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90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内蒙古伊东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120万吨(一期60万吨)甲醇项目

 

传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

李玉通帅建栋

审核:

刘俊宝

批准:

刘臣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六月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施工准备工作---------------------------------------------------2

4.各工段传动设备一览表---------------------------------------2

5.基础的验收------------------------------------------------------4

6.基础处理及垫铁布置------------------------------------------5

7.传动设备安装---------------------------------------------------7

8.基础二次灌浆--------------------------------------------------29

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1

10.安全技术措施--------------------------------------------------32

11.施工人员组织安排计划--------------------------------------34

12.主要施工机具计划--------------------------------------------34

13.施工主要手段用料计划--------------------------------------35

14.组织机构--------------------------------------------------------36

15.施工区域平面图-----------------------------------------------36

1、编制依据

1.1内蒙古伊东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甲醇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和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的设计图纸。

1.2内蒙古伊东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和我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

1.3施工规范、标准:

《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SH/T3538-2005;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75-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1.4我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1.5我公司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经验、施工方法。

2、工程概况

内蒙古伊东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0万吨(一期60万吨)甲醇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新区。

主装置区为防爆区域。

我方目前承包如下工段:

甲醇洗、变换、冷冻站、303变电所、给水预处理、硫回收、中间罐区、汽车装卸栈台、甲醇罐区。

施工范围为承包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的安装。

本方案适用于下列工段的传动设备安装:

冷冻站(250)、变换(620)、甲醇洗(630)、给水预处理(401)、硫回收(660)、中间罐区(681)、汽车装卸栈台及甲醇罐区(690)。

3、施工准备工作

3.1设备安装平面布置图、安装图、装配图、基础图、易损零件图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齐全。

3.2土建基础工程已基本结束,强度达到要求,并经验收处理合格,办理过基础交接手续,具备安装条件,基础附近的地下工程已完成,场地平整硬化。

3.3施工运输临时道路已整修,保证畅通运输。

3.4施工用的照明、用电设备及材料齐全具备使用条件。

3.5安装用的起重设备已到场,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3.6要安装的设备已经进厂并已检验合格,部件,附件齐全。

3.7施工方案已经批准能够使用,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3.8各施工机具及计量器具,均应检验合格,计量器具精度等级应能满足要求。

4、各工段传动设备一览表

各工段传动设备一览表见表4

表4各工段传动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位号

设备名称

甲醇洗

1

P3001A

1#甲醇液泵

2

P3001B

1#甲醇液泵

3

P3002A

2#甲醇液泵

4

P3002B

2#甲醇液泵

5

P3003A

3#甲醇液泵

6

P3003B

3#甲醇液泵

7

P3004A

贫甲醇泵

8

P3004B

贫甲醇泵

9

P3005A

热再生塔底泵

10

P3005B

热再生塔底泵

11

P3006A

热再生塔回流泵

12

P3006B

热再生塔回流泵

13

P3007A

尾气洗涤塔底泵

14

P3007B

尾气洗涤塔底泵

15

P3008

污甲醇泵

16

C3001

循环气压缩机

变换

1

P2001A

冷凝液泵Ⅰ

2

P2001B

冷凝液泵Ⅰ

3

P2002A

冷凝液泵Ⅱ

4

P2002B

冷凝液泵Ⅱ

5

P2003A

低压锅炉给水泵Ⅰ

6

P2003B

低压锅炉给水泵Ⅰ

7

P2004A

低压锅炉给水泵Ⅱ

8

P2004B

低压锅炉给水泵Ⅱ

9

P2005A

中压锅炉给水泵

10

P2005B

中压锅炉给水泵

11

P2006A

密封水泵

12

P2006B

密封水泵

13

P2007A

锅炉加药泵Ⅰ

14

P2007B

锅炉加药泵Ⅰ

15

P2008A

脱氧加药泵

16

P2008B

脱氧加药泵

17

P2009

二硫化碳隔膜计量泵

18

P2010A

锅炉加药泵Ⅱ

19

P2010B

锅炉加药泵Ⅱ

20

F2001

氮气加热炉(立式)

21

C2001

氮气循环风机

22

L4001

起重机

冷冻站

1

C2501

丙烯压缩机

2

P2501A

丙烯泵

3

P2501B

丙烯泵

4

P2507

丙烯输送泵Ⅰ

5

P2508

丙烯输送泵Ⅱ

6

HT2501

汽轮机

7

X2502

油站

8

L2501

起重机

硫回收

1

C6001A/B

冷却空气风机

2

C6002A/B

热空气鼓风机

3

P6001A/B

酸循环泵

4

P6003A/B

硫酸产品泵

5

X6003

管道混合器

6

X6004

磷酸盐加药系统

7

X6006

减温器

中间罐区

1

P8101A

预塔进料泵

2

P8101B

预塔进料泵

3

P8102A

静甲醇泵

4

P8102B

静甲醇泵

5

P8103

杂醇油泵

6

P8104

甲醇溶剂泵

7

P8105

中间罐区地下槽泵

甲醇罐区

1

P9001A

静甲醇泵

2

P9001B

静甲醇泵

3

P9001C

静甲醇泵

4

P9002

地下槽泵

5、基础的验收

5.1基础移交时,应有中间交接证书及测量记录,并有相应的土建基础施工图。

5.2基础的验收应在土建、安装、项目部三方的技术人员、质检员的参与下进行,验收工作由项目部工程部组织安排。

5.3基础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表面要求平整,不得有油渍、疏松层、裂纹、蜂窝、空洞和露筋等缺陷。

5.3.2标高基准线和纵横中心线需明显标识。

5.3.3予埋螺栓螺杆垂直,螺纹完好,无锈蚀,损伤,螺母能轻松拧入,且应有保护措施。

予留地脚螺栓孔内的碎石、泥土等杂物积水必须清除干净。

5.3.4基础的尺寸及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4规定:

表5.3.4基础的尺寸及位置允许偏差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mm)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mm)

坐标位置

20

予埋地脚螺栓

标高

+20

基础各不同面标高

0

—20

中心距

±2

基础平面外形尺寸

±20

予留地脚螺栓孔

中心位置

±10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0,—20

深度

+20

基础平面水平度

5mm/m全长10mm

孔壁垂直度

10

基础垂直度

5mm/m全高10mm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标高

+20,0

中心线位置

5

带槽锚板的水平度

5

凹穴尺寸

+20

带螺纹孔锚板的水平度

2

6、基础处理及垫铁布置

6.1需要进行二次灌浆的表面应铲出麻面,以100mm*100mm面积内有3个~5个深度不小于10mm的麻点为宜。

基础表面不得有疏松层或油污。

6.2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铲平,其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0.5mm/m与垫铁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得小于50%。

6.3予埋垫铁应将放垫铁处的基础面铲出凹坑,用高于基础标号的砂浆埋设平垫铁。

垫铁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5mm/m,标高偏差不应大于2mm,砂浆厚度不得小于40mm。

6.4垫铁组应放在设备底座立筋及纵向中心线等负荷集中处。

6.5垫铁组应放在地脚螺栓两侧并尽量靠近地脚螺栓,垫铁间距宜为300~500mm或依据底座情况而定。

6.6每组垫铁的斜垫铁下面应放置平垫铁;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薄的放在中间;斜垫铁应成对相向使用,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全长的3/4。

6.7设备找正时,锤击垫铁的力量应使相邻的垫铁组同时受力。

设备找正后,各垫铁组均应被压紧,垫铁应露出设备支座底板外缘10mm~30mm,垫铁组深入支座底板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

垫铁组层间进行焊接牢固。

6.8与不锈钢、钛、镍、锆、铝制设备底座环直接接触的垫铁组,上面应有一块尺寸与垫铁相同的不锈钢、钛、镍、锆、铝制垫板或涂刷中性涂料隔离。

6.9垫铁表面应平整、无氧化皮、飞边等。

斜垫铁的斜面应光洁,斜度为1/20~1/10并同种斜度规格成对使用。

6.10设备采用垫铁组找正、找平时,垫铁组位置及数量按下列规定设置:

6.10.1裙式支座每个地脚螺栓近旁应至少设置1组垫铁;

6.10.2鞍式支座、耳式支座每个地脚螺栓应对称设置2组垫铁;

6.10.3支柱式支座每个地脚螺栓近旁宜设置1组垫铁;

6.10.4有加强筋的设备支座,垫铁应垫在加强筋下;

6.10.5裙式、鞍式支座相邻两垫铁组的中心距不应大于500mm;

6.10.6垫铁组高度易为30mm~80mm;

6.10.7支柱式设备每组垫铁的块数不应超过3块,其他设备每组垫铁的块数不应超过5块。

6.11无垫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6.11.1根据设备的重量和底座的结构确定临时垫铁组、小型千斤顶或调整顶丝的位置和数量;

6.11.2支撑顶丝用的临时垫板顶面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

7.传动设备安装

7.1设备水平运输:

7.1.120吨以内设备采用卡车运输。

7.1.220吨~100吨设备采用50吨拖车运输。

7.1.3100吨以上设备采用特种车辆运输。

7.1.4运输道路应无障碍,预先进行硬化平整处理。

7.1.5运输道路转弯处,要求回转半径能满足设备车辆通过。

7.1.6钢排子运输锚点应按标准要求设置,锚点拉力应大于设备的牵引拉力。

7.2设备吊装就位:

7.2.1经业主招标,甲醇项目厂区内所有需要使用150t及以上吊车进行吊装的设备全部由中化二建负责吊装到位,其余设备自行吊装。

7.2.2对于小型设备无法使用吊车的场合,采用人字架和利用厂房结构用倒链吊装就位。

7.2.3未经允许,不得在设备上焊接临时吊耳和支架等附加物,吊装时严禁以设备管口代替吊耳进行吊装。

7.2.4临时吊耳、支承架的制作应符合规范要求,制作前要进行强度、刚度计算方可使用。

7.2.5吊装用的索具应能满足承载要求,并须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机索具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合格。

吊装用的索具应能满足承载要求,

7.2.6设备吊装应合理选择吊点,保持平稳,不得与已安装的设备和已完成的建、构筑物碰撞,不得受到外物撞击损伤,吊点在有精度要求的金属面时应垫厚胶皮加以保护。

7.2.7设备吊装前应清除设备上的油污、泥土等脏物,就位后应及时找正,拧紧地脚螺栓,需要进行地脚螺栓灌浆的高大设备应先用拖拉绳临时固定。

7.2.8设备吊装应由专人负责指挥,所有参加人员服从统一安排,步调一致。

7.2.9吊装带有膨胀节的设备时,膨胀节外部壳体上固定板或固定螺栓不得拆除或松开,并应对膨胀节进行保护,不得使其承受附加外力。

安装找正并完成系统冲洗吹扫后,膨胀节外部壳体上固定板或固定螺栓应拆除或松开,使膨胀节能自由伸缩。

7.2.10对于不锈钢、铝等有色金属设备进行吊装时禁用钢索具。

7.3设备安装技术措施

7.3.1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及标高线,划出安装的基准线。

7.3.2互有连接、衔接或排列关系的设备,应按其要求,划出共同的安装基准线。

7.3.3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与基础实际轴线或与厂房墙(柱)的实际轴线,其允许偏差为±20mm。

7.3.4设备就位、找正及找平

7.3.4.1传动设备安装就位时,基础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

7.3.4.2传动设备就位后,作为定位基准的面、线和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4.2的规定。

表7.3.4.2定位基准的面、线、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单位:

mm

项目

允许偏差

平面位置

标高

与其他设备无机械联系

±5

±5

与其他设备有机械联系

±2

±1

7.3.4.3传动设备安装基准的选择和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传动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无规定时,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10mm/m,纵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05mm/m。

传动设备找平时,不应用松紧地脚(支脚)螺栓来调整传动设备水平。

7.3.4.4传动设备找平及找正时,安装基准测量点应在下列部位中选择:

a)机体上水平或铅垂方向的主要加工面;

b)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

c)转动部件的轴颈或外露轴的表面;

d)联轴器的端面及外圆周面;

e)传动设备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

7.3.4.5当测量直线度、平行度和同轴度采用重锤水平拉钢丝测量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宜选用直径为0.35mm~0.5mm的整根钢丝;

b)两端应用滑轮支撑在同一标高面上;

c)钢丝直径与重锤质量的选配及钢丝自重下垂度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7.3.5转子轴对中

7.3.5.1无间隔轴的联轴器调整两轴对中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转子轴的对中调整宜采用双表找正法和多表找正法;

b)表的量程和精度等级应满足对中找正的要求;

c)表架应有足够的刚性,并符合传动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d)两轴应同步转动,并应克服轴向串动的影响。

7.3.5.2有间隔轴的联轴器调整两轴对中时,除符合本方案7.3.5.1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a)转子轴的对中调整也可采用单表找正法;

b)计算调整量时应考虑找正架自身挠度对表值的影响。

7.3.5.3转子轴对中调整、同心度测量及平面度测量等可采用激光找正,当采用激光找正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激光发生器、探测器等测量系统元件的安装应稳固;

b)预置输入显示器的基本技术参数,应符合传动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c)转子轴对中调整宜采用三点法(0°、90°和270°),如果传动设备转子盘车受到限制,不能转动180°时,可采用任意三点法找正,轴转动角度至少为2个20°;

d)读数之前应先粗调整,使激光束完全射入靶区;

e)应先调整垂直位移,后调整水平位移,并保证激光束始终全部射入靶区;

f)找正过程中,应避免环境因素变化产生的影响;

g)应避免激光束直射入眼睛。

7.3.6清洗与装配

7.3.6.1一般规定

7.3.6.1.1整体供货的设备,若需要解体检查和清洗,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审阅设备的装配图、零、部件图和说明书,了解设备拆卸解体和装配的技术要求,填写审图记录;

b)设备拆卸解体,应按照技术文件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并正确使用各种工具;

c)在拆卸过程中,应及时测量拆卸件与有关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尺寸和配合间隙,并做出相应的标识和记录;

d)拆卸的零、部件应分类、标识后妥善保管;

e)拆卸的零、部件,经清洗、检查合格后,应按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装配,并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7.3.6.1.2对设备进行现场组装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了解设备结构,对设备内部和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面和滑动面,进行清洗处理和外观检查,并复查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

b)对设备和零、部件上的油、气孔,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和吹扫,直至无任何异物为止;

c)装配应按照技术文件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并填写装配记录;

d)重要设备在封闭前,应进行相关方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设备封闭,并填写检查确认报告。

7.3.6.1.3设备及零、部件的加工表面如有锈蚀,应进行除锈。

7.3.6.1.4用低压蒸汽吹洗的零、部件,吹洗后必须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彻底清除水分,并应涂润滑油或润滑脂防锈。

精密零件及滚动轴承不得用蒸汽直接吹洗。

7.3.6.1.5设备加工表面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进行清洗。

7.3.6.1.6在禁油条件下工作的零件、部件、管道及附件应进行脱脂,脱脂后应将残留的脱脂剂清洗干净。

7.3.6.1.7设备组装时,各个固定接合面应平整、清洁且无翘曲、铁锈、毛刺等,接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的塞尺检查,插入深度应小于20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接合面用0.03mm的塞尺检查,应不能插入。

7.3.6.1.8在高于200℃或具有其他特殊要求条件下工作的连接件及配合件等,装配时应在其配合表面涂防咬合剂。

7.3.6.2螺栓、键、定位销装配

7.3.6.2.1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紧固时,不宜使用活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

b)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c)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压拉伸法和加热法;钢制螺栓加热温度不得超过400℃;

d)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个~4个螺距;沉头螺钉紧固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e)有锁紧要求的,拧紧后应按其技术规定锁紧;用双螺母锁紧时,薄螺母应装在厚螺母之内;每个螺母下面不得用2个相同的垫圈。

7.3.6.2.2不锈钢、铜、铝等材质的螺栓装配时,应在螺纹部位涂抹润滑剂。

7.3.6.2.3装配精制螺栓和高强螺栓前,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检验螺栓孔直径的尺寸和加工精度,并检查处理被连接件的接合面,保持接合面干燥。

7.3.6.2.4高强螺栓及其紧固件应配套使用。

旋紧时,应分两次拧紧,初拧扭矩值不得小于终拧扭矩值的30%;终拧扭矩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按以下公式计算。

M=K(P+△P)d

式中:

M——终拧扭矩值,N·m;

K——扭矩系数,可取0.11~0.15;

P——设计预拉力,kN;

△P——预紧力损失值,宜为预拉力值的5%~10%,kN;

d——螺栓公称直径,mm。

7.3.6.2.5现场配制的各类型键,应符合JB/T5994规定的尺寸和精度。

键用材料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588MPa。

7.3.6.2.6键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a)检查键与键槽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和尺寸,且键的表面应无裂纹、浮锈、凹痕、条痕及毛刺;

b)普通平键、薄型平键和半圆键,两个侧面与键槽应紧密接触,与轮毂键槽底面不接触;

c)普通楔键和钩头楔键的上、下面应与轴和轮毂的键槽底面紧密接触;

d)切向键的两斜面间以及键的侧面与轴和轮毂键槽的工作面间,均应紧密接触;装配后,相互位置应采用销固定;

e)设备受力面处的导向键应严密地镶入底座的键槽内,导向键与设备上键槽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7.3.6.2.7装配时,轴键槽及轮毂键槽轴心线的对称度应按GB/T1184的对称度公差7级~9级选取。

7.3.6.2.8销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a)检查销的形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b)有关连接机件及其几何精度经调整符合要求后,方可装销;

c)装配销时不宜使销承受载荷,根据销的性质,宜选择相应的方法装入,销孔的位置应正确;

d)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销和销孔,装配前检查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宜采用其总接触面积的50%~75%;

e)装配中当发现销和销孔不符合要求时,应铰孔,另配新销;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应在设备的几何精度符合要求或空负荷运转试验合格后进行。

7.3.6.3过盈配合件装配

7.3.6.3.1装配前应测量孔和轴配合部分两端及中间的直径,根据实测的平均过盈数值选择适当的装配方法。

7.3.6.3.2在常温下压装或打入的配合件,应先在配合面上涂一薄层润滑剂。

装配时,作用力应均匀,不得直接击打装配件。

7.3.6.3.3当采用温差法装配设备零、部件时,热装的最小间隙,可按表7.3.6.3.3

(1)选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加热包容件时,加热应均匀,不得产生局部过热,加热温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并符合下列规定:

1)未经热处理的装配件,加热温度应小于400℃;

2)经过热处理的装配件,加热温度应小于回火温度;

式中:

T——包容件的加热温度或被包容件的冷却温度,℃;

σmax——实际测量的最大过盈值,mm;

σ0——装配时所需的最小间隙,mm;

α——包容件的加热线膨胀系数或被包容件的冷却线膨胀系数,可按本方案表7.3.6.3.3

(2)选取,1/℃;

d——配合直径,mm;

TH——环境温度,℃。

表7.3.6.3.3

(1)冷、热装配的最小间隙单位:

mm

配合直径d

≤3

3~6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最小间隙σ0

0.003

0.006

0.010

0.018

0.030

0.050

0.059

配合直径d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最小间隙σ0

0.069

0.079

0.090

0.101

0.111

0.123

表7.3.6.3.3

(2)线膨胀系数α单位:

1/℃

材料

α×10-6

加热

冷却

碳钢、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

11

8.5

灰口铸铁

10

8

可锻铸铁

10

8

非合金球墨铸铁

10

8

青铜

17

15

黄铜

18

16

铝合金

21

20

镁合金

25.5

25

b)在标准大气压下,常用冷却剂及其冷却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冰加酒精加丙酮冷却温度可为-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