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16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docx

公路设计院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统一我院道路工程的制图方法,提高制图效率和制图质量,便于技术审查和技术交流,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我院道路工程各阶段设计和院标准图编制。

第1.0.3条我院道路工程制图,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第1.0.4条对执行条文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一、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时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二、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三、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第1.0.5条条文中按指定的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如非必须按指定的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其写法为“可参照……”。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设计文件

第2.1.1条设计文件第一册或每标段第一册由封面、扉页、图纸目录、说明、设计图及封底等组成,其余册由封面、图纸目录、说明、设计图及封底等组成。

第2.1.2条设计文件每册封面上应列出

一、公路建设项目名称(或工程代号)、里程全长及标段划分;

二、设计阶段及设计文件名称;

三、单列项目文件子名称;

四、本标段号及工程范围;

五、本册编号及册目划分;

六、测设单位名称及英文名称;

七、设计文件编制年月。

××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段

全长××[(共××标段)]

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设计][征地拆迁][工程预算][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全线][第××标段长××](K××~K××)

[全一册][第×册[第×分册][×册](共×册)]

 

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HighwaySurvey&DesignInstituteofAnhuiProvince

二零零三年二月

图2.1.2封面格式

注:

图中“[]”内的项为可选项。

第2.1.3条设计文件封面上的字一律用实体字,不应用空心字体或阴影字体。

第2.1.4条设计文件封面颜色为:

初步设计淡豆绿色,技术设计为粉红色,施工图设计为奶油白色或象牙白色。

封面一律不开窗口,ISO质量体系认证标志可按有关规定放置于封面。

第2.1.5条设计文件的扉页决定文件的有效性。

设计文件每册扉页上应包括:

一、公路建设项目名称(或工程代号)、里程全长及标段划分;

二、设计阶段及设计文件名称;

三、单列项目文件子名称;

四、本标段号及工程范围;

五、文件目录(册篇组成)或本册编号及册目划分;

六、各级负责人签署;

七、参加设计人员(技术员以上)姓名、职称、职务及工作项目或内容;

五、测设单位、勘察设计证书等级及编号;

六、设计文件编制年月。

第2.1.6条文件目录一览表如占用篇幅过大,可作为扉页的附件附于扉页后。

第2.1.7条参加测设人员(技术员以上)姓名、职称、职务及工作项目或内容一览表可作为扉页的附件附于扉页后。

第2.1.8条设计文件扉页中各级负责人签署一栏分类见表2.1.8。

各级负责人签署分类表2.1.8

院部门项目

院设项目组项目

组织结构简单

组织结构复杂

组织结构简单

组织结构复杂

分项负责人

分项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项目总负责

项目负责人

项目总负责

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

项目总工

项目总工

项目总工

项目总工

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段

全长××[(共××标段)]

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设计][征地拆迁][工程预算][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全线][第××标段长××](K××~K××)

[全一册][第×册[第×分册][×册](共×册)]

文件目录

[分项负责人:

]

[项目总负责:

][项目负责人:

]

技术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

]

项目总工:

总工程师:

院长:

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二零零三年二月

图2.1.5扉页格式

第2.1.9条每册设计文件应有图纸目录。

图纸目录本身不应编入图号与页号。

第2.1.10条设计文件的设计说明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并应有单独章节阐述或说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执行情况。

第2.1.11条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特殊及特大型工程,还应编写单独的说明。

在“××设计说明”的标题下,对该工程的设计范围、设计依据、设计标准及规范、建设条件、主要材料及技术指标、设计要点、施工要点、计算要点等作进一步说明。

第2.1.12条结合计算机字处理软件的实际配置和我院的书写习惯,基于图幅297mm×420mm的设计说明采用仿宋字体,正文横向分两栏,行间距为1.5倍字高,顺序号极其使用范围按表2.1.11中数字的次序编列。

设计说明编写规定表2.1.12

次序

字号

使用范围

××设计说明

二号

标题(必须有)

一、二、三、四…

小三

标题(必须有)

(一)、

(二)、(三)、(四)…

四号

标题(可没有)

1、2、3、4…

小四

标题或文字段(可没有)

(1)、

(2)、(3)、(4)…

小四

标题或文字段(可没有)

小四

文字段(可没有)

编制说明时还应注意:

一、“××设计说明”应在不分栏第一行居中。

二、“一”或“

(一)”形式的标题上应空一行。

三、标题行前不应留空格,文字段起行的前边要留出两个字的空格。

四、“一”和“1”后分别加“、”和“.(全角)”号后与文字连接。

(一)”和“

(1)”后不应加“、”或“.”号,其与文字直接连接。

五、以“1”、“

(1)”开头的文字段或无序号文字段应至少有一种存在,但以“

(1)”开头的文字段不可越级存在。

第2.1.12条设计说明中的设计依据应分为设计任务依据和设计技术依据。

一、设计任务依据为设计院与委托方签定的设计合同、委托方的书面委托书、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工程上一阶段设计文件的正式批文。

应作为附件列入设计文件中。

二、设计技术依据为经技术审定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部门做出的勘察、科研和设计成果。

应作设计文件的附件或备件。

第2.1.13条设计文件报送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的份数应为:

两阶段(或三阶段)初步设计10份;

技术设计10份;

施工图设计8份;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14份。

如需要增加份数可协商解决。

第二节图幅、图框及图标

第2.2.1条设计文件图幅应采用297mm×420mm(横式)。

必要时,可沿图幅的长边以105mm的整倍数增大图幅。

第2.2.2条图框四边中上、下及右边距相应图幅边12.5mm,左边距相应图幅边27.5mm。

图框线宽1mm。

第2.2.3条图标为横式,布置在图框的右下方,高10mm,图标外框线宽0.4mm,内分格线0.25mm(绘图软件中取0)。

第2.2.4条当需要绘制角标时,应布置在图框的右上角,高6mm,单格宽25mm,线宽0.25mm(绘图软件中取0)。

 

12.5

10

1

10

20

27.5

12.5

65

75

90

15

20

15

20

15

20

15

30

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图名

设计

复核

审核

图号

10

12.5

图2.2.1图幅、图框及图标格式

第三节字体及书写方法

第2.3.1条图纸上的文字、字符(数字、字母、符号、代号)等均应笔画清晰、字体端正、排列整齐、标点符号清楚正确。

第2.3.2条图纸中的汉字及与其搭配的字符均应采用长仿宋体,字的宽高比一般为0.7,特殊情况可降至0.5。

第2.3.3条图纸中的独立字符应采用工程体,字的宽高比一般为0.7,特殊情况可降至0.5。

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线成75°。

字符不得采用手写体。

第2.3.4条图纸上的文字、字符的字号大小,以能使晒印的图纸字迹清楚为原则,不宜过小。

结合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实际配置和我院的制图习惯,统一标准如下:

图纸使用字号规定(基于图幅297mm×420mm)表2.3.4

字型

字体

字高

宽高比

斜度

使用范围

Standard

仿宋

3

0.7

90°

图表中汉字

3.5

0.7

90°

附注

4

0.7

90°

标题汉字

4.7

0.7

90°

图标中汉字

Romand

Romand

2~2.2

0.7

75°

图中纯字符

4

0.7

75°

图标、标题数字

Special

仿宋

1.0

75°

补充Romand缺项

在同一字串或字句中,不同的字型不应混合使用。

第2.3.5条图纸中有需要说明的事项时,宜在图的右下角、图标上方加以叙述。

例如:

1、本图尺寸除注明外,余均以厘米计。

本图比例为1:

200。

2、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A416-92标准中270级钢绞线,标准抗拉强度Ryb=1860MPa,弹性模量Ey=195000MPa。

张拉控制应力σk=0.75Ryb。

张拉采用吨位与伸长量双控制方式。

3、锚具采用A15系列锚下铸件锚座锚具,锚具尺寸、位置及角度应正确。

4、锚具的设置采用深埋锚工艺,锚具埋深45cm,计算标准为钢束中线与索塔外壁及锚座锚固面交点间距离。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方可进行钢束张拉。

张拉后的管道压浆应密实,压浆应符合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

5、预应力钢束应在离锚头30mm处用砂轮切割。

6、本图预应力钢束长度中已包括两端各120cm的预留工作长度。

图2.3.5说明格式

注意:

一、该部分文字应采用“注”标明,字样“注”后面不应加“:

”号。

二、说明事项需要划分层次时,第一、二、三层次的编号应分别用阿拉伯数字、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及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注。

三、由“注”以下开始,低层说明应较其高层说明应退后两个字的空格。

每条说明的结尾应标以句号“。

”。

第2.3.6条汉字应采用国家公布使用的简化汉字。

除有特殊要求外,不得采用繁体字。

不得写异体字或怪字。

第2.3.7条纯名称不应用符号代替。

表示数量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2.3.8条分数不得用数字与汉字混合表示。

如:

五分之一应写成1/5。

第2.3.9条年代一律按“2003年1月1日”形式书写。

第2.3.10条说明及图内附注,凡等式或计算式,一律采用“=”号,不得用破折号“—”;凡仅表明性质或指标的,一律用破折号“—”,不得用“=”号;表明数字范围的符号一体采用“~”号,不得用破折号“—”。

例如:

“土壤内摩擦角=30°”应为“土壤内摩擦角—30°”。

“土壤内摩擦角φ—30°”应为“土壤内摩擦角φ=30°”。

“跨径=20m”应为“跨径—20m”。

“L—k+b+c+60”应为“L=k+b+c+60”。

“桥长120—130m”应为“桥长120~130m”。

第2.3.11条说明及图内附注,当在句中引用某条或某图时,所引用的条文或图名应加双引号,所引用的条文号或图号必要时应加括号“()”。

例如:

详细构造见图5。

工程数量见图4“工程数量表”。

检验标准按“锚具详图(图38)”办理。

第四节工程计量

第2.4.1条有关计量单位的名称和代号一律遵照国务院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发布的“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执行。

有关数学符号、文字表量符号均按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工程专用名词和符号应采用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有关规定、规程、规范中所采用的名词和符号。

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及上述文件内均未载列的工程专用名词和符号时,可采用通常所习惯使用的(符号的含义必要时应加文字说明)。

第2.4.2条工程数量或主要材料数量的计算均应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处理,其位数应按表2.4.2采用。

结合我院在设计中对工程数量的统计习惯,为方便对工程材料数量取用位数的使用,统一规定在初步设计文件中使用的为部分汇总表和总表,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使用的为明细表和总表。

钢筋长度以厘米计时,图中钢筋长度可为小数后一位,也可为整数位。

工程材料数量单位及取用位数表2.4.2

工程材料

项目

单位

取用位数

明细表

部分汇总表

总表

混凝土、砖石

m3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小数后1位

石方、土方

m3

整数位

整数位

整数位

钢筋长度

cm

整数位

m

小数后2位

钢筋重量

kg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小数后1位

预应力筋长度

cm

整数位

m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预应力筋重量

kg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小数后1位

钢板、型钢、铁件

kg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小数后1位

木材

m3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小数后1位

模板

m2

整数位

防水层

m2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整数位

勾缝

m2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整数位

石灰土、砂

m3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整数位

生石灰

kg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小数后1位

沥青

kg

小数后2位

小数后1位

小数后1位

第2.4.3条在同一套图纸中,同一计量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应一致。

第2.4.4条当有同一计量单位的一系列数值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字后面列出计量单位,如:

7.5、10.0、12.5m;7.5+10.0+12.5m;17~23℃。

第2.4.5条当附有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时,应按下列方式书写,如外形尺寸40×20×30m3或40m×20m×30m。

第2.4.6条当带有阿拉伯数字的计量单位在文字、表格或公式中出现时,必须采用符号。

如:

重量为150t,不应写作G为150吨或一百五十吨。

当表中上下栏目的数值或文字相同时,不得使用省略形式表示。

第2.4.7条图纸中标高以米计;里程以千米或公里计;百米桩以百米计;钢筋直径及钢结构尺寸以毫米计,其余均以厘米计。

当不按以上采用时,应在图纸中说明。

第五节图线

第2.5.1条每张图上的图线宽不宜超过3种。

基本线宽(b)应根据图样比例和复杂程度确定。

线宽组合为b、0.5b、0.25b。

结合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实际配置和我院的制图习惯,常见线宽组合和使用范围示例应统一按表2.5.1采用。

图线线型宽度组合和使用范围示例表2.5.1

线型名称

线宽(mm)

使用范围示例

加粗实线

1.0

图框线、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上的设计线

粗实线

0.4~0.6

路基边缘线、结构物可见轮廓线、钢筋及钢束线、剖面和断面轮廓线、图中图表外框线

中粗实线

0.2~0.3

剖面和断面剖切线、钢筋构造土中箍筋或预应力钢束布置图中钢筋等

细实线

0

导线、切线、尺寸组成线、斜坡及锥坡线、作图线、指示线、配筋(束)图中结构的轮廓线、断面图上非直接剖切结构物可见轮廓线、水面线、地面线等

粗虚线

0.4~0.6

路线平面图上的比较线

细虚线

0

看不见的轮廓线、虚交线、关联线

中粗点划线

0.2~0.3

用地界限

细点划线

0

轴线及中心线

粗双点划线

0.4~0.6

规划红线

中粗栅栏线

0.2~0.3

用地界限

折断线

0

被断开部分的边线

波浪线

0

表示构造层次的局部界线、被断开部分的边线

第2.5.2条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栅栏线和折断线应按表2.5.2绘制。

图线线型表2.5.2

线型名称

线型图例

线型尺寸

实线

───────

虚线

───────

划线长2~6mm,空线长1mm

点划线

─┄─┄─┄─

划线长10~20mm,点线及空线长1mm

双点划线

─┄ ─┄ ─┄ ─

划线长10~20mm,点线及空线长1mm

栅栏线

━━━□━━━□━━━□━━

折断线

____∧

∨ ̄ ̄ ̄ ̄

折断线中折断符宽2~4mm,高2×2~4mm。

成对布置间距3~5mm

波浪线

第2.5.3条在采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制图的情况下,不再对图线作相交绘制规定。

第2.5.4条将钢筋及钢束线作为实图对待时,可按其实际尺寸定线宽或以细实线作其外轮廓线,以加强形象化。

第六节坐标

第2.6.1条坐标网格应采用细实线绘制,南北方向轴线代号应为X;东西方向轴线代号应为Y。

坐标网格也可采用十字线代替。

第2.6.2条坐标值的标注应靠近被标注点;书写方向应平行于网格或在网格延长线上。

数值前应标注坐标轴线代号。

当无坐标轴线代号时,图纸上应绘制指北标志

第2.6.3条当坐标数值位数较多时,可将前面相同数字省略,但应在图纸中说明。

坐标数值也可采用间隔标注。

第2.6.4条需要标注的控制坐标点不多时,宜采用引出线的形式标注。

水平线上、下应分别标注X轴、Y轴的代号及数值。

当需要标注的控制坐标点较多时,图纸上可仅标注点的代号。

坐标数值可在适当位置列表示出。

坐标数值的计量单位采用米,并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第七节比例

第2.7.1条绘图的比例,应为图形线性尺寸与相应实物实际尺寸之比。

比例大小即为比值大小。

第2.7.2条绘图比例的选择,应根据图面布置合理、匀称、美观的原则,按图形大小及图面复杂程度确定。

第2.7.3条比例应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宜标注在视图图名下划线右侧一个图名字符间距,字高宜为视图图名字高的0.7倍,应与图名字符下对齐。

第2.7.4条当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比例不同时,可用H—1:

1O0,V—1:

5O表示水平及竖直方向比例。

,:

━━━━━

图2.7.4比例标注

第2.7.5条当同一张图纸中的比例完全相同时,可仅在图注中说明。

第八节尺寸标注

第2.8.1条尺寸标注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和尺寸数字组成。

在同一套图纸中,尺寸标注的方式应一致。

第2.8.2条尺寸起止符可采用斜短线表示。

把尺寸界线按顺时针转45°,作为斜短线的倾斜方向。

尺寸起止符全长1~1.25mm。

尺寸起止符采用双边箭头是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标准配置之一,也是国内各行业在制图中趋同采用的形式。

双边箭头宽宜为1.5mm,全高宜为0.5mm。

第2.8.3条尺寸界线的一端应距所标注图形轮廓线1~3mm,另一端宜超出尺寸线0.5mm。

标准尺寸界线宜与被标注长度垂直;当标注困难时,也可不垂直,但尺寸界线应互相平行。

中心线和对称线也可作为尺寸界线。

第2.8.4条尺寸线必须与被标注长度平行,不应超出尺寸界线。

尺寸线应尽量避开图线。

相互平行的尺寸线应从被标注的图形轮廓线由近向远排列,分尺寸线应离轮廓线近,总尺寸线应离轮廓线远。

平行尺寸线间的间距宜为5~10mm之间。

第2.8.5条尺寸数字宜标注在尺寸线上方中部。

当标注位置不足时,最外边的尺寸数字可标注在尺寸界线外侧,中部相邻的尺寸数字,可错开标注。

第2.8.6条尺寸数字的标注方向应以实际作图的方向为基准,在-90°~90°(不含-90°)的范围内。

第2.8.7条当标注半径尺寸时,尺寸线自圆心引向圆弧,并在指向圆弧处划双边箭头,同时在尺寸数字前加注R(r)。

当标注直径尺寸时,尺寸线通过圆心引向圆弧,并在指向圆弧处划双边箭头,同时在尺寸数字前加注D(d)。

当标注圆柱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D(d)。

当圆的直径较小时,可将标注置于圆弧外侧。

当圆的直径较大时,半径尺寸的起点可不从圆心开始。

双边箭头宽宜为1.5mm,全高宜为0.5mm。

第2.8.8条标注圆弧长度的尺寸线应为圆弧,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

第2.8.9条标注角度的尺寸线应为圆弧。

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

当角度太小时,可将标注置于尺寸界线外侧。

第2.8.10条尺寸的简化画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连续排列的等长尺寸可采用“间距数×间距尺寸”的形式标注。

二、两个相似图形可仅绘制一个。

未示出图形的尺寸数字可用括号表示并应在图注中说明。

三、数个相似图形可仅绘制一个。

变化的尺寸数值可用字母表示并应在图中适当位置列表示出。

第2.8.11条倒角尺寸除可按标准尺寸标注法标注外,也可按“高×宽”的形式标住在引出线的水平线上。

第2.8.12条当用大样图表示较小且复杂的图形时,其放大范围,应在原图采用细实线绘制圆形或较规则的图形圈出,并用引出线标注。

第2.8.13条引出线的斜线与水平线(相对)应采用细实线,其交角宜为45°和90°。

当视图需要文字说明时,可将文字说明标住在引出线的水平线上。

当斜线在一条以上时,各斜线宜平行或以适当交角交于一点(也可采用非标准做法,在易懂的前提下,仅作出起控制作用的边界斜线。

初学者慎用)。

当一条斜线引出的多个构造物时,可另在其上加设短斜线或黑圆点(形成组合斜线)指明构造物。

第2.8.14条标高符号应采用细实线绘制的等腰三角形表示。

高为2~3mm,底角为45°。

顶角应指至被注的高度、高度线或水位符号,顶角向上、向下均可。

标高数字宜标注在三角形的右边。

负标高应冠以“一”号,正标高(包括零标高)数字前不应冠以“+”号。

当图形复杂时,也可采用引出线形式标注标高数字。

高度线对称于顶角,全长10mm。

水位符号应为数条上长下短的细实线,细实线间的间距宜为1mm。

第2.8.15条当坡度值较小时,坡度的标注宜用百分率表示,并应标注坡度符号。

坡度符号应由细实线、单边箭头以及在其上标注百分数组成。

坡度符号的箭头应指向下坡。

当坡度值较大时,坡度的标注宜用“1或n(垂直高):

n或1(水平长)”的比例型式表示,斜度同坡度。

第2.8.16条桩号的表示和标注应采用“K3+003.326”的型式,不应写成“3K+003.326”或“K3+3.326”。

第九节视图

第2.9.1条设计的视图由下面几种图示方法及其组合表达:

正投影图、剖面图、断面图。

剖面图分为全剖面图、半剖面图、局部剖面图、阶梯剖面图、旋转剖面图、展开剖面图。

断面图分为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不常用)、中断断面图(不常用)。

第2.9.2条各种视图的名称,应注在视图上方中部,并在名称底边之下1mm处划一根粗实线及一根细实线(粗、细实线间距1mm),以便查找。

第2.9.3条视图名称不要写“图”字。

正投影图名称应用汉字按“(半)(××)立面(平面、侧面)”型式书写。

剖面图和断面图名称应按“(1/2)1-1(a-a、A-A)”

或“(半)1-1(a-a、A-A)剖面(断面)”型式书写。

例如:

半索塔立面

━━━━━━

━━━━━

图2.9.3视图名称

第2.9.3条被切物体断面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