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506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附答案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过程应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的认知和信息加工的过程。

A.知识

B.技能

C.经验

D.见闻

2、以下不属于教师个性品质健康性的提法的是()。

A.仪表大方

B.兴趣广泛

C.意志坚强

D.情绪健康

3、中学生邹某上课时玩手机游戏,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当场删除了邹某的游戏账号和他购买的游戏装备,并告诚邹某不要在上课时玩游戏。

课后,王老师将手机返还给了邹某。

王老师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权批评和管教学生

B.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财产权

C.合法,教师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

D.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隐私权

4、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

D.学习内容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场馆是()。

A.展览馆

B.纪念馆

C.图书馆

D.影剧院

6、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斜.该县级政府的做法()。

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

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暈竞争

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

D.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

7、“不惑”是指()岁。

A.20

B.30

C.40

D.50

8、在下列传统节日中,有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是()。

A.清明节

B.重阳节

C.端午节

D.元宵节

9、小张来到北京厨口店龙骨山,他可以了解到生活在距今()的北京人。

A.80万~30万年前

B.70万~30万年前

C.70万~20万年前

D.80万~20万年前

10、《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了我国当前教育的战略主题,其中包括以发展()为重。

A.素质教育

B.德育

C.能力

D.全面发展

11、某中学规定:

教师迟到一次,罚款10元;缺勤一次,罚款50元。

该校的做法()。

A.正确,学校有教师管理权

B.正确,学校有自主办学权

C.不正确,学校没有罚款的权利

D.不正确,警告无效后才能罚款

12、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3、按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3+4+5→151227”“5+3+2→101525”“8+2+4→321648”的方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7+6→423585

B.7+6+5→423577

C.7+6→354277

D.7+6+5→354285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写的()。

A.中秋

B.端午

C.重阳

D.清明

15、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A.9月1日

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9月10日

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16、下列选项中,以“孔雀舞”著称的少数民族是()。

A.土家族

B.傣族

C.藏族

D.蒙古族

17、新学期开学,王老师在点名时,被“肖德彬”这个名字难住了。

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

彬字虽然能看清但好打印不如前两字清晰,他想凭感觉读一下,又怕读错了,一时间觉得非常尴尬。

王老师的做法恰当的是()。

A.承诺课后查字典

B.当场用手机查询

C.立即向学生请教

D.借打印不清掩饰

18、下列可以在学校周围设置的场所有()。

A.营业性歌厅

B.网吧

C.综合性超市

D.营业性舞厅

19、学校派张老师参加省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但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应扣除张老师500元的绩效工资。

学校的这项规定()。

A.节约了办学成本

B.加强了经费管理

C.体现了按劳取酬

D.侵犯了教师权利

20、“二战”结束后,在亚洲和欧洲分别对主要战犯进行了审判,亚洲审判史称“东京审判”,欧洲审判称为()。

A.“伦教审判”

B.“柏林审判”

C.“细伦堡审判”

D.“波茨坦审判”

21、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22、留守儿童小华身上有一些不良习惯,班主任应()。

A.关心爱护小华,加强对他的行为养成教育

B.宽容理解小华,降低对他的要求并顺其自然

C.严厉责罚小华,令其尽快改变不良习惯

D.联系小华家长,责令其督促小华改变不良习惯

23、面对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新来的班主任说:

“新学年到来了,你们的人生也翻开了新的篇章。

以前的你是怎样的,我不想知道,老师只想看到现在的你有多棒!

”这表明班主任()。

A.关爱全体学生

B.未能严慈相济

C.保护学生隐私

D.未能因材施教

24、下列有关“乐”的古代名句,出自《论语》的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5、初二班主任李某将全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张贴在教室里。

其做法()。

A.正确,有利于激励成绩好的学生

B.正确,利于鞭策成绩差的学生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学习权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26、某中学在资助贫困生的公示中,将拟资助学生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信息予以公布。

该校的做法()。

A.符合校务公开的办事原则

B.体现了学校自主管理权利

C.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D.违背公平待生的教育理念

27、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  )。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28、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纺织机的发明

C.电力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29、某初级中学在初一的六个班级中设了一个重点班。

该校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提高升学率

C.不正确,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D.不正确,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设立重点班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何老师班上的小龙,经常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还欺负同学。

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后,何老师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向他父母告状。

到小龙家时。

何老师惊奇地发现他正在做家务。

见到何老师,小龙吃了一惊,但还是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回房里。

同小龙父母交谈后,何老师了解到小龙家庭贫困,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疏于教导,让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但这孩子在家还挺懂事,也能帮忙干活。

于是,何老师把本来告状的话收了回来。

第二天,何老师在班上表扬小龙懂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在家能做家务,希望同学们能像小龙学习。

接下来。

老师安排他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的尽职尽责及时予以表扬。

没过多久,小龙在课堂上认真多了,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还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何老师的教育行为。

 

2、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

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

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

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请以“爱心在教学中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C

2、A

3、B

4、A【解析】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等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学习动机,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5、C

6、D

7、C

8、C

9、C

10、C

11、C

12、B

13、C

14、C

15、C

16、B

17、C

18、C

19、D

20、答案:

C

21、A

22、A

23、A

24、A

25、D

26、C

27、B

28、A

29、C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何老师开始向家长告状的做法是不太合理的,但是后来的做法是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是值得学习的。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

材料中何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情况以后,收回了向家长告状的话,在第二天表扬了小龙,并在之后让他负责卫生,及时表扬他,体现了何老师对小龙的关爱。

促进了小龙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

材料中教师从小龙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他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很快小龙学习和品德都有了提高,这充分体现了何老师的行为促进了小龙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总的来看,在何老师从最开始对小龙批评教育到要去向家长告状,最后在见到家长后改变初衷,并在之后对小龙进行以表扬为主的教育这样一个过程中,其中关键是教师要关爱学生。

只有在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做法进行最佳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应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与家长进行平等、恰当地沟通。

而不是采取向家长告状这样的形式。

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不得开除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因为身体状况需要休学,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案例中某初三学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校应当依法保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的方式,来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另外,今后如果因为学生学习差就将学生“劝退”,也不符合“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条)、“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第三十五条)、以及使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条)等法律规定。

关于材料中学生,有课堂自律差且干扰其他学生的行为,依据法律的规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批评教育,对学生负有教育的义务,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推出校门,更不能随意劝退、开除学生。

如果学生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转送入专门的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并接受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爱心在教学中的力量

“爱心”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扬教育民主,把自己的爱播洒在每个学生的心间,通过爱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在课堂上,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谆谆告诫,诲人不倦;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在课外,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心心相印,开诚布公。

要做好这些工作,教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跟每个学生谈心,与他们做知心朋友,从中了解他们的优点、缺点、爱好和困难等,对他们在课堂上和平时生活中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因为学生模仿教师的意识强,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们面前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学生们也会因模仿教师而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当教师发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或粉笔头时,教师要主动捡起来;当遇到有人摔倒在地时应上前扶他起来;当某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进行一定的帮助等等,用教师美好的形象去感化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争做好人好事的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懂得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

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教师就要像雕玉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

因为学生是处于成长中的人,如果教师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

对于调皮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斥责与批评,更应采取个别谈心和细心观察的办法,从中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作为转化他们的”起步点”,使这些学生产生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驱动力,鞭策自己进步,接受教育,团结同学。

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提高学生的信心,鼓起他的勇气,用真心的关怀去温暖他、感化他,使他告别自卑的昨天,坚定地走向自信、美好的明天。

“爱”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

“爱”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

“爱”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

“爱”是学生成长、进步、发展的关键,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

让我们用无私的爱托起教育的明天,当一名心中有爱的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