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0061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docx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案[1]

八音之乐

〔课题〕:

1、介绍中国民间乐器及八音乐器的分类法。

2、欣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课型〕:

欣赏课

〔年级〕:

七年级下册

〔课时〕: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钢琴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第一课时。

中国古代乐器因材料不同,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而把乐器分为八类,称为“八音”。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知识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器的不同音色,帮助学生把握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

2.教学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在聆听、演奏实践中,亲身参与,从而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

生:

行……

师:

人之初,性本善。

生:

性相近,习相远。

师:

养不教,父之过。

生:

教不严,师之惰

师:

匏土革,木石金

生:

自由回答(不会)

师:

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同学们都忘记了,没关系,老师来告诉大家:

匏土革,木石金,下一句是:

丝与竹,乃八音。

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来了解“八音”

二、了解“八音”

(一)了解什么叫“八音”

师: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八音”?

或者说,你是怎么理解“八音”的?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留时间让学生讨论)

生:

自由回答……

师: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品种繁多、造型独特、音乐优美的多种乐器。

古人为了便于区分,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把它们分为八大类,统称八音,这八大类分别是: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课件出示“八音”文字)

(二)认识“八音”

师:

刚才我们了解了“八音”是八大类乐器的材料,那么,我想请问同学们,你们谁能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乐器是用这些材料做成的呢?

(课件出示“八音”及材料,供学生参考)

金:

铜或者青铜石:

石头丝:

弦竹:

竹子

匏:

葫芦土:

陶器革:

皮革木:

木头

生:

小组讨论,自由回答……能说出一两件相对乐器。

(三)结合图片及音响片段,感受“八音”

生:

按要求听辨“八音”乐器音响效果

设计意图:

难写过了解“八音”,认识“八音”,感受“八音”三个环节,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乐器的特征及音色特点,体现探究式的学习策略,感受古人的智慧。

三、欣赏教学《二泉映月》

师:

二胡,因其弦为丝制,故属“八音”中的丝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一)了解乐曲及乐曲作者——华彦均

师:

在欣赏乐曲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

华彦均(1893-1950),人称“瞎子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随其父雷尊道士华清和学习各种乐器。

华清和死后,他经常同民间吹鼓手交往,并参加他们的吹奏活动。

后因道产变卖殆尽,沦为街头流浪艺人,依靠演奏为生。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学生自学此部分)

(二)聆听全曲,感受乐曲情绪

师:

请同学们先来听一遍全曲,感受乐曲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如何?

(课件播放《二泉映月》全曲,学生带问题欣赏)

生:

欣赏全曲,思考回答问题……

(三)分段欣赏,作品分析

1、出示乐曲引子部分的谱例,学生边听边画出乐句的旋律线。

(课件出示曲谱视听)

1=G4/4

0.65643|2—

师:

同学们,听完这段引子,你有何感想?

你能画出旋律走向吗?

生:

觉得很凄凉,旋律是由高到低的下行……(学生分析)

师小结: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这首乐曲的引子被称为“叹息音调”,旋律虽然短小,但在情感或风格上为整首乐曲奠定了基调。

它采用了下行旋律线,表达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与哀叹。

师:

让我们一起来视唱这段乐曲,感受作者的“叹息”

生:

有感情视唱曲谱……

设计意图:

分段欣赏,探究乐曲旋律线、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中的作用。

2、出示谱例,学生聆听和分析乐风的主题

师: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乐曲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注意,主题旋律在全曲中共出现了几次?

有何不同?

(课件出示曲谱视听)

生:

视听主题旋律……

师: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意见,然后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生:

讨论,自由回答,教师提点

师小结:

同学们,乐曲的主题一共出现了5次,是以变奏的形式出现的。

例如:

师:

变奏是我国民族音乐创作手法之一,在旋律上只是稍加变化,却能表现不同的情绪。

让我们再把主题旋律听一遍,同学们听一听,主旋律的每次变奏,情绪上有何不同?

生:

再次听赏主旋律并分析每次变奏在情绪上的变化……

师小结:

乐曲主题通过变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一生坎坷但又坚强不倔的刚毅性格,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设计意图:

学生在欣赏主旋律的同时,分析、体验乐曲,让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能力。

3、结束句

4、复听全曲,再次感受乐曲。

师:

刚才我们分段欣赏和分析了乐曲,让我们再一次随着乐曲的旋律,走进作者坎坷的一生……

四、课堂小结

     师:

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了《二泉映月》之后,流下了眼泪,评价:

这首音乐应该跪着听!

《二泉映月》是我国乃至世界的艺术财富,希望同学们多多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并能把它们发扬光大。

期待同学们下节课精彩的表现。

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八音”的学习,第二部分是欣赏乐曲《二泉映月》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乐曲的欣赏上。

对“八音”学习,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了解“八音”的材质,让学生说出乐器并听辨乐器音色。

对学生来说,这一部分很容易学习。

难点在乐曲的欣赏。

让学生欣赏什么?

怎么欣赏?

我的目地是让学生从乐曲中听到作者悲苦凄凉的一生,能了解乐曲是怎么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在速度、力度等方面有何变化。

学生能不能把自己的情感也融入乐曲,感同身受。

这也是所有欣赏教学目标吧。

所以,在听赏乐曲前,我让学生了解乐曲创作的背景,了解阿炳坎坷的人生经历,从而能深入了解阿炳不平静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作好铺垫。

在初听全曲后,我又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了分段听赏,并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分析,更能深刻的感受乐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