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6899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docx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完整版部编1

27《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教学内容】

《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939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在这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

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够恰当运用。

2.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理解。

 3.了解白求恩大夫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白求恩大夫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讨论、圈写批注。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引入: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

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

“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

(出示课题:

手术台就是阵地)阵地就是军队为了战斗而占据的地方,通常设有工事。

这个外国医生是谁?

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2.简介白求恩。

白求恩:

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朗读课文,要求:

语速适中,流利通畅,有感情。

(2)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战斗当头一棒白求恩 撤走危险瓦片 布帘 迅速争分夺秒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描写了三次战斗中恶劣的环境和气氛,讲述了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

 

3.本文结构清晰,思路明了,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

交待了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第二段:

第二-四自然段。

交待了事情的经过,重点描写了白求恩大夫坚持工作,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过程。

第三段:

第五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结果。

三、精读领悟

1.默读课文的有关段落,画出描写白求恩在小庙里做手术时,都发生了什么情况?

谈一谈自己对这些句子体会。

(1)第二自然段:

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

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说明:

敌人的火力已经接近小庙,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已经很不安全。

(2)第三自然段: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说明:

形式更加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被炸毁。

(3)第四自然段: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说明:

情况越来越危急,险些烧到白求恩大夫。

2、默读课文有关段落,再看看白求恩在这种情况下是怎样做的?

读一读自己画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1)第二自然段: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说明白求恩处处为伤员着想,具有忘我的精神。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丢在盘子里。

”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很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说明白求恩既没有把形势的危险放在心上,也没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

“敏捷”一词既表现了白求恩的医术高明,也说明他十分镇定。

(2)第三自然段: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

‘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表明白求恩对伤员的关心和自己坚守岗位的决心。

(3)第四自然段: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进一步加快了手术的速度,再次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无私忘我的高尚品质。

3.在“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那样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师卫生部长恳求白求恩离开阵地,白求恩说:

“……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

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

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

明确:

这是比喻的说法,说明白求恩把抢救伤员看作是打仗,把手术台看作是打仗的阵地。

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八路军战士,决不能离开阵地。

这几句话体现了白求恩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对工作极端的热忱负责。

小结:

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当然是我们的客人。

可是他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

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四、总结拓展

1.积累拓展。

过渡:

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一次为伤员做手术时不幸中毒,以身殉职。

毛主席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国人民向白求恩学习。

你们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吗?

课后你们可以到图书馆去借一借有关介绍白求恩事迹的书,以便增加对白求恩大夫的了解。

白求恩在八路军中待了一年零八个月,他又成了工作狂。

他在乡村办起野战医院,在破庙里塔起手术台,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他同木匠合作,创制了毛驴背上的医药、器械箱,还为这种装置起了个幽默名称:

“芦沟桥”。

从这件小事上,也能够见到他焕发的才情,未泯的童心,思想的深邃。

他说过:

“我拒绝生活在一个充满屠杀和腐败的世界里,我拒绝以默认或忽视的态度应对那些贪得无厌之徒。

……让我们把靠自己同胞的痛苦来发财当作可耻的事情。

白求恩脾气大,容不得一点马虎。

消毒不到位、手术器械没摆好、晚上护理值班打瞌睡、做手术时聊天抽烟、不肯为伤员洗澡洗脚、嫌伤口臭戴口罩等等,他都要发火骂人。

白求恩亲自给伤员洗澡洗脚刷牙。

领导给的马自己不骑给服侍他的小战士骑。

批评了人,骂了人,过后又亲如一家。

2.中心归纳。

这是一篇纪实性记叙文。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连段成篇,记叙了白求恩在战斗形式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成阵地,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文章的课题是一个比喻句,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

五、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关于白求恩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情况:

     白求恩:

对工作认真

黑烟滚滚 弹片纷飞    镇定 敏捷对同志热忱

敌机盘旋 炮弹爆炸    阵地 继续国际主义精神

烧着布帘 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七、教学反思

“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

教材蕴含的情感要靠教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牵动在教材——学生——教师之间。

”由此可见,情存在于教材,启动于老师,学生披文方可入情、出情。

只有情情相激,才会使学生激动、兴奋、活跃,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气与智慧。

也只有情动才能“辞发”,想象才会展翅,真正融入教材,在语言文字中畅游,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思想,从而有效地把阅读教学教出个性。

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我先要学生读画出描写当时白求恩所处的危险而恶劣的工作环境的语句。

再读画出在这三次一次比一次危险的境地里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语句。

然后把白求恩工作的情景与当时恶劣的环境结合在一起,用音乐渲染当时危险的环境,用口头语言和身势语言配合烘托,把学生带到白求恩工作的小庙里,画面就在学生眼前,同学们就是白求恩身边的工作人员,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变话为画,不由自主地走入白求恩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忠于职守,一心只想着伤员的英勇献身精神中去,去争分夺秒的工作,去请求不要撤离小庙,……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心灵的震憾。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齐会战斗期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作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卫生部长恳请他离开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三次环境描写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白求恩对卫生部长所讲的话的含义,尤其是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

制作PPT课件,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目标。

1、师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请同学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2、理解课题并质疑。

3、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适时补充介绍。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题,通过抓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课题并进而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在质疑中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再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

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

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事?

2、默读课文,思考:

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

3、师归纳总结:

课文2-4自然段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可以合并成为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课文的重点段。

4、指读课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

这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板书:

第一段:

(1) 第二段:

(2-4) 第三段:

(5)

6、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即重点段。

(3)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7、师总结: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段方法,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板书:

先找出重点再分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默读中思考所读部分的主要内容,给予学生具体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

指名一人读第一段,其他人思考:

通过读这一段,你了解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了解事情的背景。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体会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节:

用“______”划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用“----”划出描写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思考:

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板书?

情况表现)

(2)集体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

读句子 抓词语 谈体会

1抓住“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等词语,体会出战斗形势很紧张。

板书:

几发炮弹 小庙前 弹片 烟雾

②抓住“敏捷、十分镇定”等词理解白求恩医术高明、临危不惧、不考虑个人安危的崇高品质。

板书:

敏捷 十分镇定

(3)教师归纳总结:

战斗形势这样紧张,白求恩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但他心中只有伤员,坚守在手术台前是那样镇定从容。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6)打出投影,总结学法。

一读了解内容

二找重点词语

三议深入理解

四读体会感情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采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形式学习。

①学习这自然段主要抓下语句:

情况:

敌机不断吼叫 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

表现:

低下头继续做手术

板书以上语句。

2重点指导学习理解白求恩说的四句话。

指名学习角色读卫生部长与白求恩的话。

理解:

上级命令,甚至恳求白求恩撤走,白求恩完全可以服从命令,但他为了给伤员做手术,坚决不走。

默读、指名读、齐读、反复读白求恩说的四句话,思考:

白求恩为什么不肯走?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

③指导学习读这一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自学后讨论交流。

抓以词语并板书:

情况:

一连几发、落下瓦片、布帘烧着

表现:

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

3、整体感知全段内容。

指读第二大段,思考:

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样连起来的,说明了什么?

板书:

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描写战斗情况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在紧张而危险的战斗形势下来体会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伟大精神。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齐读这一段,思考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读懂并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适时地补充,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

六、师总结全文,生带着对白求恩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在感情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

本篇是自读课文,引导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总结学习方法,并将分段的方法迁移到本篇课文的学习中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巩固了学生在默读中思考问题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扶到放到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学生通过努力一步步地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语文文字背后的情感,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目标

1.会认“斗、棒、恩、大、血、撤、险、瓦、帘、迅、速、夺、秒”13个生字。

理解“消灭、镇定、激烈”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描写环境危险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环境危险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怎样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

资料库

课前搜集:

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新课导入

看到课文题目,你是不是也产生了疑问: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呢?

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呢?

带着疑问,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资料分享

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

任务: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

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词语每个读两遍。

新词如下:

战斗、白求恩、大夫、血丝、撤走、危险、瓦片、布帘、迅速、争分夺秒、当头一棒

容易读错的:

写一写:

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他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

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题目是《手术台就是阵地》,主要写了的故事。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读课文。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3.初步感知课文。

(三)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

“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

(四)出示自学清单

1.画出文中属于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3.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五)小组交流

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全班展示

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三、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撤:

读“chè”,不读“zhé”;

棒:

声母是“b”,不是“f”,不能只读右边部分;

斗:

多音字,在“战斗”一词中读“dòu”,在“一斗”一词中读“dǒu”。

预设2

对于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预设3体会重点语句

(1)“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白求恩在硝烟滚滚,弹片纷飞的情况下依然镇定自如、临危不惧,烘托出白求恩坚持工作的奉献精神。

(2)“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

‘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在撤走与留下的问题上白求恩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种英勇的气魄体现了他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优秀品质。

(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这里的描写说明环境越发危险、恶劣,进一步烘托出了白求恩的可贵精神。

四、检测环节

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

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也肯定不错。

请小组内先自测一下!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迅速(sùshù)危险(xiǎnxiān)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斗()()

()()

大()()

()()

3.选词填空。

连续继续陆续

白求恩在齐会战斗中,对()被抬下来的伤员是那么负责。

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他说服领导,()给伤员做手术,竟()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4.拓展阅读。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他可喜欢石头啦!

为了给国家找矿藏,他整天忙着研究石头。

一个星期天,李四光带着女儿玲玲来到郊外游玩。

春天的郊外美极了,柳条儿在微风中飘舞,麦苗在阳光下微笑,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还有那满山坡的鲜花,像给山冈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他们采了一会儿花,就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来。

他们一个藏,一个找,玩得真高兴。

又轮到玲玲藏了,她藏在一棵大树后面,等爸爸来找。

可是,她等了好长时间,仍然不见爸爸来,她只好从大树后面出来找爸爸。

玲玲找呀找,忽然,看到小溪边有个人。

她走近一看,原来是爸爸。

爸爸正蹲在那里,拿着放大镜,全神贯注地观察石头呢!

溪水溅湿了裤管,他都没有发觉。

玲玲望着爸爸专心致志的样子,不忍心去打扰他。

(1)在文章最后一段里,和“全神贯注”一词意思相近的词是“。

(2)本文画线的句子是围绕哪句来写的?

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本文写李四光很喜欢,为了研究石头忘了。

(4)读完本文你想对李四光说些什么呢?

五、本课小结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学生能梳理自己的收获或反思自己的不足。

六、板书设计

手术台就是阵地

战斗打响——激烈——胜利

境况:

危险十分危险万分危险

白求恩:

镇定继续仍然认真负责

做手术国际主义精神

七、拓展阅读

纪录片:

《纪念白求恩》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三次环境描写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白求恩对卫生部长所讲的话的含义,尤其是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1.师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请同学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2.师口述并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

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事?

2.默读课文,思考:

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

3.师归纳总结:

课文2-4自然段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可以合并成为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课文的重点段。

4.指读课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

这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板书:

第一段:

(1) 第二段:

(2-4) 第三段:

(5)

6.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即重点段。

(3)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7.师总结: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段方法,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板书:

先找出重点再分段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

指名一人读第一段,其他人思考:

通过读这一段,你了解什么?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体会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节:

用“______”划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用“----”划出描写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思考:

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板书?

情况表现)

(2)集体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

读句子 抓词语 谈体会

①抓住“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等词语,体会出战斗形势很紧张。

板书:

几发炮弹 小庙前 弹片 烟雾

②抓住“敏捷、十分镇定”等词理解白求恩医术高明、临危不惧、不考虑个人安危的崇高品质。

板书:

敏捷 十分镇定

(3)教师归纳总结:

战斗形势这样紧张,白求恩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但他心中只有伤员,坚守在手术台前是那样镇定从容。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6)打出投影,总结学法。

一读了解内容

二找重点词语

三议深入理解

四读体会感情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采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形式学习。

①学习这自然段主要抓下语句:

情况:

敌机不断吼叫 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

表现:

低下头继续做手术

板书以上语句。

②重点指导学习理解白求恩说的四句话。

指名学习角色读卫生部长与白求恩的话。

理解:

上级命令,甚至恳求白求恩撤走,白求恩完全可以服从命令,但他为了给伤员做手术,坚决不走。

默读、指名读、齐读、反复读白求恩说的四句话,思考:

白求恩为什么不肯走?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

③指导学习读这一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自学后讨论交流。

抓以词语并板书:

情况:

一连几发、落下瓦片、布帘烧着

表现:

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

3.整体感知全段内容。

指读第二大段,思考:

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样连起来的,说明了什么?

板书:

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齐读这一段,思考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六、师总结全文,生带着对白求恩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小庙前烟雾:

十分镇定对工作

手术台好就是阵地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