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7026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docx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

氮肥行业十二五开展思路〔摘选〕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

中国化工报数字报     点击数:

153     更新时间:

2021-08-01

 

  

       氮肥工业是关系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开展的重要行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氮肥工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场化改革、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品产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开展,我国氮肥工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十二五〞时期是氮肥工业加快转变开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的新变化,科学制定?

氮肥工业‘十二五’开展规划?

,对于加快结构调整,解决开展中的突出矛盾,推动我国氮肥工业科学开展和可持续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氮肥工业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行业生产现状

  2021年全国合成氨产量5220.9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3%。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国。

  2021年全国共有氮肥企业472家,其中尿素生产企业187家,已形成20个具有百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生产基地,其产能占行业总产能的68%,已有23%的合成氨产能到达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其中920万吨以天然气为原料,620万吨以煤为原料,为“十二五〞期间氮肥工业开展打下了根底。

  1、产能、产量、利润

  2021年合成氨、氮肥〔折纯氮〕、尿素〔实物量〕产能分别到达6560万吨、4700万吨和6600万吨,比2005年分别净增42%、35%和40%。

 

  2021年我国合成氨、氮肥〔折纯氮〕、尿素〔实物量〕产量分别为5220.9万吨、3709.9万吨和5200万吨,比2005年分别净增12.8%、15.9%%和25.4%。

  2、企业规模

  我国氮肥行业大、中、小企业并存。

经过几十年的开展,装置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合成氨规模大于30万吨的大型企业有74家,占总产能的49.4%;大于8万吨大中型企业223家,占总产能82.4%,初步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的格局。

 

  3、企业分布

  我国氮肥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粮棉主产区和原料资源地。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企业靠近原料产地,其中四川产能最大,其次是新疆、内蒙古和海南;以煤为原料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无烟煤产地山西和农业主产区,其中山东产能最大,其次是山西和河南。

山东、河南、山西、湖北、四川、河北、江苏、安徽等地区的合成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左右。

  4、原料结构

  我国氮肥生产原料以煤为主。

2021年我国以煤、天然气、油和焦炉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量比例分别为76.2%、21.9%、1.3%和0.3%;尿素产量比例分别为69.8%、27.8%、1.4%和1.1%。

  “十一五〞期间,原料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有66台,合成氨能力已达706万吨,干煤粉加压气化装置有36台,合成氨能力已达768万吨,其中42%已建成投产。

  5、产品结构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开展,我国氮肥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尿素占氮肥总量的比重达65%,比“十一五〞末上升了5个百分点,碳酸氢铵那么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在单质氮肥快速开展的根底上,氮肥的复合率已提高到30%以上。

  6、技术水平

  我国现有日产1000吨以上的大型天然气合成氨生产装置共25套,总生产能力920万吨,占全国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总能力的63%。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20万吨/年天然气制氨装置已有三套投产,其技术水平,根本与引进的大型装置相当。

  2021年合成氨单位产品平均综合能耗1402千克标准煤,较2006年单耗下降13.7%,节能116万吨标准煤。

  2021年,全国有各类先进的尿素汽提工艺装置77套,占尿素生产总产能的48%;传统的水溶液全循环装置也已经有JX节能型技术和TRIP改良型技术等,作为改造的技术借鉴。

  7、环境保护

  2021年全国氮肥行业在产能、产量都有较大增加的情况下氨氮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29.3%,COD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7.6%,排水量比2005年下降25.3%。

  〔二〕氮肥消费状况

 

表1"十一五"期间氮肥消费情况表〔折纯氮100%〕单位:

万吨

 

 

  1、农业消费量

  “十一五〞期间年均农用氮肥消费量为3057万吨〔折纯氮〕,占全国氮肥产量的83.7%;年均农用尿素消费量4072万吨〔实物量〕,占全国尿素总产量的80.1%〔见表2〕。

到“十一五〞末农用氮肥和尿素消费量分别在3000万吨和4000万吨左右。

表2"十一五"期间尿素消费情况表〔实物量〕    单位:

万吨

  2、工业消费现状

  2021年合成氨工业消费量493.8万吨,占总产量的9.5%左右。

2021年尿素工业消费量为315.1万吨(折纯氮),占总产量的13%。

尿素在工业上主要用于高聚物合成材料生产,其中60%用于生产三聚氰胺和脲醛树脂。

2021年硝酸铵的工业消费82.3万吨〔折纯氮〕,占全年硝酸铵总产量的57.4%。

  〔三〕氮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氮肥工业取得了很大开展,但产能过剩、原材料价高量紧、企业集中度低等突出问题,致使企业效益普遍低下,市场主体作用较弱、竞争力不强。

  1、氮肥产能严重过剩

  2021年全国氮肥产能4700万吨〔折纯氮〕;尿素产能6600万吨〔实物量〕。

2021年氮肥、尿素产能过剩的情况见表3。

另外,尚有1000多万吨〔折纯氮〕拟建和在建氮肥装置,如不严格限制,将使氮肥行业“十二五〞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

表3 "十一五"末氮肥产品过剩情况表

  2、原料供给价高量紧

  近年来,天然气、煤炭的供给紧张一直困扰着氮肥行业。

  氮肥处在资源和粮食的中间环节,上游是有垄断地位的资源企业,下游是受政策保护的农民,致使资源价格不能顺价消化。

2021年无烟块煤、无烟粉煤、天然气和电力等平均进厂价格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114%、83%、50%、和34%,而同期尿素价格只增长了3%,行业效益严重受挤。

2021年氮肥制造业年利润率仅为1.73%。

  3、企业集中度偏低

  “十一五〞期间,氮肥企业产业集中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着小企业比重大、企业集中度偏低的问题。

目前全国472家合成氨企业中,平均产能仅为14万吨;合成氨产能小于8万吨的企业仍有249个,占企业总数的52.8%,其产能1155万吨,占总产能的17.6%。

 

  4、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投入不够

  〔四〕“十二五〞期间我国氮肥工业开展面临的形势

  预计“十二五〞末期全国氮肥需求总量将增加到3930万吨,虽较“十一五〞末净增400万吨,然而2021年全国氮肥实际产能已达4700万吨,尚有1000多万吨拟建和在建产能有待投运。

国外化肥进口也是潜在的市场威胁。

可见如何压缩和淘汰落后产能,如何开展下游产品,以有效地减少和疏导过剩产能,是“十二五〞时期氮肥市场,面临的严峻形势。

 

表4 "十二五"氮肥产能预测  单位:

万吨

 

  1、国际市场产销形势

  能源和资源的供求形势,使全球氮肥工业格局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近年来,由于能源和资源日趋紧张,一方面促使能源和资源价格较高的国家化肥生产不断萎缩,以出口为导向的资源国氮肥产能持续增长,根底肥料生产向生产本钱较低的中东等资源地转移。

另一方面,化肥价格的升高,促使印度、越南等化肥消费国取向自给战略,一些生产装置也正在建设。

2021-2021年国外新建尿素装置产能增加将有2400万吨之多,这些装置产能的释放必将对我国氮肥工业造成严重压力。

  2、国内市场需求形势

  〔1〕农业需求形势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将推动化肥需求增长。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总量将增加至14亿,按人均年消费粮食400公斤计算,粮食消费量将增加56000万吨。

较2021年粮食产量54641万吨增加1359万吨,在耕地面积根本稳定的情况下,按每公斤养分增产7.5公斤粮食计算,化肥施用量需求增加180万吨。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加强,林业、草业和养殖业对化肥需求也将逐步提高。

  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分析,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田磷素盈余,土壤缺磷明显缓解;农田钾素继续亏缺。

根据农业部提出的肥料施用情况报告,“十二五〞期间,农用化肥氮、磷、钾施用比例按1:

0.4:

0.3考虑。

按此计算,2021年我国化肥需求总量为5500万吨,氮肥需求量为3250万吨较2021年增加250万吨,年均增加1.6%。

  〔2〕工业需求形势

  氮肥在工业领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合成氨、尿素、硝酸、硝酸铵等方面。

预计到2021年,用于工业生产的合成氨将到达510.1万吨。

用于工业生产的尿素将到达441.6万吨〔折纯氮〕,硝酸铵将到达105.0万吨〔折纯氮〕,加上车用尿素溶液等其它产品对氮肥的需求,到2021年,累计氮肥工业需求约680万吨左右。

  3、国内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供给形势

  天然气:

2021年全国氮肥行业用天然气111.3万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1.5%。

在目前煤炭和原油价格上涨、供给紧张的情况下,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供需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根据我国?

天然气利用政策?

,今后仅在不宜外输或城市民用燃气、工业燃料和天然气发电无法消纳的气源地,天然气才有可能用于氮肥生产。

“十二五〞期间,随着天然气管网的开展,全国性天然气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假设无政策支持,必然导致天然气资源流向其它行业,大局部企业现有的供给量将难以维持。

  煤炭:

全国氮肥行业用煤量大,2021年全国氮肥行业用煤总量为8534.5万吨〔其中原料煤为6068.9万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6%;其中用无烟煤的比重大,2021年氮肥用无烟煤量为5260.8万吨,占全国氮肥原料煤总量的87%,而氮肥用无烟煤中又以无烟块煤为主。

与全国煤炭供给形势紧张,无烟煤供给更加紧张〔仅占煤炭总产量的18%〕,无烟块煤供给紧上加紧〔成块率仅为15%〕的形势成鲜明对照。

“十二五〞期间,随氮肥行业原料结构的调整,无烟煤及无烟块煤消费比重将有所下降,但煤炭供给形势依然严峻。

  电力:

2021年氮肥行业年用电量686亿千瓦时左右,占全国电力消费总量1.6%左右。

尽管化肥企业用电电力均衡,但由于氮肥生产为电负荷大的单点用户、局部企业又享受优惠电价,因此在电力供给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化肥企业生产用电便难以保证。

“十二五〞期间随着全国电力工业的开展,化肥用电供给紧张情况将有所缓和。

  4、行业节能环保形势

  氮肥工业是以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为原料的产业,也是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较大的行业。

因此,“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将面临更大的节能环保压力。

  政府十分重视氮肥企业的节能降耗,?

合成氨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已经实施,“十二五〞期间还将进一步严格要求。

同时,“十二五〞期间将有近百台加压粉煤气化装置投入运行,这些装置虽然利用了劣质煤,但是在煤炭消耗指标上与以优质无烟块煤为原料的装置相比会有所增加。

  2021年全国氮肥行业水资源消耗量为11.5亿立方米,氨氮、COD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25.5%和3.2%。

氮肥行业是节约水资源消耗和氨氮总量控制的重点行业。

“十二五〞期间新的?

合成氨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即将公布。

同时,由于以煤为原料的氮肥生产比重加大,CO2的减排的压力必然增加。

  5、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趋势

  政府对氮肥工业的市场化政策调整,有可能逐步取消优惠政策;国家的能源管理政策,有可能对氮肥的出口采取持续控制政策,这都是“十二五〞期间氮肥产业面临的政策影响。

  目前氮肥优惠政策有:

〔1〕产品免征增值税政策;〔2〕优惠天然气原料气价政策;〔3〕中小氮肥企业用电价格优惠政策〔较普通大工业电价低0.10-0.2元/千瓦时〕。

〔4〕免征铁路建设基金的铁路运价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逐步取消,企业产品本钱将随之增加。

  由于国内能源供给日益紧张,2007年以来,国家频繁调整化肥出口政策,对产业开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目前实行淡旺季出口差异关税政策。

在氮肥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对出口的控制政策,必然给氮肥生产经营和市场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二、“十二五〞开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要以科学开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开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开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开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农业用肥作为加快转变开展方式的根本落脚点;坚持把节能环保作为加快转变开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促进氮肥工业可持续开展。

  〔二〕总体开展目标

  1、产能调整目标

  以满足“十二五〞期间国内农业和工业的需求为产能调整和开展的根本目标。

根据对工农业需求的预测〔见表6〕,2021年需要氮肥产量为4330万吨,需要产能为4800万。

2021年现有氮肥产能为4700万吨;“十二五〞期间淘汰700万吨落后的、竞争力差的产能,以800万吨新增优势产能替代,即净增产能控制在100万吨左右,到2021年全国氮肥产能方可控制在4800万吨左右〔折100%纯氮〕,根本到达产需平衡的目标。

 

  在2021年现有氮肥3710万吨产量中,出口量有400多万吨,“十二五〞期间按400万吨作为市场调节的余量。

  据统计,目前在建和拟建的氮肥产能有1000多万吨〔折纯氮〕,必须严加控制,以替代为原那么保证氮肥行业“十二五〞产能调整目标的实现。

  2、产品结构目标

  2021年,尿素产能比重维持在64.5%;碳酸氢铵产能下降一半,比重下降至6%;硝酸铵产量随硝基复合肥的增长有较大增加,比重提升为7.3%;氯化铵随着联碱的开展,产能略有增加,占氮肥总产能的7.7%;硫酸铵因环保和综合利用,比重增为4.4%。

  2021年,复合〔混〕肥及缓控肥的比重增加至45%左右,氮肥的复合率比“十一五〞末期提高50%以上。

  3、企业结构目标

  “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集中度应有明显提高,大型氮肥企业〔包括集团〕产能比重应占80%以上;全国氮肥企业数量应降至250家以下;建成2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氮肥企业集团。

  4、原料结构目标

  “十二五〞期间应开好管好现有的采用加压连续气化技术的装置,使全国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产能比重由现在的10%提高到25%,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比重由现在的65%下降至55%;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比重下降至18%。

其余2%为以焦炉气为原料。

  5、技术目标

  2021年全国氮肥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应有明显提高。

全国合成氨综合能耗平均值应到达以下要求:

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综合能耗降到135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综合能耗降到165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以天然气、焦炉气为原料的合成氨综合能耗降到115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

  “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废水排放总量应比“十一五〞末减少17%,氨氮减少18%,COD减少13%;废气废固根本到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三、主要措施

  “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要从根本上转变开展方式,科学开展,通过结构调整化解开展中的突出矛盾,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主要措施如下:

  〔一〕严格控制氮肥总量

  “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要在政策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以优势产能替代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氮肥总量。

  一是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引导落后的企业转产或关闭,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实现700万吨氮肥〔折纯氮〕落后产能和竞争力弱的产能的平稳退出。

其中包括:

  〔1〕退出290万吨〔折纯氮〕碳铵产能;

  〔2〕退出410万吨〔折纯氮〕尿素产能;

  二是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新建工程的审批管理,提高新建工程的准入门槛,严禁盲目建设,执行国家开展改革委关于标准煤化工产业有序开展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635号〕,对合成氨实施产能置换方式,控制产能过快增长,实现“十二五〞期间氮肥产能供需总量平衡的目标。

  〔二〕积极推进氮肥行业技术进步

  “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要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开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氮肥产业技术水平。

  一是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开好管好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加压粉煤气化装置,保证这些装置〔130台,占合成氨总能力25%〕的运行指标均能到达先进的气化水平;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氮肥企业要积极开发进一步节能降耗的技术,保持和到达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以需求为根底,加强关键和前沿技术的开发研究。

完成应用面宽、技术水平高、效益显著的技术研发课题,重点提高并开发国产化干煤粉气化技术、高效率的大型国产化压缩机、大型高效低压的氨合成技术及催化剂,进一步发挥先进气化技术对国产化大型氨合成、氮肥装置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平安型企业为重要着力点,推广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为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继续推广生产过程中各关键环节的适用先进技术

  要继续推广生产过程中各关键环节的适用先进技术,重点抓好现有的上千台固定床间歇气化装置和上百套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的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使各主要生产工序到达以下根本指标:

1、固定层间歇式煤气化合成氨生产装置燃料煤消耗低于100千克标煤/吨氨;2、固定层间歇式煤气化造气循环水实现全闭路循环,到达造气污水零排放;3、变换工序蒸汽消耗低于400千克/吨氨;4、氨合成工序蒸汽回收量高于700千克/吨氨;5、尿素氨耗低于590千克/吨尿素、蒸汽消耗低于1400千克/吨尿素;6、硝酸装置实现蒸汽自给。

  

(2)要下决心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

  应淘汰以下各项工艺及设备:

1.天然气常压间歇催化转化制气工艺;2.造气吹风气、炉渣余热回收及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的固定层间歇式煤气化装置;3.半水煤气氨水液相催化脱硫工艺;4.DN600系列氨合成设备;5.2D、L3.3、4H8、4M8等型号的往复式氢氮气压缩机组;6.常压法硝酸生产装置。

  (3)要在改造及新建装置时限制以下工艺、设备的选用

  (4)要在三废资源化循环利用和污染治理上下功夫

  进一步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加强环保管理,提高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四是技术创新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技术进步管理工作。

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提升企业技术开发水平;建立企业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建立鼓励机制,调发动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知识产权意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要坚持市场化运作,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一是推动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的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是推动氮肥企业与能源企业、农资流通企业的联合或兼并重组,整合生产要素,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大型化和集约化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要狠抓多层次、多产品开发,有效疏导过剩产能,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提高大颗粒尿素、缓控释肥、专用肥和硝基复合肥的比重,适应农民用肥习惯的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二是做好并拓展农化效劳,参与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生产复合肥、掺混肥、配方肥,减少生产及流通环节,降低产品本钱;

  三是肥化并举,建立多层次、多产品的化工生产体系,延伸产品链,提高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一要加强对附加值高的精细、专用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与市场开拓;二要放眼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开展有创新技术、有资源和市场优势、有本钱和规模竞争力的产品。

  

  四、政策措施建议

  〔一〕建议加大财政性资金对氮肥的支持力度

  建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氮肥优势企业的自主创新、原料结构调整、动力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造、环保治理等方面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

  〔二〕完善行业准入机制

  建议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新建工程的审批管理,提高新建工程的准入门槛,严禁盲目建设。

按“优化存量、节约能〔资〕源、总量平衡〞的原那么,制订合成氨、尿素准入条件,以实现“十二五〞期间氮肥产能供需总量平衡的目标。

  〔三〕完善标准体系

  建议完善产品质量、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体系,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标准市场秩序、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监管,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四〕完善化肥市场调控机制

  建议将尿素出口关税政策从严控出口转变为保障适量出口,调整氮肥产品出口关税税率,为氮肥产业创造较为宽松开展环境。

  〔五〕保证化肥原料的供给

  建议进一步加强能源市场的监管,保障氮肥生产需要的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资源的供给,控制能源价格上涨幅度。

并建议将重点企业的化肥原料用煤列入国家运输方案,予以保证。

  〔六〕研究确保氮肥合理的利润率

  为促进我国氮肥工业健康开展,确保粮食的平安,建议充分研究"能源-氮肥-农业"的价格链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确保氮肥合理的利润率,以保护氮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