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0731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0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粤题精讲】

  1.(2004年广东)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

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

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

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楞着干嘛?

”妈妈大声地训斥我:

“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名师剖析:

前三项没有错误。

D项中的“训斥我”后的分号应该改为逗号,前后引号内的话都是“妈妈”一个人说的。

  答案D

  2.(2005年广东)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

已分不清天上浙浙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

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她讲:

“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

“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

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名师剖析:

A项“《雅思(IELTS)考试》”和《博思BULATS考试》,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B项,全部顿号改为逗号,问号前一个改为逗号,后一个改为句号,因为都是陈述语气。

C项“《幸运52》”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冒号去掉。

  答案:

D

  【粤考趋势】

  自2004年开始,标点符号的使用又重新作为考察内容,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标点试题较少,有被淡化的趋势。

从题型上看,过去常见的题型有两种,一是选择题,即要求选出标点运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与语病题结合考,让考生找出一段话中有语法或标点运用有误的几处,并加以改正。

广东高考实际上已放到文言文里面考断句能力。

  【考点透析】

  

(一)问号

  1.选择问句,问号用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如:

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美容美发培训班呢?

  2.倒装问句,问号用句末。

  如:

你知道她来干什么吗,老王?

  3.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表陈述语气,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句号。

  如:

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4.反问句感情强烈,句末改用叹号。

  如:

这样的人都不法办,难道还有天理吗!

  5.选择问句为了表示强调,具有相对独立性,每项后面可用问号。

  如:

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

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

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6.连续问句,各句前后语意连贯,各句后用问号。

  如:

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

他不处理日常政务?

市里难道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

我心里纳闷。

  7.肯定和否定连用的正反问句式如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而用逗号或句号。

  如:

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生”这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8.表疑问的独词句后用问号。

  如:

“啊!

地狱?

”我很吃惊,只是支吾着,“地狱?

——论理,就该也有。

  

(二)冒号

  1.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如下、例如”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

“啊,原来是你!

  2.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3、“××说”,如果只管下面便用冒号,只管上面便用句号,既管上又管下,一般用逗号。

  如:

①岳军小声解释说:

“见识见识嘛,不会起化学反应的。

”(只管下)

  ②“见识见识嘛,”岳军小声解释说,“不会起化学反应的。

”(既管上又管下)

  ③“见识见识嘛,不会起化学反应的。

”岳军小声解释说。

(只管上)

  4.非提示性话语后边不能用冒号。

  如:

省教育厅在给孙家村的纪念碑上刻着:

“办学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该句“刻着”没有提示性作用,后面的冒号要删掉。

  5.间接引用的“说”后面不用冒号。

  如:

今天早上刚一碰面,她就高兴地对我们说,她的病好了,可以参加今天晚上的演出了,希望我们都能早点到场。

  6、句子中分说部分去掉后,其内容与形式仍然是完整的,不能用冒号,只能用破折号。

  如: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7.冒号的提示范围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如:

大量事实证明:

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冒号管到句末,应把冒号改为逗号。

  (三)顿号、逗号

  1.不是并列关系的词语,中间不应用顿号。

  如:

我校地址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街。

(“新疆”和“乌鲁木齐”“碱泉街”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领属关系。

  2.相邻数字连用,如果表示确数,中间要用顿号。

如果表示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如:

①那时候,他们还都只是一些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概数)

  ②日本有的大学二、三年级都开有语法课,但每学年只有25学时。

(确数)

  3.数字之间如果省略词语,就要用顿号。

  如:

我们第一、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贴紧教材讲授与复习。

  4.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5.并列的各项比较简单,应用顿号隔开,如果并列的各项都带有语气词“啊”“呀”“啦”等,停顿比较大,就用逗号。

  如:

①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非常熟悉的。

  ②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6.较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应该用逗号。

  如:

①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

  ②刀子,叉子,玻璃酒杯,大大小小的花瓷盘子,都放出耀眼的光。

  7、反复的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

水,水,我要喝水。

  8.并列成分作谓语,作补语,尽管这些并列短语比较短,其中间也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

①一群人在唱歌,跳舞。

  ②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四)分号

  1.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如: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

龙王也赞赏鲁班的好手艺,答应把龙宫借给他三天;但,限期到得归还,一个时辰也不得拖延。

  3.并列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可以不用分号;若有逗号,则用分号。

  如: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

一要发动群众,二是要找准目标,三是要速战速决。

  (五)引号

  引号与点号连用时,点号是放在引号内,还是放在引号外,这要看引文是完整地照录别人的话,还是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而定。

有以下四种情况:

  1.引文本身是照录别人的话,引来后仍作独立的句子使用,引文末尾仍用原文的点号,放在引号内。

  如:

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

“你!

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2.引文不完整或把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

  如: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3.引用的话末尾的标点是问号或叹号,则应保留。

  如:

①他把“醉卧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②那天晚上,我刚刚走到胡同口,就听见“啊呀!

”一声。

  4.以地名来命名的路、站、工程等均不能使用引号。

  如: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句中的“秦山第二核电站”所用引号要去掉。

  (六)括号

  1.句内括号和点号连用。

  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的,句内括号应处在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后。

如果被注释的分句后边有点号,应放在括号后面。

句内括号里的语句可以使用各种标点,但句末不能使用标点(问号、叹号除外)。

  2.句外括号和点号连用。

  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一个或几个)的,句外括号要放在全句句末标点之后,括号里边的语句末尾可以使用各种标点。

  如:

他栽培了许多鲜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七)破折号的

  1.破折号在句中可以表示解释说明,表示话题转换,意思的递进,说话的断断续续,声音的延长,分项列举,插说和夹注等。

  2.破折号前面的词句原来有点号,用了破折号后,一般不必再保留那个标点。

  如:

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小屋。

  3.如果破折号前后表示跳跃或转折,破折号前的点号不一定省去。

  如: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

”赵七爷站在七斤嫂的对面说。

  4.两个破折号连用,前一个表示插入,后一个表示承接,两个破折号相当于一个括号。

  如: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孔乙己》)

  5.破折号和括号都表示注释,不同之处是:

破折号汪释的文字在阅读时应该读出,括号内的注释文字不能朗读出来。

  (八)省略号

  1.省略号常见的用法有两种:

一种是引文省略,一种是列举省略。

  如: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省略号所表示的不必尽举的同类事物的省略,一般要在列出三项以后再用。

  3.省略号前如果有逗号、顿号,可以不用,只要不妨碍语意的表达。

  4.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所以用了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

  5.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不同之处是:

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

  (九)书名号

  1.书名号的几种特殊用法:

  近两年高考中频频出现对书名号的考查,要格外重视书名号的用法辨析。

书名号主要用于表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但还有几种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同时还要注意几种容易误用的情况。

  

(1)书名、篇名一起出现。

  如果篇从属于书,书名在前,篇名在后。

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篇名里还有书名,就要使用两个书名号,外为双书名号,内为单书名号。

如:

李教授撰写的《谈曹植的〈白马篇〉的爱国情结》一文获得了好评。

  

(2)电影、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文化产品的名称可用书名号。

如:

  ①片尾曲《我心永恒》是《泰坦尼克号》影片的经典绝唱。

  ②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的单口相声《逗你玩》雅俗共赏,堪称相声中的精品。

  (3)电视台、电台的节目可用书名号。

如:

  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4)法律、条例的名称也用书名号。

如: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的原则。

  (5)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而课程名不用书名号。

如:

  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会版的《微积分》。

  (6)丛书名与部分书名的使用。

  如果丛书和部分书一起出现,就存在包含和被包含关系,丛书名不用书名号,部分书用书名号。

如:

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一口答应了。

如果只出现丛书名,那丛书名就要用书名号。

如:

中国青年出版社会出版的《青年自学丛书》深受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

  2.书名号的几种误用情况:

  

(1)商品名不能用书名号。

如:

  《海尔牌》空调已经远销海外。

(书名号应去掉)

  

(2)身份证不用书名号。

如:

  公安机关负责向公民颁发《身份证》。

(书名号应去掉)

  (3)栏目名不用书名号,要用引号。

节目可用书名号。

如:

  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05年重庆卷)

  (4)主题、会议、标语等都不用书名号,可用引号。

如:

  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2005年山东卷)(书名号改为引号)

  (5)考试、比赛等活动不用书名号。

如:

  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2004年全卷IV)(句中两个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十)其他注意事项:

有表义作用的标点与语词不能重复使用

  1.省略号和“等”“等等”重复

  例湖南卷第二代无绳电话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

  【分析】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等”也表示内容的省略,显然二者在使用上重复,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2.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例1.文章分析了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为中国立国近50年之所以未能取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一是我国“重术轻学”的传统,对我国的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基础研究投入过低,造成发展上缺乏后劲。

  例2.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这就是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例3.在这所学校,我与李老师最熟:

因为在我上五六年级的时候,她就一直教我们语文和算术,并当班主任。

  例4.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总之,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分析】例1中“之所以”一词明显是在挖掘事情的根源,故下文应该直接指出根源所在;但是,例1却使用一个同样表示解释原因的冒号,因而造成了标点符号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例2冒号已经是在表示解释原因了,但后文又使用了“这是因为”,因而造成了表意上的重复。

例3中冒号表示解释说明,即冒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前文的解释,但在冒号后面又用了表示解释原因的“因为”,因此造成重复,故应该删除“因为”一词。

例4中冒号用在总括语之前,但这里又使用了“总之”一词,造成了表意同标点符号重复。

  3.起解释说明作用的破折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例1.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分析】此处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就是”等意思相同,只能保留其一。

  4.顿号同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重复

  例1.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晨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例2.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和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例3.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能使用顿号,因为这些连词已经表示并列关系,顿号也表示并列关系。

“和”一类的连词,一般用于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5.着重号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例:

创新精神,尤其广大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分析】例句中的“至关重要”已经加了着重号,表示特别强调,但是又用了“尤其”一词,因此造成了标点符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应考方法

  1.图示法解决句末标点在引号内外的问题

  例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用图示法表示为“------------。

”①-----------,---------“-----------。

”②

  ①句引号内独立成句,故句号应在引号里;②句,如果认可引号内的句号,那么全句就没有了句末标点,不伦不类,所以,句号应在引号外。

  2.层次分析法确定顿号、逗号、分号

  例⑵美国的纽约、洛山矶、①日本的东京、②法国的巴黎、③英国的伦敦、④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例⑶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

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在例⑵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家之间应是并列关系,属于并列词组作主语的现象,可是有的词组内部又有小并列,如美国、中国,如果一味用逗号,则层次不明,这样就必须把①②③④处的顿号改为逗号,这样就清晰多了。

  例⑶中的①处用了分号,可是,全句连一个逗号都没有,怎么会有分号的出现呢?

一定是用错了,分号属于越权了,所以要将此处的分号改为逗号。

  3.成分分析法确定逗号、顿号

  例⑷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本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在句中做谓语,所以,它们之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

  例⑸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新世纪头20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句中做定语,它们之间必须用顿号,用逗号则割裂了他们与中心词的限制关系了。

  例⑹老李的包子做得好,馅大、皮薄、味香。

  “馅大、皮薄、味香”在句中做补语,做补语的并列词组之间应该用逗号。

  4.语意分析法确定标点

  例⑺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担任队长职务。

  例⑻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扮演队长角色。

  同样一个词,但在例⑺中必须用引号,例⑻则用书名号。

主要原因是语境不同。

  5.拟用答语判断逗号、问号

  例⑼你是懦弱地等待?

①还是勇敢的应对呢?

  例⑽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②生命能不能合成,③人果真由命运主宰?

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2004年浙江卷)

  在给例⑼的拟答语时,我们只要选择其一,或等待,或应对,就可以了。

在给例⑽拟答时,则不能这样简单,每一句都得回答。

  这也就告诉我们例⑼是选择问句,是一句话,中间不能用问号的的,应把①处改为逗号。

例⑽又是多重问句,各自独立,所以②③处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6.主动划句号,品评冒号的用法

  例⑾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

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②“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从“两个时代”看,句号应加在②处,既然②处用了逗号,说明与后面还是有密切关系的,而后面的内容又不是“启示”的内容,所以说,①处的冒号属于用错情况。

  考点对应直练

  

(一)

  1.(2008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1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2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的成了那里面的剑客○3这位被大学生称作“微笑天使”的姑娘笑着说○4后来在2001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学习击剑○

  A。

“,。

”,“。

  B,“,。

”:

“。

  C。

“,”。

,“”。

  D,“。

”。

“”。

  答案:

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主要考查“某某说”位于中间时前后的标点情况。

①后的“我”表明下文是金晶自己说的话,③后出现“金晶”表明是说这话的状态。

④后又出现了“我”,表明仍然是金晶的话。

所以③前应该用引号,③后应该用逗号引号。

文中说的话是独立引用,标点在引号之内。

  2.(2008年江西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

“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D.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答案:

B(这分号用得正确,这是全句中最大的停顿,而前后又是并列关系。

A错,括号应改为破折号,因为“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不属于注释“教室前”的句中括号,是具有补充性质的故改为破折号。

C错,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前后都是省领导说的话,说话人在中间。

D错,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

“持有毒品”和“大麻等植物”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