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019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docx

完整word版《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家长学校教案

别再把我当孩子

——-—-理性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讲解、案例分析等,让家长懂得一些家庭教育基本的科学常识,明白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帮助家长正确认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学会正确地处理孩子的逆反,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逆反期.

【教学重点】

1、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教学难点】

家长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教学方法】

谈话式、互动式、案例分析式、家长现身说法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方案,家长作业.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家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欢迎你们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坐在一起就是因为有共同的愿望——让孩子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帮助家长朋友们正确认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学会正确地处理孩子的逆反。

二、情景分享:

家长朋友们:

你的孩子进入初中后存在下列现象吗?

1、不愿意与家长交流了;

2、总觉得家长在管制着他,开始和家长顶嘴;

3、总对家长说:

“你们别总管了行吗,烦不烦!

4、抱怨家长和自己有代沟,不理解自己;

5、觉得家长的“苦口婆心"是假的,是为了控制自己;

6、和家长说不到几句就开始吵架;

7、情绪起伏很大;

8、经常自作主张;

9、希望家长不要干涉自己处事自由和交友自由;

10、不在愿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快乐、倾诉自己的烦恼。

三、话题讨论:

孩子上初中,长大了,越来越听话,应该越来越懂事才对,怎么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呢?

四、总结归纳:

(课件展示)

1、什么是逆反心理?

(反抗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逆反心理的出现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发展的必经途径。

平常说的叛逆、阻抗、较劲等都是逆反现象.14-18岁的青少年尤为突出。

我想很多家长经常体会很深的是孩子的一种逆反.平常很乖的孩子,你让他(她)做作业、不要看电视都很顺从,但是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开始有了变化,在行为上可能是不再理睬父母的指导和要求,或者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

摔门、摔东西、或者是大喊大叫。

孩子到了一定的时候,往往产生一种与爸爸妈妈相抵触的情绪:

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爸爸妈妈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其实这种逆反心理就是你本来想叫我向东,我却偏偏产生一种向西的要求;你不许我这样做,倒反而使我增强了想这样做的欲望。

有的用反抗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怨愤,有时封闭自己,故意拉大与家长的距离。

若大人和孩子出现过激行为,会导致这些孩子成为被贴上标签的“问题孩子”,学习失去动力,厌学,逃学,游荡在网吧、娱乐场所,甚至,男女交往偷食禁果,非常危险.所以,青春期也是孩子的危险期。

下面,我做一个现场的调查:

①感觉孩子有逆反心理的家长请举手?

②对孩子的逆反感到束手无策的家长请举手?

③对孩子的逆反应对自如的家长请举手?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正视孩子青春期的逆反,主要是和家长一起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造成孩子青春期逆反的原因及逆反的表现。

帮助家长朋友们正确认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学会正确地处理孩子的逆反,从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逆反期。

2、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以外,更主要的表现在心理上的突然变化,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①自我意识形成并顺速发展。

自我意识就是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

其中包括自我了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形式.学生开始独立地把“自我”作为思考对象,常常对教师、家长的话开始提出疑问,对周围现实都有自己的主见。

喜欢自己独立寻找各种现象的原因,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明显有了自己的主见。

家长往往会产生孩子变得和自己不亲密的疑虑。

②独立性增强。

随着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自我的要求越来越多,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性急剧增强,孩子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不愿意家长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方法去处理事务,想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③情绪两极化严重。

青春期孩子对于情绪非常敏感,两极性十分突出.这是因为自我意识高速的发展,孩子迫切需要通过外界的事物来认可和证明自己。

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

他们情绪多变,经常出现莫名的烦恼、焦虑。

行为上面,也容易表现冲动,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好被激惹,因为一点小事就爱动手打架,同学之间生气后几天不说话……。

④内心易封闭.由于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

尽管他们渴望被别人理解,但很多时候,孩子认为自己感受和情绪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理解。

所以,孩子经常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交谈,甚至拒绝父母的关心和爱抚。

⑤成人感增强.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以为自己已经成熟。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

又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

这就造成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成反抗期的主要原因。

⑥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关心自己性别角色的完美程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的程度:

够不够帅、是不是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

都渴望了解异性,希望得到来自异性的友谊,开始憧憬爱情。

.。

当然,还不止这些。

当他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受阻、或被忽视,得不到重视或尊重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一些反抗行为.

3、青春期孩子逆反的具体表现:

(2-3名家长交流,师总结)

初中生的逆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常有以下具体表现:

①硬抵抗(外露型)―――主动出击,直面顶撞。

劝导无论对错都不接受。

尽管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

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是以一种风暴式的方式对抗某些外在力量的.这种反抗行为发生得十分迅速,常使对方措手不及。

当时的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态平息以后,这种强烈的反抗情绪也将很快的随之消失。

这种情形一般出现在性格外向、个性张扬的学生身上。

举例:

杨某,初二学生,据父母和老师反映该生自初一下学期开始就变得异常反叛。

在家经常和父母顶嘴,父母让干什么他就偏不干什么,父母说不对的不好的事他却偏偏要尝试一下。

父母强烈反对他吸烟,可他却想尽一切办法吸烟。

在学校也不服管教,经常与老师顶撞,上课不认真听讲,扰乱课堂纪律,而且意见特别多,经常无原无故自言自语,大声喧哗。

与同学关系也很不好,爱挑剔别人的意见,言行偏激,常与同学打架斗殴,耍老大欺负弱小。

对老师的批评要么以沉默相对,要么肆意顶撞。

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而且对成绩的下滑自己毫不在乎。

②软抵抗(内隐型)――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表面接受,行动我行我素。

初中生的另一种反抗不表现在外显的行为上,只存在于内隐的意识中。

这种情况常出现于性格内向的初中生身上.他们不直接顶撞予以反抗的对象,而采取一中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的态度,对对方的意见持无所谓的态度。

这种反抗态度和情绪不易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转移,具有固执性。

这种情形女生比较多见。

举例:

初二学生小丽性格内向、羞怯、文静、朋友很少.妈妈很操心,怕她将来不适应社会,就经常告诫她内向如何不好,到社会上如何不受欢迎,一定要多交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面对妈妈的反复唠叨,小丽内心很烦,为了躲避妈妈的唠叨,每次放学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就把门关上,任凭妈妈怎么喊也不说话。

③情感迁移(极端型)――当面不反抗你,反抗他人、他物。

初中生反抗行为的迁移是指:

当某个人的某一方面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个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如:

某个老师某一次不小心“伤害“了他,这个老师可能就被他说成一无是处,甚至连这个老师教的科目都不学了。

④“心理断乳期”的叛逆(矛盾冲突型)-—视关心、引导为多余

“心理断乳期"是指孩子从心理上依附父母,到出现独立意识的变化,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

中学时期,由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既渴望独立,又需要依赖,这是“心理断乳期"矛盾冲突的典型表现。

这种冲突,往往会使他们情感起伏较大,喜怒哀乐,很难驾驭。

“我的事我做主”的强烈要求,不依赖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

但当处理不好时,还要抱怨父母。

当父母引导不当时,他们表现出反抗,顶撞父母或置之不理。

案例:

一位家长苦恼地诉说,自己的孩子过了这个寒假就面临中考了。

不知怎么回事,假期里,她每天不是写作业就是自己闷头上网玩游戏、聊天,对家长不理不睬。

最过分的是,前两天他和爱人想跟女儿好好沟通一下,谁知没说几句话,女儿就顶撞说:

“我就是不知好歹,不可理喻。

"还在自己的房间门上用电脑打了几个字“请勿打扰”贴在上面,气得自己无话可说。

所以,家长要懂孩子,表面上放,暗地里护,做孩子心灵的倾听者、安慰者,用商量的口气跟孩子交流,帮孩子平稳地度过“心理断乳期”,让孩子真正学会独立。

4、青春期孩子逆反的原因

初中生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年龄的不平衡,身体上的成人感,心理上的独立性,要求社会人们给予的自尊不能满足。

第一原因:

心理上,自我意识的高涨。

追求独立和自尊与现实遭遇的挫折的冲突,产生偏激的想法,把结果归因于家长和老师,于是反抗。

这是典型的托付心理,就是把问题归他人,自己永远不会成长。

有这种心理的孩子,情商低下,没有承担力,将来对社会破坏性比较大.

第二个原因:

生理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与性期待的不和谐。

青春期孩子性腺机能尚未成熟,性腺分泌会使孩子变得焦躁烦闷,孩子对周围的人、事过于敏感、强烈,常常无事生非,小事化大,正面冲突,战争纷繁。

第三个原因:

需求上,独立意识的需求与缺失成长空间的冲突。

孩子独立意识要求“我的事我做主”。

而家长、老师不给孩子空间,像对待小孩子那样细心关爱,悉心教诲,孩子却视为障碍和约束,反抗。

也或没有平等对待他,或专制式管教他,或过高要求他,或命令式支配他,都会引起他挑衅性的反抗,甚至偏执。

5、家长如何认识孩子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家长交流,师总结)

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叛逆是很糟糕的,是不好的。

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完全的。

在孩子的逆反问题上,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

①逆反行为不是青春期的专利。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清晰后,逆反的可能就有了,很多孩子两岁时就有了典型的逆反行为了。

这时的儿童的反抗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活动的约束。

例如:

我邻居的一位小男孩,有一次,妈妈领着他过马路,路口的车比较多,为了安全,妈妈就把他抱起来过马路,可是他就吵着自己过,妈妈没有听他的,依然把他抱过了马路。

可是妈妈把孩子放到地上后,孩子又一溜烟的跑到马路对面,非自己过一次马路不可.再比如:

孩子在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你让他叫什么他就叫什么,可是2岁以后就不这样了。

第二个反抗期则出现于初中阶段,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内容的。

例如:

希望成年人能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实现独立的价值。

②逆反不等于糟糕。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孩子对我们言听计从毫不忤逆并不是最好的,孩子缺乏自己的个性和主见才是最可怕的。

专家认为:

“不听话"并非绝对坏事,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

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才。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孩子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最珍贵的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

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

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另外,父母是很多孩子一生中挑战的第一个权威,挑战权威是孩子成长的方式之一。

6、家长如何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家长交流,师总结)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无论是老师和家长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不容否认,逆反心理中蕴涵着孩子寻求成长的合理因素,但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不分青红皂白,凡是成年人提出的要求和建议统统反对。

这种盲目的逆反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一旦形成逆反人格,那就会使个体与社会格格不入,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

所以,教师和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走出逆反的误区,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成长的愿望。

①首先家长应转变认识,从心理深处接受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这种发展变化。

孩子大了,就不希望家长再用管教几岁儿童的方式方法来管教约束自己,不喜欢家长再无微不至地关照自己;他们想显示自己的权力和能力,所以遇事就独断独行起来.为了防止家长的干预,就会故意疏远家长。

疏远,并非“无情”而是渴望自立的表现。

这种愿望,是孩子心理上的进步,应当肯定.

②加强亲子沟通,多进行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在青春期,孩子其实有与父母沟通的强烈愿望,所以家长要适时把握,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A、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孩子的对话需求,家长要勤于与这一特定生理时期的孩子对话.

 B、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如:

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

 C、学会倾听。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在这种沟通中,我们做家长的还要注意一点就是:

少说多听。

其实沟通更需要用耳、用心去听。

可以说,倾听有时候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有一位母亲,有一天得了咽炎,嗓子哑了。

儿子放学回来后说:

“妈妈,老师批评我了。

”接着就诉说老师怎么怎么不对。

当时,这位母亲特别想批评儿子:

你错了,老师是对的。

可是因为嗓子哑,说不出话,就只好瞪着眼睛,看着儿子说。

等儿子终于说完了以后,突然儿子又说了一句:

“妈妈,我谢谢您。

"她当时一愣,不知儿子是什么意思。

儿子又说:

“谢谢您,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话。

”第二天,儿子又对妈妈说:

“妈妈,你昨天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我已经明白了,我错怪了老师。

”这就是倾听的力量,不需要你去评论,孩子在说的过程中自己就醒悟了。

③尊重、理解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的,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特殊的心理需求。

尊重,意味着平等对待孩子的意见,给他们平等发言的机会,成人有成人的想法,孩子有孩子的观点,由于身份不同、所处地位不同,这两种观点不可能完全一致。

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平等发表意见的机会,并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

其实,孩子的观点并不都是荒谬可笑的,其中也有合理的的部分。

尊重孩子,还意味着要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

中学生确实已经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一些事情,而且孩子终究要脱离对成人的依附、走向独立的生活.因此,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不仅有助于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还可以培养他们自立自主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给予孩子的是一定限度的自主权,在关键问题上,教师和家长还是应该把好关,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自主需求,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过失。

④改良自己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唠叨。

有时,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常常反复强调,变为唠叨,这在母亲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殊不知这样往往导致事与愿违。

有这么一个故事: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

一分钱也不捐。

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拿走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例如:

当孩子做错某事后,家长就会反复多次地批评他。

这样就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变得不耐烦,变得反感讨厌,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

“怎么这么对待我?

”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

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重复,而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⑤做学习型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在成长,父母不能停滞不前。

家庭虽然没有讲台、黑板,却是一所永不放假的学校;父母虽然没有备课笔记,却是孩子如影随形的老师。

身教无声更育人.有了学习型的家庭,才能为孩子创造相互关心、共同参与、彼此分享、积极对话的学习氛围;有了学习型的母亲才能为孩子树立学习自信、生活自立、性格自强、品行自律的榜样。

向孩子学习是做学习型父母亲首先跨出的一步。

家长适时的“示弱”会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自信与兴趣。

因此,做父母的不仅要与孩子一起分享学习的经验与乐趣,还要虚心学习孩子身上的长处,和孩子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五、多维互动

1、在家庭教育中,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

A.民主平等型 B.权威型 C.自由放任型D。

粗暴型E。

呵护型 F。

其他

2、孩子成长中,您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____________

3、如果你的孩子对你抱怨他的母亲:

“妈妈最讨厌了,一天到晚唠叨个没完!

”你的反应是什么?

4、父母经常说这样的话:

“快看书去”、“还不快写作业"。

“你光知道玩,也不用功学习."

“你天天到学校去干什么啊?

怎么一考试就考这么点分?

"

“玩起来你倒是挺来劲的,怎么一说学习你就这个熊样?

你的精神头哪去了?

“看你家孩子考试考的多好,看我家孩子考的啥也不是,都愁死我了!

“这题多简单,你怎么就不会呢,你一天天都学啥呢?

从今天开始每天必须学到11点,否则永远不许玩电脑。

"

您觉得家长的言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请家长在题板上写一写并交流感受。

六、实践作业:

给孩子写一封信,把您在青春期的经历和见解告诉孩子。

七、结束语

家长朋友们,如果我们多抽出点时间给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真正去了解青春期的孩子,你会发现,其实叛逆的他们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不可以亲近。

如果我们洒下宽容的阳光,一定能化解他们心中的阴霾;如果我们设置激励的磐石,一定能激起他们生命的浪花;如果我们播下爱心的种子,一定能收获满园的芬芳。

让我们真正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心灵,伴着他们顺利走过自己的叛逆期。

衷心祝愿各位:

做最好的家长,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和孩子一起成长、分享快乐、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