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0988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docx

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

2012年卫生协管员培训材料

一、2011年卫生监督检查中存在问题

(1)医疗机构

1、超范围执业

(1)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

(2)医师超范围执业

2、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

(1)无医师资格证人员

(2)医师未变更执业

(3)护士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3、处方书写不规范

(1)无医师资格人员开具处方

(2)开具的处方无医师签名

4、医疗废物处置不符合规范

(1)处置流程不符合要求

(2)未进行分类或分类不符合要求

(3)未设置暂存点

(2)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

第一节学校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

第二节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

第三节学习环境卫生监督

第四节学校医疗机构、保健室卫生监督

第五节学校其它方面卫生监督

二、2011年举报投诉、行政处罚

2、案件投诉举报情况:

2011年共接到案件投诉举报12起,其中医疗服务12起,经过调2起不属于我所管辖范围,其中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起、医疗广告3起、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1起、医疗废物处置2起超范围执业1起

3、行政处罚情况:

2011年共立案5起、结案5起,结案率100%5起案件投诉举报4起,日常卫生监督过程中发现1起;4起是使用非卫技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案;另1起是济民门诊使用非卫技人员,未按照核准登记诊职科目开展诊疗活动,未取得医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开展医疗广告宣传案。

5起案件共处罚款:

18900.00元,没收违法所得24000.00元。

4、打击非法行医:

2011年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取缔非法行医点12个,没收药品20公

斤、医疗器械10件、牙模5公斤。

三、2012年工作重点

(一)医疗机构

1、进一步加强打击非法行医

2、加强对超范围执业的监管

3、加强对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的监管

4、加强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管

5、加强对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的监管

6、加强对医疗广告的监管

(二)学校卫生

1、加强抗旱期间饮用水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好抗旱期间生活饮用水

的监测和饮用水消毒工作

2、加强学校冬春季节和秋季传染病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一)、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存在的问题:

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

少数医疗卫生单位对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工作不够重视,尚未建立必要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组织网络,人员分工不明确,分管领导对处置流程不熟悉,长效管理机制未有效建立,存在被动开展工作应付检查的情况。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存在隐患。

普遍存在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设施、设备简陋,贮存地点清洁、消毒记录不全的问题,个别单位甚至无暂时贮存地;部分单位无防盗设施和严密的封闭措施,防鼠、防蚊、防蝇、防蝉螂等安全措施缺失,存在医疗废物流失和污染周边环境的隐患。

3、医疗机构内部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医疗卫生单位末建立健全或未

很好执行医疗废物内部交接记录制度,存在事后回忆记录交接情况的现象,大多数医院医疗卫生机构监控部门无各医疗科室医疗废物产生数据,无法全程监控医疗废物产生情况和去向。

4、我市尚未建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也无医疗废弃物集中收集

单位,我市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的处置,一部分白己

进行焚烧、深埋处理,比如乡镇卫生院等;一部分进行分类后,交环卫站处理;另一部分直接倒入城市生活垃圾桶内。

5、我市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流入城市生活废水。

6、医疗废物的产生及分类不严把好分类关,减少医疗废物的量,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污染。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应分开放置,医疗废物按种类分别放置于不同颜色的废物袋内,损伤性废物应置于利器盒内,医疗废物袋和利器盒应有规定的标识。

7、未建立登记制度或形同虚设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院建立了医疗废物登记制度,但部分登记不全,交接手续不完善。

8、医疗废弃物包装容器不符合要求,我市还无法购置到符合要求的

锐器盒及包装袋,用使用后的输液瓶装使用后的针头,用普通的黄色塑料袋装医疗垃圾,由于质量问题,易造成医疗垃圾撒落。

9、对医疗废物危害认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到位、意识淡薄医院管理者不重视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应有的防护装置未准备到位,如隔离衣、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医务人员在对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时不执行必要的防护装备,思想麻痹,心存侥幸。

由于人员培训不到位,大家对医疗废物处理不当造成的危害不了解,也不重视,特别是废物处置人员。

(二)医疗废物分类、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5类:

1.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

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

产生的垃圾等;

2.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广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3.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

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

4.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三八处置流程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一、医务人员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但包装物和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

识的规定>>.

三、医务人员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液和其它缺陷.

四、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封口紧实.严密.

五、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或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记并附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

六、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任意取出。

七、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

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路线运送至院内临时贮存室。

运送过程中应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八、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对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进行过称.

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办人。

九、临时贮存室的医疗废物由专职人员交由县卫生局.县环保局指定的专门人员处置,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二天,并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十、医疗废物转交出去以后,专职人员应当对临时贮存地点设施及

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并做好记录。

备注:

1、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执行。

2、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3、批量的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4、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周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5、隔离的传染并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

物并及时密封。

五、消毒隔离

(1)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中使用。

2、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

如:

内窥镜、体温表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高水平消毒法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

如在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根据物品污染微生物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1、受到细菌芽抱、真菌抱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选用灭菌法和高水平消毒法。

2、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低水平消毒法。

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需考虑,一是要保护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

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可选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气甲

醛气体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光滑的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

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米用喷雾消毒法。

(二)消毒、火菌基本程序

被甲类传染病病人以及肝炎、结核、艾滋病、炭疽等病人的排泄物、

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在清洗,再进行消毒或

灭菌处理。

普通病人用过的物品,可先清洗后消毒。

甲型H1N1流感被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乙类传染病防控措施。

消毒工作中的个人防护

消毒因子大多对人有害要有白我保护意识和采取白我保护措施防

止消毒事故发生防止人体伤害

热力灭菌:

干热灭菌防燃烧;压力蒸汽灭菌防爆炸事故和灼伤事故

紫外线、微波消毒:

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液体化学消毒剂:

应防止过敏和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的刺、割等伤害

(三)常用的消毒方法

1、紫外线消毒

用于室内空气、物表和水的消毒

紫外线消毒灯

C波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250-270

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不低于702,寿命1000h。

新灯不低于902,做好监测记录。

使用方法:

在室内无人条件下,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室内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每m郛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

1小时。

(普通30Wa管紫外线消毒灯在距灯管1m处测定)

2、戊二醛

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

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

响小等特点。

灭菌浓度2%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灭菌。

使用方法:

浸泡法灭菌10小时,消毒20-45

注意事项:

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加强浓度检测;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应戴手套防护;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3、乙醇

属中效消毒剂,无毒、速效,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对

金属无腐蚀作用,易挥发,不稳定。

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

械的消毒。

浸泡法:

75知勺乙醇浸泡10分钟

擦拭法:

皮肤消毒

注意事项:

易燃忌明火用医用的乙醇

4、碘伏

属中效消毒剂,低毒、速效,对皮肤黏膜无刺激作用无黄染,

稳定性好。

适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

浸泡法:

用含有效碘500浸泡30分钟

擦拭法:

皮肤黏膜擦拭消毒

注意事项:

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不做金属消毒

月瓜类消毒剂(氯已定)

属低效消毒剂,具有速效杀菌作用,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对金属和

织物无腐蚀性。

受有机物影响轻微,稳定性好等特点。

使用浓度500

-5000。

适用于外科洗手消毒、手术部位皮肤、黏膜的消毒。

消毒方法:

浸泡、擦拭、冲洗。

注意事项:

勿与肥皂、洗衣粉混合使用。

5、含氯消毒剂

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大,不稳定等特点。

漂白粉84液健之素

适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消毒

使用方法:

配制

浸泡法: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500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

细菌芽抱污染用2000-5000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擦拭法:

同上

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物表面用1000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分钟以上。

干粉消毒:

对排泄物、呕吐物的消毒用含有效氯10000,作用2—6小时。

注意事项:

粉剂应于阴凉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

避光、密闭保存溶液现用现配

配制时,戴口罩、手套

不应做金属器械和有色织物消毒,用于餐具消毒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