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9394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docx

试题汇编物理化学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只适用于

(A)单纯状态变化(B)相变化

(C)化学变化(D)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答案:

D

2.关于热和功,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

答案:

B

4.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

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6.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

答案:

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7.dU=CvdT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

答案:

D

5.氮气进行绝热可逆膨胀

ΔU=0(B)ΔS=0(C)ΔA=0(D)ΔG=0

答案:

B。

绝热系统的可逆过程熵变为零。

10.在绝热条件下,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筒内空气,此过程的熵变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无法确定

答案:

A。

绝热不可逆过程熵要增加。

11.氢气进行不可逆循环

ΔU>0(B)ΔS=0(C)ΔS>0(D)ΔS<0

答案:

B。

循环过程状态函数不变。

12.氢气和氧气在绝热钢瓶中生成水

(A)ΔS=0(B)ΔG=0(C)ΔH=0(D)ΔU=0

13.下述过程,体系的ΔG何者为零?

(A)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

(B)孤立体系的任意过程

(C)在100℃,101325Pa下1mol水蒸发成水汽

(D)绝热可逆过程

答案:

C。

可逆相变ΔG为零。

16.关于热力学基本方程dU=TdS-pdV,下面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A)TdS是过程热(B)pdV是体积功

(C)TdS是可逆热

(D)在可逆过程中,pdV等于体积功,TdS即为过程热

答案:

D

17.理想气体在自由膨胀过程中,其值都不为零的一组热力学函数变化是

(A)ΔU、ΔH、ΔS、ΔV(B)ΔS、ΔA、ΔV、ΔG

(C)ΔT、ΔG、ΔS、ΔV(D)ΔU、ΔA、ΔH、ΔV

(21)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A)dS=0,dW=0(B)dH=0,dU=0

(C)dG=0,dH=0(D)dU=0,dG=0

答案:

B

(22)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式中不正确的是

(A)W=0(B)Q=0(C)dS>0(D)dH=0

答案:

D

(27)1mol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若其体积增加到原来的10倍,则体系、环境和孤立体系的熵变分别为:

(A)19.14J·K-1,-19.14J·K-1,0

(B)-19.14J·K-1,19.14J·K-1,0

(C)19.14J·K-1,0,0.1914J·K-1(D)0,0,0

答案:

C

(31)在标准压力下,90℃的液态水气化为90℃的水蒸汽,体系的熵变为:

(A)ΔS体>0(B)ΔS体<0(C)ΔS体=0(D)难以确定

(33)在标准压力p和268.15K时,冰变为水,体系的熵变ΔS体应: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无法确定

2.孤立系统从始态不可逆进行到终态ΔS>0,若从同一始态可逆进行至同一终态时ΔS=0。

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答:

不正确。

熵是状态函数与变化的途径无关,故只要始态与终态一定ΔS必有定值。

孤立体系中的不可逆过程ΔS>0而可逆过程ΔS=0是勿庸置疑的。

问题是孤立体系的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若从同一始态出发是不可能达到相同终态。

1.在373.15K和101325Pa下水的化学势与水蒸气化学位的关系为

(A)μ(水)=μ(汽)(B)μ(水)<μ(汽)

(C)μ(水)>μ(汽)(D)无法确定

答案:

A。

两相平衡,化学势相等。

2.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稀溶液的依数性

(A)凝固点降低(B)沸点升高

(C)渗透压(D)蒸气压升高

答案:

D。

稀溶液的依数性之一为蒸气压下降。

9.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偏摩尔量的绝对值都可求算

(B)系统的容量性质才有偏摩尔量

(C)同一系统的各个偏摩尔量之间彼此无关

(D)没有热力学过程就没有偏摩尔量

答案:

B

16.两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A,p*B,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p*A>p*B,则:

(A)yA>xA(B)yA>yB(C)xA>yA(D)yB>yA

答案:

A

17.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33.24k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66.62kPa。

设A和B形成理想溶液,当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1(B)1/2(C)2/3(D)1/3

答案:

C

25.2molA物质和3molB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和形成液体混合物,该系统中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10-5m3·mol-1,2.15⨯10-5m3·mol-1,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A)9.67⨯10-5m3(B)9.85⨯10-5m3(C)1.003⨯10-4m3(D)8.95⨯10-5m3

答案:

C。

V=nAVA+nBVB。

26.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A)一般特性(B)依数性特征(C)各向同性特征(D)等电子特性

 答案:

B

1.对于化学平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答案:

C。

正确的说法应为

2.下面的叙述中违背平衡移动原理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B)增加压力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C)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向总压力减少的方向移动

(D)降低压力平衡向增加分子数的方向移动

答案:

C。

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向总压力增大的方向移动

13.在1100℃时,发生下列反应:

(1)C(s)+2S(s)=CS2(g)K1=0.258

(2)Cu2S(s)+H2(g)=2Cu(s)+H2S(g)K2=3.9⨯10-3

(3)2H2S(g)=2H2(g)+2S(s)K3=2.29⨯10-2

则1100℃时反应C(s)+2Cu2S(s)=4Cu(s)+CS2(g)的K为:

(A)8.99⨯10-8(B)8.99⨯10-5

(C)3.69×10-5(D)3.69⨯10-8

 答案:

A。

反应(3)=

(1)-2

(2)+(3)故K=K1(K2)2K3

19.已知445℃时,Ag2O(s)的分解压力为20974kPa,则此时分解反应Ag2O(s)=2Ag(s)+1/2O2(g)的∆rGm

(A)14.387kJ·mol-1(B)15.92kJ·mol-1

(C)-15.92kJ·mol-1(D)-31.83kJ·mol-1

 答案:

C。

先求出上述反应的K,再由

得C。

24.已知反应3O2(g)=2O3(g)在25℃时∆rHm=-280J·mol-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A)升温升压(B)升温降压(C)降温升压(D)降温降压

答案:

C

25.加入惰性气体对哪一个反应能增大其平衡转化率?

(A)C6H5C2H5(g)=C6H5C2H3(g)+H2(g)

(B)CO(g)+H2O(g)=CO2(g)+H2(g)

(C)3/2H2(g)+1/2N2(g)=NH3(g)

(D)CH3COOH(l)+C2H5OH(l)=H2O(l)+C2H5COOH3(l)

答案:

A

26.某放热反应在T=800K,压力p下进行,达平衡后产物的百分含量是50%,若反应在T=200K,压力p下进行,平衡时产物的百分含量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答案:

A

2.若

在温度为T的容器内达到平衡后,通入不参与反应的惰性气体,会不影响平衡常数

的值和平衡产量?

设气体都是理想气体。

答:

加入惰性气体且均为理想气体虽能改变系统压力,但并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因其不是压力的函数。

但却可以影响平衡产量。

1.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A)强电解质溶液(B)弱电解质溶液

(C)无限稀电解质溶液(D)理想稀溶液

答案C

3.在电导测量实验中,应该采用的电源是

(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

(C)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D)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

答案:

D

4.德拜-休克尔为了推导出"极限定律",作了一些基本假定。

下列假定不在他们的假定之列的是

(A)溶液中导电的是离子而不是分子

(B)任何浓度的强电解质都是完全电离的

(C)离子之间以静电力相互作用,其间的吸引能大于它们的热运动能

(D)在稀溶液中离子是刚性的圆球形点电荷,不极化

答案:

A

5.电解质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温度一定时,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离子的本性(B)电解质的强弱

(C)共存的它种离子的性质(D)离子浓度及离子电荷数

答案:

D

12.法拉弟于1834年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著名的法拉弟电解定律。

它说明的问题是

(A)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B)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

(C)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D)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电极面积的关系

答案:

C

40.常用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g2Cl2(s)+2e=2Hg(l)+2Cl-(aq)若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电极和0.1mol⋅dm-3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相对地为ϕ1、ϕ2、ϕ3,则298K时,三者的相对大小为:

A.ϕ1>ϕ2>ϕ3;  B.ϕ1<ϕ2<ϕ3;

C.ϕ2>ϕ1>ϕ3;  D.ϕ3>ϕ1=ϕ2;

答案:

B

2、在电极分类中,属于金属电极为:

(A)

A.Fe|Fe2+B.Pt|Tl3+,Tl+

C.Pt,H2|H+D.Pt|Sn4+,Sn2+

3、将反应2Hg(l)+O2(g)+2H2O(l)=2Hg2++4OH–设计成电池,当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

电池的E必然是:

(B)

A.E=E0B.E=0C.E>0D.E<0

4、某电池反应可写成

(1)H2(p1)+Cl2(p2)=2HCl或

(2)1/2H2(p1)+1/2Cl2(p2)=HCl,这

两种不同的表示式算出的E、ΔrGm和K的关系是:

(B)

A.E1=E2,ΔrGm,1=ΔrGm,2,K1=K2

B.E1=E2,ΔrGm,1=2ΔrGm,2,K1=(K2)2

C.E1=2E2,ΔrGm,1=2ΔrGm,2,K1=2K2

D.E1=E2,ΔrGm,1=(ΔrGm,2)2,K1=(K2)2

5、满足电池能量可逆条件的要求是:

(D)

A.电池内通过较大电流B.没有电流通过电池

C.有限电流通过电池D.有一无限小的电流通过电池

6、离子导体的电导随着温度升高而:

A.增加B.减小

C.先增加,后降低D.先降低后增加

7、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正负离子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

(D)

A.弱电解质B.强电解质

C.任意电解质D.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

8、1.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于:

(B)。

(A)电解质为离子晶体和非离子晶体

(B)全解离和非全解离

(C)溶剂为水和非水

(D)离子间作用强和弱

9.若下列电解质溶液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都为001mol·kg1,则离子平均活度因子最小的是:

(A)

(A)ZnSO4(B)CaCl2(C)KCl

1.表面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有些自然现象与表面现象并不密切相关,例如

(A)气体在固体上的吸附(B)微小固体在溶剂中溶解

(C)微小液滴自动呈球形(D)不同浓度的蔗糖水溶液混合

答案:

D

7.常见的一些亚稳现象都与表面现象有关,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饱和蒸气是由于小液滴的蒸气压小于大液滴的蒸气压所致

(B)过热液体形成的原因是新相种子──小气泡的附加压力太小

(C)饱和溶液陈化,晶粒长大是因为小晶粒溶解度比大晶粒的小

(D)人工降雨时在大气中撒入化学物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凝结中心形成

答案:

D

8.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理吸附是分子间力起作用,化学吸附是化学键力起作用

(B)物理吸附有选择性,化学吸附无选择性

(C)物理吸附速率快,化学吸附速率慢

(D)物理吸附一般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化学吸附一般是单分子层

答案:

B。

正确的说法是物理吸附无选择性,化学吸附有选择性。

9.对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即使改变条件,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也不能相互转化

(B)Langmuir吸附等温式只适用于物理吸附

(C)在适当温度下,任何气体都可在任何固体表面上发生物理吸附

(D)升高温度对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都有利

答案:

C

10.防毒面具吸附毒气而基本上不吸附氧气,这是因为

(A)毒气通常比氧气密度大

(B)毒气分子不如氧气分子活泼

(C)一般毒气都易液化,氧气难液化

(D)毒气是物理吸附,氧气是化学吸附

答案:

C

12.以下的说法中符合Langmuir吸附理论基本假定的是

(A)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各处的吸附能力相同

(B)吸附分子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C)被吸附分子间有作用,互相影响

(D)吸附热与吸附的位置和覆盖度有关

答案:

A

13.Langmuir吸附等温式有很多形式,而最常见的是θ=bp/(1+bp),但它不适用于

(A)多种分子同时被强吸附(B)单分子层吸附

(C)物理吸附(D)化学吸附

答案:

A

14.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和固体表面的吸附现象的明显区别是

(A)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大,溶液表面的吸附量小

(B)溶液表面的吸附量大,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小

(C)溶液表面可以产生负吸附,固体表面不产生负吸附

(D)固体表面的吸附与压力有关,溶液表面的吸附与压力无关

答案:

C

18.当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足够大时,表面活性剂分子便开始以不定的数目集结,形成所谓胶束,胶束的出现标志着

(A)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已达到饱和状态

(B)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C)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D)表面活性剂增加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答案:

C

20.液体对光滑表面的润湿程度常用接触角来量度,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θ=0°时,液体对固体完全不润湿

(B)θ=180°时,液体对固体完全润湿

(C)θ=90°时,是润湿与不润湿的分界线

(D)0°<θ<90°时,液体对固体润湿程度小

答案:

C

23.讨论固体对气体等温吸附的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为:

(A)气体是处在低压下(B)固体表面不均匀

(C)吸附层是单分子层(D)吸附分子是球形的

答案:

C

24.对物理吸附的描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吸附速度较快

(B)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C)吸附热较小

(D)吸附力来源于化学键力,吸附一般不具选择性

答案:

D。

正确的说法是来源于分子间力。

25.一定条件下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的半径

(A)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不确定

答案:

C

26.若多孔性物质能被水润湿,则当水蒸气含量较大时,可首先在该多孔性物质的孔隙中凝结,这是因为

(A)平液面的蒸气压小于凸液面的蒸气压

(B)平液面的蒸气压大于凸液面的蒸气压

(C)平液面的蒸气压大于凹液面的蒸气压

(D)平液面的蒸气压小于凹液面的蒸气压

答案:

C

27.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根本区别在于

(A)吸附力不同(B)吸附速度不同

(C)吸附热不同(D)吸附层不同

答案:

A

32.兰格谬尔吸附等温式只适用于

(A)单分子层吸附(B)双分子层吸附

(C)多分子层吸附(D)不能确定

答案:

A

33.关于表面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毛细管越细,与液体接触时界面张力越大

(B)温度越高,增加单位表面时外界做的功越小

(C)维持体积不变的气泡埋在液面下越深,附加压力越大

(D)同一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大,其表面张力一定越小

答案:

B。

因表面张力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2.在装有部分液体的毛细管中,当在右端加热时,问润湿性和不润湿性液体分别向毛细管哪一端移动?

答:

当在图中右端加热时,润湿性液体(左图)将向左移动;而不润湿性液体(右图)将向右移动。

因为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润湿性液体(左图)两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分别指向管的左右两端,当右端加热时,右端的附加压力降低,因此液体将向左移动;而不润湿性液体(右图)因两附加压力指向液体内部,则右端加热时,液体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向右移动。

1.涉及化学动力学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反应的反应趋势大,其速率却不一定快

(B)一个实际进行的反应,它一定同时满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

(C)化学动力学不研究能量的传递或变化问题

(D)快速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趋势不一定大

答案:

C

4.关于反应级数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

(B)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

(C)反应总级数一定大于对任一反应物级数

(D)反应级数都可通过实验来确定

答案:

D

5.关于反应分子数的不正确说法是

(A)反应分子数是个理论数值

(B)反应分子数一定是正整数

(C)反应分子数等于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和

(D)现在只发现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三分子反应

答案:

C

6.关于对行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化学变化都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B)对行反应中正逆反应的级数一定相同

(C)对行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之比为定值

(D)对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同

答案:

B

16.用物理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优点在于

(A)不要控制反应温度

(B)不要准确记录时间

(C)不需要很多玻璃仪器和药品

(D)可连续操作、迅速、准确

答案:

D

17.对于复杂反应,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复杂反应无反应分子数可言

(B)复杂反应至少包括两个基元步骤

(C)复杂反应的级数不会是正整数

(D)反应级数为分数的反应一定是复杂反应

答案:

C

34.质量数为210的钚同位素进行β放射,经14天后,同位素活性降低6.85%。

此同位素的半衰期为

(A)3.6天(B)270.8天(C)7.2天(D)135.9天

答案:

D。

此反应为一级反应,先求速率常数,进而可求出半衰期。

1.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下列哪点不在其中?

(A)高度分散性  (B)热力学稳定性

(C)多相性  (D)热力学不稳定性

答案:

B

2.在实际中,为了研究方便,常将分散系统按粒子大小分类,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是

(A)直径为100nm~10000nm(B)直径>10000nm

(C)直径>100nm(D)直径为1nm~100nm

答案:

D

3.溶胶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

(A)微多相,热力学不稳定

(B)均相,热力学稳定

(C)光散射现象明显,渗透压小

(D)光散射现象弱,扩散极慢

答案:

A

4.溶胶与高分子溶液的主要区别在于

(A)粒子大小不同

(B)渗透压不同

(C)丁达尔效应的强弱不同

(D)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答案:

D

12.高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别是高分子溶液的

(A)渗透压大

(B)丁达尔效应显著

(C)粘度大,不能透过半透膜

(D)不能自动溶解

答案:

C

某理想气体,等温(25℃)可逆地从1.5dm3膨胀到10dm3时,吸热9414.5J,则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摩尔。

18.N2(g),O2(g)体系中加入一种固体催化剂,可生成几种气态氮的氧化物,则体系的自由度为。

19.完全互溶的二组分溶液,在xB=0.6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xB=0.4的溶液在气-液平衡时,xB(g),xB(l),xB(总)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将xB=0.4的溶液进行精镏,塔顶将得到___________。

20.低压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分别是:

Kp只是温度的函数,Kc是____________的函数,Kx是___________的函数。

三、计算题(共5题60分)

21.10分(0824)

计算1molHe(理想气体)在下列状态变化过程中的ΔH和ΔG。

He(101325kPa,473K)

He(101325kPa,673K)

已知:

Cp,m[He(g)]=(5/2)R,473K时S

[He(g)]=135.1J·K-1·mol-1。

22.15分(1104)

某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Bp),始态为p1T1,该气体经绝热真空膨胀后终态压力为p2,试求该过程的Q,W及气体的ΔU,ΔH,ΔF,ΔG,ΔS。

23.10分(1809)

两液体A,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

在320K,溶液I含3molA和1molB,总蒸气压为:

5.33×104Pa。

再加入2mol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