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662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测试题

第2章认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A)。

A.能动的反映论B.经验论C.先验论D.不可知论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B)。

A.唯物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3.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C)。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D.康德哲学的功绩

4.实践的中介是(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6.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C)。

A.可知论学派B.不可知论学派C.唯理论学派D.经验论学派

7.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B)。

A.唯理论学派B.经验论学派C.唯物主义阵营D.唯心主义阵营

8.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过程的观点属于(C)。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9.“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B)。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0.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11.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A)。

A.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D)。

A.每个人必须事事经过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于实践,间接知识不来于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实践

13.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B)。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14.“学而不思则罔”是指(A)。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1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B)。

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1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7.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8.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B)。

A.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B.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

C.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D.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

1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C)。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以识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BCD)。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3.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ABD)。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感性认识包含着错误认识成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D.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BD)。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5.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C)。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C.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D.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6.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C)。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8.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BC)。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9.“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BCD)。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0.“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CD)。

A.理论脱离实际B.经验论C.教条主义D.唯理论

三、辨析题

1.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本判断是错误的。

在认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

则,即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这就是说,两者都坚持可知论的立场。

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

第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结合起来,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三,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满足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说明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2.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获得感性经验。

本判断是错误的。

首先,获得感性认识并不是认识的真正任务。

认识由实践开始,先形成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第一个阶段,并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但它不深刻、也不全面,更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因此,获得感性认识并不是认识的真正任务。

其次,人的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将理性认识运用于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去,现实地改造客观世界。

3.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但可以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本判断是错误的。

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能割裂。

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从实践到认识的环节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这两个认识阶段是有区别的: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特征或外部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因此,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同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着的:

一方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感性认识也离不开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要上升为理性认识。

其次,经验主义的错误的确在于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忽略甚至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和作用。

但说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可以避免教条主义是不正确的。

和经验主义不同,教条主义轻视感性经验.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书本上的东西才是真实有用的,主张一切按本本办事。

这说明,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都是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表现。

4.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必须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

这个论断正确地揭示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坚持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因为:

第一,思想或理论,哪怕是完全正确的思想理论,它本身是什么也实现不了的。

一种思想理论如果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就是一种空洞的思想理论,而空洞的思想理论是毫无用处的。

第二,只有把思想理论用来指导人们的做或行动,用于指导实践,使之变成一种现实的力量,才能使思想变为现实,使思想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5.古希腊哲学家说:

没有理性,眼睛就是最坏的见证人。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四、分析题

1.

材料1:

孔子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

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

孟子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

苟子说: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

孙中山先生指出:

“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

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然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

”“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

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

1.真理是(D)。

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B)。

A.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B.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是不是具有绝对性D.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3.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D)。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4.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A)。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真理是自然规律

C.真理是社会规律D.真理是正确认识

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

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8.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9.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C)。

A.不确定性B.主观性C.相对性D.绝对性

1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B)。

A.真理不能继续发展B.真理的无条件性

C.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D.真理不需要检验

11.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C)。

A.真理的内容没有确定性B.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

C.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D.没有确定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12.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B)。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同意B.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

C.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D.是否能够激励人和影响人

1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4.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C)。

A.诡辩论的观点B.经验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15.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

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

这说明(D)。

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16.“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17.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D)。

A.逻辑证明B.客观事物C.科学理论D.社会实践

18.“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正确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1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20.哲学上的“价值”是指(B)。

A.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B.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C.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某种活动的经济效益

二、多项选择题

1.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就看(CD)。

A.它是否有用B.它是否被公认

C.它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D.它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观点是(AC)。

A.相对主义真理观B.绝对主义真理观

C.唯心主义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3.真理的最根本特征在于(AB)。

A.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

B.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C.能满足人的需要因而对人有用

D.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4.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CD)。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5.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BD)。

A.真理中都包含着错误成分“需要修正”。

B.真理是对事物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

C.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D.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6.列宁指出: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CD)。

A.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7.关于真理的标准,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CD)。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D.符合已被公认理论的就是真理

6.下列说法中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有(BCD)。

A.真理具有主观性,因而称之为“主观真理”

B.真理具有客观性,因而称之为“客观真理”

C.真理具有绝对性,因而称之为“绝对真理”

D.真理具有相对性,因而称之为“相对真理”

7.如果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就会导致(AC)。

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D.不可知论

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ABCD)。

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C.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

D.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9.“实事求是”中包含着的哲学思想有(ABCD)。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结论。

这件事说明(BC)。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1.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

这一事实说明(ACD)。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12.下列关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命题正确含义的表述有(BC)。

A.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

B.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C.谬误回归自己的适用范围就转化为真理

D.真理和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相互转化

13.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

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意外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悍然将原子弹用于战争。

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

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CD)。

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

B.真理和价值总是不一致的

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要追求的目标

D.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之中,最终由实践检验

14.以下属于哲学上的价值特性的有(ABCD)。

A.客观性B.主体性C.历史性D.多维性

15.价值评价的特点是(ABD)。

A.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B.价值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关系

C.价值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不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D.价值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16.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真理和价值关系的有(ABCD)。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两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基本活动

B.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互为前提

C.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共同的检验标准

17.马克思主义坚持认识和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因为(ABD)。

A.真理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真理

B.超越历史时代的永恒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C.对真理必须采取相对主义的态度

D.实践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

18.任何真理都是(AB)。

A.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B.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一元与多元的统一D.正确和错误的统一

三、辨析题

1.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错误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不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实践标准。

实践标准的含义不以个人和阶级的不同而改变。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的含义是:

第一,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当时的部分认识。

因而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检验和发展人的认识;第二,即使是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

首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体性。

其次,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因此,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体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正确。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同时,真理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没有,也不可能结束真理,是因为客观世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