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9115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4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

鲁教版化学必修一总复习资料

一、基础知识

(一)化学史

 

(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方法

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程序:

①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②预测物质的性质③实验和观察④解释及结论

(四)物质的分类

分散质粒子

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Fe(OH)3胶体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注:

Fe(OH)3胶体的制备:

教材P39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

(五)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

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

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物质分类的另一种方法:

(2)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

写,拆,删,查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和

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Fe2+和H+,NO3-)

注意:

题干中的条件:

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

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

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

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

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还原剂,升失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剂,降得还

常见的氧化剂:

(1)非金属单质X2、O2、S等;

(2)高价金属阳离子Cu2+、Fe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H2SO4(浓)、MnO2、HClO、KMnO4、K2Cr2O7、HNO3、HClO3等。

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Na、Mg、Al、Zn、Fe等;

(2)低价金属阳离子Fe2+;

(3)非金属阴离子Cl-、Br-、I-、S2-等;

(4)含较低价元素的化合物CO、SO2、H2SO3、Na2SO3、NH3等

二、化学计算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

g/mol或g..mol-1(3)数值:

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

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的Vm=22.4L/mol

4.阿伏伽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同和压强下,相同体积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

推论:

对于任何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V与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为:

V1:

V2=n1:

n2即体积的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

例题:

期末复习提纲22题

(三)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

mol/L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稀释公式:

C1V1=C2V2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互换公式:

(四)多步反应的一步计算

用含FeS284%的硫铁矿生产硫酸.硫铁矿煅烧时有4%的硫元素损失而混入炉渣,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为95%,SO3的吸收率为98.5%,求2吨硫铁矿可生产98%的浓H2SO4多少吨?

解析:

SO2的转化率和SO3的吸收率(即转化率)均可累积到FeS2上,硫元素的利用率就是FeS2的转化率,利用下列关系式计算:

设生产98%的H2SO4质量为x。

FeS2~2H2SO4

1202×98

2吨×84%×(1-4%)×95%×98.5%98%x

 

答案:

2吨硫铁矿可生产98%的浓H2SO42.52吨。

(五)守恒问题

1.元素守恒(铜和硝酸反应中的氮守恒)

2.得失电子守恒(步步高P127最后一题)

三、元素与化合物知识

金属

(一)钠

1.物理性质:

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光泽,硬度较小(质软),熔、沸点较低,热和电的良导体,密度比水小

2.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常温:

4Na+O2==2Na2O(白色固体,不稳定)

加热:

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较稳定)

(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2Na+2H2O=2NaOH+H2↑

主要实验现象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3)钠和酸反应:

实际上是钠和H+反应

2Na+2HCl=2NaCl+H2↑离子反应方程式:

2Na+2H+==2Na++H2↑

(4)钠和盐溶液

先和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反应

钠和硫酸铜反应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小结:

钠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保存在煤油中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二)铁

铁矿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

1、铁元素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

陨铁

化合态:

铁元素主要以+2价和+3价的化合态存在。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4.65%,处于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

2、按不同标准给铁及其化合物分类

(1)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给上述物质分类。

单质:

铁;氧化物:

FeO、Fe2O3、Fe3O4;碱:

Fe(OH)2、Fe(OH)3;盐:

FeCl2、FeCl3、FeSO4、Fe2(SO4)3

(2)按铁元素的化合价给上述物质分类。

0价:

Fe;+2价:

FeO、FeCl2、FeSO4、Fe(OH)2;+3价:

Fe2O3、FeCl3、Fe2(SO4)3、Fe(OH)3

3、铁在氧化物——FeO、Fe2O3、Fe3O4性质的比较

FeO

Fe2O3

Fe3O4

俗名

——

铁红

磁性氧化铁

色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水溶性

难溶

难溶

难溶

化合价

+2

+3

+2、+3

与CO

FeO+CO==Fe+CO2

Fe2O3+3CO==2Fe+3CO2

Fe3O4+4CO==3Fe+4CO2

4.铁的氢氧化物——Fe(OH)2和Fe(OH)3性质的比较

(1)氢氧化亚铁:

制备:

FeCl2+2NaOH=Fe(OH)2↓+2NaCl

物理性质:

白色难溶的弱碱

化学性质:

①与强酸反应

②还原性:

易被氧化剂所氧化。

如:

4Fe(OH)2+O2+2H2O=4Fe(OH)3

思考:

实验室在制备Fe(OH)2时,为防止被氧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因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更要注意隔绝空气。

其方法是:

①亚铁盐需新制(用足量铁与稀硫酸反应或还原氯化铁溶液);②将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煮沸以赶尽溶于其中的空气(O2);③使用长滴管吸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将滴管伸至氯化亚铁溶液的液面以下,慢慢挤压乳胶头使氢氧化钠与氯化亚铁接触。

(2)氢氧化铁:

制备:

FeCl3+3NaOH=Fe(OH)3↓+3NaCl

物理性质:

红褐色难溶固体

化学性质:

与强酸反应。

Fe(OH)3+3H2SO4=Fe2(SO4)3+3H2O

5、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预测:

铁元素显0价时,只有还原性;显+3价时,只有氧化性;显+2价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Fe的还原性:

与H+、Cu2+、Fe3+、Cl2等反应

Fe+2H+=Fe2++H2↑、Fe+Cu2+=Fe2++Cu、2Fe3++Fe=3Fe2+、2Fe+3Cl2

2FeCl3

(2)Fe3+的氧化性:

与Fe、Cu、Zn反应

2Fe3++Fe=3Fe2+、2Fe3++Cu=2Fe2++Cu2+、3Zn+2Fe3+=3Zn2++2Fe

(3)Fe2+的氧化性:

与锌反应

Zn+Fe2+=Zn2++Fe

(4)Fe2+的还原性:

与氯水等反应

2Fe2++Cl2=2Fe3+=2Cl-

(5)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示意图

 

Fe2+与Fe3+的鉴别

(1)直接观察颜色:

Fe2+的溶液呈浅绿色,Fe3+的溶液呈棕黄色。

(2)利用显色反应:

Fe2+的溶液+KSCN溶液,溶液不呈红色;Fe3+的溶液+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有关离子方程式:

Fe3++3SCN-=Fe(SCN)3

(3)利用铁化合物沉淀的颜色:

Fe2+的溶液+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3+的溶液+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有关反应式:

Fe2++2OH-=Fe(OH)2↓、4Fe(OH)2+2H2O+O2=4Fe(OH)3;Fe3++3OH-=Fe(OH)3↓

(4)利用Fe3+的氧化性:

①Fe2+的溶液+Cu片,无明显现象;Fe3+的溶液+Cu片,铜被腐蚀,溶液变为蓝绿色。

有关离子方程式:

2Fe3++Cu=2Fe2+=Cu2+

②Fe2+的溶液+淀粉KI试纸,试纸不变蓝;Fe3+的溶液+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

有关离子方程式:

2Fe3++2I-=2Fe2++I2

(5)利用Fe2+的还原性:

①Fe2+的溶液+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Fe3+的溶液+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不褪。

②Fe2+的溶液+氯水,溶液变为棕黄色;Fe3+的溶液+氯水,无明显现象。

有关离子反应式:

2Fe2++Cl2=2Fe3++2Cl-

 

(三)镁

1海水提镁的方法:

①碱的制取:

CaCO3

CaO+CO2↑;CaO+H2O=Ca(OH)2(使用贝壳,提供碱)

②Mg2+的浓缩:

Mg2++2OH-=Mg(OH)2↓;Mg(OH)2+2H+=Mg2++2H2O

③Mg的制取:

MgCl2

Mg+Cl2↑

(2)镁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

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小于水,熔点较低,硬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与其他金属易构成性能优良的合金。

②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Mg+O2

2MgO、3Mg+N2

Mg3N2、Mg+Cl2

MgCl2

与酸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Mg+2H+=Mg2++H2↑

与氧化性酸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Mg+2H2SO4(浓)=MgSO4+SO2↑+2H2O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2Mg+CO2

2MgO+C

非金属

(一)氯气,溴和碘

氯气

1、Cl2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能溶于水(1∶2),氯水颜色呈淡黄色。

闻Cl2时:

应距Cl2一尺左右,用手轻轻扇一下集气瓶口上方空气,让少量的Cl2进入鼻孔。

2、Cl2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Cl2

2NaCl(白烟);Cu+Cl2

CuCl2(棕黄色烟,加少量水显绿色,冲稀后变蓝色);

2Fe+3Cl2

2FeCl3(棕红色烟,加少量水显棕黄色)

(2)与非金属反应

H2+Cl2

2HCl(仓白色火焰,白雾)。

纯净的H2可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HCl(溶解度1∶500)溶于水成为盐酸.

(3)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说明:

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由于氯气不是简单的溶于水,而是与水反应,氯水的成分和性质较为复杂。

氯水的主要成分有氯气、盐酸、次氯酸等,氯水也兼具有这几种物质的性质。

如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水也具有漂白性。

(4)与碱反应:

Cl2+2NaOH=NaClO+NaCl+H2O(该反应可用于Cl2的尾气处理);

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作用制漂白粉: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就是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成的。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Ca(ClO)2+H2O+CO2=CaCO3↓+2HClO;起漂白杀菌作用的是HClO。

该反应也说明了碳酸(CO2+H2O)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反应原理是强酸制取弱酸。

次氯酸的性质:

(5)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Cl2+2NaI=2NaCl+I2(该反应常用作Cl2的检验);Cl2+2NaBr=2NaCl+Br2

氯水性质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氯水中滴入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氯水中存在Cl-

 氯水中加入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溶液呈酸性,同时溶液存在具有漂白性

 氯气漂白性实验

 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纸条褪色。

 漂白作用是由于氯气与水生成的HClO

氯水、久置氯水、液氯成分比较: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液氯

类别

 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微粒

 H2O、Cl2HClO、H+、Cl—、ClO—、OH-

 H2O、H+Cl—,OH-

 Cl2

主要性质

 呈浅黄绿色,具有酸性,有氧化性、漂白性,酸性

 无色,有酸性

 黄绿色,具有氧化性

保存

 棕色瓶盛放于阴暗处,不宜久置

 

(6)氯碱工业

(1)概念: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

(2)原料:

饱和食盐水

(3)原理:

2NaCl+2H2O

2NaOH+Cl2↑+H2↑

溴和碘

(1)溴称为海洋元素

(2)溴单质和碘单质的物理性质

溴在常温下为红棕色液体(惟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极易挥发产生红棕色有毒的溴蒸气;碘是紫黑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易升华(常用于分离提纯碘)。

二者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小,都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物理性质

溴单质

碘单质

颜色

深红棕色

紫黑色

状态

液体

固体

溶解性和溶液颜色

水中

可溶;橙黄色

难溶;黄褐色

酒精中

易溶;橙红色

易溶;褐色

四氯化碳中

易溶;橙红色

易溶;紫红色

②萃取:

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分离方法叫萃取,萃取所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3)氯、溴、碘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氯、溴、碘的氧化性:

Cl2>Br2>I2;还原性:

Cl-

实验探究氯、溴、碘氧化性的强、弱:

实验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氯置换溴

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NaBr溶液的试管中,加入CCl4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滴加CCl4振荡后,溶液分层,下层液体为橙红色

氯可以置换出溴

Cl2+2NaBr=2NaCl+Br2

氯置换碘

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CCl4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色,滴加CCl4后,振荡,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氯可以置换碘

Cl2+2KI=2NaCl+I2

溴置换碘

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CCl4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滴加CCl4后,振荡,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溴可以置换碘

Br2+2KI=2NaBr+I2

结论

氯、溴、碘的氧化性:

Cl2>Br2>I2;还原性:

Cl-

(4)碘的特性:

遇淀粉变蓝色(常用来检验碘的存在)

(5)卤素离子的检验

在含有Cl-、Br-、I-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分别生成白色、浅黄色、黄色的卤化银沉淀.若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6)海水提溴与海洋的综合利用

①海水提溴:

大体分为三个步骤:

浓缩→氧化→提取。

②海水的综合利用

【知识·链接】

①碘的氧化性较弱,遇变价金属得低价化合物。

如碘与铁反应生成FeI2

②氯、溴、碘的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HCl、HBr、HI都易溶于水,且都是强酸。

③氯、溴、碘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

X2+H2O=HX+HXO,但反应程度依次减弱。

④AgBr为浅黄色难溶物;AgI为黄色难溶物。

二者见光都易分解。

⑤卤素离子的检验:

在含有Cl-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分别生成白色沉淀,若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二)碳

1.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的定义: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碳的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及其他碳单质,性质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碳的化学性质(主要为还原性):

与氧气、氧化铁和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CO2等反应。

2.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常见的含碳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如蛋白质、淀粉、油脂、以及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的主要成分;

无机化合物:

CO、CO2、H2CO3、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锌矿、菱镁矿、菱铁矿等。

(1)重要的两种盐:

Na2CO3(碳酸盐)和NaHCO3(碳酸氢盐)

①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应用: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溶解性

易溶于水

较易溶于水(溶解度较Na2CO3小)

热稳定性

不易分解

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

与HCl反应

Na2CO3+2HCl=CO2↑+H2O+NaCl((较快)

NaHCO3+HCl=CO2↑+H2O+NaCl(剧烈)

与NaOH反应

不反应

HCO3-+OH-=CO32-+H2O

与CO2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不反应

用途

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洗涤剂

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胃酸过多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①热稳定性不同。

分别加热少量固体,若发生分解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试剂是NaHCO3,另一个为Na2CO3。

②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

分别取一定量的固体,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反应快、产生气体相应多的为碳酸氢钠,另一个为碳酸钠。

③阴离子不同。

分别取其稀溶液,滴加氯化钡稀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原试剂为碳酸钠,另一个为碳酸氢钠(特别注意:

该方法必须取极稀溶液)。

主要的化学性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之间的转化:

溶液中:

NaHCO3+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

固体中:

2NaHCO3

Na2CO3+CO2↑+H2O

注意:

固体NaHCO3和固体Na2CO3鉴别用加热的方法,NaHCO3分解

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鉴别加CaCl2溶液,产生沉淀为Na2CO3

(2)重要的两种氧化物:

CO和CO2

①CO:

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还原性。

②CO2: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弱氧化性(与镁等活泼金属反应)。

3.模拟溶洞的形成

溶洞的形成原理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

CaCO3↓+CO2+H2O

4.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高炉炼铁

原料:

焦炭、铁矿石;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

CO、CO2、Fe2O3等;

CO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C+O2

CO2;C+CO2

2CO

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

2Fe+3CO2

(2)木炭燃烧:

C+O2=CO22C+O2=2CO2CO+O2=2CO2C+CO2=2CO

生成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

CO+H2

(3)水垢的形成:

①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Ca(HCO3)2

CaCO3↓+CO2↑+H2O

② 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加入醋酸,可以将CaCO3物质等溶解。

(三)氮

1.氮的固定游离态→化合态

①是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自然固氮

②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结合为氮氧化合物,并随降水进入水体中——自然固氮

③合成氨工厂、汽车发动机都可以将一部分氮气转化成化合态——人工固氮

氮的固定

①定义:

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成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②分类:

 

2.氮气和氮的氧化物(NO,N2O,NO2,N2O3,N2O4,N2O5)

(1)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与空气密度相近。

(2)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O2的反应

反应式为:

N2+O2

2NO

②与H2反应

N2+3H2

2NH3工业上合成氨

说明:

a该反应是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该反应中,N2表现出氧化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