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0220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docx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申报院校: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申报专业: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

申报时间:

2011年10月10日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组长:

蔡智军

项目组成员: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郑虎哲郝生宏胡克伟张玉廷雷恩春

魏丽红关秀杰肖彦春郝长红李文一

张广燕崔东波吴佳莉高涵李晗

大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蒋晖

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陈兆军

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孙红阳

大连槿宁食品有限公司郭丽

一、专业建设背景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独立设置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现有农学园艺、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园林、工程、食品、信息工程、经济贸易和管理等9个系32个专业,涵盖了农林牧渔、轻纺食品等9个专业大类。

2008年10月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行列,2011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结合国家、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服务产业和区域经济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行业发展需要,学院专业群设置及发展需要,重点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

1.行业背景

食品工业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

据相关数据表明:

从1997年至今,中国食品行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2006年~2010年食品工业发展年均递增率为12%。

随着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等事件的出现,人们对食品安全性重视越来越高,而多数食品均来源于农产品本身或后加工产品,因此确保农产品安全是保证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内容,而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督检验机构,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的基本手段。

2006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8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的公告》,2009年6月1日国家又颁布《食品安全法》,成立国家和省级食品安全委员会,2010年6月1日第一批食品安全标准开始正式颁布实施。

由此可见,在未来几年,随着新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颁布实施,国家对农产品安全性的重视会越来越高,客观上会产生对农产品质量管理、检测方面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2.人才需求分析

辽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强省,农产品中70%以上与食品有关,由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人才的需求增长迅速,跃居全国人才市场岗位需求的前10位,全国平均人才供需比为6:

1,而食品人才供需比例为1:

5。

特别是近几年水产品加工、罐头企业、肉及其制品加工、水果蔬菜加工、食用菌加工等出口型农产品企业大量涌现,加之遍及辽宁各地区其他食品企业、饲料企业、农药化肥企业,大量涉农企业均有明确的岗位需求,客观上增加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学生需求。

目前,营口市乃至辽宁省的食品行业均面临着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不适合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矛盾。

据不完全统计,仅辽宁南部4个城市食品加工、质检人才需求总量每年在2000人以上,辽宁省的需求总量每年在5000人以上,预计在未来10年,随着食品安全管理的提高,对质量产品质检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提高。

二、专业建设基础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成立于2002年,是随着人们对农产品(食品)安全性的不断提高,从而对农产品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诞生的,专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培养机制,努力适应企业、行业发展需要,逐步成为综合实力较强的特色专业,已为社会输送540余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社会影响力、社会服务力不断增强。

2006年成为辽宁省示范专业,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院重点建设专业辐射建设专业,2009年农产品质量检测教学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一)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在国家示范院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在我院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下,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初步形成了“行企融合、双线并行”的专业课程体系、“检测任务导向、三段双元评价”教学模式。

(二)师资力量基础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8名,实验员1名,其中校内专任教师10名,企业行业外聘教师8名,兼职教师均来自检测机构、企业检验室一线检验专家。

校内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7名,其中硕士7名,博士3名。

10名教师均具备“双师”资格。

现有食品检验工考评员3人,乳品检验工考评员1人,水产品检验工考评员1人,分析化验工考评员3人。

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名,3名教师在相关行业、企业工作1年以上。

师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梯队结构合理。

(三)专业资源建设基础

现有《农化分析技术》和《样品处理技术》2门省级精品课。

主持完成《食品分析检测》、《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两门示范院重点建设核心课程。

主编《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现代仪器分析》、《食品分析检测》、《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食品营养与配餐》等5部教材。

主持完成《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营养与配餐》、《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等3门网络课程。

(四)实验实训条件基础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现有学生实验实训室的3个、辽南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个,下设有机样品处理室、无机处理室、分析仪器室、微生物检测室、样品室、档案室、标准溶液配制室、高温室、药品室各1个,总面积800平米。

辽南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于2004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认可(有效期为5年),可承担对外检测服务任务。

实验室配备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设备150台套,设备总值320万元。

能够进行农产品理化、微生物、药残、重金属等检测项目300余项,为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了非常完备、规范的实践条件。

另外,专业与15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保证企业体验实习、企业顶岗实训、就业实习等实训教学需要。

(五)自然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研究基础

主持自然科学课题22项,参与中国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制定1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2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EI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韩国专利2项。

主持教育教学课题11项,获院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辽宁省职教学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全国优秀职教文章”评选三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软件大赛2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六)服务产业基础

自专业成立以来,已为社会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540余人。

长期以来,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教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有4人被企业聘为技术顾问或研发顾问。

2004-2008期间,辽南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承担了辽宁省工商局农资监测子项目,并为30余家企业、个人检测土壤、水质、化肥、农药、农产品检测500余项,为企业培训培训检测人员技术员50余名。

(七)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主要问题

虽然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需要进一步突出,师资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有待于深化,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就业实习管理、考核、评价等质量保障与监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服务产业能力、辐射区域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三、专业建设思路及改革举措

结合本专业特点,在学院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下,积极探索“检测任务导向、三段双元评价”的教学模式,以“行企融合、双线并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强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深化专业内涵,力争把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建成在人才培养、教学、师资、基地建设和对外服务等诸方面均有示范效应的专业。

具体措施如下:

1.行企融合,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加大师资培训、引进、企业实践力度,提升执教能力,建设一流教学团队;

3.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完善专业教学模式;

4.依托课程建设,丰富专业资源,构建共享平台;

5.加强自然科学研究,对接产业需要,实现政教产研有机结合;

6.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实现学做一体、产教结合;

7.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8.多方参与,共同评价,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2年建设期,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模式及机制、服务产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在国家同类专业中具有一流水平,对学院其他专业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符合食品安全检测、管理紧缺岗位需要的,为服务相关产业发展做出基础贡献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学院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下,紧紧围绕区域产业链条和岗位群需求,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进一步完善“行企融合、双线并行”的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企业能力需求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检测任务导向、三段双元评价”的教学模式;以重点建设课程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专业资源;进一步改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依托辽南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达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6名,10名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整体提升专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兼职教师比例和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再聘请6-8名企业专家担任外聘教师,专兼比达到1︰1以上,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优秀教学团队,进一步提高团队凝聚力、创新力;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和模式,合作企业由目前的15家提高到20家,为学生实践锻炼和就业搭建保障平台。

建立由老师、学生及家长、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二)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以地区产业特点为研究基础,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分析总结产业、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需求,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构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行企融合、双线并行”的课程体系;构建“双能力糅合、三层次递进”的能力培养阶梯,创新理实一体条件下的“手把手、放开手、成能手”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形成以“检测任务导向、三段双元评价”的教学模式。

最终形成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明显的人才培养方案。

2.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师资是专业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两年的建设周期中,通过外部培训、内部交流、聘请行企专家、组建课程团队、组建研究室等方式,创新专业团队的管理模式,提高专业凝聚力,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6名,10名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实验员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确保能够胜任岗位能力需要。

在原有基础上再聘请5~8名外聘教师,使专兼比在1︰1以上,最终打造一个结构合理、水平一流的专业教学团队。

3.专业资源建设

以“三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需要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环境对接、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为课程开发思路,重点开发《化学分析》、《微生物检测》、《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专业综合实训》、《食品质量控制技术》5门课程,开发出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及其课程资源库,力争达到省级精品课建设标准;开发出5门课程的特色化教材,至少正式出版4部。

4.实验实训条件改善

实验实训条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为了达到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夯实服务产业的硬件基础,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检测水平,组建气相色谱分析室、液相色谱分析室、原子吸收分析室;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实训室

(1)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实训室

(2)的实验室功能。

5.校企合作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在合作企业数量上、质量上有所突破,由现有的15家增加到20家,其中紧密型合作由现有10家增加到15家。

积极探索企业顶岗实训、就业实习内容、管理、考核机制,提供完善的保障措施。

同时积极为社会、企业提供检测业务、员工培训、产品研发、技术开发等服务,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真正达到校企双赢。

6.多元评价体系

在学校和教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探索由企业、行业、学生及家长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动态的由10~15家企业、20~30名在校生及其家长、15~20名毕业生构成的评价小组。

建立多元评价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运行机制,每年至少能实施1次多元评价。

7.辽南农产品质量质检中心计量认证工作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下属辽南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与2004年通过辽宁省计量认证,有效期为5年。

在专业建设期间,力争通过辽宁省计量认证认可。

8.专业文化建设

专业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和教师凝聚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在老师指导下成立食品安全与健康协会,通过定期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就业观,培养学生“良心工程”,自觉遵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规定,勇于与违反食品安全事件做斗争。

逐步培养公正、科学、准确、及时的专业理念,建立进取、奉献、团队、和谐专业精神。

五、专业建设内容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1.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通过广泛的社会企业调研和毕业生信息反馈,充分发挥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的作用,逐步明确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应职岗位(群)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

人才培养中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通过校企全员参与,培养具有农产品质量检测基础知识,具备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农业投入品检测技术、农产品检测技术,能够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贮运过程进行质量监督检测,具有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相关知识,适应农产品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等岗位工作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职业能力的构建

职业能力是学生培养的最终落脚点,是专业服务能力的基本体现,要将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全部纳入专业培养中,学生不但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应该具备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的自我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严谨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正确的心态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开拓发展创新能力。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图1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能力与课程体系构建图

3.课程体系的开发

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归纳为“四分析,一体系,一标准,一对接”。

四分析:

为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工作过程分析;一体系:

是指理论与实践一体,形成理实融合的课程体系;一标准:

是指按照课程的系统开发理念形成新的课程标准;一对接:

是指新的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工种对接。

在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和农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线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吸收行业和企业的元素参与,充分运用国家、行业、企业标准。

同时充分考虑了课程体系的连续性,可持续发展性,实现了从“田地到餐桌”全程检测的系统化的“行企融合,双线并行”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课程体系。

图2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下达检测任务

实施检测任务

分析检测数据

分析检测任务

制定检测方案

出具检测报告

图3“检测任务导向、三段双元评价”教学模式开发思路

实施与评价

结果评价

任务提出

老师

主体

老师

学生

双主体

学生主体

3.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模式的设计一方面要与专业的知识逻辑结构相匹配,另一方面应该突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教学过程可以按照分析与资讯、决策与计划、实施与检查、评估与讨论等4步进行教学实施,全面实行“教、学、做”一体化。

充分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条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最终实现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

4.课程标准的开发

(1)以企业调研为出发点,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企业的项目调研是课程建设第一步,通过企业调研,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地区企业的规模、结构和类型,更重要是获得企业检测任务。

通过对大量企业工作任务进行汇总,并按产品类型归类,可以形成按产品分类为单位的检验项目群。

将相似的项目进行合并处理,最后形成以产品为单元的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群。

(2)典型工作任务有序转化为典型学习任务

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由于企业产品的不同而数量众多,在将企业典型任务转化为在实际学习任务时,需考虑现实的可操作性,师资、实训条件、知识难度、实验成本、学时等都是考虑因素。

如何从大量的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筛选出既符合教学需要、又体现企业对检验员的核心技能要求是问题关键。

将典型工作任务解构为若干独立的技能点,对同一技能点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参考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检验工需要具备的技能体系,筛选出关键技能点群,在突出重点、覆盖全面的原则下,再将关键技能点还原到项目中去,最终形成以产品类型为单元的典型学习任务群。

(3)按照职业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序化模块

将模块内的各项检验任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进行序化。

在每个模块下筛选若干个检测项目作为课程最终的学习任务。

表1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构建建设配套研究资金预算表

序号

项目

中央财政资金预算

(万元)

合计

研究

团队

2011年

2012年

1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研究

1.0

1.0

2.0

郝生宏

蔡智军

郑虎哲

胡克伟

张玉廷

雷恩春

2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0.5

0.5

1.0

3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0.5

0.5

1.0

4

农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标准的制定

0.5

0.5

1.0

5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1.0

1.0

2.0

6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考核评价方式的研究

0.5

0.5

1.0

合计

4.0

4.0

8.0

(二)师资队伍建设

1.教学团队建设

和谐的教师团队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团队建设中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更是专业发展的源动力。

为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等组成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根据团队特点,切实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团队核心、业务骨干作用,计划校内培养1名熟悉行业、企业发展动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带头人,主持专业建设工作;从省级以上分析测试中心聘请1名外聘骨干教师,协助完成专业建设任务;培养实践能力强、操作水平高、具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骨干教师约5名;通过进修培训、顶岗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批获得食品检验工、乳品检验工、化学检验工、HACCP外审员的“双师”素质教师,争取“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聘请了解食品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最新技术的企业一线专家10~14名作为兼职教师。

形成一支在本专业领域有影响、有知名度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专业教学团队。

力争到2013年达到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标准。

(1)专业带头人培养

专业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行业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在本行业企业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到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体系发达国家或省份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分析测试方法,到国内职业师资培训基地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提高其指导专业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和技术研发能力。

力争将专业带头人培养成为省内食品分析行业专家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职业教育专家,使其能够带领专业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

(2)骨干教师培养

骨干教师是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骨干教师团队建设,有利于培养优秀教师,强化骨干力量,带动教师整体的提高,是推动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计划培养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骨干教师10名,其中包括专任教师6名,企业兼职教师4名,并为其成长提供条件,每年选派5~6名骨干教师到省级以上分析检测中心或研究所进修,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提高其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和食品分析测试水平。

并根据专业方向,分期分批选送5名专任教师到相关的食品加工生产企业挂职锻炼1个月以上,提升他们解决食品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及分析能力。

(3)“双师”素质培训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以及国家设立的高职“双师”素质培训基地、行业协会组织以顶岗锻炼、短期进修等方式接受培训。

通过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到2012年12月,力争使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5%以上。

(4)外聘教师队伍建设

2011-2012年聘请20人次以上来校授课,兼职教师重点指导实践教学,参与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教材编写和应用性课题研究。

实现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以上,形成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表8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及预算

培养类型

培养对象

人数

资金投入(万元)

2011年

2012年

小计

专业带头人

郑虎哲

1

4.0

6.0

10.0

骨干教师

郝生宏

6

2.0

2.5

4.5

蔡智军

2.0

2.5

4.5

胡克伟

2.0

2.5

4.5

雷恩春

2.0

2.5

4.5

李文一

2.0

2.5

4.5

张玉廷

2.0

2.5

4.5

“双师素质”教师

魏丽红

4

1.0

1.5

2.5

肖彦春

1.0

1.5

2.5

关秀杰

1.0

1.5

2.5

郝长红

1.0

1.5

2.5

兼职教师

蒋晖

4

1.0

1.0

2.0

陈兆军

1.0

1.0

2.0

郭丽

1.0

1.0

2.0

孙红阳

1.0

1.0

2.0

合计

55.0

2.专业管理模式建设

(1)组织结构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需要教师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均离不开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以工作划分为基础的,对传统教研室组织基础上优化师资结构、改善师资的组织和管理,以使师资结构与专业现有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方案和辽南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服务社会能力,制定了优化组织结构方案(见图5)。

(2)运行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业务专长,提高专业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团队成员的健康发展,以建设和管理并重为原则,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以教学研究、课程建设、社会服务为突破口,制定了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专业教学团队管理机制。

构建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专业带头人责任机制、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定期研讨机制、多元评价机制等,以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注重教学团队和谐的文化氛围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一支富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建立教学管理机制。

构建“有效备课”督查机制、“高效课堂”运行机制、“有效测试”机制、“无效教学行为反思”机制、“教学过程管理体制”,实现教学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三是完善外聘教师聘任机制。

建立对兼职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的形成以及教学能力的培养制度,拓宽兼职教师来源,建立校外兼职教师数据库。

确保兼职教师的来源和数量。

通过对兼职教师开展高职教育理论、教学工作规范等的培训,确保兼职教师的质量。

四是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学校与企业多元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