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9854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物理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案

第周授课时间:

授课:

教材

九年级

全一册

第15章第5节

课题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课型

新授

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式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情感目标

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

学习重点

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学习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模式

“456”自主课堂模式

教具或器材

电池、开关、灯泡、电流表、导线、投影仪。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启发自学、学习互助、精讲达标。

教学思路

 目标导入→自学引导→小组合作→成果展示→质疑精讲→培养能力→增强信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知识回顾

还记得上节课做过的实验吗?

电流表接在这个简单电路的不同位置,两次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关系?

若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又有什么样的规律?

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1、提出问题:

大家猜想一下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之间什么关系呢?

2、猜想(鼓励学生大胆完成)

3、比比哪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最好。

4、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组数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1

 

 

 

2

 

 

 

3

 

 

 

5、引导学生分析电流数据,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电流规律:

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6、交流与评估,总结反思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以肯定

三、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

学生一人一空或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导学案上完成的练习,另一个同学来判定答案的对错,其他同学同步跟进。

四、总结提高(表扬、激励)

1.对导学案上的内容进行清零。

2.完成教辅材料上的部分内容。

 

学生质疑,思考如何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试着进行猜想

小组合作设计、展示找出最佳方案

 

认真实验、记录好实验数据

 

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交流、评估、反思

总结学习内容,小组长汇报各小组学习掌握情况,分享学习的乐趣。

 

认真听讲,查缺补漏

课堂练习

1、各小组知识点过关。

2、完成教辅材料上2—3小题内容。

作业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电流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只有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绩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全体动起来,积极主动、开心快乐地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九年级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有限,但很活跃。

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科学规律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对物理现象做仔细观察,探究物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效果分析

在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的现象“彩灯照射下的斜拉索大桥夜景”入手,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让学生分析现象,合理引导,激发探究电流规律的兴趣。

让学生感到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和重要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先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猜想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接着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质疑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协作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概念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问问题后、由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评估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实验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熟练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会根据问题的提出设计实验并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从而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评测练习

1.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中,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A、B、C处的电流分别是0.12、0.24A、0.36A,接下来的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结束实验,总结规律

B.必须保持其中一只灯泡不变,换用另一只灯泡进行实验

C.可以同时换用另外两只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D.实验中要保持电源的电压不变

2.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  中 a、b、c 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 a、b、c 三处的电流大小有 什么关系,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的位置互换,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3.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1)闭合开关,发现L1亮,而L2不亮。

小易认为L2不亮的原因是L2短路,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2)小易将电路中右侧的a导线与电流表“0.6”接线柱相连的那一端改接到“-”接线柱上。

其它都不动。

这样连接的目的是测的电流(填“干路”或“L2”),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4.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看到实验桌上的器材有:

学生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两个,导线若干,他们交流后决定:

(1)由甲同学向老师报告,要求增加的元件是。

(2)甲同学率先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乙同学立即切断电源,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们忘了;调整后再次闭合开关发现只有一个小灯泡发光,电流表有读数,原因可能是。

(3)在乙同学的协助下,甲同学终于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正确连接,甲同学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后,感觉比其他实验小组的读数大一些,于是他断开开关又仔细观察,发现电流表还有0.04A的读数,这时才意识到使用电流表之前还必须。

(4)故障排除后,甲同学很快完成了实验,并总结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是。

5.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实验操作中,A组同学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向着没有刻度的左侧偏转(如图1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的。

(2)B组同学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扫过有刻度的地方,直到右侧没有刻度的地方(如图1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的。

(3)A组同学经过努力,排除故障后,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B、IC、IA,电流表示数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

IB=0.56A,IC=A,IA=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有些同学采用了更换不同电源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5)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这个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6.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电路图如图甲。

要求闭合开关后,灯泡L1、L2并联,开关S控制所有用电器,电流表A1测流过干路的电流,A2测流过灯L1的电流,A3测流过灯L2的电流。

(1)已知各电路元件、连接情况均完好,闭合开关前,我们发现电流表A1的指针在如乙所示的位置处,可能的原因是;

(2)更正上述问题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灯L1亮、L2不亮:

随即断开开关,仔细检查,发现电路有不当之处。

请在图甲中只改动一根导线(提醒:

在需要删除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干路电流/A

灯L1的电流/A

灯L2的电流/A

0.6

 0.3

0.3

(3)随后,闭合开关。

从电流表中读取数据填入上表中,其中流过灯L1的电流大小如图丙,于是得出结论:

并联电路电流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它们电流之和。

小非同学认为该结论不科学,应多次更换规

格(相同/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以便。

A.寻找普遍规律      B.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7.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在连接图乙的实物时,开关S应该处于(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A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3)测出A、B、C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

小梅指出:

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

操作方法是。

位置

A

B

C

电流/A

0.30

0.24

0.54

8.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想证明是否存在“I总=I1+I2”的规律,做了以下操作:

(1)小明按图甲连好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A。

(2)小明接着按图丙所示将灯泡L2接入电路,可以观察到灯泡L1的亮度(选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而接入L2后L1两端的电压也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灯泡L1的电流(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I总=A。

(3)为验证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是否等于I总-I1,需要实际测出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的大小,请在图丙中改动一根导线以达到测量目的,要求:

①在图中用“ד标出要改动的导线,并在图中表示出新的连接;②若此时读数为0.26A,则说明在并联电路中,。

(用文字表述)

9.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A处的电流/A

B处的电流/A

C处的电流/A

第一次测量

0.1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

0.55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小明忘了。

(2)小明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3)他在测量B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请指出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5)实验改进后,小明又测量了几组数据,如上表所示,因此,他得到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写出表达式,用IA、IB、IC表示)

10.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把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A、B、C处测量电流。

(1)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前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其原因

是,排除故障后,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

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3)进行实验,小明记录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A处电流IA/A

B处电流IB/A

C处电流IC/A

1

0.1

0.1

0.2

2

0.2

0.2

0.4

3

0.3

0.3

0.6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写关系式)。

并且小明还得出“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总是相等的”结论,这个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可能是。

11.如图所示是小林“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3

1.5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处于状态。

(2)如表是小林实验过程中设计的表格以及记录的数据:

指出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3)该实验表格设计有明显不当之处是:

(4)如图所示,是小聪两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①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小林准确读出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为了得出更普遍的结论,他们只更换了电源再做了两组实验,其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

小林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L1、L2电流逐渐减小。

请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电流表的位置

电流表A1的电流/A

电流表A2的电流/A

电流表A3的电流/A

第一次

0.14

0.12

0.10

第二次

0.24

0.22

0.20

第三次

0.34

0.32

0.30

②小聪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每次都是L1较亮、L2较暗,他也得出与小林相同的结论,小梦同学指出小聪的解释不科学,请你帮忙设计一个实验来反驳小聪的观点,你的设计实验是:

九年级上学期同步单元专题大培优:

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探究练习

1.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中,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A、B、C处的电流分别是0.12、0.24A、0.36A,接下来的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结束实验,总结规律

B.必须保持其中一只灯泡不变,换用另一只灯泡进行实验

C.可以同时换用另外两只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D.实验中要保持电源的电压不变

答案:

C

2.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  中 a、b、c 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 a、b、c 三处的电流大小有 什么关系,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的位置互换,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答案:

D

3.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1)闭合开关,发现L1亮,而L2不亮。

小易认为L2不亮的原因是L2短路,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2)小易将电路中右侧的a导线与电流表“0.6”接线柱相连的那一端改接到“-”接线柱上。

其它都不动。

这样连接的目的是测的电流(填“干路”或“L2”),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答案:

(1)错误;

(2)L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看到实验桌上的器材有:

学生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两个,导线若干,他们交流后决定:

(1)由甲同学向老师报告,要求增加的元件是。

(2)甲同学率先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乙同学立即切断电源,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们忘了;调整后再次闭合开关发现只有一个小灯泡发光,电流表有读数,原因可能是。

(3)在乙同学的协助下,甲同学终于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正确连接,甲同学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后,感觉比其他实验小组的读数大一些,于是他断开开关又仔细观察,发现电流表还有0.04A的读数,这时才意识到使用电流表之前还必须。

(4)故障排除后,甲同学很快完成了实验,并总结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是。

答案:

(1)电流表;

(2)断开开关;电源电压太低或另一灯泡短路;(3)调零;(4)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5.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实验操作中,A组同学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向着没有刻度的左侧偏转(如图1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的。

(2)B组同学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扫过有刻度的地方,直到右侧没有刻度的地方(如图1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的。

(3)A组同学经过努力,排除故障后,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B、IC、IA,电流表示数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

IB=0.56A,IC=A,IA=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有些同学采用了更换不同电源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5)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这个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答案:

(1)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量程太小;(3)0.44;1; IA=IB+IC;(4)换用不同规格灯泡进行多次实验;(5)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在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

6.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电路图如图甲。

要求闭合开关后,灯泡L1、L2并联,开关S控制所有用电器,电流表A1测流过干路的电流,A2测流过灯L1的电流,A3测流过灯L2的电流。

(1)已知各电路元件、连接情况均完好,闭合开关前,我们发现电流表A1的指针在如乙所示的位置处,可能的原因是;

(2)更正上述问题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灯L1亮、L2不亮:

随即断开开关,仔细检查,发现电路有不当之处。

请在图甲中只改动一根导线(提醒:

在需要删除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干路电流/A

灯L1的电流/A

灯L2的电流/A

0.6

 0.3

0.3

(3)随后,闭合开关。

从电流表中读取数据填入上表中,其中流过灯L1的电流大小如图丙,于是得出结论:

并联电路电流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它们电流之和。

小非同学认为该结论不科学,应多次更换规

格(相同/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以便。

A.寻找普遍规律      B.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为:

(1)电流表没有调零; 

(2)如图所示

; (3)不同;  A。

7.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在连接图乙的实物时,开关S应该处于(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A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3)测出A、B、C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

小梅指出:

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

操作方法是。

位置

A

B

C

电流/A

0.30

0.24

0.54

答案:

(1)断开;

(2)如图所示

;(3)IC=IA+IB;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8.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想证明是否存在“I总=I1+I2”的规律,做了以下操作:

(1)小明按图甲连好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A。

(2)小明接着按图丙所示将灯泡L2接入电路,可以观察到灯泡L1的亮度(选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而接入L2后L1两端的电压也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灯泡L1的电流(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I总=A。

(3)为验证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是否等于I总-I1,需要实际测出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的大小,请在图丙中改动一根导线以达到测量目的,要求:

①在图中用“ד标出要改动的导线,并在图中表示出新的连接;②若此时读数为0.26A,则说明在并联电路中,。

(用文字表述)

答案:

(1)0.32;

(2)不变;不变;0.58;(3)①如图所示

;②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之和。

9.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A处的电流/A

B处的电流/A

C处的电流/A

第一次测量

0.1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

0.55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小明忘了。

(2)小明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3)他在测量B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请指出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5)实验改进后,小明又测量了几组数据,如上表所示,因此,他得到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写出表达式,用IA、IB、IC表示)

答案:

(1)断开开关;

(2)L1断路;(3)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4;(4)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5)IC=IA+IB。

10.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把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A、B、C处测量电流。

(1)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前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其原因

是,排除故障后,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

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3)进行实验,小明记录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A处电流IA/A

B处电流IB/A

C处电流IC/A

1

0.1

0.1

0.2

2

0.2

0.2

0.4

3

0.3

0.3

0.6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写关系式)。

并且小明还得出“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总是相等的”结论,这个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可能是。

答案:

(1)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C;

(2)见图

;(3)IC=IA+IB;不正确;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

11.如图所示是小林“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3

1.5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处于状态。

(2)如表是小林实验过程中设计的表格以及记录的数据:

指出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3)该实验表格设计有明显不当之处是:

(4)如图所示,是小聪两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①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小林准确读出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为了得出更普遍的结论,他们只更换了电源再做了两组实验,其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

小林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L1、L2电流逐渐减小。

请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电流表的位置

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