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0590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docx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

一、考点突破: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标要求:

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法的普遍意义,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矛盾观的整体框架

2.准确理解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3.矛盾的普遍性

4.矛盾的特殊性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6.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7.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8.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9.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难点:

1.矛盾观的整体框架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在近三年的新课程高考中,本讲的内容一直是考查的重点。

1.考查题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

2.能力要求——着重考查考生对哲学基本观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且对能力要求的较高。

在本讲的学习中要注意多题型、多角度去思考和把握课本的基础知识点,并着重于理解和运用。

3.考查热点——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说明我国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意义;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运用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内容。

重点知识解读:

1.矛盾观的整体框架

2.准确理解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3.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要正确对待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求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实际运用

①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城乡之间的关系

②和谐社会建设与各种社会矛盾的关系

4.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

指矛盾着的事物及事物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一是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含义

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重要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实际运用

①不同性质的矛盾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②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两者关系

首先,二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其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场合表现为普遍性,在另一场合表现为特殊性。

方法论

①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②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实际运用

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个别试点、全国推广”“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6.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区别

含义

在复杂事物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从属地位

作用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联系(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关键词:

重点、中心、突出、首要、导向等。

7.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区别

含义

在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被支配地位

作用

起主导作用

不起主导作用

联系(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关键词:

主体、性质、主流等。

8.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范围不同

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

在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有一个,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

研究问题

不同

诸多矛盾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作用不同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性质

方法论具体要求不同

抓重点、关键和中心

一般适用于“办事情”

提示词:

牵牛鼻子、十个指头弹钢琴、眉毛胡子一把抓

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主流

一般适用于“看问题”

提示词:

本质、主流、主体、主导、性质

9.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含义

两点论:

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其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简单事物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

重点论: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在认识简单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关系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理论依据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

能力提升类

例1李白与杜甫被称为盛唐诗坛的“双子星”,但他们诗歌的美各有千秋。

以李白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是一种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

以杜甫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是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

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④艺术创作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一点通:

题干主旨是“李白与杜甫诗歌的美各有千秋”,①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③表述错误;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B

例2下表是2004~2011年八年来,历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的关键词: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农民

增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代

农业

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统筹城乡发展

水利

改革发展

这些不同关键词的确定,告诉我们()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B.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矛盾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D.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一点通:

题干列出了2004~2011年八年来,历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的关键词,说的都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只是不同的年份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显然选D;A观点对,但不符合题意;B、C表述不准确且材料中没体现。

答案:

D

综合运用类

例1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因稳定而高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金砖国家”,五国的发展模式各有不同:

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巴西是重要的“原料基地”,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印度是“世界办公室”,新加入的南非则是“非洲的资源库”。

这一现象()

A.证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B.说明了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强调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D.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一点通:

题干主旨是“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因稳定而高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金砖国家’,”体现了五国的共性,“五国的发展模式各有不同”又体现了五国的个性,D正确;题干没提到矛盾双方,A不选;B观点错误;题干中说的不是五国的主次矛盾问题,C不选。

答案:

D

例2寓言故事《西邻教子》中写道:

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

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④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一点通:

题干意为“邻居根据五个孩子的特点,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使其从事不同的工作”,做到了“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故①③④正确;②的内容材料中没体现,不选。

答案:

C

例3下图反映了新老两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一点通:

漫画反映了新老两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说的都是农民工问题,但他们在不同时期的想法不同,反映的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C正确;A观点错;B观点正确但与材料无关;D观点错。

答案:

C

思维拓展类

例12011年4月1日起,北京市开始实施新的停车收费标准,以缓解中心城区日益严重的交通拥状况。

读下表,回答问题。

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体现了()

A.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B.果断地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承认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一点通:

A观点错;B观点与材料无关;C观点错;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故D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D

例2我国“十二五”规划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国强民富”的发展道路。

“十二五”规划将“民富”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你如何看待“国强”和“民富”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点通:

本题考查的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关键在于理解什么是对立,什么是统一,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最后再从反面作答:

单纯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答案:

二者是相互区别的。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国家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个人的收入,因此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

国家强大,可以为人民富裕创造条件。

人民富裕了,可以更好地调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促进国家的强大。

单纯强调“国强”或“民富”都是片面的。

要全面把握二者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例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对全球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引发了人类的思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因地震和海啸所引发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核电产业的发展问题成为世界争议的焦点,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核电?

人们对此疑虑重重。

有资料显示,核电站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仅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同时,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

一座百万千瓦核电站每年只要补充30吨核燃料,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每年要燃烧330万吨煤。

核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技术与产业化的成熟度,优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

但从核电发展的历史来看,核电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核废料处理困难是影响核电发展的主要因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应如何看待核电的发展。

一点通:

本题关键要明确“矛盾分析方法”包括哪些具体的方法,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设问是“应如何看待核电的发展”所以重点要从方法论角度作答。

答案:

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科学认识发展核电的利与弊。

核电是一种低碳清洁能源,经济效益好,持续供应能力强;同时,核电也存在易泄漏、核废料处理困难等安全风险。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核电的优势与安全风险并存,在能源紧缺、全球变暖的时代背景下,核电代表着能源优质化方向,总体看来,发展核电利大于弊。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核电涉及到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核废料处理困难等问题,各国是否发展核电,要结合本国国情,相机抉择。

例42011年的“一号文件”首度聚焦水利问题,将水利建设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天气增加,我国现有的水利设施落后,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溉条件,现有灌溉条件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据估计每年旱灾和涝灾造成的粮食损失超过千亿斤,可以说,农田水利设施落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文件明确指出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出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运用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中央“一号文件”首度聚焦水利的决策依据。

一点通:

本题设问角度较小,需要学生对主要矛盾的含义、地位和作用熟练掌握,并要明确相应的方法论,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善于抓住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影响农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落后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可以有力促进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真正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易混易错点: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一点通: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事物内部”既是指一个简单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也可以指一个复杂事物内的不同矛盾。

只有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个事物之间才存在矛盾,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是不会存在矛盾的,因为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的说法不准确。

2.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一点通: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但不能说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与缺点只是对立统一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

3.矛盾两方面中的一方面叫对立,一方面叫统一。

一点通: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指矛盾两方面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不是一方面叫对立,一方面叫统一。

4.矛盾只存在于事物之间。

一点通:

矛盾不仅存在于一个统一体内部的两个事物之间,也存在于一个矛盾内部的两个方面。

5.重点论就是抓重点。

一点通:

“重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在认识简单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分清主流。

“抓重点”是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其理论依据是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原理。

1.共性与个性关系等同于整体和部分关系。

一点通:

共性与个性是指事物的性质。

共性即普遍性,指事物的“共同本质”。

特殊性即个性,指事物的“特殊本质”。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是指事物在空间或时间角度上的构成。

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一点通: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首先,二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其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一定场合表现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表现为特殊性。

3.矛盾分析法就是一分为二看问题。

一点通: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包括矛盾观的各个方法论即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的理论依据是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答题时间:

50分钟)

1.“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含的哲理是()

A.对立统一的关系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2.对不同排量汽车税率按7个梯度开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看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要不失时机地努力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④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和发展认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丝瓜俯视南瓜说:

“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

“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4.“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这体现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

B.

C.

D.

﹡6.“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

”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

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因此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说明()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B.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8.“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9.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

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10.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

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

父道:

“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

”遂其子不再怨。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1.为了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这体现了()

A.事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影响部分D.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12.当前,如何控制通货膨胀是一个热门话题。

有学者称:

按CPI(消费物价指数)计算,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一揽子商品价格决定的,一揽子商品中1/3是食品,食品中1/3是猪肉,所以,把猪管好就行了。

这里的“把猪管好就行了”所蕴含的哲理与下列俗语、成语相同的是()

①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④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3.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

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

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4.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

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申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15.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

”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摘收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

“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同学们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