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668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中学美术册教案初一Word文件下载.docx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在欣赏中采用风景照片和风景油画进行比较,小组讨论照片与油画有着怎样的不同的感受。

④ 

经典赏析

选择1-2幅作品进行重点赏析、评价,如霍贝玛的《林间小道》——在这里重点突出的是平常的一条路,一排树给人自然、纯朴的感觉。

在此并简要介绍荷兰风景画及部分画家,由此得出:

自然之美,只有融入了作者、欣赏者的精神、情感,才是最美的风景。

《林间小道》(荷兰)霍贝玛(1638-1709)(油画)

霍贝玛是17世纪荷兰风景画家的主要代表这段时期是荷兰风景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形成了完全独立的风景画。

16世纪,风景画已取得了支配地位,但还并未摆脱人物而存在,风景仍然是人物活动的背景。

至17世纪,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已完全消失,风景画终于发展成为完全独立的绘画体裁。

在沙丘、海滩、风车、牛群、平坦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这些典型的荷兰风光中,无处不流露出荷兰画派的画家们对祖国秀丽山川的热爱。

霍贝玛的风景画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有如优雅的田园抒情诗,尽显荷兰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林间小道》有如一泓青泉,清澈流畅,洋溢明朗乐观的情绪。

阳光灿烂、村落参差、曲径通幽、人物已成了附属的点缀。

尤其是小径两边疏落有致的树木的排列,给人以强烈的空间透视感,观者的视线很容易被引向小道的纵深处,有一种几欲走进的感觉。

《特尔夫特的街景》(荷兰)维米尔(1632-1675)(油画)

17世纪荷兰绘画大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

维米尔就是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又常常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

《特尔夫特的街景》是他为数不多的风景画之一,展现了故乡美丽而宁静的自然风光,整个画面沐浴在暖暖的柠檬黄的色调中,显得温馨而恬静他擅于将普通劳动妇女的日常劳动诗意化、抒情化,不以情节取胜,而以这种抒情情调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描绘舒适、安闲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活,常以清新、明亮的色彩赋予画面安适、静谧的气氛,喜用蓝色与柠檬黄两种色彩,组成十分和谐的色调。

⑤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生活环境中最平常的风景、自然之美。

三、教后感

1.可讲解一些书外的内容,穿插画家的生平及代表作。

用对比的方法贯穿教学,让学生学会对比、分析。

2.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多鼓励、多赞扬,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第2课身边的物品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通过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身边物体的关注,并能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去记录身边的物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欲望。

理解用不同的工具表现任何物体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教学重点

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3.教学难点

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

欣赏和分析:

从古至今许多画家都把描绘身边的物品作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并借助这些静物的表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舞蹈纹彩陶盆上刻画了新石器时代人的生活情景。

生活中的物品千姿百态、造型各异,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当作绘画对象画下来,我们就称它为“静物”。

2.体验阶段

⑴展示多张以不同材料、不同内容表现的静物图片、请学生在欣赏、评价自己喜欢的静物画作品的同时,尝试去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

⑵结合范图分析归纳:

线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是最原始、最基本、最概括、最富有表现力的手段。

如:

线可以概括物品的外形轮廓、特征动态,也可以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也可以用变化的线,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刚、柔、深、浅等变化,表现物品的质感、透视、空间关系等。

请学生就手边现有的工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彩色水笔等,用线造型的方式,分组写生课桌上的文具盒、教科书或者各种水果,注意物品之间的位置、比例关系。

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⑶线的表现便于我们捕捉对象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增强静物的体积感,结合范图分析明暗产生的原因,明暗变化的规律,明暗造型在静物表现中的作用。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评述明暗造型表现静物的方法。

3.实践探索

请学生根据所学的明暗造型知识,在线造型静物练习的基础上,按照静物的光源,依据明暗变化的规律,给其上简单明暗(上明暗的工具不限,上明暗的方法不限)。

4.评价方式

(1)通过小组互相交流作业,各自提出不同意见。

(2)师生共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作业。

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

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并说出理由。

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

2.体验阶段:

(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

(2)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

如何摆放;

如何构图等。

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适当调整。

(3)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

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

总结归纳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

3.实践阶段:

(1)每班分组是,可分成4-6人一组,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

(2)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由选择地表现对象。

4.师生评价

(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的观察和理解。

(3)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

(4)学生能否彼此合作,共同完成静物组合的摆放。

5.小结

三、教后感:

学生,是指直接对照实物、实景进行客观描绘的一种表现形式。

素描写生,是用单色工具在“二维”的平面画纸上,摹写客观物体“三维”空间的绘画方法。

写生表现的三大要素是:

形体、色彩、空间。

静物的种类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静物写生时,要选择比较简单的物体作为训练对象。

一般说来,形状单纯、表面平整、色彩单一、近似几何体的物体较为简单,例如茶杯、纸盒、鸡蛋之类。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可以添加比较复杂的物体,例如玻璃器皿、竹编器、毛皮等,还可以将石膏几何体与静物布置在一起,使两者产生强烈对比,以增强画者对人造物与自然物的不同感受。

第3课情感的记录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继第二课《身边的物品》之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第二块面,该课的主旨是在铅笔素描的基础上,学生可自主选择工具材料、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自主选择喜欢的表现方法,淡淡地记录物体的色彩,并能给予作品某种感情色彩。

懂得色彩的协调与对比关系对表现人的情绪、情感中所起的作用。

能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绘画工具,来表达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培养学生大胆尝试,用于创新的品质。

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学习色彩在素描作品上的表现方法

在实物面前如何运用主观色彩,恰当地搭配以传达个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

收集凡·

高的《向日葵》、《星月夜》等代表作以及多幅以淡彩手法表现的绘画作品;

收集若干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的音乐片断;

准备一张表现“书桌一角”的铅笔素描稿;

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等。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自己喜欢的色彩静物作品数张;

毛笔、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彩色铅笔等。

(1)请学生就自己平时的感受,谈一谈自己在情绪处理方面的经验。

(2)播放音乐片断,请学生通过欣赏讨论音乐家是用怎样的乐曲打动人的情感的;

展示优秀绘画作品,请学生讨论分析:

绘画是借助哪些表现语言来反映画家情感的。

(3)通过图片展示、文字说明、分析画面色彩组成,介绍色彩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4)试分析绘画中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不同,色彩对于表现情感的作用。

(1)欣赏多张不同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的淡彩绘画作品,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画面的效果,讨论作品的风格特点。

(2)在准备好的铅笔素描稿上,用色彩颜料进行演示,了解淡彩的表现过程与方法。

(3)请学生根据自带的色彩静物作品,选择喜欢的工具,尝试用淡彩画的表现步骤和方法来进行色彩改变或临摹。

3.实践活动

以“我的书桌”、“熟悉的角落”为内容,用素描淡彩的方法来完成一幅静物写生练习。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讨论;

学生能否按自己的愿望去改画作品。

总结归纳: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体验,根据自己在练习过程中遇见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交流。

收集多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工具的色彩静物作品;

收集尽可能多的色彩表现工具。

让学生准备好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等,按组带好若干支塑料花或真花及放置的容器。

请学生就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谈谈自己喜欢的色彩,说明原因。

请学生再根据自己平时表现色彩的感受,谈谈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工具。

(1)展示欣赏多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工具色色彩绘画作品。

(2)请学生将自带的花和容器摆放于课桌上,以4-6人为一组,讨论花卉的组合搭配。

(3)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直接用主观色彩表现静物。

3.归纳阶段:

(1)用色彩表现对象时,最主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第一感受画出来,而不是纯粹地模仿实物。

可根据自己的感受适当对颜色、形状作夸张、变形。

色彩表现时,恰当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如水粉、水彩使用时,要注意颜色的调配及与水的比例;

彩色铅笔使用时,要注意用笔的轻重、浓淡等。

(2)展示的色彩绘画作品,表现形式和表现工具要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从中获得自己喜欢的表现工具和形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作欲望。

花和容器的摆放主要根据学生讨论商量的意见,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和喜欢的内容表现。

4.实践活动:

选择你喜欢的色彩绘画工具,大胆地尝试色彩表达。

5.习作点评:

学生互评习作,以鼓励为主。

6.小结

还可让学生带这绘画工具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寻找自己喜欢的花草进行写生,并将其色彩个性化,用文字记录观察和表现的过程。

1.收集的音乐片断代表性要强,能较直观地激发学生参与判断的兴趣。

2.淡彩作品可通过上网搜寻查找,内容可以是风景、静物、卡通人物或动物。

3.学生在收集色彩静物作品时,不宜选择太复杂的、容易挫伤和降低学生在临摹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品。

或者进行色彩静物作品的收集,按照每班2-4人一张,从网上收集若干张,打印称彩色统一尺寸,并封塑保存。

第4课又画又做又印

纸版画《又画又做又印》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学习内容集手工与绘画为一体、画、刻、剪、撕、贴、印等技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1、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

感悟纸版画材料的质感和艺术美,体验造型的乐趣。

②技能目标:

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纸版画,学会制作方法,提高造型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和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

③情感目标:

欣赏优秀范例,启发创作思维。

在评论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及语言表达力,培养互相尊重、互相接纳的学习品质。

2、教学重点

常规的制作方法。

3教学难点

纸版画黑白灰层次的表现。

线条、形状、空间、肌理等造型元素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

1、课前准备

教具:

范画、各种纸材、剪刀、棉线、双面胶、油墨或水粉、滚筒。

学具:

树叶、卡纸、剪刀、双面胶,鸭嘴笔、水粉、文具盒。

2、教学策略

分组学习,加强合作,提高教率。

3、教学程序

●分组

(1)课前把班级学生分为3~4人一个小组,分头准备制作工具,收集各种树叶。

(2)友情提醒:

不要随意摘采公共场所的花木,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在野外找寻各种材料。

●导入

(1)教师出示一幅剪纸作品。

问题:

这叫什么艺术?

学生争相发言:

民间艺术剪纸。

(2)教师接着拿出水粉颜料在剪纸上涂色,学生则露出不解的神情,有的发出惊讶的声音:

老师在干什么?

(3)涂好色后,拿出纸拓印。

揭开画面展示给学生看,新的效果产生了。

引入纸版画的教学。

●导思

(1)根据刚才的制作想一想纸版画要用哪些材料?

(2)请你推测一下制作步骤?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纸版画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4)纸版画:

以纸材为主要的媒介,运用画、剪、刻、贴、印等技法,创造出具有黑白灰韵味的画面效果。

具有一版多印、操作简便、安全等特点,便于课堂学习。

步骤:

先构思画稿,再剪贴形象,最后上色拓印。

a重新观察刚才老师用剪纸变来的纸版画,你能找出其中的不足吗?

学生大胆发言:

画面单调、层次不丰富(培养质疑的学习品质)。

b、你能用什么办法让画面变得更丰富?

可以剪贴细节,让其凸凹感强些,可以粘贴树叶等实物(有的学生头脑灵活马上能联系到课前准备的材料)。

c、你认为做一幅成功的纸版画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可以结合欣赏课本范例谈一谈)?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点、线、面结台;

夸张、变形突出主体形象,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并富有创意。

●导练

(1)印制树叶。

把收集来的树叶涂上水粉颜料,再拓印下来,看谁的树叶最美、最特别。

简便易行的操作能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2)变化组合(课后拓展)。

把大小各异的花、叶组合成各种造型再拓印。

教师可以出示几种造型提示学生:

金鱼、瓢虫、舞蹈动作等。

●作业

请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小组特点的题目开始制作。

表现静物的题目:

《漂亮的花瓶》、《餐桌》、《我的自行车》等。

表现景物的题目:

《美丽的校园》、《春天来了》、《家乡的变化》

等。

(1)画稿尽量简练和概括,注意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要素。

a、花瓶等静物上要加上点、线的装饰。

b、线条要有疏密的变化。

c、注意画面黑白灰层次分明,节奏明快。

(2)制版。

a、分层剪贴、撕贴、镂刻均可;

根据画面表现的内容,纸、布,树叶、线可综合使用,产生丰富的画面效果。

b、让学生学会先剪大形,再剪小形,复杂形分开剪制的方法。

c、可以做出特殊肌理:

揉皱的纸印出石头效果,布纹印出粗糙的墙面或屋顶。

(3)上色。

a、要均匀,油印要使用滚筒。

b、水粉可以用鸭嘴笔上色,色要浓厚些,少掺水。

(4)印制。

小技巧:

在上色前先把纸均匀打湿,待纸没有明水、处于半平半湿时即可印制,这样印制出的画面着色均匀、效果较好。

特别要注意把纸的一端固定,当第一遍印制局部效果不佳时还可再上一次色(墨),直至印制满意为止。

用文具盒平整的底部磨压简便易行效果很好。

●互评

互相欣赏作业,感受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题材、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说一说从别的小组的制作中你学到了什么?

●拓展

把你参与制作的纸版画复制几张送给你的爸爸、妈妈,井写上你对他(她)想说的话。

4、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a、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b、采取富有情趣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c、合理分组,发挥有效的评价机制。

5、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a、小组分工不细致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委派小组长,负责本组事务分工。

b、画面太繁琐、杂乱,提醒学生用概括的直线条画稿•画面过于简单,缺乏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真情实感。

c、颜色干湿和印纸水分的控制掌握不好。

多印制几次,通常前两次印制都会有不足。

6、学习评价建议

学生的评价

通过小组合作,增进了友谊,展现了个性;

我基本掌握了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这节课我学得很轻松,我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下次会努力改进。

大家的评价

画面中的点、线、面分布是否合理;

小组成员能否团结合作、各尽其职;

作品是否新颖独特;

能否综合运用多种材料制版,并体现出天然的美感,是否有成功的体验;

是否珍视他人的意见。

评价方式

方式多样: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也要向学生征求台理的建议,以便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师教学随笔

纸版画是手工和绘画的综合体,它材料简单,便于学生准备;

制作省力,便于学生操作,还可以利用树叶、线团、布等实物进行拓印,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学生又画又做又印,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艺术感知力。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吹塑纸版画。

第5课 

当一回蔡伦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纸的发明,不但改变了“简重而帛贵”的现状,而且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本课让学生“当一回蔡伦”,是通过了解造纸技术,使学生感悟到一张薄薄的纸所凝聚的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以及它所体现的深远的历史价值。

①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

②通过实践与体验,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他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杰出贡献。

③通过创造性造纸和装订图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2、学习内容:

了解造纸技术。

学会自制纸张,并用自己制作的纸张装订成书。

3、教学重点:

纸张制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4、教学难点

A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所蕴涵的历史价值。

B设计制造出富有创意的纸张。

教师:

准备不同品种的纸张若干(具有艺术效果的更佳),有关甲骨文、竹简、帛书的资料(实物、图片或课件)、纸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

制作纸张的工具和材料(榨汁机、装水容器、木版、网、旧报纸、布、卷筒纸巾或特别松软的废旧纸,绢框两个,一个有网,一个没网)。

环境:

多媒体教室,教室内陈列不同品种的纸张若干。

2、教学思路

A、参观体验:

组织学生观看各种不同品种的纸张,通过观察、触摸,体验、感悟不同纸张的纹理、质地、艺术特色等。

B、讨论揣摩:

(1)学生2~4人一组讨论并说出不同纸张的功用,选取1~2种说出它们的艺术特色。

(2)设想一下纸张制造的方法与过程,小组间互相交流,使学生的设想更为合理与完整。

C、要点认知:

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阅读课本,让学生了解纸张制造的一般方法。

比较一下,自己设想的纸张制造方法与过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D、实践操作:

(1)学生2~4人一组进行造纸工具和材料的整理与制作。

(2)学生进行纸张制作,小组讨论如何制造出不同质地、不同艺术效果的纸张。

(3)指导学生为自己制造的纸张确定一个名称,并将这些纸张装订成书。

(4)小组间交流完成的作品,并互相介绍自己的创意,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

E、思考辩论: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其他资料,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竹简、帛书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思考辩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在人类历史上的价值,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从书写材料的轻重、书写的难易、方便程度等角度思考)。

F、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对传统的造纸方法进行改进,方便又快捷地制作出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纸张。

(2)引导学生请教老师或造纸厂工作人员、共同讨论造纸方法改进后的合理性,写出修改方案。

(3)用300字左右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对蔡伦造纸术的认识和看法。

G、议总结:

评议学生作业的得失,总结学生作业态度,评选优秀作品。

三、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本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加强学生认知、体验与实践来了解传统造纸技术,感悟造纸技术在人类历史上的价值,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并通过拓展延伸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教学设计还将美术与历史、物理、语言表达综合在一起,有助干学生整体地认识事物。

四、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A必须按正确的程序进行实践操作,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防止污水溅出。

B操纵榨汁机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切勿在通电过程中将手或其他硬物放入榨汁机中。

五、学习评价建议

(1)自我评价

我掌握了纸张制作的一般方法了吗?

我能设法制造出不同质地、厚薄的纸张吗?

我制造的纸张是否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我明白了蔡伦造纸技术在人类历史上的价值,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了吗?

我是否全身心投入了本课的学习?

我写的文章能否准确体现我要表达的意思?

(2)集体评价

进行作品展览,师生共同评选出:

A、最成功的作品(主要从制作效果方面评价)。

B、最富有艺术性的作品。

C、最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3)相关研究课题

A艺术纸张的审美价值。

B同历电知识有关的美术课题,与历史等其他学科相综合的途径及方法。

第6课多变的颜色

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传递着视觉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缤纷的色彩世界里。

色彩是一种涉及光、物体、视觉和心理的综合现象。

真正揭开光色之谜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本课应在学生了解色彩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多方位、多渠道地启发和引导,通过观察与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并合理利用力所能及的各种材料进行色彩构成的练习,体悟设计意识,感受设计为人们带来的美,享受艺术创造的乐趣。

通过搜集相关材料及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自主探讨,积极合作,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