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8203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热和能解析版

热和能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在下列答案中,符合内燃机工作循环顺序的是(  )

A. a、b、c、d                         B. b、a、d、c                         

C. b、d、a、c                         D. a、d、b、c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 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

3.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知(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4.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5.   歌曲“好一朵美丽的莱莉花…又白又香人人夸…”优美动听,花香飘逸是因为(  )

A. 分子间有引力                         B. 分子间有斥力                         C. 分子从花朵向四周定向运动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   下列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进入上面的空气瓶中,说明二氧化氮分子是运动的,空气分子是静止的

B. 乙图中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

C. 丙图把活塞迅速压下,玻璃筒中的硝化棉燃烧,说明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减少

D. 丁图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

7.   下列关于热机、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柴油机工作的效率是35%,说明它工作时柴油燃烧释放的能量65%转化为有用功

B. 四冲程内燃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C. 汽油机、柴油机都有火花塞和喷油嘴这两个关键部件

D. 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二、多选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要用力压打气筒才能给篮球加气           

B. 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没有发生热传递,一定是具有相同的温度               

C. 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                                        

D. 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热量越多

9.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                                       

C. 暖瓶塞被热气弹开,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0℃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B.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C. 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D. 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烫脚而海水凉凉的,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

11.   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无关                                        

B.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C.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D. 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提高热机的效率

12.   在下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B.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C.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                                        

D.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三、填空题

13.   小华家里有:

A.电扇,B.电热毯,C.电动机,D.手电筒,E.日光灯。

当它们与电源连接后,把电能只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把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___;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的是______。

这些用电器中通常使用直流电源供电的是______。

(选填序号)

14.   “怪坡”是一种奇妙的现象。

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

“怪坡”“中沿”“上坡”方向并不是越来越高,而是越来越低,它的“上坡”其实是“下坡”,人骑在自行车上无需蹬车就可以加速冲上“怪坡”的坡顶,此过程中人和自行车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如果“怪坡”是上坡,那么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会增大,这样就违反了______定律。

15.   清晨草叶上的两滴露珠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露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中,有确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形状的是______。

16.   热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请你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__冲程;热机将内能转动化为机械能的冲程叫______。

热机工作时用水而不用其他液体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______。

17.   木炭的热值是8.4×107J/kg,完全燃烧500g木炭,能放出______J的热量。

这些热量如果完全被质量1000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水的末温为______℃.[c水=4.2×103J/(kg•℃)]。

18.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某两个冲程的示意图,其中甲图所示的是______冲程;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______(选填“空气”、“汽油”或“汽油和空气”);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利用了水的______大的特点。

19.   “秘制芥菜丝”是河南特产之一。

在芥菜丝中加入调料拌匀,调料充分进入芥菜丝中俗称“入味”,芥菜丝腌得越入味越好吃。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入味是______的结果。

夏天腌制芥菜丝比冬天腌制芥菜丝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

20.   如图所示,它表示的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的某一个冲程,该冲程气缸内物质的内能______(选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如果这台汽油机飞轮转速3600r/min,则它每秒做功______次。

四、实验探究题

21.   为了比较醋与食用油两种液体吸热能力的不同,小明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醋和食用油加热。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200

25

1

51

食用油

200

25

1

87

(1)实验结束时,______的温度升高得多。

此时比较醋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情况是______(醋吸热多、食用油吸热多、两者吸热一样多)。

(2)如果要让醋与食用油最后的温度相等,那么需要给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让其吸收更多的热量。

分析数据可知,______的比热容要大一些。

22.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

(1)酒精燃烧时,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______的方法增加了水的______能。

(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瓶塞______,水蒸气的温度______,(选填“降低”、“升高”或“不变”)内能______(选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4)水蒸气冲开瓶塞的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5)与内燃机相比,本实验装置中______相当于燃料,______相当于气缸,______相当于活塞。

 

热和能

【答案】

1.  D       2.  D       3.  B       4.  C       5.  D       

6.  B       7.  B       8.  AB       9.  BCD       10.  CD       

11.  AB       12.  ABC       

13.  B A C E D       

14.  增大 能量守恒       

15.  引力 液体       

16.  排气 做功冲程 水的比热大       

17.  4.2×107 30       

18.  压缩 汽油和空气 比热容       

19.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0.  减小 30       

21.  食用油 两者吸热一样多 醋 醋       

22.  化学 内 热传递 内 做功 降低 减小 内 机械 水 试管 软木塞       

【解析】

1.  

解:

a图中进气门开启,活塞下移,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

b图中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

c图中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

d图中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

所以正确的排序是a、d、b、c。

故选:

D。

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

此题考查了内燃机四个冲程的确定及四个冲程的排序。

2.  

解:

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A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温度越高的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多少,不是含有的,故C错误;

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D正确。

故选:

D。

(1)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与热传递,物体内能的改变既有可能是物体对外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向外放出热量。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要特别注意: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

3.  

解:

A、根据下面的图象可知: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的加热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根据公式Q吸=cm(t-t0),质量、升高的温度一定时,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甲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甲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

B、根据下面的图象可知: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的加热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故B正确;

C、同一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故C错误;

D、根据下面的图象可知: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乙的温度升高值更大,故D错误。

图象如下:

故选:

B。

(1)在纵轴上找一点,保证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过这点做横轴的平行线,与甲乙两种液体的图象有交点,再过交点做纵轴的平行线,与横轴上有交点,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加热时间,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热量多,根据公式Q吸=cm(t-t0)得出比热容的关系;

(2)在纵轴上找一点,保证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过这点做横轴的平行线,与甲乙两种液体的图象有交点,再过交点做纵轴的平行线,与横轴上有交点,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加热时间,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热量多;

(3)用同一热源加热,相同的加热时间,甲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

(4)在横轴上找一点,保证加热时间相同;过这点做纵轴的平行线,与甲乙两种液体的图象有交点,再过交点做横轴的平行线,与纵轴上有交点,比较甲乙升高温度的关系。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Q吸=cm△t公式的应用和对图象的分析能力,运用公式Q吸=cm△t,找出两种液体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再进行有关量的比较是解题的关键。

4.  

解:

A、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温度不变,但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变大,故A错误;

B、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均有关,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可能变化,故B错误;

C、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高,内能大的物体温度可能低,故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C正确;

D、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等来修饰,故D错误。

故选:

C。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热传递的条件是:

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本题围绕热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进行了考查,包括温度、热量、内能等,综合性强,应熟练掌握、深入理解。

5.  

解:

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茉莉花中的芳香类物质分子不停地运动,不断地向外扩散,到处充满花香,所以花香飘逸,故D正确。

故选:

D。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的有关内容答题:

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掌握,属于基础类问题。

6.  

解:

A、抽出玻璃后,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瞬间,水蒸气的内能通过做功的形式转化为塞子的动能,故B正确;

C、当用力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体积,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汽油机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由下端向上端运动,是排气冲程,故D错误。

故选:

B。

(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水蒸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会减小;

(4)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冲程;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和活塞的运行方向判断是哪一个冲程。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改变内能的方法以及汽油机相关冲程的判断,是对学生正确识图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

7.  

解:

A、柴油机的效率为35%,说明它工作时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35%转化为有用功,故A错误;

B、四冲程内燃机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连续工作的循环过程,故B正确;

C、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不同。

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故C错误;

D、某种燃料完成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这种燃料的热值,故D错误。

故选:

B。

(1)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2)四冲程内燃机依次完成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

(3)汽油机汽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是喷油嘴;

(4)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此题考查了热值、热效率的物理意义及热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属于基本概念和技能的考查,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8.  

解:

A、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变小,斥力变大,所以要用力压打气筒才能给篮球加气,故A正确;

B、两个温度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它们之间不会存在热传递,故B正确;

C、热机效率是有用能量在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中所占比值,功率是热机做功的快慢,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

D、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比热容、质量、变化的温度有关,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热量不一定多,故D错误。

故选:

AB。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2)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差异,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

(3)在热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而功率是描述热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热学部分的知识,属于基础题。

9.  

解:

A、给电池充电,消耗电能,得到化学能,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

B、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的内能传递给人,是内能的转移,故B正确;

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热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C正确;

D、电动机工作,消耗电能,主要得到了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

BCD。

自然界中的能量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能量转化和转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10.  

解:

A、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不知道燃料的质量,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越多,故B错误;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的多少,两种方式虽有本质的区别,但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故C正确;

D、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烫脚而海水凉凉的,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大,吸收相等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较小,水的温度较低,故D正确。

故选:

CD。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2)热值越大的燃料,在质量相同,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4)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大,吸收或放出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低。

本题考查了内能、热值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法,比热容的应用,有一定综合性,都属热学基础知识。

11.  

解:

A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和燃料是否完全燃烧、燃烧释放的热量多少无关,故A正确,C错误;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有效利用的能量,提高热机的效率,故B正确;

D、用热值大的燃料,燃烧相同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不一定多,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的比值不一定大,热机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故D错误.

故选:

AB。

(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2)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在工作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少,热机的效率越高。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概念和热机效率的了解与掌握,明确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无关)是本题的关键。

12.  

解:

A、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凝固时。

故A不正确;

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

故B不正确;

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破镜碎片间的距离没有达到分子相互作用的距离,不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

故C不正确;

D、能量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故D正确。

故选:

ABC。

(1)晶体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热传递的条件是:

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本题综合考查了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比热容、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综合性强,难度不大。

13.  

解:

电扇和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电热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手电筒通常采用两节干电池串联供电,干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日光灯工作时既发光又发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内能。

故答案为:

B;A;C;E;D。

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也是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本题考查了用电器的工作实质,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14.  

解:

在“怪坡”上,人骑在自行车上无需蹬车就可以自行冲上“怪坡”的坡顶,人和自行车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如果人和自行车重力势能也增大,则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

增大;能量守恒。

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在只有动能和势能转化时,机械能守恒。

本题以“怪坡”为背景,考查了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教育我们要相信科学,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

15.  

解:

两滴露珠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露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液体有确定的体积,但是没有确定的形状。

故答案为:

引力;液体。

分子热运动理论的内容:

一是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二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三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固态物质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确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气态物质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物质三种状态的特点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6.  

解:

根据图示可知,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因此该冲程为排气冲程;在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升高的慢,可以用水来降低汽缸体的温度。

故答案为:

排气;做功冲程;水的比热大。

根据气门的状态、活塞运行的情况判断是什么冲程;在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常用来做冷却剂、取暖剂等。

此类题目考查的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特点,及其能量转化关系。

17.  

解:

燃烧木炭的质量m=50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