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9834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无答案.docx

第十单元酸和碱无答案

2019年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

1、单选题

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苹果汁(2.9-3.3)B.牛奶(6.3~6.6)

C.柠檬汁(2.0~3.0)D.鸡蛋清(7.6-8.0)

2.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

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

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

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以减轻痛痒

3.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如下:

作物

水稻

马铃薯

草莓

薄荷

pH

6~7

4.8~5.5

5~7.5

7~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稻和薄荷生长都适宜酸性土壤B.草莓生长只适宜酸性土壤

C.马铃薯生长不适宜碱性土壤D.以上作物都不适宜碱性土壤

4.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

液体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0.9﹣1.5

6.6﹣7.1

7.1﹣7.3

7.5﹣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胆汁和胰液显碱性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

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D.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5.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6.化学就在你我身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醋可用于除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医学上常用75%的酒精作消毒剂

C.食品袋中常用铁粉作抗氧化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且隔绝空气

7.下列有关溶液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pH=7的溶液呈中性B.pH>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D.酸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CO2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氧化物

B.碱的溶液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C.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浓硫酸敞放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则可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探究空气成分实验中,所用红磷必须过量

10、下列述完全正确的是(  )

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B.用托盘天平称量8.10g氯化钠固体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D.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11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NaCl溶液B.NaOH溶液C.浓盐酸D.石灰水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能燃烧,而CO2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石墨可导电,而金刚石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NaOH和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因此两者都显碱性

D.食盐水和金属铝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两者都能导电

13、化学棋”游戏规则:

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

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2)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

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

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Mg

Ca(OH)2

NaCl

O2

A.B.C.D.

14、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B-

A+

X

ABCD

15.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食物

B.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不可以随意进入

C.使用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时,应戴上橡胶手套

D.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

1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1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H2(H2O)

混合气体通入稀硫酸

B

Cu(NO3)2溶液(AgNO3)

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C

CO2(HCl)

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D

CuO(Cu)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1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目的

主要操作

A

制取少量熟石灰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

B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

D

区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火焰上灼烧

19.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B.滤渣里一定有Cu

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20.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

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

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

a≥8

2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

B.②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C.③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D.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锌粉中加入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2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BCD

A.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水

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

C.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23.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1,电解水

B.图2,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C.图3,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D.图4,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24.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25.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饱和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

D.碳酸饱和溶液的浓度比硼酸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二、填空

27.纯净的二氧化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氢氟酸(HF)是唯一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的酸(生成物为水和四氟化硅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钙(CaSiO3)和二氧化碳:

在物质的分类①单质②化合物③氧化物④酸⑤碱⑥盐中,硅酸钙属于  (填序号)。

28.下列六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选择对应字母序号填空:

A.硫酸B.氢氧化钙C.氯化钠D.碳酸氢钠E.一氧化碳F.甲烷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3)有毒且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

29.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在瓶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氨水也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氨气。

如图,在a、b处放有浸泡过浓盐酸或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处是放有浸泡过  的棉花。

(已知:

①NH3与HCl在空气中相遇可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②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30.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滴入到______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3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添加酸碱指示剂。

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

于是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科学探究。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

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三: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

32..问题。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

81.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

向“明”字上滴加CuSO4

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1)“明”字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请结合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是某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请指出该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选用图2装置制取氧气。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制取原理:

____________。

(3)图3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

_____________;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类无机化合物,M与甲同类,他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_____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______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酸H2O+CaO=Ca(OH)2

(2)H2O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36.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它们分别属于其中的四类物质。

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已知:

A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2;F为一种红色固体:

D、F属同一类物质,C、E属同一类物质。

请回答:

(1)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A的化学式为  ;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1)置换反应;

(2)H2SO4;(3)CuO+H2SO4=CuSO4+H2O。

37.元旦晚会上,物质王国中常见的六种物质甲、乙、丙、丁、戊、己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

已知丁物质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己物质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

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

(3)不慎将己物质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填名称)溶液。

(4)上述反应及转化关系中共涉及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故答案为:

31.

(1)Na2CO3;

(2)@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2HCI+CaCO3=CaCl2+H20+CO2↑;(3)硼酸;(4)3。

38、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B

D

E

A

F

C

(1)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2)D→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

(4)F的化学式可能是。

答案为:

(1)改良酸性土壤

(2)置换反应

(3)Ca(OH)2+CO2==CaCO3↓+H2O(4)CuO

三、实验探究

39.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无色溶液,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和小明用不同方法鉴定。

实验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红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插入没有打磨的铝片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__气泡,铝片逐渐溶解_

小红认为该溶液为稀硫酸

小明用pH试纸测定其pH

pH=13

小明认为该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小红和小明操作均无误。

【提出问题】

该溶液到底是稀硫酸还是氢氧化钠溶液?

【查阅资料】

铝、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可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氧化物。

NaAlO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NaAlO2与铝、氧化铝均不反应。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该溶液为_氢氧化钠_溶液。

【交流反思】实验一中,小红所做实验开始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Al2O3+2NaOH+=2NaAlO2+H2O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粉末。

工作原理是:

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油脂和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气压,利于疏通。

实验二:

小明用如右图所示的玻璃弯管模拟家庭下水道,并用动物脂肪和毛发堵在弯管处,他按照使用说明从左端管口加入管道疏通剂,并用胶塞堵住弯管左端上口,

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ABC__(填字母序号)。

A.产生大量气体

B.弯管内温度升高

C.堵塞物变软被气体赶出,落入烧杯中

实验三:

为了证明烧杯中废液里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澄清废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

溶液变红

废液中有氢氧化钠剩余

小红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NaAlO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__,小红把酚酞改用_硫酸铜溶液等_(填药品)进行实验,得出废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管道疏通剂中氢氧化钠过量,可确保铝粉反应完全,并且过量的氢氧化钠对下水道有清污的作用。

40.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实验

请回答:

(1)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Na2CO3+2HCl═2NaCl+H2O+CO2↑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

NaCl猜想二:

NaCl和CaCl2猜想三:

NaCl、CaCl2和Na2CO3猜想四:

_____。

NaCl和Na2CO3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四成立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反应物是否过量

41.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的溶液的烧杯中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

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

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由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

Ⅰ.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____。

Ⅱ.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同题。

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一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Ⅲ.多角度认识少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变方法。

4、计算

20g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将100g稀硫酸分为四等份依次加入其中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回答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2)上表中,a的值为  ,实验③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计算该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