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0510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docx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

工艺管道安装方案

 

审批:

审核: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

2003年4月

 

传动设备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1.3HGJ203-83«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HGJ-233«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

1.5山东华鲁恒升有机胺扩建工程、6M32压缩工段辅机安装工程招标文件

2工程概述

本工程共有传动设备8台〔套〕设备分类见表2-1。

表2-1

序号

类别

性能参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原料气压缩机

型号:

4M8〔3〕—79/9

容积流量:

〔吸入状态〕

79Nm3/min

1

2

产品气压缩机

型号:

VW—8.2/0.08-24

形式:

V型三缸双列双作用

排气量:

8.2Nm3/min

1

3

置换气压缩机

VW50/0.08-4(2800Nm3/h)

单机排气速率:

2800Nm3/min

1

4

真空泵

WW—300

3

5

齿轮油泵

2

合计

6

3施工预备

3.1基础验收

3.1.1设备安装前必须办理基础移交手续,土建专业应向安装专业提交基础质量合格证明及测量记录,并应在基础上明显地画出标高基准线及基础纵横中心线,在相应建、构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

3.1.2对基础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泛、露筋等缺陷。

按土建施工图检查重要设备的基础沉降观测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3.1.3按土建交接记录及机械图对基础的尺寸及位置进行复测检查。

承诺偏差应符合表3-1要求。

基础尺寸及位置的承诺偏差表3-1

项次

项目名称

承诺偏差〔mm〕

1

基础纵横轴线

±20

2

基础平面标高

0

-20

3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20

4

预埋地脚螺栓

标高〔尖端〕

+20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

±2

5

预埋地脚螺栓孔

中心位置

±10

深度

+200

孔壁铅垂度〔全深〕

10

3.1.4对预埋地脚螺栓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应有划痕,严峻锈蚀,螺纹部分应爱护良好,不弯曲。

3.2设备安装前的验收、检查

3.2.1设备安装前的验收、检查工作应由甲方有关人员、项目部有关部门、安装队技术人员参加,并作出记录。

3.2.2进口设备必须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及中方品质检验合格证,国内分交设备应有出厂合格证,假设无,那么不能安装。

3.2.3设备安装前应认真核对机械的名称、型号、规格,按图纸、装箱单检查其外形尺寸及管口方位,内件附件的规格、尺寸和数量。

3.2.4对设备及其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应损坏,变形和锈蚀。

3.2.5对暂不安装的设备和零部件,应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妥善保管,严防变形、损坏、锈蚀、老化、丢失。

3.2.6对须现场安装的设备内件和装填填料的设备应检查设备内部的清洁度,应清洁,无严峻锈蚀。

3.2.7对查出的设备问题,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给业主和监理公司有关部门,由其研究确定处理意见,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

3.3其它应具备的条件

3.3.1施工及消防道路畅通,施工用水源、电源已齐备。

3.3.2安装所需的工机具齐全,且性能良好,具备使用条件,所需测量及检验器具齐全,精度能满足施工需要,且在计量检定期内。

3.3.3施工技术资料已备齐并下发到施工班组,施工方案业经审批并已向施工队及班组交底。

3.3.4设备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

4设备安装

4.1总规定

4.1.1设备就位前,需二次灌浆的基础基面应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一样不小于10mm,密度以3-5点/平方分米为宜,表面不承诺有油污或疏松层,预留地脚螺栓孔内杂物应清除洁净。

4.1.2依照现场情形,设备安装均采纳垫铁法安装,原料气压缩机的主机及电机采纳压浆法放置垫铁。

4.1.3设备垫铁按材料打算进行加工,垫铁规格应符合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要求。

垫铁组垫铁不宜超过5块,高度以30-60mm为宜,再设备找正完毕后二次灌浆前将各垫铁互用定位焊焊劳。

4.1.4垫铁布置原那么:

在地脚螺栓两侧各放置一组,应尽量使垫铁靠近地脚螺栓。

当地脚螺栓间距小于300mm时,可在各地脚螺栓的同一侧放置一组垫铁,相邻两垫铁组最大间距一样为500mm左右。

有加强筋设备,垫铁应垫在加强筋下。

4.1.5设备找平找正时,安装基准测量点应按制造厂机器说明书规定执行,当说明书无规定时,一样应在以下部位中选择:

〔1〕机体的机加工平面;

〔2〕支撑滑动部件的导向面;

〔3〕转动部件内轴颈或外露轴的表面;

〔4〕联轴器的端面及外圆周面;

〔5〕机器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

4.1.6地脚螺栓的埋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4.1.6.1地脚螺栓埋设前,应复查地脚螺栓的硬度,对有疑问者应进一步作化学分析检验,所有设备地脚螺栓表面的油脂和污垢应清除洁净,严禁用火烧的方法清除其上的油脂,螺栓外露部分应涂油脂。

4.1.6.2地脚螺栓应在设备就位之前放入螺栓孔内,待机器就位并找正后再将其悬挂在设备的螺栓孔内,并检查地脚螺栓应垂挂于地脚螺栓孔内,距孔壁的距离不得小于20mm,螺栓底部的距离不得小于80mm。

垫圈与设备底卒的接触应良好,螺母上端螺纹部分应露出2-3个螺距。

4.1.7地脚螺栓孔灌浆用细石混凝土,标号应比基础砼标号高一级,且应一次灌浆至基础毛面高度,不得分次灌浆,并捣固密实,不得使地脚螺栓歪斜。

4.1.8设备用垫铁找平、找正后,用0.25kg或0.5kg重的手锤敲击检查垫铁组松坚强程度,应无松动现象。

垫铁与机器底座之间不得焊接。

4.1.9国外供货设备一样不进行现场拆卸清洗,假如外方要求现场拆卸清洗,须有外方专家现场指导。

国内机器须进行现场拆卸清洗,其要求按有关规范和制造厂说明书执行。

4.1.10基础二次灌浆前,表面应清扫并用水润透,基础表面的积水应用棉布浸干。

灌浆用的细石混凝土标号应比基础混凝土高一级,其配比及试块性能见表4-1。

灌浆后一次完成,捣实,不承诺有空泛等缺陷。

250#水泥砂浆参考配比〔重量比〕表4-1

水泥〔425#〕

砂子〔粒度0.4-0.5mm〕

备注

0.4

1

2

压浆后及时浇水养护,养护时刻许多于下昼夜

4.2WL—600真空泵安装

4.2.2泵的安装技术要求按制造厂说明书规定,假设无具体规定,可参照如图4-5所示程序进行。

泵就位及初找正、找平

基础处理

垫铁放置

基础质量检查、验收

检查、清点随机文件

 

机组各部分间隙测量,精找正

泵二次找正、找平

预留地脚螺栓孔灌浆

 

机泵二次灌浆

泵配管及试压吹扫

联轴器拆卸电机试运转

联轴重视定电机与泵找正

 

泵单体试车

图4-5电机驱动机泵安装程序框图

4.2.3泵类设备全采纳有垫铁法安装,地脚螺栓孔及基础二次灌浆用细石混凝土。

电机驱动的泵以泵壳为基准进行找平、找正。

联轴器的对中采纳双表法。

见图4-6。

4.2.4泵安装后的技术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泵的安装技术要求表4-2

序号

项目

承诺误差〔mm〕

备注

1

轴线位置

±5

2

法兰面标高

±2

3

泵水平度

0.1/1000

4.2.5机泵对中检查

4.2.5.1真空泵传动皮带需要拉伸时,预拉力宜为工作拉力的1.5~2倍,预拉连续时刻为24h。

4.2.5.2皮带轮装配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两轮的轮宽中央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其偏移α不应超过1mm;

b、两轴的平行度不应超过0.5/1000;

c、偏移和平行度的检查,宜以轮的边缘为基准。

4.2.5.3压缩机整体找平终止,联轴器安装完毕,即可联轴器的对中找正。

两半连轴器的端面间隙,对中偏差〔轴向倾斜、径向位移〕应依照连轴器的结构、直径和制造厂的要求确定。

压缩机和电机共享底座时,制造厂一样调整好了端面间隙,对中偏差,现场安装时一样只需要复测,在拆检清洗后那么需重新调整。

4.2.5.4联轴节对中采纳双表法进行,如以下图。

拆下联轴节隔离件,用托架把千万表固定到电机侧半联轴节上。

4.2.5.5径向检查,用手转动两个联轴节进行检查,要确信千分表始终保持在联轴节边沿的相同点。

4.2.5.6轴向倾斜检查,改变千分表的位置,使之顶住相同联轴节面进行检查。

 

4.2.5.7把托架从一个半轴节换到另一联轴节上进行检查,需要调整时,应移动驱动机。

4.2.5.8用千分表检测同心度。

4.2.5.9检查合同后,插入隔离件,用螺栓连接两半联轴节。

4.2.5.10压缩机对中合格在这期间应在联轴器部位支表监督,管道的安装复位,对中资料必须满足联轴器的要求,不能在机器法兰口前产生管道应力。

4.2.5.11和管道连接后,每次检查的对中允差庆在厂商规定的范畴内或应符合GB50275-98和GB50231-98的规定。

4.2.6机泵拆洗检查

机泵拆洗检查应按说明书和规范要求,检查泵体密封环与叶轮密封之间的径向间隙,支撑环与轴密封环间的径向间隙,检查前后轴承轴向间隙。

关于滑动员承应检查轴瓦与轴颈的顶、侧间隙,检查轴承瓦盖上瓦北紧力,关于滚动轴承应检查轴承盖与轴承紧力,关于滚动轴承应检查膨胀端轴承与轴承座端盖间的轴向间隙,泵的轴封件应符合说明书及规范要求,装好轴封后检查转子的轴向常量应符合要求。

4.3整体式压缩机安装

4.3.1整体安装的压缩机在防锈保证期内安装时,其内部可不拆卸清洗。

4.3.2整体安装的压缩机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并应在主轴外露部分或其它基准面上进行测量。

4.3.3当无公共底座机组找正时,应以驱动机或变速箱的轴线为基准,其同轴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其联轴器的连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第五章的规定执行。

5设备的单体试运转

5.1设备试运转前就应具备以下条件

5.1.1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管路管均应全部施工完毕,施工记录及资料应齐全。

其中,设备的精平和几何精度经检验合格;润滑、液压、冷却、水、气〔汽〕、电气〔仪器〕操纵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完毕,并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5.1.2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检测仪器、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等,均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5.1.3对大型、复杂和周密设备,应编制试运转方案或试运转操作规程。

5.1.4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并应把握操作规程及试运转操作。

5.1.5设备及周围环境应清扫洁净,设备邻近不得进行有粉尘的或噪音较大的作业。

5.2设备试运转应包括以下内容和步骤:

5.2.1电气〔仪器〕操纵操纵系统及外表的调整试验。

5.2.2润滑、液压、气〔汽〕动、冷却和加热系统的检查和调整试验。

5.2.3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整试验。

5.2.4空负荷试运转,应在上述一~三项调整试验合格后进行。

5.3电气及其操作操纵系统调整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5.3.1按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进行,设备内部接线和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

5.3.2按电源的类型、等级和容量,检查或调试其断流容量、熔断器容量、过压、欠压、过流爱护等,检查或调试内容均应符合其规定值。

5.3.3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有关电气系统调整方法和调试要求,用模拟操作检查其工艺动作、指示、讯号和联锁装置应正确、灵敏和可靠。

5.3.4经上述一~三项检查或调整后,方可进行机械与各系统的联合调整试验。

5.4润滑系统调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5.4.1系统清洗后,其清洁度经检查应符合规定。

5.4.2按润滑油〔剂〕性质及供给方式,对需要润滑油的部位加注润滑剂;油〔剂〕性能、规格和数量均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5.4.3干油集中润滑装置各部位的运动应平均、平稳、无卡滞和不正常声响;给油量在5个工作循环中,每个给油孔、每次最大给油量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说明书规定的调定值。

5.4.4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应按说明书检查和调整以下各项目:

A、油压过载爱护;B、油压与主机启动和停机的联锁;C、油压低压报警停机讯号;D、油过滤器的差压讯号;E、油冷却器工作和停止的油温整定值的调整;F、油温过高报警信号。

系统在公称压力下应无渗漏现象。

5.5液压系统调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5.5.1系统在充液前,其清洁度应符合规定。

5.5.2所充液压油〔液〕的规格、品种及特性等均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充液时应多次开启排气口,把空气排除洁净。

5.5.3系统应进行压力试验。

系统的油〔液〕马达、伺服阀、比例阀、压力传感器、压力继电器和蓄能器等,均不得参与试压。

试压时应先缓慢升压到表5-1的规定值,保持压力10min,然后降至公称压力,检查焊缝、接口和密封处等,均不得有渗漏现象。

液压试验压力表5-1

系统公称压力P〔MPa〕

≤16

16-31.5

>31.5

试验压力

1.5P

1.15P

1.15P

5.5.4启动液压泵,进油〔液〕压力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泵进口油温不得大于60℃,且不得低于15℃;过滤器不得吸入空气,调整溢流阀〔或调压阀〕应使压力逐步升高到工作压力为止。

升压中应多次开启系统放气口将空气排除。

5.5.5应按说明书规定调整安全阀、保压阀、压力继电器、操纵阀、蓄能器和溢流阀等液压组件,其工作性能应符合规定,且动作正确、灵敏和可靠。

5.5.6液压系统的活塞〔柱塞〕、滑块、移动工作台等驱动件〔装置〕,在规定的行程和速度范畴内,不应有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换向和卸压不得有不正常的冲击现象。

5.5.7系统的油〔液〕路应通畅。

经上述调试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

5.6气动、冷却或加热系统调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5.6.1各系统的通路应畅通并无差错;

5.6.2系统应进行放气和排污;

5.6.3系统的阀件和机构等的动作,应进行数次试验,达到正确、灵敏和可靠;

5.6.4各系统的工作介质供给不得间断和泄漏,并应保持规定的数量、压力和温度。

5.7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5.7.1设备及其润滑、液压、气〔汽〕动、冷却、加热和电气及操纵等系统,均应单独调试检查并符合要求。

5.7.2联合调试应按要求进行;不宜用模拟方法代替。

5.7.3联合调试应由部件开始至组件、至单机、直至整机〔成套设备〕,按说明书和生产操作程序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各转动和移动部分,用手〔或其它方式〕盘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B、安全装置〔安全联锁〕、紧急停机和制动〔大型关键设备无法进行此项试验者,可用模拟试验代替〕、报警讯号等经试验均应正确、灵敏、可靠。

C、各种手柄操作位置、按钮、操纵显示和讯号等,应与实际动作及其运动方向相符;压力、温度、流量等外表、仪器指示均应正确、灵敏、可靠。

D、应按有关规定调整往复运动部件的行程、变速和限位;在整个行程上其运动应平稳,不应有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换向不得有不正常的声响。

E、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机构均应进行各级速度〔低、中、高〕的运转试验。

其启动、运转、停止和制动,在手控、半自动化操纵和自动操纵下,均应正确、可靠、无专门现象。

5.8设备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以下要求

5.8.1应按第5.7条规定机械与各系统联合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

5.8.2应按说明书规定的空负荷试验的工作规范和操作程序,试验各运动机构的启动,其中对大功率机组,不得频繁启动,启动时刻间隔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变速、换向、停机、制动和安全连锁等动作,均应正确、灵敏、可靠。

其中连续运转时刻和断续运转时刻无规定时,应按各类设备安装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5.8.3空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以下各项检查,并应作实测记录:

A、技术文件要求测量的轴承振动和轴的窜动不应超过规定。

B、齿轮副,链条与链轮啮合应平稳,无不正常的噪声和磨损。

C、传动皮带不应打滑,平皮带跑偏量不应超过规定。

D、一样滑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3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滚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0℃,最高温度不应超过80℃;导轨温升不应超过1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00℃。

E、油箱油温最高不得超过60℃。

F、润滑、液压、气〔汽〕动等各辅助系统的工作应正常,无渗漏现象。

G、各种外表应工作正常。

H、有必要和有条件时,可进行噪音测量,并应符合规定。

5.9空负荷试运转终止后,应赶忙作以下各项工作

5.9.1切断电源和其它动力来源。

5.9.2进行必要的放气、排水或排污及必要的防锈涂油。

5.9.3对蓄能器和设备内有余压的部分进行卸压。

5.9.4按各类设备安装规范的规定,对设备几何精度进行必要的复查;各紧固部分进行复紧。

5.9.5设备空负荷〔或负荷〕试运转后,应对润滑剂的清洁度进行检查,清洗过滤器;需要时可更换新油〔剂〕。

5.9.6拆除调试中临时的装置;装好试运转中临时拆卸的部件或附属装置。

5.9.7清理现场及整理试运转的各项记录。

6传动设备安装质量操纵

6.1设备安装质量操纵指针:

机械安装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

6.2设备安装质量操纵程序按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质量操纵程序执行。

6.3设备安装质量操纵点的检查等级按上述〝暂行方法〞的表中有关规定执行。

6.4质量操纵措施

6.4.1对重要机器〔如蒸汽透平鼓风机〕的安装成立质量保证体系,按照质量责任治理标准行使质量治理权,使机械安装各时期的质量得到操纵和保证。

6.4.2加强质量予控,编制质量操纵点A、B、C三级签证,坚决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4.3坚持定期的质量大检查,对查出的质量问题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通知有关施工队,限期整改。

7安全技术措施

7.1对全体参加施工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7.2设备吊装就位过程中,应采取隔、垫等措施,防止操作设备表面的防腐层。

吊装用机索具应在服役期内,性能良好。

7.3严禁在设备上引弧,严禁敲打机械。

未经承诺不得对机械进行焊接作业。

7.4在设备安装工程与其它工程交叉作业的条件下,要对设备采取适当的安全爱护措施。

7.5机器清洗时应注意防火。

用过的清洗液不准随地倾倒,应用专门的容器收集,集中处理。

7.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时应系持安全带,系挂点应牢靠。

不准从高处向下抛扔工具、材料等,只能用绳索进行传递。

设备安装作业时,必须将四周孔洞封盖牢固,防止发生坠落事故,四周边无栏杆的框架楼层,应加设临时护栏。

7.7脚手架的搭设须牢固,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上人操作,登高作业须提早办理高处作业票。

7.8应遵守华鲁恒升公司的各项防火、禁烟安全治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