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072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docx

北京语文会考答案

2016北京语文会考答案

【篇一:

2016年北京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txt>座位序号语文试卷

考场号必答题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5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军函陵军:

军队b.又欲肆其西封封:

疆界..

c.唯君图之图:

考虑d.秦伯说,与郑人盟说:

高兴..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其无礼于晋以:

因为.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

这样.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

哪里.

d.吾其还也其:

还是.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

4.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选文中的“东道主”是指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现代生活中,“东道主”的意思是①。

选文中的“行李”是指②,现在“行李”的意思是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分)

5.请结合选文内容和下面的“课文背景形势图”,用选文原句填空。

(4分)

从形势图看,晋国处在秦、郑之间,攻打郑国对晋国最有利,而对秦国利益不大。

因此,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①”,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越过别国统治郑国,又以“②”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最后得出亡郑是“阙秦以利晋”的结论,成功说服了秦伯。

二、名著阅读(8分)

依据相关名著中的内容,完成6-8题。

6.《边城》的结尾写道: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句话充满了凄凉、哀愁,还饱含着牵挂与期盼,意味深长。

句中的“这个人”指的是。

(2分)

7.下列对《边城》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边城茶峒有在端午节捉鸭子、赛船的习俗,翠翠的爱情故事与此有关。

b.老船夫与孙女儿翠翠相依为命,生活很拮据,但依然很受人们的尊重。

c.天保和傩送每夜轮流唱歌以表达对翠翠的爱慕之情,这让翠翠很反感。

d.老船夫在雷雨之夜去世,乐善好施的船总顺顺帮着料理了老人的后事。

8.《呐喊》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句子,对下列句子出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

”这是《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呐喊。

b.“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

”这是

《一件小事》中“我”的反省。

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是《社戏》中“我”的思考。

d.“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

你算是什么东西!

”这是《阿q正传》中阿q的口头禅。

三、文学作品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9-13题。

风波

鲁迅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它通黄的光线了。

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这已经是晚饭的时候了。

这时候,九斤老太正在大怒,拿破芭蕉扇敲着凳脚说:

“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不愿意眼见这些败家相,——还是死的好。

立刻就要吃饭了,还吃炒豆子,吃穷了一家子!

伊的曾孙女儿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见这情形,便直奔河边,藏在乌桕树后,伸出双丫角的小头,大声说:

“这老不死的!

这村庄的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

九斤老太自从庆祝了五十大寿以后,便渐渐地变了不平家,常说伊年青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总之现在的时世是不对了。

何况六斤比伊的曾祖,少了三斤,比伊父亲七斤,又少了一斤。

所以伊又用劲说:

“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伊的儿媳七斤嫂子将饭篮在桌上一摔,愤愤地说:

“六斤生下来的时候,不是六斤五两么?

我想便是太公和公公,也不见得正是九斤八斤十足,……”

七斤嫂忽然看见七斤从小巷口转出,便对他嚷道:

“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不捏锄头柄了;他帮人撑着航船,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

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

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

七斤一手捏着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叹一口气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地道:

“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叹一口气,说:

“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

【篇二:

2016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阅卷须知:

1.认真掌握评分标准。

2.按规定的要求操作。

必答题一(12分)

1.a(2分)2.b(2分)3.b(2分)

4.①请客的主人②出使的人(2分)

5.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邻之厚,君之薄也(4分。

每空2分)

二(8分)

6.傩送(2分)7.c(3分)

三(22分)9.c(3分)

10.⑴①罗贯中②关羽③赵云(3分)⑵d(3分)

11.d(选d项,3分;选a项,1分;选b、c项,不得分)(3分)

12.示例:

句中写六斤由“双丫角”变成“一支大辫子”以及“新近裹脚”,说明她长大了,这是“变”。

据此批注“变了”。

但依然捧着带铜钉的饭碗,六斤们的生活贫穷依旧,这是“不变”;“新近裹脚”表面是“变”,但实际上写的是这种陋习和守旧的思想依旧,六斤们的精神状态依旧,因此这还是“不变”。

因此又批注为“又不变”。

(5分。

说明“变”的依据1分,说明“不变”的依据4分)

13.示例一:

我认为本篇的主旨是反思辛亥革命的失败。

就本篇来看,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就是剪了七斤的辫子,并引发了一场风波。

但风波之后一切依旧,革命并没有改变村人们的生活。

再比如《阿q正传》中写到革命后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换了名目而已。

可见辛亥革命并没有对民众及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是不彻底的。

示例二:

我认为本篇的主旨是批判民众的极度愚昧与落后。

就本篇来看,被称为“出色人物兼学问家”的赵七爷居然说北洋军阀张勋是张翼德的后代,还有一支丈八蛇矛;可见其愚昧无知。

更可悲的是村人们对如此荒谬的说法深信不疑,更见其愚昧无知。

再比如《药》中的华老栓及茶客们都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可以看出民众的愚昧无知。

示例三:

我认为本篇的主旨是批判守旧复古的思想。

就本篇来看,贯穿始终的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埋怨,而赵七爷及村人们也都认为革命是“造反”,还是留着辫子更安心。

这些都体现了守旧思想以及作者对守旧思想的批判。

再比如《狂人日记》中提到“从来如此,便对么?

”,并认为四千年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体现了对守旧复古的批判。

(5分。

明确主旨1分,结合本文2分,联系其他作品2分)8.c(3分)

选答题

四(18分)

14.

(1)b(2分)

(2)b(选b项,3分;选a项,1分;选c、d项,不得分)

(3分)(3)①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②为戏剧的情节服务③使观众兴奋并宣泄情绪。

(3分。

每空1分)

(4)示例:

黑色脸谱表示或严肃、或刚毅、或耿直的人物性格。

唱词中面对着太后的循私,强硬逼迫,包拯唱道:

“拼着官儿我不做,天大的祸事我承担。

将陈世美搭在铜铡案,铡了这负义的人再见龙颜。

”表现了包拯不畏皇权,敢于为民妇秦香莲做主,公正办案。

黑色的脸谱很好地表现了包拯铁面无私,正直公正的性格特点。

(5分。

说明黑色脸谱特点1分,联系唱词分析4分)

(5)示例一:

选择蓝脸沙僧。

蓝脸表示性格刚强,脸谱中圆点(应是红色)表示他是僧人,脸谱暗示了沙僧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取得真经的故事。

将他选为礼物,有鼓励朋友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之意。

示例二:

选择黑脸张飞。

黑脸表示豪爽,威武有力,豹头环眼寓意其骁勇,“蝴蝶脸”暗含“飞”字,脸谱面带大笑兼大怒之相,表明其真性情。

将他选为礼物,有祝愿朋友威武有力之意。

示例三:

选择紫脸庞统。

紫色脸谱表示其稳重,脸谱上的八卦图,表示他神机妙算,有智慧。

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三国著名谋士,有助刘备夺取西川之功。

将他选为礼物,有称赞朋友聪明有智慧之意。

示例四:

选择黄脸典韦。

黄脸表示忠勇、剽悍,典韦脸谱的眉间用双戟兵器勾画,表示其勇猛。

典韦是曹操手下的杰出的大将,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

选他作为礼物,有祝朋友勇武之意。

示例五:

选择白脸曹操。

虽然白脸表示奸诈、多谋或刚愎自用,脸谱上的下垂的“法令纹”表示他老奸巨滑,但也同时说明曹操老谋深算,是一位有智慧的政治家。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脸谱反映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

选他作为礼物,可以让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脸谱艺术。

(5分。

说明脸谱特点1分,脸谱的象征意义2分,理由2分)五(18分)

15.

(1)b(2分)

(2)d(选d项,3分;选b项,1分;选a、c项,不得分)(3分)

(3)①内容变化②思维惰性③能力弱化(3分。

每空1分)

(4)示例一:

科技发展会为我们的阅读提供更多的帮助。

手机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手机阅读。

一些服务机构也适应这种趋势,利用科技手段为阅读服务。

例如移动图书馆的设想,为市民提供更全面、更方便地阅读。

通过手机,我们一样可以读四大名著,读世界经典。

可见,科技可以成为我们阅读的“翅膀”。

示例二:

“手机阅读”也可以实现有价值的阅读。

2014年超过一半的成年国民采用数字化阅读方式,手机阅读成为很多人日常的阅读方式。

只要具有读书的静心和耐心,你会发现,手机可以让我们选择更多的经典作品,可以让我们更方便地连贯阅读,可以更快捷地感受文字,进入作者描写的世界。

只要静下心来,手机阅读同样可以获得审美体验和人生思考。

示例三:

深度阅读可以促进一个人的精神成长。

打开纸质书籍阅读,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沉醉其中,感受着文中的跌宕起伏,在纸张上记录自己的冷静思考。

这个阅读过程就是我们思维发展和思想成熟的过程,正如作者所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这种丰富的阅读体验,会使我们的精神更加丰满。

(5分。

观点1分,结合材料分析4分)

(5)示例一:

电子阅读未必就会演化为“浅阅读”“泛阅读”。

理由:

电子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随着科技发展,电子阅读这种方式使得阅读越来越方便、快捷;“浅阅读”“泛阅读”是指阅读不深入思考、流于表面的一种阅读状态。

阅读状态与阅读时的心态和对阅读的认识有密切关系,而与阅读的方式并没有直接关系。

示例二:

经典作品未必抵挡得住快餐文化的冲击。

理由: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追求速成、不重积累的“快餐文化”现象随处可见:

人们阅读以实用性为主,功利化明显;图书出版,什么畅销出什么,什么赚钱出什么;悬疑、玄幻、青春、爱情这些图书占据着销售排行榜的前列,大众跟风阅读。

可见,当前形势下,经典作品能否抵挡得住快餐文化的冲击,尚需进一步的观察。

(5分。

质疑2分,理由3分)

六(40分)作文

【篇三:

2016年北京春季会考试题(语文)】

pclass=txt>位

考2016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

必答题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5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军.函陵军:

军队b.又欲肆其西封.封:

疆界

c.唯君图.之图:

考虑d.秦伯说.,与郑人盟说:

高兴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其无礼于晋以:

因为

b.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

这样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

哪里

d

.吾其.还也其:

还是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

4.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选文中的“东道主”是指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现代生活中,“东道主”的意思是①。

选文中的“行李”是指②,现在“行李”的意思是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分)

5.请结合选文内容和下面的“课文背景形势图”,用选文原句填空。

(4分)

从形势图看,晋国处在秦、郑之间,攻打郑国对晋国最有利,而对秦国利益不大。

因此,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①”,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越过别国统治郑国,又以“②”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最后得出亡郑是“阙秦以利晋”的结论,成功说服了秦伯。

二、名著阅读(8分)

依据相关名著中的内容,完成6-8题。

6.《边城》的结尾写道: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句话充满了凄凉、哀愁,还饱含着牵挂与期盼,意味深长。

句中的“这个人”指的是。

(2分)

7.下列对《边城》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边城茶峒有在端午节捉鸭子、赛船的习俗,翠翠的爱情故事与此有关。

b.老船夫与孙女儿翠翠相依为命,生活很拮据,但依然很受人们的尊重。

c.天保和傩送每夜轮流唱歌以表达对翠翠的爱慕之情,这让翠翠很反感。

d.老船夫在雷雨之夜去世,乐善好施的船总顺顺帮着料理了老人的后事。

8.《呐喊》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句子,对下列句子出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

”这是《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呐喊。

b.“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

来。

”这是《一件小事》中“我”的反省。

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是《社戏》中“我”的思考。

d.“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

你算是什么东西!

”这是《阿q正传》中阿q的口头禅。

三、文学作品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9-13题。

风波

鲁迅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它通黄的光线了。

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这已经是晚饭的时候了。

这时候,九斤老太正在大怒,拿破芭蕉扇敲着凳脚说:

“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不愿意眼见这些败家相,——还是死的好。

立刻就要吃饭了,还吃炒豆子,吃穷了一家子!

伊的曾孙女儿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见这情形,便直奔河边,藏在乌桕树后,伸出双丫角的小头,大声说:

“这老不死的!

这村庄的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

九斤老太自从庆祝了五十大寿以后,便渐渐地变了不平家,常说伊年青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总之现在的时世是不对了。

何况六斤比伊的曾祖,少了三斤,比伊父亲七斤,又少了一斤。

所以伊又用劲说:

“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伊的儿媳七斤嫂子将饭篮在桌上一摔,愤愤地说:

“六斤生下来的时候,不是六斤五两么?

我想便是太公和公公,也不见得正是九斤八斤十足,……”

七斤嫂忽然看见七斤从小巷口转出,便对他嚷道:

“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不捏锄头柄了;他帮人撑着航船,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

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

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

七斤一手捏着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叹一口气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地道:

“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叹一口气,说:

“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

”七斤嫂赶忙地问。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

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道:

“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

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七斤嫂吃完三碗饭,偶然抬起头,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

伊透过乌桕叶,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而且穿着宝蓝色竹布的长衫。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

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

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七斤嫂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

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

一次是和他怄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七斤嫂记得,两年前七斤喝醉了酒,曾经骂过赵七爷是“贱胎”,所以这时便立刻直觉到七斤的危险。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

”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说。

七斤嫂竭力赔笑道:

“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

——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

”七爷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

这倒是要紧的事。

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嫂自言自语地说:

“这怎么好呢?

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

“那也没法。

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

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没有听完,便指着八一嫂的鼻子说:

“阿呀,这是什么话呵!

那时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谁都看见;连六斤这小鬼也都哭,……”六斤刚吃完一大碗饭,拿了空碗,伸手去嚷着要添。

七斤嫂正没好气,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下去,大喝道:

“谁要你来多嘴!

你这偷汉的小寡妇!

”扑的一声,六斤手里的空碗落在地上了,立刻破成一个很大的缺口。

七斤直跳起来,捡起破碗,合上检查一回,一巴掌打倒了六斤。

六斤躺着哭,九斤老太拉了伊的手,连说着“一代不如一代”,一同走了。

赵七爷本来是笑着旁观的;但自从八一嫂说了“衙门里的大老爷没有告示”这话以后,却有些生气了,说:

“大兵是就要到的。

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注。

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他两手同时捏起空拳,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向八一嫂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村人们呆呆站着,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

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七斤的犯..

法,也觉得有些畅快。

他们也就慢慢地走散回家,关上门去睡觉。

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

“辫子呢辫子?

丈八蛇矛。

一代不如一代!

皇帝坐龙庭。

破的碗须得上城去钉好。

谁能抵挡他?

书上一条一条写着。

……”

第二日清晨,七斤依旧撑航船进城,傍晚拿着一个饭碗回村,对九斤老太说,这碗是在城内钉合的,因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个铜钉,三文一个,一总用了四十八文小钱。

九斤老太很不高兴地说:

“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活够了。

三文钱一个钉;从前的钉,这样的么?

我活了七十九岁了,……”

此后七斤虽然是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

“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

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了,大家见了,都笑嘻嘻地招呼。

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健康。

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

(有删改)

【注】张大帅:

指北洋军阀张勋。

清朝灭亡后,为表示效忠清室,张勋禁止部下剪辫子,并于1917年率领

他的“辫子军”进入北京,拥末代皇帝溥仪复辟。

9.下列填写在横线上的汉字字形以及对句中加点字的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囚徒自(zu?

)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

②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

b.横线上应填“作”;“累”读作“lai”,意思是“使疲劳”;“模”读作“m?

”。

10.小说中写到了“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请完成下面与“三国”有关的⑴⑵题。

⑴《三国志》为“二十四史”之一;而《三国演义》则为长篇章回小说,其作者是①。

赵七爷所熟悉的“五虎将”除了黄忠、马超、张飞外,还有“大意失荆州”的②和引发“刘备摔阿斗”的③。

(3分)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d.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1.下列有关赵七爷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赵七爷在革命后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表现了他

对太平生活的向往。

b.当七斤等与他有仇的人遭遇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