指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主要表现为集体性生产和个体性生产的区别。

(P82)

注:

生产力的性质体现在物质技术构成和社会结构形式两个方面。

16、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体现着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P82)

17、社会经济结构亦称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亦称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P83)

18、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

(P84)

19、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文化结构是指由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构成的观念体系的基本结构,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哲学理论、宗教、艺术、科学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形式。

(P86)

20、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基本结构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参考高教版第3版P81)

或:

社会基本结构是指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间相互结合的主要方式。

(电大版P90)

21、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经济基础,它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

(P83)

注:

经济基础概念中所谓语“总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分配和消费关系三方面的总和,而不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22、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共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经济范畴)P84

23、基本阶级——基本阶级就是每一社会形态中的分别代表主流水平生产力和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两大根本对立的阶级。

(P84)

24、非基本阶级——不代表主流水平生产力和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阶级属于非基本阶级。

(P84)

25、阶层——阶层有两种:

一是指同阶级内部由于经济地位差异而区分的不同层次,如农民内部有贫农和中农之别,资产阶级内部有大资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之别;二是指根据特定的社会分工而划分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主要从事精神生产的知识分子。

26、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

(P84)

或:

政治——在社会有机体中,政治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总称,主要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主要内容,以维护国家、个人及其权利主体的各种权益为直接目的社会活动领域,包括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等方面。

(电大版P91)

27、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对应,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体现着社会的政治和思想关系。

(P84)

28、政治上层建筑——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组织与设施,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称为政治上层建筑(P84)。

29、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思想、观念体系,即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理论等等,体现的是人们的思想关系,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

(P84)

30、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属于政治范畴)。

P85

31、国体——国家的类型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P85)

32、政体——国家的形式亦称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P85)

33、文化——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成就,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

(P88)

或:

文化——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总称,主要指以精神生产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