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556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docx

房建项目防水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施工图

二、设计要求

三、施工要求

.防水混凝土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完成钢筋、模板的隐检、预检的验收工作,并应在隐检、预检中检查穿墙螺栓、设备管道或套管、施工缝及位于防水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埋件是否巳做好防水处理。

2、提前编制施工方案。

3、配合比经试验确定。

(二)材料要求

1、水泥:

宜用不低于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如掺用外加剂,亦可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按设计要求选用。

水泥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记录。

2、砂:

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3、石子:

宜用卵石,最大粒径宜为~,含泥量不大于,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4、掺和料:

粉煤灰等,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并有出厂合格报告,等级符合规范要求。

5、外加剂:

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验确定,并有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并复试合格。

(三)施工机具

插入式振捣棒、铁锹、溜槽、铝合金刮杠、木抹子、小线等。

二、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控项目

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

第条

抗压强度、抗渗压力

第条

细部做法

第条

一般项目

表面质量

第条

裂缝宽度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

迎水面保护层

保护层厚度≥

±

三、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养护

四、操作工艺

(一)混凝土搅拌投料顺序

石子→砂→水泥→外加剂→水,先干搅~再加水。

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袋水泥、砂、石的用量,务必每车过磅。

雨季施工注意每天测定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

(二)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及时运送到浇灌地点。

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周转环节,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

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三)混凝±浇筑

底板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

在墙体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需将表面清理干净,先铺一层~厚水泥砂浆。

浇第一步混凝土高度为,以后每步浇灌~。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其落距不应超过,超过时应加串桶和溜槽。

防水混凝土要用机械振捣密实,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要迅速,拔出要缓慢,振动到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插点间距应不大于,严防漏振。

(四)施工缝的位置及接缝形式

底板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施工,不得留施工缝。

墙体一般只许留水平施工缝,其位置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设置,如需留垂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变形缝处,或与设计协商解决。

施工缝可作成企口缝、高低缝、平缝三种形式,墙厚在以上的宜作成企口缝,墙厚小于时应采用高低缝或止水带。

新旧接搓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用水清洗后保持湿润,铺一层~厚的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

固定模板用的穿墙螺栓与铅丝尽量不要穿过混凝±防水结构。

若需穿过时.应在穿填螺栓上加焊止水环,要求止水环必须满焊无遗漏,止水环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穿墙螺栓在拆模时,将外露螺栓头切撑。

(五)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处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来处理。

此时止水带位置应准确,圆环中心应在变形缝中心线上。

止水带应牢固,浇混凝土前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杂物,确保与混凝土结合良好。

(六)养护

常温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以内必须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五、成品保护

1、确保钢筋模板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和模板。

2、在拆模和吊运其他构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企目及撞动止水带。

保护穿墙管、电线管、电器盒及预埋件等,防止振捣时挤扁或预埋件移位。

六、应注意的问题

1、蜂窝、麻面的造成原因是振捣不当,脱模早,模板干燥,模板缝隙偏大跑浆。

2、孔洞的造成原因是漏振,在管道密集、预埋件和钢筋稠密处振捣困难,应采用绷石混凝土浇筑。

3、渗水、漏水是由于施工缝接搓处处理不当或施工中漏振,随意加水,水灰比不准造成,应严格控制计量,认真振捣,认真处理施工缝。

.防水砂浆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下砖石结构地下室、水池等工程的防水层及防水混凝土结构的附加防水层,属潮湿条件下施工的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

宜用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亦可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有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2.1.2砂:

用中砂,不得含有杂物。

含泥量不得超过,使用前必须过~5mm孔径的筛。

2.1.3外加剂:

防水粉、防水油,也可采用有机硅防水剂、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

均应按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

2.1.4主要机具:

灰板、铁抹子、阴阳角抹子、半截大桶、钢丝刷、软毛刷、八字靠尺、榔头、尖凿子、捻錾子、铁锹、扫帚、木抹子、刮杠等。

作业条件:

2.2.1结构验收合格,已办好验收手续。

2.2.2地下防水施工期间做好排水,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工为止。

排水、降水措施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2.2.3地下室门窗口、预留孔洞、管道进出口等细部处理完毕。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墙、地面基层处理

刷水泥素浆

抹底层砂浆

刷水泥素浆

抹面层砂浆

刷水泥砂浆

养护

基层处理:

3.2.1混凝土墙面如有蜂窝及松散的混凝土,要剔掉,用水冲刷干净,然后用∶水泥砂浆抹平或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捻实。

表面油污应用火碱水溶液刷洗干净,混凝土表面应凿毛。

3.2.2砖墙抹防水层时,必须在砌砖时划缝,深度为~12mm。

穿墙预埋管露出基层,在其周围剔成~30mm宽,~60mm深的槽,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捻实。

管道穿墙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处理,并办理隐检手续。

混凝土墙抹水泥砂浆防水层

3.3.1刷水泥素浆:

配合比为水泥∶水∶防水油∶∶(重量比),先将水泥与水拌合,然后再加入防水油搅拌均匀,再用软毛刷在基层表面涂刷均匀,随即抹底层防水砂浆。

3.3.2底层砂浆,用∶水泥砂浆,加水泥重~的防水粉,水灰比为~,稠度为~8cm。

先将防水粉和水泥、砂子拌匀后,再加水拌合。

搅拌均匀后进行抹灰操作,底灰抹灰厚度为~10mm,在灰末凝固之前用扫帚扫毛。

砂浆要随拌随用。

拌合及使用砂浆时间不宜超过,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3.3.3刷水泥素浆:

在底灰抹完后,常温时隔,再刷水泥素浆,配合比及做法与第一层相同。

3.3.4抹面层砂浆:

刷过素浆后,紧接着抹面层,配合比同底层砂浆,抹灰厚度在~10mm左右,凝固前要用木抹子搓平,用铁抹子压光。

3.3.5刷水泥素浆:

面层抹完后刷水泥素浆一道,配合比为水泥∶水∶防水油∶∶(重量比),做法和第一层相同。

砖墙抹水泥砂浆防水层

3.4.1基层浇水湿润:

抹灰前一天用水管把砖墙浇透,第二天抹灰时再把砖墙洒水湿润。

3.4.2抹底层砂浆:

配合比为水泥∶砂∶,加水泥重的防水粉。

先用铁抹子薄薄刮一层,然后再用木抹子上灰,槎平,压实表面并顺平。

抹灰厚度为~10mm左右。

3.4.3抹水泥素浆:

底层抹完后~,将表面浇水湿润,再抹水泥防水素浆,掺水泥重的防水粉。

先将水泥与防水粉拌合,然后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用铁抹子薄薄抹一层,厚度在1mm左右。

3.4.4抹面层砂浆:

抹完水泥素浆之后,紧接着抹面层砂浆,配合比与底层相同,先用木抹子搓平,后用铁抹子压实、压光。

抹灰厚度在~8mm之间。

3.4.5刷水泥素浆:

面层抹灰后,刷水泥素浆,配合比为水泥∶水∶防水油∶∶(重量比),方法是先将水泥与水拌匀后,加入防水油再搅拌均匀,用软毛刷子将面层均匀涂刷一遍。

地面抹水泥砂浆防水层:

3.5.1清理基层:

将垫层上松散的混凝土、砂浆等清洗干净,凸出的鼓包剔除。

3.5.2刷水泥素浆:

配合比为水泥∶防水油∶(重量比),加上适量水拌合成粥状,铺摊在地面上,用扫帚均匀扫一遍。

3.5.3抹底层砂浆:

底层用∶水泥砂浆,掺入水泥重~的防水粉。

拌好的砂浆倒在地上,用杠尺刮平,木抹子顺平,铁抹子压一遍。

3.5.4刷水泥素浆:

常温间隔后刷水泥素浆一道,配合比为水泥∶防水油∶(重量比)加适量水。

3.5.5抹面层砂浆:

刷水泥素浆后,接着抹面层砂浆,配合比及做法用底层。

3.5.6刷水泥素浆:

面层砂浆初凝后刷最后一遍素浆(不要太薄,以满足耐磨的要求),配合比为水泥∶防水油∶(重量比),加适量水,使其与面层砂浆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压光、压实。

3.5.7养护:

待地面有一定强度后,表面盖麻袋或草袋经常浇水湿润,养护时间视气温条件决定,一般为,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应少于,此期间不得受静水压作用。

冬期养护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抹灰程序,接槎及阴阳角做法:

抹灰程序,一般先抹立墙后抹地面。

槎子不应甩在阴阳角处,各层抹灰槎子不得留在一条线上,底层与面层塔槎在~20cm之间,接槎时要先刷水泥防水素浆。

所有墙的阴角都要做半径50mm的圆角,阳角做成半径为10mm的圆角。

地面上的阴角都要做成50mm以上的圆角,用阴角抹子压光、压实。

五层做法总厚度控制在20mm左右。

多层做法宜连续施工,各层紧密结合,不留或不少留施工缝,如必须留时应留成阶梯槎,接槎要依照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接槎位置均需离开阴角处200mm。

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4.1.1原材料(水泥、砂)、外加剂、配合比及其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水泥砂浆防水层与基层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

基本项目:

4.2.1外观:

表面平整、密实、无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

阴阳角呈圆弧形,尺寸符合要求。

4.2.2留槎位置正确,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

成品保护

抹灰架子要离开墙面15cm。

拆架子时不得碰坏口角及墙面。

落地灰要及时清理使用,做到活完脚下清。

地面上人不能过早。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空鼓、裂缝:

基层未处理好,刷素浆前混凝土表面未进行凿毛,油污处未用灰碱刷洗干净,以致出现空鼓、裂缝。

另外,养护不好,养护期限不够,也是原因之一。

渗漏:

各层抹灰时间掌握不当,跟得太紧,出现流坠。

素浆干的太快,抹面层砂浆粘结不牢易造成渗水。

接槎、穿墙管等细部处理不好,易造成局部渗漏。

必须按规定认真操作。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原材料(水泥、砂、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隐检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其它技术文件。

.卷材防水

七、施工准备

(一)材料要求

4、防水卷材: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产品性能和使用说明书;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按规定取样复试,并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5、底胶:

聚氨酯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分甲、乙两组份,甲为黄褐色胶体,乙为黑色胶体。

6、一胶:

用于基层及卷材粘结,为黄色混浊胶体。

7、聚氨酯涂膜材料:

用于处理按缝、增补、密封处理,分甲、乙组份。

8、丁基粘结剂:

用于卷材接缝,分、两组份为黄浊胶体为黑色胶体。

9、聚氨酯嵌缝膏:

用于密封卷材收头部位,分甲、乙组份。

10、二甲苯或乙酸乙酯:

用于稀释或清洗工具。

(二)主要用具

6、基层处理用具:

高压吹风机、平铲、钢丝刷、笤帚。

7、材料容器;大小铁捅。

8、弹线用具:

量尺、小线、色粉袋。

9、裁剪卷材用具:

剪刀。

10、涂刷用具:

滚刷、油刷、压辊、刮板。

(三)作业条件

1、地下防水层施工,当地下水位较高时,铺贴防水层前应降地下水,地下水位降至防水层底标高下,并保持到防水层施工完成。

2、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和脱皮等现象。

3、基层表面应保持千燥,含水率不大于,并要平整牢固,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角。

4、防水层所用卷材、基层处理剂、二甲苯等均属易燃品,应单独存放,远离火源,做好防火工作,操作时应通风,夜问有足够的照明。

八、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控项目

卷材及配套材料质量

第条

细部做法

第条

一般项目

基层质量

第条

卷材搭接缝

第条

保护层

第条

卷材搭接宽度允许偏差

九、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配制底胶→涂刷底胶→特殊部位增补处理(附加层)→铺贴卷材→卷材收头粘结→细部处理→蓄水试验→做保护层

一十、操作工艺

(一)基层清理

涂刷底胶前应将基层上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二)配制底胶

将聚氨酯防水涂膜材料按甲:

乙:

二甲苯为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涂刷。

(三)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用长把滚刷涂刷在大面积基层上,厚薄一致,不得有漏刷和白底现象,阴阳角、管根部位可用毛刷涂刷,干燥至不粘手时可进行下道工序。

(四)特殊部位增补处理(附加层)

1、增补剂配制:

将聚氨酯防水材料按甲、乙组份以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涂刷,配制量按需要确定,不宜过多,防止其固化。

2、附加层施工:

用毛刷在管根、地漏、伸缩缝等处均匀涂刷,作好附加层,厚度宜为,待其固化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五)铺贴卷材防水层

1、铺贴前应排好尺寸,弹出标准线。

2、铺贴卷材时先将卷材摊在干净、平整的基层上用滚刷将一胶均匀涂刷在卷材表面,接头处不涂,待胶干燥至手感不粘时再将其卷好待用。

3、当基层底胶干燥后,在其表面涂刷一胶,涂刷均匀,待其干燥至手感不粘时即可开始铺贴卷材。

4、铺贴时将巳涂一胶的卷材穿入φ长的铁管上,由二人抬起将卷材一端粘结固定,然后沿弹好的标准线向另一端铺贴,操作时不要拉得过紧,不要出现皱褶。

5、铺贴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应由下向上进行,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得有空鼓和粘接不牢的现象。

注意卷材不要走偏。

6、铺贴后用、长外包橡皮铁辊滚压一遍排除气泡。

(六)接头处理

卷材接头用丁基粘结胶粘结,先将、两组份材料按配合搅拌均匀,翻开接头表面涂刷均匀,待其干燥约分钟后即可进行粘结。

粘结后接头处不许有皱褶、气泡等缺陷,然后用铁辊滚压一遍。

(七)卷材末端收头

为使卷材收头粘接牢固,防止翘边渗漏,用聚氨酷嵌缝膏将收头处口边封闭严密,再刷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

防水层铺贴不得在雨天大风天施工,冬季施工的环境温度不低于。

(八)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

1、采用外防外贴法时,应先铺贴平面,后铺贴立面,平立面交接处,应错缝搭接,之后砌保护墙,及时回填土。

防水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卷材之前,应先将接搓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清理干净;修补完局部损坏才可继续施工。

此时卷材用错搓搭接,上层卷材盖过下层卷材不少于。

2、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时,应先铺贴平面,后铺贴立面,铺立面时,先贴转角,后贴大面,贴后应做好保护层,并确保保护层与立面卷材粘接牢固。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空鼓:

卷材防水层空鼓,发生在找平层与卷材之间,且多在卷材接缝处,其原因是找平层不干,含水率大;空气排除不彻底,卷材没有粘结牢固。

2、渗漏:

多发生在管根、地漏、变形缝等处,伸缩缝没有断开,造成防水层撕裂,其他部位由于粘结不牢,卷材松动或衬垫不严有空隙等均有可能产生渗漏,施工中应加强检查,认真操作。

六、成品保护

1、已铺贴的防水卷材,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

2、穿过地面和墙面的管根不得损伤和变位。

3、防水层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要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并随之进行回填。

.厕浴间聚氨酯涂膜防水

一十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厕浴间楼地面垫层巳完成,穿过厕浴问地面及楼面的所有立管、套管已完成,并已固定牢固,经过验收。

管周围缝隙用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楼板底需吊模板)。

2、厕浴问楼地面找平层已完成,标高符合要求,表面应抹平压光、坚实、平整,无空鼓、裂缝、起砂等缺陷,含水率不大于。

3、找平层的泛水坡度应在(即),不得局部积水,与墙交接处及转角处、管根部位,均要抹成半径为的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小圆角,要用专用抹子。

凡是靠墙的管根处均要抹出()坡度,避免此处积水。

4、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及高出部分应刮平,扫净。

对管根周围不易清扫的部位,应用毛刷将灰尘等清除,如有坑洼不平处或阴阳角未抹成圆弧处,可用众霸胶:

水泥:

砂砂浆修补。

5、基层做防水涂料之前,在突出地面和墙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阴阳角等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应做附加层增补。

6、厕浴间墙面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定(四周至少上卷)有防水的部位,墙面基层抹灰要压光,要求平整,无空鼓、裂缝、起砂等缺陷。

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及固定卡具应提前安装并在距管菏围内凹进表层,管根做成半径为的圆弧。

7、根据墙上的水平控制线,弹出墙面防水高度线,标出立管与标准地面的交界线涂料涂刷时要与此线平。

8、厕浴间做防水之前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安全低压灯等)和通风设备。

9、防水材料一般为易燃有毒物品,储存、保管和使用时要远离火源,施工现场要备有足够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施工人员要着工作服,穿软底鞋,并设专业工长监管。

10、环境温度保持在℃以上。

1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先做样板间,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全面施工。

(二)材质要求

单组分聚氨酪防水涂料(由于双组分、多组分聚氨酷防水涂料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严重,己禁止此类材料使用于建筑物内部厕浴间等防水工程)。

单组分聚氨酷防水涂料是以异氰酸酷、聚醚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助剂制成,属于无有机溶剂挥发的单组分柔性防水涂料。

其性能指标见下表。

 

项目

指标

固体含量≥(%)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不透水性

,不透水

低温柔性(℃)

℃弯折无裂纹

干燥时间

表干时间()≤

实干时间()≤

注:

指低强度高延伸率型

指高强度低延伸率型

(三)施工机具

主要机具:

电动搅拌器、搅拌桶、小漆桶、塑料刮板、铁皮小刮板、橡胶刮板、弹簧秤、毛刷、滚刷、小抹子、油工铲刀、笤帚、消防器材、风机等。

一十二、质量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控项目

防水涂料

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排水坡度、预埋管道、设备、固定螺栓的密封

符合设计要求

地漏

地漏顶应为地面最低处,易于排水,系统畅通

一般项目

排水坡、地漏排水设备周边节点

应密封严密,无渗漏现象

密封材料

使用柔性材料,嵌填密实,粘贴牢固

防水材料

均匀,不龟裂,不鼓泡

防水层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

一十三、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细部附加层施工→第一层涂膜→第二层涂膜→第三层涂膜→第一次试水→保护层施工→第二次试水→工程质量验收

一十四、操作工艺

(一)基层清理

涂膜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上的灰皮用铲刀除掉,用笤帚将尘土、砂粒等杂物清扫干净,尤其是管根、地漏和排水口等部位要仔细清理。

如有油污时,应用钢丝刷和砂纸刷掉。

基层表面必须平整,凹陷处要用水泥腻子补平。

(二)细部附加层施工

1、打开包装桶后先搅拌均匀。

严禁用水或其他材料稀释产品。

2、细部附加层施工:

用油漆刷蘸搅拌好的涂料在管根、地漏、阴阳角等容易漏水的薄弱部位均匀涂刷,不得漏涂(地面与墙角交接处,涂膜防水上卷墙上高)。

常温表干后,再刷第二道涂膜防水涂料实干后,即可进行大面积涂膜防水层施工,每层附加层厚度宜为。

(三)涂膜防水层施工

聚氨酷防水涂膜一般厚度为、、,根据设计厚度不同,可分成两遍或三

遍进行涂膜施工。

1、打开包装桶先搅拌均匀。

2、第一层涂膜:

将巳搅拌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涂料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刮在巳涂好底胶的基层表面上,厚度为,要均匀一致,刮涂量以~为宜,操作时先墙面后地面,从内向外退着操作。

3、第二道涂膜:

第一层涂膜固化到不粘手时,按第一遍材料施工方法,进行第二道涂膜防水施工。

为使涂膜厚度均匀,刮涂方向必须与第一遍刮涂方向垂直,刮涂量比第一遍略少,厚度为为宜。

4、第三层涂膜:

第二层涂膜固化后,按前述两遍的施工方法,进行第三遍刮涂,刮涂量以~为宜(如设计厚度为以上时,可进行第四次涂刷)。

5、撤粗砂结合层:

为了保护防水层,地面的防水层可不撒石渣结合层,其结合层可用的胶或众霸胶水泥浆进行扫毛处理,地面防水保护层施工后,在墙面防水层滚涂一遍防水涂料,未固化时,在其表面上撒千净的~砂粒,以增加其与面层的粘结力。

6、保护层或饰面层施工。

(四)防水层细部施工

1、管根与墙角(见图)

2、地漏处细部做法(见图)

3、门口细部做法(见图)

 

(五)涂膜防水层的验收

根据防水涂膜施工工艺流程,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对每道工序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做好记录,须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防水层完成并实干后,对涂膜质量进行全面验收,要求满涂,厚度均匀一致,封闭严密,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做切片检查)。

防水层无起鼓、开裂、翘边等缺陷,并且表面光滑。

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可进行蓄水试验(蓄水深度高出标准地面)无渗漏,做好记录,可进行保护层施工。

一十五、成品保护

1、涂膜防水层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穿平底鞋作业,穿过地面及墙面等处的管件和套管、地漏、固定卡子等,不得碰损、变位。

涂防水涂膜施工时,不得污染其他部位的墙地面、门窗、电气线盒、暖卫管道、卫生器具等。

2、涂膜防水层每层施工后,要严格加以保护,在厨卫间门日要设醒目的禁入标志,在保护层施工之前,任何人不得进入,也不得在上面堆放杂物,以免损坏防水层。

3、地漏或排水口在防水施工之前,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杂物进人,确保排水畅通,蓄水合格,将地漏内清理干净。

4、防水保护层施工时,不得在防水层上拌砂浆,铺砂浆时铁锹不得触及防水层,要精工细做,不得损坏防水层。

一十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涂膜防水层空鼓、有气泡:

主要是基层清理不干净,涂刷不匀或者找平层潮湿,含水率高于;涂刷之前未进行含水率检验,造成空鼓,严重者造成大面积鼓包。

因此在涂刷防水层之前,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并保证含水率合适。

2、地面面层施工后,进行蓄水试验,有渗漏现象:

主要原因是穿过地面和墙面的管件、地漏等松动,烟风道下沉,撕裂防水层;其他部位由于管根松动或粘结不牢、接触面清理不干净产生空隙,接搓、封日处搭接长度不够,粘贴不紧密;做防水保护层时可能损坏防水层;第一次蓄水试验蓄水深度不够。

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相关工序应认真操作,加强责任心,严格按工艺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涂膜防水层施工后,进行第一次蓄水试验,蓄水深度必须高于标准地面不渗漏为止,如有渗漏现象,可根据渗漏具体部位进行修补,甚至于全部返工。

地面面层施工后,再进行第二遍蓄水试验无渗漏为最终合格,填写蓄水检查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