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5166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docx

识字《口耳目》三维目标精编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口耳目》教案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1、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理解字意,认清字形。

2、认识2种笔画“撇、捺”,会写“木、禾”。

基本技能目标: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知识能力检测题

1、找朋友

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

errikoumuyangyueeryue

()马()苗()地()天()月

三、教学重点:

1、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

2、认识2种笔画“撇、捺”,会写“木、禾”

教学难点:

分清“木”和“目”

四、教具准备:

把文中的12幅图画做成12个头饰;把12个象形字做成一张“龟甲”,贴在小黑板上。

一台录音机,一盒磁带。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导入,激趣激情

1、配乐讲故事

老师指着“龟甲”上的文字说:

“有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龟甲”,上面刻着许多奇怪的图案,(出示一个大大的“龟甲”刻着12个甲骨文)考古学家说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你们猜猜,会是怎样的故事呢?

(先给出让学生猜的时间,然后教师再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人们。

有勇敢的爸爸,勤劳的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们。

一天清晨,一轮红日从竹林里升起(贴出“红日”图),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爸爸们出去打猎。

这一天,收获可真大。

他们捉到了一只兔子和一头羊(贴出“兔”和“羊”)。

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妈妈们在田地里辛勤地培育禾苗(贴出结着穗儿的禾苗图)。

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竹林里游戏。

一阵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出示“竹子”图)林子里的鸟儿一边喳喳的欢唱,(出示“鸟”图)一边扑楞楞地欢舞。

鸟儿们可喜欢那群孩子们了!

因为孩子们不但有一张乖巧的嘴巴,(出示“嘴巴”图)还有一双机灵的耳朵和水汪汪的大眼睛(出示“耳朵”和“眼睛”)。

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日子可过得真快!

夜悄悄地来临了。

你看!

月儿弯弯挂蓝天(出示“月儿”),今晚的月色可真好。

懂事的孩子们决定用他们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为劳动了一天的爸爸妈妈们拂去疲劳。

于是他们用木头燃起了火把(出示“木头”和“火把”)。

熊熊的火把映着他们美丽的笑脸。

他们唱啊,跳啊,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小朋友,和你们猜得一样吗?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美丽的故事,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的呀?

(让学生初步了解:

龟甲上刻的是古时候的文字,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

2、让学生猜一猜龟甲上刻的是什么字?

出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把“图画──甲骨文──简化字”一一对应起来。

3、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

知道吗?

你们刚才所认出的这12个汉字(指龟甲上的文字)是我们的祖先在四千多年前所使用的。

它们的形状跟动物的图形非常象。

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46页,请大家看看图画,拼拼音节,读读生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教老师、同学。

看哪个小朋友在最短的时间里和这12个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

2、借助图画,借助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并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从而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三)互助学习,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A、仔细观察汉字的(图画——甲骨文——简化字)演变过程,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B、四人小组互助学习,每人选择其中的两个生字宝宝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四)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生字,其中重点学习“火、竹”和“羊、兔、鸟”。

要求学生结合图画,展开想象,说说“火、竹”和“羊、兔、鸟”的字形;然后在给“火、竹”找朋友。

尤其是“火”,用“()火”和“火()”的形式了解字义。

(五)游戏识记,加强记忆

1、“找朋友”:

老师手举甲骨文卡片,让学生用手中的简化字卡片与之相对,选反应最快的小朋友上台。

2、老师手中的和孩子手中的卡相对应,加上孩子头上的图片头饰就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

(老师用奖励相应的图片头饰奖励学生,并用激励性地语言表扬如:

圆圆的太阳送给你……)

3、“欢乐传递”:

每组每人分别拿一张不同的去拼音的12个生字,手牵手走上讲台。

音乐响起,每人用自己手上的生字组成一个词并领读两遍。

读完以后把卡片传自己的朋友。

下一轮同学再组词,再读,再往下传......直到音乐停止。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各种游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六)、拓展练习

老师发现,有两个字读音一样,你知道是哪两个字吗?

选字组词

节()()光树()()马

老师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另一个字。

口---()----()木----()

(一堂课中穿插多种形式的识字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实现真正的自主实践,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七)、学习写字

1、认识撇捺,撇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捺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

书空(生分别练习二种笔画,注意书写姿势)

2、学写“木”字,我们先书空它的笔顺。

(师生书空)

“木”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

(生练习写“木”)

最后练习写“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写法相同。

(生练习写“禾”字)

3、欣赏学生的字。

4、看拼音写汉字。

(写字指导到位。

教师采用了讲解、书空、范写等方式,具体指导了学生写好每一个字,特别注意了笔画在四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笔收笔及笔顺规则等。

为学生写好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实践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2个象形字,回到家里收集一下今天学习的生字。

(商标、电视、广告、网络……)

五、板书设计:

图片

甲骨文

日兔羊禾竹鸟口耳目月木火

木禾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1、巩固“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

2、认识2种笔画“横钩、弯钩”,会写“个、了、子”。

基本技能目标: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理解字意,认清字形,初步学会字理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知识能力检测题

1、分类

人体器官

动物

天体和物象

植物

2、变魔术(加一笔变新字)

口----()木----()了----()

人----()日-----()

3、看拼音写汉字。

Shitianyigemutouhemiaozouleerzi

()天()()头()苗走()儿()

三、教学重点:

用生字组词,分类。

会写“个、了、子”,会组词。

教学难点:

写“了、子”。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甲骨文卡片、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识记,加强记忆

1、“找朋友”:

老师手举甲骨文卡片,让学生用手中的简化字卡片与之相对,选反应最快的学生上台。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2个生字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请大家拿出生字卡片,老师手里拿的是甲骨文卡片,谁找到了相对应的生字卡片就把它举起来,好吗?

大家找得真快,究竟对不对呢?

(翻过卡片)完全正确。

来,一起拼读一下。

1号同学第一个找到,请你到前面来。

(举着老师的卡片)。

同法找到其他的生字朋友。

找坐的最好的同学或不随便说话的同学

2、这些生字宝宝谁跟谁是好朋友呢?

把它们重新排列一下。

说说为什么?

(归类)

如果把这些生字宝宝放在4个家里面,该怎么放呢?

想好了就快去找你的好朋友。

(如果学生不会,可以提醒他们看书)为什么呢?

这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

同学们可真聪明。

现在我们再来给生字宝宝找词语朋友。

有信心吗?

如果他说得对,我们就跟着读两遍,如果他不会,我们就给他当小老师,好不好?

3、“欢乐传递”:

请12名学生分别拿一张生字卡片,音乐响起,每人用自己手上的生字组成一个词并领读两遍。

读完以后把卡片传递给自己的朋友。

下一轮同学再组词,再读,再往下传......直到音乐停止。

注意区分木和目(如果有必要,可以板书)。

4、同学们学得真好,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帮帮忙。

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段话,里面有许多甲骨文,可以帮老师变成简化字吗?

看大屏幕,把下列括号中的象形字换成今天所学的简化字:

十月一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玩。

乡下真美呀!

()苗乐弯了腰,小()在林中唱歌,()儿在山坡上吃草。

我抱着小()子坐在凳子上。

小兔子()朵长长的,眼睛像()红的宝石,()里不停地吃着萝卜。

我轻轻地摸着它白白的毛,它用温柔的()光望着我,好像在说:

“欢迎你!

(“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趣味性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脑、眼、口、手并用,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自由地探究、表达,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二)、“我会连”:

刚才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一下子就找到了相应的生字卡片。

其实,还有许多字也是象形字,快来连一连

出示课后的“鱼、石、刀、网”的图片、象形字和简化字。

请学生一一对应起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

先小组合作,连连说说,并读准字音。

(三)、变魔术。

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出色,有几个生字宝宝忍不住想跟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了,愿意吗

1、“口”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中、日)加两笔呢?

(目、田、白、右)

(1)同桌互相考一考。

(2)交流

2、“木”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加两笔呢?

3、“人”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加两笔呢?

4、“了”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变魔术,有趣的提问方式,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四)、指导书写“个”“了”“子”

同学们真聪明,来,请伸出大拇指夸夸自己。

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是最棒的。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生字,有没有信心?

1、认识新笔画“横钩”“弯钩”。

(1)出示“横钩”“弯钩”笔画卡片。

(2)教师讲述书写要则。

•横钩,起笔稍重些,钩要轻短。

•弯钩,起笔要轻,整个笔画稍有些弯。

范写。

(3)学生书空。

(4)练习。

2、指导书写“个、了、子”.

个:

撇的起笔高,捺的起笔低一点,两笔相接,开口度大,竖居中,不与“人”连接。

“了”和“子”弯钩写在竖中线上。

范写。

3、学生书空,描红,练习。

4、互相欣赏。

5、选择优秀作业贴在学习园地上。

(五)、布置作业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

2、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作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字和实物图片或简笔画)。

六、板书设计:

口耳目

变魔术(加一笔,变新字)我会写

口横钩

木弯钩

人个

了了子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这节课我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写字指导到位。

教师采用了讲解、书空、范写等方式,具体指导了学生写好每一个字,特别注意了笔画在四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笔收笔及笔顺规则等。

为学生写好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案二

口耳目的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字。

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音乐卡片、实物图片,沙滩图。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45电4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字。

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二、教学重点:

1、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难点:

会写“十、木、禾”3个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鱼飞雨风土云马牛山水下大田

2、导入新课:

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有趣的新“朋友”正等着和大家见面。

(出示12个生字彩图)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学生对象形字的特点只须意会即可)

2、了解学情:

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

你是怎么认识的?

(如:

在前面的课文中读过;在电视上、书报上、广告上、路牌上见过)

3、小结:

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字记得更牢。

(三)、揭示课题,教学“目”口耳目的教学设计教案

1、出示课题:

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1)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

图上画着什么?

(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学习用数量词“一只”。

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是“眼睛”。

(2)比形认字。

比一比:

图画、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教师随学生的发言,相机作简笔画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化)

(3)识记生字:

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

看图识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四)、学习生字

小组合作,自学其余的11个生字。

教师巡视。

、,点拨指导。

(五)、汇报交流

1、各组选择一个字,再派出一个小老师上台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这个字。

2、台上台下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补充交流。

3、小老师没有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4、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

5、新偏旁“角子头”的教学要随“兔”的教学进行,并拓展:

你还认识哪些带有“角子头”的字?

6、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他们学习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数量词。

(六)、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做“开火车”游戏,复习12个生字。

(七)、指导书写“十”

1、认识新笔画“竖”。

(1)出示“竖”的笔画卡片,介绍笔画名称。

(2)教师示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

悬针竖(像吊着的一根针)垂露竖(尾部像吊着一滴小露珠)

(3)学生书空。

2、书写“十”。

(1)分析笔画。

(2)介绍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

(3)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

(4)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

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较均匀,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议;继续练写。

五、作业布置:

“十、木、禾”3个字每个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田字格中写“十、木、禾”3个字。

七、课后反思:

-口耳目的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课时

总46电4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字。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

1、“给字宝宝戴帽子”。

(1)出示12个“字宝宝”和12顶“帽子”(12张制成娃娃状的字卡和张制成帽子状的音节卡片)字卡与音节卡各自打乱顺序排列。

(2)指名给“字宝宝”戴“帽子”。

(3)开火车认读上述带拼音的生字(以与音节一一对应)。

2、“拾贝壳”。

(1)出示沙滩图(沙滩上有12个贝壳,贝壳背面为本课生字;贝壳按课本中生字的分类,有四种颜色)

(2)指名“拾贝壳”,拾到“贝壳”后要领读背面的生字。

(3)指名给“贝壳”分成四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这四类分)

(4)齐读生字。

3、猜字谜、编字谜。

(1)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

如:

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月)

东边升,西边落。

看时圆,写时方。

(日)

(2)学生围绕本课生字试编字谜让大家猜。

4、加一加,变一变。

如:

“口”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中、日)加两笔呢?

(目、田、白、右)

(1)同桌互相考一考。

(2)师生互相考一考。

(二)、指导书写“木”、“禾”

1、认识新笔画“撇、捺”。

(1)出示“撇”的笔画卡片,介绍其笔画名称。

(2)教师范写,讲述书写要领。

(3)学生书空。

(4)同样的方法学习“捺”。

2、书写“木、禾”。

(1)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示范写。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评议。

(5)练写。

(三)、练习-口耳目的教学设计教案

1、读拼音,写笔画。

heng()shu()

pie()na()

2、读一读,照样子口头组词。

火(火车)(火苗)(火星)

竹()()()

目()()()

五、作业布置:

正确书写“十、木、禾”3个字。

六、板书设计:

heng()shu()

pie()na()

七、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