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0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39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docx

专业管理实务试题集

 

专业管理实务

 

二、习题集

(一)水泥

(一)单选题

483.某水泥细度,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率为5.6%,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1.35g,若该负压筛测得水泥筛余率为5.0%,则该水泥的细度为为(C)(称取的试样和标准样的重量均为25.00g)。

P6-7-8

A.5.6B.5.4C.5.2D.5.0

 

解:

Ft=Rt/w=1.35/25=5.4(实测)

C=FS/Ft=5.6/5.4=1.04

Fc=C·F=1.04×5.0%=5.2%

 

484.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

4.1MPa,3.5MPa和4.3MPa,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C)。

A.4.0MPaB.4.1MPaC.4.2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解:

三值平均为4,(4-3.5)/4=12.5%超10%剔除3.5取(4.1+4.3)/2=4.2

485.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

77.8kN,73.5kN,75.0kN,76.2kN,75.6kN和74.5kN,则该组试块28d的抗压强度为(C)。

P18

A.46.1MPaB.46.7MPaC.47.1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解:

六值平均为75.4,(77.8-75.4)/75.4=3.1%(75.4-73.5)/75.4=2.5%均不超10%

RC=FC/A=[75.4/(40*40)]*1000=47.1MPa

486.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C)。

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

编号

A

C

C-A

测定值

判断

1

11.0

13.0

2

差4.5

2

12.0

18.5

6.5

487.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

4.1MPa,3.7MPa和4.3MPa,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A)。

A.4.0MPaB.4.1MPaC.4.2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488.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A)。

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

编号

A

C

C-A

测定值

判断

1

11.0

17.0

6

2

12.5

18.0

5.5

489.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

31.0kN,32.5kN,28.5kN,27.7kN,34.0kN和33.5kN,则该组试块3d的抗压强度为(D)。

A.19.5MPaB.19.9MPaC.20.4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490.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

2200N,1900N和1800N,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A)。

P17

A.4.3MPaB.4.4MPaC.4.6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解:

三值平均1967N(2200-1967)/1967=10.6%>10%剔除2200(1900+1800)/2=1850N

1850*0.00234=4.3MPa

491.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

2000N,1900N和1800N,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A)。

A.4.4MPaB.4.2MPaC.4.3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492.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

43KN,42kN,39kN,40kN,41kN和46kN,则该组试块3d的抗压强度为(A)。

A.25.6MPaB.26.0MPaC.26.2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493.采用80μm试验筛(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1.00)进行水泥细度测试时,称取25.00g水泥样品,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1.35g,则该水泥样品的细度为(B)。

A.5.6%B.5.4%C.5.2%D.5.0%

494.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

90kN,93kN,89kN,91kN,90kN和90kN,则该组试块28d的抗压强度为(B)。

A.56.2MPaB.56.5MPaC.56.7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495.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

3200N,3400N和2800N,则该组试块28d的抗折强度为(C)。

A.7.4MPaB.7.5MPaC.7.8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496.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

40KN,42kN,39kN,40kN,41kN和40kN,则该组试块3d的抗压强度为(B)。

A.25.0MPaB.25.2MPaC.25.4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497.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

6.8MPa,6.2MPa和6.9MPa,则该组试块28d的抗折强度为()。

A.6.6MPaB.6.8MPaC.6.9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498.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B)。

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

编号

A

C

C-A

测定值

判断

1

11.0

13.0

2

2

12.0

15.5

3.5

499.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B)。

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

编号

A

C

C-A

测定值

判断

1

11.0

14.5

2

12.0

15.0

500.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

6.8MPa,6.2MPa和7.9MPa,则该组试块28d的抗折强度为(D)。

A.7.0MPaB.6.8MpaC.6.5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501.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

80kN,73kN,89kN,91kN,90kN和90kN,则该组试块28d的抗压强度为(B)。

A.53.4MPaB.55.0MPaC.56.3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502.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

7.3(7)MPa,6.3MPa和7.6(5)MPa,则该组试块28d的抗折强度为()。

A.6.3MPaB.7.3MPa7.6C.7.1MPa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

503.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A)。

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

编号

A

C

C-A

测定值

判断

1

11.5

17.0

6.5

2

12.0

18.0

6

504.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B)。

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

编号

A

C

C-A

测定值

判断

1

14.0

16.5

2.5

差4

2

12.5

18.0

6.5

505.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B)。

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

编号

A

C

C-A

测定值

判断

1

11.0

16.0

5

2

12.5

14.5

2

506.采用45μm试验筛(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1.00)进行水泥细度测试时,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0.5g,则该水泥样品的细度为(A)。

P6

A.5.0%B.5.2%C.2.0%D.2.2%

 

解:

Ft=Rt/w=0.5/10=5%

Fc=C·F=1×5.0%=5%

507.采用45μm试验筛(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1.06)进行水泥细度测试时,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0.5g,则该水泥样品的细度为(C)。

A.5.0%B.5.2%C.5.3%D.2.1%

508.某水泥细度,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率为5.6%,采用80μm试验筛,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1.35g,则其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

A.0.96B.1.04C.1.00D.0.98

解:

Ft=Rt/w=1.35/25=5.4%

C=FS/Ft=5.6/5.4=1.04

509.某水泥细度,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率为5.4%,采用80μm试验筛,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1.40g,则其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A)。

A.0.96B.1.04C.1.00D.0.98

解:

Ft=Rt/w=1.40/25=5.6%C=FS/Ft=5.4/5.6=0.96

510.矿渣水泥不适用于(C)。

A.大体积混凝土工程B.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

C.早期强度较高的混凝土D.水中工程

二、多选题

511.水泥细度检验用试验筛的筛孔尺寸可以为(CD)。

A.135μmB.90μmC.80μmD.45μmE.160μm

512.水泥密度检验时,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有(ABC)。

P23

A.李氏瓶B.恒温水槽C.天平D.净浆搅拌机E.沸煮箱

513.水泥比表面积检验时,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有(ABC)。

P21

A.勃氏透气仪B.烘箱C.天平D.净浆搅拌机E.沸煮箱

514.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时,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有(ABC)。

P8

A.水泥净浆搅拌机B.维卡仪C.天平D.沸煮箱E.烘箱

515.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中,温度达到(20±2)℃的包括(ABCE)。

P8

A.水泥温度B.标准砂温度C.试验室温度

D.养护水温度E.试验仪器温度

516.水泥安定性检验时,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有(ABCD)。

A.水泥净浆搅拌机B.维卡仪C.天平D.沸煮箱E.烘箱

517.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时,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有(ABC)。

A.水泥净浆搅拌机B.维卡仪C.天平D.沸煮箱E.烘箱

518.水泥试样应存放在密封干燥的容器内,并在容器上注明(ABCDE)。

P6

A.生产厂名称B.品种C.强度等级D.出厂日期E.送检日期

519.以下水泥技术试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CD)。

A.雷氏夹膨胀测定仪中标尺最小刻度为0.5mmP8

B.量水器最小刻度为1mlP90.1ml1%

C.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

D.天平分度值不大于1g

E.沸煮箱能在45±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并保持3h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无需加水p1230±5min

520.以下水泥(AD)试验用到了水泥标准稠度净浆。

A.安定性检验B.细度C.强度D.初、终凝时间测定E.密度

521.以下水泥安定性检测结果判定中叙述正确的是(BD)。

P12

A.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值大于5.0mm时,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B.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该水泥安定性合格

C.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差值大于5.0mm时,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D.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差值超过4.0mm时,该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

E.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差值超过4.0mm时,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522.以下水泥初、终凝时间检测叙述正确的是(ACE)。

P14

A.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B.当试针沉入试体(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C.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

D.当试针沉入试体(6±1)mm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E.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523.以下有关水泥强度检测叙述正确的是(BC)。

A.水泥检测采用的是水泥标准稠度净浆

B.水泥检测采用的是水泥胶砂试体

C.水泥抗压强度试验机的加荷速率为(2400±200)N/SP18

D.水泥抗折强度试验机的加荷速率为(150±10)N/SP1750±10N/S

E.试件在水中养护的养护水的温度为(20±2)℃(20±1)℃

524.水泥抗折强度测定结果判断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CD)。

P18

A.抗折强度:

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取中间值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B.抗折强度:

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C.抗折强度:

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5%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D.抗折强度:

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两个都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E.抗折强度:

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两个都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重做试验

525.水泥抗压强度测定结果判断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DE)。

A.抗压强度:

当六个测试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5%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再取剩下的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

B.抗压强度:

当六个测试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再取剩下的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

C.抗压强度:

当六个测试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再取剩下的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

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的±10%的,该组结果作废。

D.抗压强度:

当六个测试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再取剩下的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

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的±15%的,该组结果作废。

E.抗压强度:

当六个测试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5%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再取剩下的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

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的±15%的,该组结果作废。

526.水泥胶砂的配制当中,每锅胶砂的材料质量为(BCE)。

P16

A.水泥应为(450±5)gB.水泥应为(450±2)gC.标准砂应为(1350±5)g

D.水应为(450±1)gE.水应为(225±1)g

527.下列有关水泥试体不同龄期的强度应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说法正确的是(BCD)。

P17

A.24h±5minB.24h±15minC.72h±45min

D.7d±2hE.>28d±6h8h

528.以下有关水泥抗压强度试验说法正确的是(ABD)。

P18

A.抗压强度在试件的侧面进行

B.半截棱柱体试件中心与压力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

C.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5mm10

D.整个加荷速率为(2400±200)N/S

E.整个加荷速率为(2200±100)N/S

529.以下有关水泥细度检测说法正确的是(AD)。

P6

A.水泥细度检测用有负压筛、水筛法、手工筛法三种

B.几种方法中以手工筛法为准

C.试验筛应保持清洁,负压筛和手工筛应保持湿润

D.几种方法中以负压筛法为准

E.试验称取的试样应精确至0.1g0.01

530.以下关于水泥胶砂流动度仪器设备中说法正确的是(ABCDE)。

P20

A.跳桌的基座尺寸为400mm*400mm*690mm

B.捣棒直径为(20±0.5)mm,长度约为200mm

C.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

D.试验时,水泥试样、拌合用水、仪器、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E.试模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

531.以下关于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步骤中说法错误的是(ABE)。

P20

A.如跳桌在48h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B.将拌好的胶砂分三层迅速装入试模

C.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

D.开动跳桌后,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1s内完成25次跳动

E.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就在8min内完成

三、判断题

532.水泥试件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

(√)

533.水泥抗折强度测定时,加荷速率为(150±10)N/S。

(×)

534.含水为5%的砂子220kg,将其烘干恒重为209.52kg。

(√)

535.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具有的总表面积,以m2/kg表示。

(√)

536.当水泥试验筛修正系数C值在0.75~1.25范围内时,试验筛可继续使用。

0.8-1.2(×)

537.水泥强度检测试体为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

(√)

(四)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

(一)小李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员,现在做通用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的相关试验,请对他的工作给予指导(多选题):

538.在做通用硅酸盐水泥化学指标相关试验时,化学指标中非选择性指标的是()。

P4

A.碱含量B.不溶物C.三氧化硫D.氯离子E.细度

539.在做通用硅酸盐水泥物理指标相关试验时,物理指标中非选择性指标的是()。

A.安定性B.凝结时间C.烧失量D.强度E.细度

540.水泥的安定性检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

A.水泥净浆搅拌机B.维卡仪C.雷氏夹D.雷氏夹膨胀测定仪E.沸煮箱

541.水泥细度检测中,当修正系数C值符合()时,试验筛可继续使用。

A.0.75B.0.85C.0.9D.1.15E.1.3

 

(二)混凝土

一、单选题

542.欲设计C35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A)MPa。

P64

A.43.2B.41.6C.44.9D.40

试配强度35+1.645*5=43.2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0~C35

>C35

标准差

4.0

5.0

6.0

543.欲设计C50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D)MPa。

A.56.6B.55C.58.2D.59.9

544.

某工程的混凝土变异系数为20%,平均强度为24MPa,设计强度等级C20,该工程混凝土的标准差为(D)。

变异系数亦即为标准差与平均强度的比根据下式计算:

  20%=

/24

=24*20%=4.8MPa

A.2.3MPaB.3.45MPaC.4.6MPaD.4.8MPa

545.以下有关混凝土的质量评定说法错误的是(D)。

A.变异系数是评定混凝土质量均匀性的指标

B.变异系数等于标准差除以平均值

C.混凝土的标准差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D.变异系数越大,表示混凝土质量越稳定

546.现场需300kg的干砂,那么含水率3%的湿砂需(C)kg。

A.330B.303C.309D.300.3

解:

由∵砂含水率=水/干砂得

砂含水率=(湿-干)/干干=湿/(1+含水率)

300=湿/(1+3%)∴湿砂=300(1+3%)=309kg

547.以下有关混凝土的碳化说法错误的是(B)。

(547-553基础)

A.混凝土的碳化会减弱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B.混凝土的碳化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C.混凝土的碳化会引起混凝土的微细裂缝

D.混凝土的碳化有弊无利

548.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的固相体积,小于水化前反应物的总体积,从而致使混凝土产生体积减缩,这种现象称为(D)。

A.干湿变形B.徐变C.温度变形D.化学收缩

549.用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来测定混凝土的(D)。

A.粘聚性B.保水性C.泌水性D.流动性

550.建筑工程中一般多采用(A)作细骨料。

A.河砂B.湖砂C.山砂D.海砂

551.混凝土强度中(A)最大。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弯强度D.抗剪强度

552.混凝土强度中(B)最小。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弯强度D.抗剪强度

553.(A)常作为判定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并作为确定强度等级的依据。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弯强度D.抗剪强度

554.(567相关)某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工地一月内按施工配合比施工,先后取样制备了30组试件(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测出每组(3个试件)28d抗压强度代表值依次为(MPa):

26.5、26.0、29.5、27.5、24.0、25.0、26.7、25.2、27.7、29.5、26.1、28.5、25.6、26.5、27.0、24.1、25.3、29.4、27.0、29.3、25.1、26.0、26.7、27.7、28.0、28.2、28.5、26.5、28.5、28.8,该批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为(B)MPa。

A.27.5B.27.0C.26.8D.27.4

555.欲设计C30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B)MPa。

A.21.8B.38.2C.30D.40

556.已知普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为38.2MPa,水泥实际抗压强度为48MPa,粗骨料为碎石(A=0.46,B=0.07),则其水灰比(W/C)应为(B)。

A.0.44B.0.56C.0.65D.0.70

 

557.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A)倍。

A.1/4B.1/2C.3/4D.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注:

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558.要试配混凝土强度为C25时按GB50204规定,混凝土标准方差

取(B)。

A.4B.5C.6D.8

559.要试配混凝土强度为C40时按GB50204规定,混凝土标准方差

取(C)。

A.4B.5C.6D.8

5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