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0754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9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x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

 

变电站验收规范标准

 

2017年2月

 

一次部分

一、主变压器验收检查项目:

1.主变压器交接试验项目:

1)绝缘油试验或SF6气体试验;

2)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3)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4)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5)测量与铁心绝缘的各紧固件(连接片可拆开者)及铁心(有外引接地线的)绝缘电阻;

6)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7)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8)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9)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

10)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11)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

12)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13)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

14)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15)检查相位;

16)测量噪音。

1.容量为1600kVA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4、5、6、7、8、12、14、15款的规定进行;

2.干式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2、3、4、5、7、8、12、14、15款的规定进行;

3.变流、整流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4、5、7、8、12、14、15款的规定进行;

4.电炉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4、5、6、7、8、12、14、1款的规定进行;

5.穿芯式电流互感器、电容型套管应分别按本标准第9章互感器、第16章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

6分体运输、现场组装的变压器应由订货方见证所有出厂试验项目,现场试验按本标准执行。

7.0.2油浸式变压器中绝缘油及SF6气体绝缘变压器中SF6气体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缘油的试验类别应符合本标准中表20.0.2的规定;试验项目及标准应符合本标准中表20.0.1的规定。

2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应符合下述规定:

电压等级在66kV及以上的变压器,应在注油静置后、耐压和局部放电试验24h后、冲击合闸及额定电压下运行24h后,各进行一次变压器器身内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

试验应按《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T7252进行。

各次测得的氢、乙炔、总烃含量,应无明显差别。

新装变压器油中H2与烃类气体含量(μL/L)任一项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总烃:

20,H2:

10,C2H2:

0,

3油中微量水分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变压器油中的微量水分含量,对电压等级为110kV的,不应大于20mg/L;220kV的,不应大于15mg/L;330~500kV的,不应大于10mg/L。

4油中含气量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电压等级为330~500kV的变压器,按照规定时间静置后取样测量油中的含气量,其值不应大于1%(体积分数)。

5对SF6气体绝缘的变压器应进行SF6气体含水量检验及检漏:

SF6气体含水量(20℃的体积分数)一般不大于250μL/L。

变压器应无明显泄漏点。

7.0.3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

21600kVA及以下电压等级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1600kVA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

3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不同温度下电阻值按照式7.0.3换算:

(7.0.3)

式中R1、R2——分别为温度在t1、t2(℃)时的电阻值(Ω);

T——计算用常数,铜导线取235,铝导线取225。

4由于变压器结构等原因,差值超过本条第2款时,可只按本条第3款进行比较。

但应说明原因。

7.0.4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电压比的规律;电压等级在220kV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其电压比的允许误差在额定分接头位置时为±0.5%。

注:

“无明显差别”可按如下考虑:

1电压等级在35kV以下,电压比小于3的变压器电压比允许偏差不超过±1%;

2其他所有变压器额定分接下电压比允许偏差不超过±0.5%;

3其它分接的电压比应在变压器阻抗电压值(%)的1/10以内,但不得超过±1%。

7.0.5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

7.0.6测量与铁心绝缘的各紧固件(连接片可拆开者)及铁心(有外引接地线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行器身检查的变压器,应测量可接触到的穿心螺栓、轭铁夹件及绑扎钢带对铁轭、铁心、油箱及绕组压环的绝缘电阻。

当轭铁梁及穿心螺栓一端与铁心连接时,应将连接片断开后进行试验;

2不进行器身检查的变压器或进行器身检查的变压器,所有安装工作结束后应进行铁心和夹件(有外引接地线的)的绝缘电阻测量;

3铁心必须为一点接地;对变压器上有专用的铁心接地线引出套管时,应在注油前测量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4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持续时间为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7.0.7非纯瓷套管的试验,应按本标准第16章的规定进行。

7.0.8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变压器带电前应进行有载调压切换装置切换过程试验,检查切换开关切换触头的全部动作顺序,测量过渡电阻阻值和切换时间。

测得的过渡电阻阻值、三相同步偏差、切换时间的数值、正反向切换时间偏差均符合制造厂技术要求。

由于变压器结构及接线原因无法测量的,不进行该项试验;

2在变压器无电压下,手动操作不少于2个循环、电动操作不少于5个循环。

其中电动操作时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的85%及以上。

操作无卡涩、连动程序,电气和机械限位正常;

3循环操作后进行绕组连同套管在所有分接下直流电阻和电压比测量,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第7.0.3条、7.0.4条的要求。

4在变压器带电条件下进行有载调压开关电动操作,动作应正常。

操作过程中,各侧电压应在系统电压允许范围内。

5绝缘油注入切换开关油箱前,其击穿电压应符合本标准表20.0.1的规定。

7.0.9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缘电阻值不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

2当测量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的温度不符合时,可按表7.0.9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

表7.0.9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差K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换算系数A

1.2

1.5

1.8

2.3

2.8

3.4

4.1

5.1

6.2

7.5

9.2

11.2

注:

1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20℃的绝对值。

2测量温度以上层油温为准。

当测量绝缘电阻的温度差不是表中所列数值时,其换算系数A可用线性插入法确定,也可按下述公式计算:

A=1.5K/10(7.0.9-1)

校正到20℃时的绝缘电阻值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当实测温度为20℃以上时:

R20=ARt(7.0.9-2)

当实测温度为20℃以下时:

R20=Rt/A(7.0.9-3)

式中R20——校正到20℃时的绝缘电阻值(MΩ);

Rt——在测量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MΩ)。

3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吸收比。

吸收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应不小于1.3;当R60s大于3000MΩ时,吸收比可不做考核要求。

4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兆欧表测量极化指数。

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当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做考核要求。

7.0.10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8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

2被测绕组的tanδ值不应大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130%;

3当测量时的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温度不符合时,可按表7.0.10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

表7.0.10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差K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换算系数A

1.15

1.3

1.5

1.7

1.9

2.2

2.5

2.9

3.3

3.7

注:

1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20℃的绝对值;

2测量温度以上层油温为准;

3进行较大的温度换算且试验结果超过第二款规定时,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当测量时的温度差不是表中所列数值时,其换算系数A可用线性插入法确定,也可按下述公式计算:

A=1.3K/10(7.0.10-1)

校正到20℃时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当测量温度在20℃以上时,

tanδ20=tanδt/A(7.0.10-2)

当测量温度在20℃以下时:

tanδ20=Atanδt(7.0.10-3)

式中tanδ20——校正到20℃时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δt——在测量温度下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7.0.1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8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直流泄漏电流;

2试验电压标准应符合表7.0.11的规定。

当施加试验电压达1min时,在高压端读取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值不宜超过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

表7.0.1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直流泄漏试验电压标准

绕组额定电压(kV)

6~10

20~35

63~330

500

直流试验电压(kV)

10

20

40

60

注:

1绕组额定电压为13.8kV及15.75kV时,按10kV级标准;18kV时,按20kV级标准;

2分级绝缘变压器仍按被试绕组电压等级的标准。

7.0.12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压器,宜采用低电压短路阻抗法;

2对于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宜采用频率响应法测量绕组特征图谱。

7.0.13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容量为8000kVA以下、绕组额定电压在110kV以下的变压器,线端试验应按表7.0.13-1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2容量为8000kVA及以上、绕组额定电压在110kV以下的变压器,在有试验设备时,可按表7.0.13-1试验电压标准,进行线端交流耐压试验;

3绕组额定电压为110kV及以上的变压器,其中性点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耐受电压标准为出厂试验电压值的80%(见表7.0.13-2)。

表7.0.13-1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kV

系统

标称电压

设备

最高电压

交流耐压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

干式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

<1

≤1.1

2.5

3

3.6

14

8.5

6

7.2

20

17

10

12

28

24

15

17.5

36

32

20

24

44

43

35

40.5

68

60

66

72.5

112

110

126

160

220

252

316(288)

330

363

408(368)

500

550

544(504)

注:

1上表中,变压器试验电压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1094.3规定的出厂试验电压乘以0.8制定的。

4交流耐压试验可以采用外施工频电压试验的方法,也可采用感应电压试验的方法。

试验电压波形尽可能接近正弦,试验电压值为测量电压的峰值除以

,试验时应在高压端监测。

外施交流电压试验电压的频率应为45~65HZ,全电压下耐受时间为60s。

感应电压试验时,为防止铁心饱和及励磁电流过大,试验电压的频率应适当大于额定频率。

除非另有规定,当试验电压频率等于或小于2倍额定频率时,全电压下试验时间为60s;当试验电压频率大于2倍额定频率时,全电压下试验时间为:

(s),但不少于15s。

(7.0.13)

7.0.14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测量(ACLD):

电压等级220kV及以上,在新安装时,必须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

对于电压等级为110kV的变压器,当对绝缘有怀疑时,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方法及判断方法,均按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

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1094.3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参见附录C)。

7.0.15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5次,每次间隔时间宜为5min,应无异常现象;冲击合闸宜在变压器高压侧进行;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试验时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发电机变压器组中间连接无操作断开点的变压器,可不进行冲击合闸试验。

无电流差动保护的干式变可冲击3次。

7.0.16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

7.0.17电压等级为500kV的变压器的噪音,应在额定电压及额定频率下测量,噪音值不应大于80dB(A),其测量方法和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GB/T7328的规定进行。

  

2.验收项目:

1)变压器本体应清洁、无缺陷、外表整洁、无渗油和油漆脱落现象。

2)变压器各部的油位应正常,各阀门的开闭位置应正确。

套管及绝缘子应清洁、无损、爬距应满足要求。

3)变压器本体绝缘试验,绝缘油的简化试验、色谱分析和绝缘强度试验均应合格;试验项目齐全,无遗漏项目;检修、电试、油简化、油色谱分析、继电保护、瓦斯继电器等各项试验报告及时并完整。

4)变压器外壳接地应良好,接地电阻合格,铁芯接地、中性点接地、电容套管接地端接地应良好。

钟罩结构的变压器的上、下钟罩之间应有连接片可靠连接。

5)有载分接开关位置应放置在符合调度规定或常用的档位上,并三相一致;手动及电动操作指示均应正常,并进行1~2次全升降循环试验无异常情况。

各档直流电阻测量应合格,相间无明显差异。

6)保护、测量、信号及控制回路的接线应正确,保护按整定书校验动作试验正确,记录齐全,保护的连接片在投入运行位置,且验收合格。

变压器上二次连接电缆走向正确,排布整齐。

7)呼吸器油封应完好,过气畅通,硅胶不变色。

8)变压器引线对地及相间距离应合格,连接母排应紧固良好,伸缩节连接应无过紧过松现象,母排上应贴有示温蜡片。

9)压力释放器安装良好,喷口向外,红点不弹出,动作发信试验正常。

10)变压器本体的坡度按制造厂要求。

若制造厂无要求时,其安装坡度应合格(沿瓦斯继电器方向的坡度应为1~1.5%,变压器油箱到油枕的连接管坡度应为2~4%)。

11)相位以及接线组别应正确。

三线圈变压器的二/三次侧必须与其他电源核相正确。

油漆相位标示应正确、明显。

12)采用挡板式的瓦斯继电器时,其动作信号、流速应进行校验,瓦斯继电器正常时应充满油,箭头所指示油流方向应正确,无渗漏油,并有防护罩。

13)温度表及测温回路应完整、良好。

温度表就地/遥测的指示应正确。

14)套管油封的放油小阀门和瓦斯继电器的放气小阀门应无堵塞现象,高压套管末屏接地良好。

高压套管的升高法兰、冷却器顶部、瓦斯继电器和连接油管的各部位应放气。

强迫油循环变压器投运前,应启动全部冷却设备并运行较长时间,将残留空气逸出。

如瓦斯继电器上浮子频繁动作发信,则可能有漏气点,应查明原因处理后,方可投运。

15)变压器上无杂物或遗留物,邻近的临时设施应拆除,临近的临时设施(如短接线)应拆除,永久设施如遮栏、扶梯等应牢固,现场应清扫干净。

扶梯上应装有带锁的门盒。

16)变压器本体保护装置信号模拟正确,保护动作出口准确。

17)有载调压虑油机工作正常。

18)主变梯子安装禁锢,有安全警示。

二、母线验收项目

1、新装母线的验收要求

(1)母线相间及对地部分应有足够的绝缘距离,户外母线的绝缘子爬距应满足污秽等级的要求。

(2)母线导体在长期通过工作电流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

(3)母线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正常运行时应能承受风、雪、覆冰的作用,人在母线上作业时应能承受一般工具及人体的作用,流过允许的短路电流时应不致损伤和变形。

(4)母线导体接头的接触电阻应尽可能小,并有防氧化、防腐蚀、防震动的措施。

(5)10m以上的硬母线应加装伸缩接头;软母线的弧垂应在合格范围。

(6)母线安装排列应整齐、美观、相色正确、清楚、便于巡视维护。

三、隔离开关的验收

(1)三相联动的隔离开关,触头接触时不同期值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当无规定时推荐表4的数据。

三相隔离开关不同期允许值表4

电压kV

不同期性(mm)

10~35

5

63~110

10

220~330

20

(2)隔离开关导电部分以0.05mm×l0mm的塞尺检查,对于线接触应塞不进去;对于面接触,其塞入深度:

在接触表面宽度为50mm及以下时,不应超过4mm,在接触表面宽度为60mm及以上时,不应超过6mm。

(3)触头间应接触紧密,两侧的接触压力应均匀,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4)触头表面应平整、清洁,并应涂以二硫化钼导电脂;载流部分的软连接不得有折损;连接应牢固,接触应良好;载流部分表面应无严重的凹陷及锈蚀。

(5)设备接线端子应涂以薄层电力复合脂。

(6)隔离开关的闭锁装置应动作灵活、准确可靠;带有接地刀刃的隔离开关,接地刀刃与主触头间的机械或电气闭锁应准确可靠。

(7)辅助开关应安装牢固,并动作准确,接触良好,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检查;装于室外时应有防雨措施。

(8)验收后应提交的资料和文件有制造厂产品说明书及有关文件;安装单位的安装技术记录、调试报告、备品备件以及测试仪器清单;设计单位的变更图纸和文件等。

四、六氟化硫断路器的验收项目

(1)安装应牢靠,外表清洁完整,动作性能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2)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与操动机构的联动应正常,无卡阻现象,分合闸指示正确,辅助开关及电气闭锁动作应正常可靠。

(3)电气连接应可靠,接触良好。

(4)支架及接地引线无锈蚀和损伤,接地良好。

(5)密度继电器的报警、闭锁整定值应符合产品规定,电气回路正确。

(6)六氟化硫气体含水量和漏气率应符合规定。

(7)油漆完整,相色标志正确。

(8)验收后应提交的资料和文件有制造厂产品说明书及有关文件;安装单位的安装技术记录、调试报告、备品备件以及测试仪器清单;设计单位的变更图纸和文件等。

五、电力电缆的验收

(1)检查电缆及终端盒有无渗漏泊,绝缘胶是否软化溢出。

(2)检查绝缘子套是否清洁、完整,有无裂纹及闪络痕迹,引线接头是否完好、紧固,过热现象。

(3)电缆的外皮应完整,支撑应牢固。

(4)外皮接地良好。

(5)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箱压力指示应无偏差,电缆信号盘无异常信号。

六、真空断路器验收项目

(1)检查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应无异常,真空泡应清晰,屏蔽罩内颜色无变化。

具体要求如下:

①真空断路器是利用真空的高介质强度来灭弧。

正常时真空度应保证0.0133MPa以上。

若低于此真空度,则不能灭弧。

②由于现场测量真空度非常困难,因此一般以工频耐压方法来鉴别真空度的情况,即真空断路器在分闸下,两端耐压通过后,认为真空度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③根据内部屏蔽罩的颜色情况,即正常时金属屏蔽罩颜色明亮崭新,漏气后真空度降低,由于氧化原因,其表面呈暗色。

④真空断路器操作分闸时,真空度合格情况下弧光颜色应呈微兰色,若真空度下降后弧光颜色变为橙红色。

7、电容器组的验收:

1)电容器组室内应通风良好,无腐蚀性气体及剧烈振动源。

2)电容器的容量大小应合理布置。

3)电容器室门向外开,要有消防设施,电容器下部要有黄沙槽。

4)电容器外壳应清洁,并贴有黄色示温蜡片,应无膨胀、喷油现象。

5)安装应牢固,支持绝缘子应清洁,无裂纹。

6)中性CT及放电PT回路应清洁,测试数据符合要求。

7)电容器成套柜外表应清洁;有网门的电容器组网门应清洁,无锈蚀,开闭正常,并加锁。

8)电容器室整洁,无杂物。

八、CT/PT检修验收

(1)技术资料应齐全。

(2)根据"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验收标准"的规定,试验项目无遗漏,试验结果应合格。

(3)充油式互感器的外壳应清洁,油色、油位均应正常,无渗漏油现象。

(4)绝缘子套管应清洁、完好、无裂纹。

(5)一、二次接线应正确,引线接头连接接触应良好,TA末端接地应良好;TV二次应可靠接地。

(6)外壳接地良好,相色正确、醒目。

九、避雷器检修验收

(1)各类避雷器的交接试验或预防性试验资料应齐全,试验结果合格。

(2)外表部分应无破损、裂纹及放电现象。

(3)引线应牢固,无松股无断股。

(4)放电计数器或泄漏电流测试仪安装正确,计数器指示在零位。

(5)避雷器的泄漏电流测试仪安装位置和角度应便于观察。

(6)引线应适当松弛,不得过紧。

 

通用部分

序号

验收内容

结论

备注

1.

所有设备的安装、结线方式与施工图相符。

2.

充油(气)设备无渗漏,油位(气压)指示正确,符合运行需要。

3.

绝缘件表面清洁、完整无损伤,支持绝缘子与法兰胶装处无松动。

4.

设备相色清晰、正确。

5.

电气安全距离符合以下要求:

户外35kV(相间≥mm,对地≥mm,无遮栏裸导体距地面≥mm);户外10kV(相间≥200mm,对地≥200mm,无遮栏裸导体距地面≥2700mm);户内10kV(相间≥125mm,对地≥125mm,无遮栏裸导体距地面≥2400mm);其它数据满足设计要求。

6.

紧固件齐全完整。

7.

静导电部位均匀涂抹电力复合脂。

8.

动导电部位均匀涂抹中性凡士林。

9.

屋外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对地不小于2500mm,屋内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对地不小于2300mm。

10.

接线端子的接触面应洁净,不得有裂纹、明显伤痕、毛刺、凹凸缺陷和其它影响电接触和机械强度的缺陷。

11.

设备接线端子间或设备接线端子与高压系统的电气连接,建议采用力矩扳手进行紧固。

12.

金属构件加工、配制、螺栓连接、焊接等应符合规定,防腐处理良好、涂(补)面漆均匀,无起层、皱皮现象。

13.

电气交接试验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全部试验结论合格。

设备安装调试记录、交接验收试验记录、产品使用说明及出厂合格证件等资料完整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