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865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雨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雷雨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雷雨2.docx

《雷雨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雨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雷雨2.docx

雷雨2

《雷雨》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

(1)(详案)

◆案例构想

《雷雨》(节选)系全日制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一课。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的重点是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品味人物的语言。

如何实现长文短教,让现代中学生喜爱戏剧,学会鉴赏戏剧呢?

教学实践中,我作了这样几方面的构想:

一是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意三重目标;二是将课型确定为品读·鉴赏课;三是构设了“情境导入—审美感知—品读评析—延伸探究”的教学流程。

鉴赏不搞“满汉全席”,选取一个视角,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给学生揣摩人物语言,鉴赏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

◆创新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意目标

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

【教学设想】

1.通过反复阅读和分角色朗读,品味戏剧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比较鉴赏相结合,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兴趣。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扩大课堂容量。

4.课型:

品读·鉴赏课

5.教时:

一教时

【重难点简析】

1.文学作品的魅力来自语言。

戏剧语言在展开冲突,显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言为心声,品读语言应是开启人物心灵的一把钥匙。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

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2.作者说: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雷雨》“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鉴赏时为了避免用“社会问题剧”的主题模式“削足适履”地硬套剧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

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

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

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板书】雷雨

【投影】名家评说《雷雨》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

——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李健吾

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他,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

——黎烈文

……真正吸引他的,不仅是情节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这曲折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生命形态,或者说,他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认识注入多少有些现成的“情节”中的。

——钱理群

《雷雨》的创作标志着曹禺是以一个具有自己创作个性的剧作家出现在剧坛上的;他写出了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话剧民族化、群众化的初步的尝试。

——田本相

【学生活动】实话实说(一句话评说):

我看《雷雨》

(设计说明:

此环节意在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引趣、激情、启思,让学生对话剧《雷雨》这部被称作我国现代戏剧奠基之作的作品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浓厚兴趣。

二、审美感知,整体把握。

【课件展示】剪截话剧表演的场景,配以音乐和解说词

解说词示例: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新生儿走向河边……

三十年后,在畸形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拼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

此刻“恨人像一把刀,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

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不幸的繁漪疯了,善良的侍萍痴呆了……

【投影】曹禺和《雷雨》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

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闷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

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设问】

(1)课文节选部分,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同哪些人有关?

(明确:

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

(2)课文中这两组主要矛盾冲突是从课文的哪里断开的

(明确:

“周朴园可是你——”)

(3)请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周朴园和鲁侍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明确:

周朴园由对自己以为“死去”的侍萍的所谓“怀念”,到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以及对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变化过程。

【板书】怀念——惊慌——冷酷

【梳理归纳】本文的矛盾冲突(附:

全剧人物关系图)

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2)周朴园与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3)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根本利益的冲突。

(4)鲁大海与周萍——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5)鲁侍萍与周萍——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6)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

根本性质的冲突。

【学生活动】看看、听听、读读。

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

(设计说明:

“倘要论文,最好要顾及全篇[鲁迅语]”。

此环节着眼全篇,从大处考虑,借助媒体展示,让学生快速熟悉节选部分的剧情,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对作家作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设置三问,在设问答疑中,引领学生探究周朴园对鲁侍萍情感变化的历程,意在为下文择取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这个点,品味语言,窥探周朴园的内心世界作铺垫)

三、品读语言,评析人物

【投影】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①把握戏剧冲突②揣摩戏剧语言③分析人物形象

【品读鉴赏】周朴园的语言鉴赏

(1)品一词,解读周朴园的“怀念”

◇设问:

开头至“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部分对话中,哪个单音节词出现的频率最多(哦),一共有多少个(10个),在周朴园的语言中出现过多少次(6次)。

◇揣摩解读:

方法一:

据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来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方法二:

从标点和安排的疏密等方面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学生活动】

◇分角色演读(重逢片段,约4分钟),注意读出剧中角色的情感。

◇品读一词,体味人物语言中蕴涵丰富的潜台词。

◆小结:

刚才在品读“哦”字过程中,我们不仅从中“哦”出了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而且也“哦”出了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

(2)析一种句子,探究周朴园的“惊慌”

◇设问:

课文从“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好,你先下去吧”,这部分中周朴园的语言又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

就是一类语气相同的句子特别多。

哪一类?

(明确:

疑问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问句长不长?

一般有多少字?

(大多在2—3个字)

◇揣摩解读:

周朴园问话比较鉴赏:

(将开头两个简短问句改长)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怎么?

(怎么就用不着?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惊愕)什么?

(她真的还活着吗?

(明确:

改了以后,似乎是在问旁人的事情,有点漠不关心了,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就少了几分。

(课文P82页三个疑问句连用改简洁)

“什么?

她就在这儿?

此地?

”(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疑问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回忆片段,3分钟左右)

◇析一种句子,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较鉴赏。

◆小结:

这部分我们又从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再拓展开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的惶恐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叶公好龙的真实心态。

(3)挑一句话,体验周朴园“冷酷”

◇设问:

当周朴园知道站立眼前的人就是离开自己30年的鲁侍萍时,周朴园又会怎样呢?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从“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到“周朴园可是你——”,从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心理的话,运用我们刚才获得的揣摩人物语言的体验,去大胆地走近周朴园的心灵,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先相互交流交流。

我还想再听听大家的声音。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注意在解读文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1.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

2.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3.反复体会其语言表现方式

【学生活动】

◇快速阅读,尝试走近人物。

◇学生进行个性化鉴赏。

◇明确学法

【总结】选取点:

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冲突;

鉴赏视角:

戏剧人物语言;

探究内容:

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

目的达成:

揭开了周朴园虚伪、冷酷、自私的真面目。

(设计意图:

戏剧的矛盾冲突最终还得依附于戏剧语言,特别是戏剧中人物的语言。

此环节选取矛盾冲突中周朴园的语言作为鉴赏的突破口,通过品读一词,品析一类句子,去探寻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真实情感,从而获得揣摩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学会鉴赏戏剧人物。

四、拓展延伸,探究学习

【投影1】

【投影2】

【投影3】

错误!

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从以上三个探究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随笔,也可自选角度,自拟文题。

(设计意图:

学会鉴赏,学会探究,同时以优美而恰当的语言写出,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点,也是本环节需要着力落实的。

◆创意说明

上语文课,不时有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烦恼。

但我们必须追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这个教学设计,在完成一般戏剧教学步骤的同时,把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在不懈的追求中,努力开拓出一个文学鉴赏的新境界。

较为成功之处我想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课型设计创新。

这节课的课型设计为“品读·鉴赏课”。

所谓“品读·鉴赏课”,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戏剧作品中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及鲜明的人物形象进行品读、评析、探究、鉴赏,从而获得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学会鉴赏,学会探究,进而让学生在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中获得审美愉悦,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其次,思路设计创新。

这节课着眼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安排了四个前后相承的重要环节:

情境导入—审美感知—品读评析—延伸探究。

以上四个阶段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尝试着探究一种切实可行的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方法。

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审美感知阶段,旨在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熟悉剧情,激活学生的欣赏兴趣,调节欣赏者的期待视野,让师生在互动中展开鉴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品读语言,评析人物阶段,借助跳读,分角色演读,快速阅读,比较鉴赏,品词,析句等形式,在总体把握课文主要矛盾冲突的前提下,选取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冲突这个点,从戏剧人物语言这个鉴赏小视角出发,探究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从而揭开了周朴园虚伪、冷酷、自私的真面目。

这种理清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心路历程的方法,才称得上是对戏剧人物形象的较为全面的鉴赏。

延伸探究阶段,旨在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而且探究问题的设置考虑了梯度,着眼在全体学生,我认为此环节达成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境界。

(高级教师:

张陈)

案例

(2)(简案)

永远的《雷雨》

——《雷雨》文学扩展式阅读课例设计

一、课题导言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创作了一出惊心动魄的伟大悲剧……这就是二十三岁的曹禺就读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有人说,《雷雨》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有人说,“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

”当然也有人说,《雷雨》不过是一部多角爱情剧而已。

也许,正是因为《雷雨》里有无数个难解的谜,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才构筑了作品不可抗拒的魅力。

这是一个青年的激情之作,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读,用心灵去感受。

让我们倾听戏剧家为生命发出的呐喊,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十七岁的年轻人和他所爱所恨的人,生活在一个怎样残酷的世界!

二、学习任务

1、走近大师:

了解作者情况、创作概貌、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等。

2、走进作品:

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3、通过对《雷雨》作深入研读,掌握阅读鉴赏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4、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5、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分析、筛选、整合、利用信息。

6、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受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感情体验与震撼中增强生命意识,滋养人文情怀。

  

三、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原著。

2、学生课前观看《雷雨》视频。

3、确立研读方向:

(1)走近曹禺。

(2)走进《雷雨》

4、课题成员及研读时间安排:

高二(12)(13)班部分同学;前后历时二周。

(二)研读讨论

1、设问示例:

要求:

阅读原著后,找出自己有兴趣深入、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以便研读资料时有的放矢,有所侧重。

(教师进行设问示例供学生选择)

◇曹禺是如何创作《雷雨》的?

他自己对《雷雨》有怎样的评价?

◇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与鲁侍萍、繁漪、与三个儿子之间的难于调和的矛盾在哪里?

作品在各种矛盾纠葛中揭示了他怎样的形象特征?

◇繁漪“古怪”在哪里?

“雷雨”在哪里?

她与周朴园有怎样的矛盾?

你怎样看待她与周萍之间的感情纠葛?

又怎样看待她的乖戾与叛逆?

◇在你看来,《雷雨》究竟是爱情悲剧、命运悲剧还是时代悲剧?

◇有人说,《雷雨》一天之内让三个人死掉、两个人疯掉的剧情未免让读者和观众太过紧张了,于是作者安排了“序幕”和“尾声”来舒解与安抚人们的情绪。

关于“序幕”和“尾声”,你认为是加上好还是去掉好?

◇曹禺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

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你能体会作者这份贯穿于全剧的悲悯情怀吗?

◇你欣赏《雷雨》的语言吗?

请结合具体实例说说《雷雨》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力。

2、网上资源研读:

要求:

教师在学生研读前将下列文章上传二中网,学生带着问题研读以下相关资料,研读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保存下来。

◇关于整体赏评的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资料》、《曹禺谈<雷雨>》、《李健吾谈<雷雨>》、《曹禺剧作的变化》、《<雷雨>(节选)教学探微》等十篇。

◇关于作者和创作情况的资料:

《<雷雨>的诞生》、《曹禺生平及创作》、《第三只眼睛看曹禺》等五篇。

◇关于作品主题思想的资料:

《永远的雷雨》(王蒙)、《要么自由,要么发疯》、《对于神秘诱惑的憧憬》等。

◇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资料:

《我喜欢的繁漪和周冲》、《评<雷雨>中的人物》、《人物形象塑造的复杂性与多元化》、《繁漪形象辨析》、《沉默的鲁侍萍》、《关于周朴园》等八篇。

◇关于戏剧语言的资料:

《论曹禺戏剧语言的抒情性》、《谈谈<雷雨>的语言》等。

◇同龄人对《雷雨》的见解:

《人性的生存悲剧》、《<雷雨>的戏剧冲突》等。

3、学习反思

◇你读完原著后初步的感受是怎样的?

哪些是你阅读中很宝贵的第一感觉,是否记在随笔上了?

◇阅读资料时把重要的信息摘录下来了吗?

比如哪些可以佐证你自己的观点的材料,还有哪些你打算加以辩驳的说法。

◇古语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

阅读的要诀是“受到启发但不被牵制”,你阅读时“质疑”过材料吗?

你有批判性的思考吗?

◇阅读过程中是否及时地记下自己思维闪动的火花?

◇讨论时你及时地记下同学们的重要发言了吗?

在讨论的思维碰撞中,你是否捕捉到了新的灵感?

(三)交流借鉴:

1、课题汇报(该部分学生已做成汇报课件,见软盘)

◆品读:

开启人物心灵的钥匙

(品读语言汇报纲要)

(1)品一词,解读周朴园的“怀念”(分角色表演重逢片段)

(2)析一种句子,探究周朴园的“惊慌”(观看视频回忆片段)

(3)丰富的潜台词

品读方法一:

据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来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品读方法二:

从标点和安排的疏密等方面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品读启示:

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①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

②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③反复体会其语言表现方式

④学会揣摩丰富的潜台词

◆悲哉,雷雨!

——《雷雨》人物形象剖析

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

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

——列夫•托尔斯泰

1解读周朴园

②解读繁漪

【投影】

附:

学生习作:

错误!

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永远的“雷雨”

一粒砂子里看见整个世界——布莱克

1.众人眼中的大师

(1)李玉茹眼中的曹禺

(2)万方眼中的曹禺(3)观众眼中的曹禺

2.我们眼中的大师

3.雷雨主题初步探微

◆拓展延伸,探究学习【具体详见案例

(1)】

◇学习成果展示:

办一期“研学简报”;论坛交流;上传部分习作,供同学阅读、交流、借鉴,。

(四)撰写文章:

1、请提炼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认识,参阅相关资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关于《雷雨》的文章。

可以是鉴赏评论文字,也可以是读后感,随笔等等。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作业形式)

2、回顾、反思、总结研究性阅读全过程中的情况及得失利弊,写一篇学习随感。

教后反思:

两篇案例,前者属于以教师引领为主的语言品读课例,后者属于由学生唱主角的网络环境下的研学课例。

两种课例教学策略不同,追求的目标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师生一起“玩味”语文,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努力让语文课堂留住“文学味”,弘扬“文学味”。

实践中,研学课更能从尊重学生的精神需要出发,并借助网络平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虽然师生投入的精力更多些,但学生更喜欢,获益丰厚。

【附:

板书设计】

雷雨

周朴园心路历程:

怀念——惊慌——冷酷

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①把握戏剧冲突

②揣摩戏剧语言

③分析人物形象

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①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

②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③反复体会其语言表现方式

④学会揣摩丰富的潜台词

专家点评

今天的学生,对于纯文学,对于文学经典,已经变的十分隔膜。

如何让他们接受纯文学的呈现方式,如何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当是语文教师的职责。

惟其难度大,因而有效有益的尝试便显得弥足珍贵。

本课例,教师勇于改变角色行为,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学习研究的平台,将学习的模式多样化。

既有教师选点切入深入的品味鉴赏,又有学生广泛搜罗内化提升的研究探索。

教师引得得当,引出了空间;学生学得有趣,找到了文学的灵性。

尤其是案例

(2),曾作为由我主持的省立项课题“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养成教育研究”的结题汇报课,受到了省市专家的一致好评,为研究鉴赏经典探寻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新颖独特的路径。

(特级教师:

郭惠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