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1348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平度市政府报告.docx

平度市政府报告

平度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2日在平度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于显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平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一五”工作简要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的关键一年。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大会战,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市十六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初步测算完成生产总值529.3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增长26.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3.1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亿元,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00元,分别增长13.5%、12%。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稳步攀升。

持续推进产业调整振兴,继续实施帮扶企业渡难关27条措施,突出抓好地恩地运输装备、天和电力设备等23个重点工业项目,新发展规模以上企业73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8家,机械配件、电子家电、食品加工、特色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快速膨胀,完成产值620亿元,增长3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总投资20亿元的大唐风电、2.6亿元的三菱化学锂电池负极材料等大项目加快建设。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商贸物流业、精品旅游业繁荣兴起,仁禾生姜市场、宜室宜家建材超市等生产性服务项目,大润发超市、创业平度上品广场等生活性服务项目,大泽山开发、茶山民俗村等旅游项目,瑞平金融中心、圣凯国际等楼宇经济项目加快建设或竣工营业,茶山风景区、马家沟芹菜产业园分别创建为国家4A、3A级景区。

努力扩大现代农业发展规模,财政继续补贴3000万元新发展设施农业2.1万亩,新增标准化养殖基地42个、规模化养殖场10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4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天祥集团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平度大花生等8种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定或登记,总量达到10个,我市成为全国拥有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最多、最集中的县级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三次产业结构由14∶50.6∶35.4调整为12.7∶51.6∶35.7。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日益彰显。

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机制得到理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城镇人口聚集政策逐步完善,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举全市之力打响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大会战,全年到账外资2.38亿美元、增长74.6%,实际利用内资80亿元、增长38%,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投资过亿元或过千万美元项目分别达到97个、83个、28个,新签约过10亿元或过亿美元项目10个。

把园区作为会战主战场,新河化工基地完成投资4.5亿元,具备项目落户承载条件;城区板块完成整合,经济开发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平南板块活力彰显;灰埠、门村、麻兰等一批镇级特色小区迅速崛起。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完成外贸出口10亿美元,增长15%,对外贸易超越金融危机前水平。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新增个体工商户11439户,同比增长50%,总数达到3.9万户;新增私营企业1428家,同比增长52.2%,总数达到7700家。

——新型城镇建设提速,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高标准完成生态商务中心等区域详细规划及城市燃气、供热等专项规划。

投资2亿元实施城区主干道路修筑等11项重点工程,厦门路西段新建、人民路西端改造等工程顺利竣工,环城景观大道彰显城市魅力,围山河改造增添城市灵气,常州路西侧片区、徐福村等14个旧城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形成“一环两轴四片区”城市空间布局

(1)。

全市人民热切期盼、对未来发展影响深远的海青铁路破土动工,总投资5.2亿元全长219公里的14条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及平东北旅游路全面竣工,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

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规划实施“一中心四轴线七节点”城镇化布局

(2),南村、灰埠被列为青岛市首批重点中心镇。

新农村建设快速突破,财政补助10395万元完成952个村庄“五化”工程,建成户用沼气3000户,投资2亿元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水利工程,投资1.23亿元完成179条256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圆满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143项专利获得授权,太阳能光伏照明光源等22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或青岛市支持计划,征和链条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扎实推进品牌建设,争创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名牌产品7个。

着力抓好“两型社会”(3)建设,全面整合矿产资源,压减采矿权11.7%、探矿权24.5%;集中实施节能减排攻坚,关停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7%,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21.46%、18%,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完成新造林3.94万亩,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继续位居青岛五市首位。

——财税金融稳健运行,财源建设实现突破。

拨付资金9000万元,激励各级广引项目、增加税收、壮大财源,完成地方工商税收9.6亿元,增长25.4%,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31家,比上年增加6家,海信纳税1.63亿元,成为我市继海尔之后第二家纳税过亿元企业。

推行财政收入“代理负责制”,进一步调动镇级抓发展促增收的积极性,完成镇级财政收入11.2亿元,增长33%。

积极对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15.8亿元,增长50.9%。

全市总财力达到41.1亿元,增长20.2%。

千方百计破解资金瓶颈制约,融资5.9亿元投入城乡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推动公共财政向民生、三农领域倾斜,累计支出21.7亿元,增长23.6%。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成立诚信小额贷款公司,引进交通银行、惠民村镇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扶持府鼎、平和担保公司扩大经营领域,全市存款余额达到276亿元,较年初增长26.4%;贷款余额121亿元,较年初增长18%,经济金融实现良性互动、繁荣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安置城镇就业9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

成功举办四季节庆、旧店苹果展交会及中国花生年会,节庆经济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不断提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待遇,安排1.8亿元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退休人员发放二分之一规范补贴,为离休人员全额发放规范补贴。

认真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放量供应经营性用地3955亩,新开工房地产面积104.6万平方米,520套保障性住房交付使用。

投资1.1亿元,改造农村危房3720户,开工建设社区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

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和谐平度建设扎实推进。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全市财政支出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其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由每年400元提高到700元,农村和城市初中分别由600元、670元提高到900元,考录补充专业教师119名,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更新配备工程全面完成,九中新校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平度一中、职教中心、技工学校扩建及广州路小学新建等项目加快实施,普高教育质量连续八年位居青岛市首位。

全面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29处镇(街道)卫生院试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

新筹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787万元,总数达到4012万元,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

新农合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150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9万元提高到15.3万元。

人民医院门诊楼主体工程竣工,470个村卫生室改造新建任务圆满完成。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新建农家书屋348个,完成全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大力实施民安工程,城区监控系统建成运行,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得到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未升学初中毕业生跟踪管理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邮政、通信、气象、地震、档案史志、民族宗教、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发展环境切实改善。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民执政、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能力切实提高,市政府承诺为民办好的9件实事基本完成,青岛市电话民意调查市民满意度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3件、政协提案182件,办复率、满意率分别达100%和98.8%。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启用电子监察系统,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机关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被确定为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县市。

严格落实财政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统一监管,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

刚刚过去的2010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考验中,在经受市内外各种自然灾害和一系列大事难事的严峻挑战中,全市上下戮力同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抢抓机遇、共谋发展,全市经济较快复苏、走向繁荣,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幸福安康,谱写了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连续跃上300亿、400亿、500亿元台阶;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是2005年的2.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9%,是2005年的2.6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1%,是2005年的2.7倍,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扩大到46.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42%提高到47.7%,通油路村庄比例由40%提高到100%;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5%,是2005年的2.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7%,是2005年的2.3倍;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20.1%,是2005年的2.5倍,各项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8.4%,是2005年的2.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1%,是2005年的1.9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3%,是2005年的1.8倍。

先后荣获中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全国“平安农机”建设先进县(市)、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市等称号,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富足、开放文明的新平度正在崛起!

各位代表!

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奋斗的历程难以忘怀,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我们深刻体会到,应对各种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

我们牢牢把握结构调整这个主攻方向,全面审视平度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深入践行“融入青岛、接轨半岛,兼收并蓄、乘势而上”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三大城市”(4)建设、“一线三区”产业布局(5)、“一环两轴四片区”城市更新改造战略,培植了支撑平度可持续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6)、两大新兴产业(7),实现了富民强市新跨越。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我们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区域竞争加剧、要素制约凸显带来的新挑战,以超前的举措赢得发展先机,以创新的办法破解资金瓶颈,实施了青新高速、海青铁路、新河化工基地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载体平台建设,融入青岛大发展格局,新引进建设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好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不动摇。

我们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扩展,推进了村村通油路、农村“五化”、设施农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批影响深远、广受欢迎的大事要事,走出了一条以高端特色名牌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必须坚持生态建设不动摇。

我们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矢志不渝地抓好生态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矿业秩序整顿,在保护中开发旅游资源,以资源循环利用、能源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绿色经济悄然兴起。

必须坚持真抓实干不动摇。

我们积极倡导低调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反映困难,千方百计争取支持,脚踏实地负重奋进,完善了对平度发展更为有利的财政体制,创造了加快发展的政策优势。

始终秉承业绩为人民而创、成果为百姓而出,积极主动、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全市上下形成万众一心、共创未来的生动局面。

这些经验集中体现了全市人民的智慧,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宝贵财富,必须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

各位代表!

“十一五”的辉煌业绩,发轫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统揽全局,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归功于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耕耘、团结奋进,来自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广泛配合。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向所有为平度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十一五”发展目标是在我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背景下、按照积极而为的原则确定的,没有充分预估宏观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产生的影响,期间也没有对有关指标作出及时调整,导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经济增速指标未能达到如期进度。

这促使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积极而为、留有余地地制定了“十二五”发展目标。

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支柱产业规模不大,骨干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较少;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政府投资可持续能力面临考验;新城区建设、老城区改造任务艰巨,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群众持续增收还缺乏长效支撑,农业新兴功能拓展不快,经济薄弱村发展问题有待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少数政府工作人员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不够强,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亟须提高,廉政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等等。

我们将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使政府工作更加适应形势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二五”时期发展

今后五年,是平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快步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全面启动,青岛整体空间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平度“一线三区”发展活力彰显,总体上处于多重利好、政策叠加、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区域竞争更加激烈,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我市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科学定位发展坐标,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向更大困难挑战、向更高层次跨越、向更远目标奋进。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突出抓好结构调整、改革开放、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福祉,推动平度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根本性转变,初步展现山东半岛制造业中心城市、现代山水田园秀美宜居城市、胶东特色文化名城风采。

“十二五”时期,预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经过五年努力,实现经济更加发达、群众更加富足、科技更加进步、环境更加友好、文化更加繁荣、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先进行列。

今后五年,我们将突出抓好六个方面:

一是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繁荣昌盛的富饶平度。

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特色名牌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54.4∶38.6。

重点推动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并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5年二产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17%。

推动商贸物流业、精品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打造半岛陆路物流枢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

2015年三产增加值突破420亿元,年均增长17.8%。

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全省乃至全国最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是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平度。

海青铁路建成通车,青岛南北交通干线、轨道交通等道路规划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融入青岛、接轨半岛的现代交通网络。

依托万科集团品牌优势,加快实施新城区开发建设、老城区更新改造战略,建设功能更加完备、空间更趋合理、品质显著提升、环境日益秀美的现代中等城市,“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5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5万。

积极培育特色城镇,建成新河—灰埠、南村两个镇级市,“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8%。

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立覆盖全市村庄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三是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打造特色鲜明的活力平度。

深化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社会事业体制、农村综合配套、企业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加快“一线三区”产业平台建设,打造一流的招商引资示范区、新型工业聚集区,2015年“一线三区”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

不断拓宽利用内外资领域和渠道,“十二五”时期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2亿美元、内资7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21%,2015年出口创汇突破20亿美元,年均增长15%。

四是更加重视科技进步,打造竞争优势明显的创新平度。

组织实施一批高科技示范工程,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到2015年,全市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以上。

五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平度。

积极倡导文明、节约、低碳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7%。

建设国家生态城市,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山体生态恢复工程,形成以北部山区为屏障,以沿路沿河沿田林网为廊道,以湿地、水库涵养区、森林公园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生态体系,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33%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97%以上,形成青山绿水共蓝天的生态环境。

六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打造康泰文明的和谐平度。

高水平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保持平度教育领先优势。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形成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培育壮大文化产业,规划建设市文化中心,打造胶东特色文化名城。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形成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

加快平度发展、繁荣平度经济、造福平度人民,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我们将竭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三、努力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出口总额增长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8‰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确保完成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任务。

围绕今年的目标任务,我们将着重在抓项目、抓落实上下功夫:

(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努力提升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搞活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转型、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总量膨胀的科学发展新格局。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引领现有核心骨干企业瞄准行业前沿、尖端技术上大项目、好项目、终端项目,重点抓好青啤扩建及麦芽生产、磐石生命科技等33个投资过5000万元或500万美元的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和区中园,推动四大主导产业横向拓宽、纵向拉长,全力冲刺200亿元产业。

充分彰显本土优势和地域特色,重点抓好大唐、华润、龙源等风电项目,新华锦及三菱化学等石墨深加工项目,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年内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20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8家以上。

跨越发展精品旅游业。

突出“历史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主题,高起点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深度挖掘、整合、提升旅游资源,形成景区景点一体化布局。

加快青少年主题公园、茶山风景区二期、两山书院文化中心、豹竹涧旅游、裕龙国际旅游度假区、永新华生态旅游创意产业园等特色旅游景点开发,支持大泽山风景区创建4A级景区、云山镇创建省级旅游强镇。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托海青铁路平度站、新河站规划建设两大现代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新商贸城、北方国贸物流中心建设,做大做强青岛路西端汽车农机集中贸易区,改造提升花生、蔬菜等专业市场,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

着力推动蓝树谷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

加快推进利群购物中心、德普商务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促进传统商贸业升级换代。

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会展中介、信息咨询等新型业态,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认真落实家电汽车下乡等政策措施,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拉动能力。

提升发展现代农业。

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市财政继续补贴3000万元,扶持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业向更高水平、更大规模发展。

实施马家沟芹菜产业园三期工程、乐义(平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优质花生、优质果品、肉牛养殖示范区建设,支持大泽山葡萄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平度肉牛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投资2.1亿元实施小型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户用沼气等工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

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转方式的战略重点,尽快完善功能、拓展空间、提升形象,推进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提升城区功能。

全面启动生态商务区建设,打造融合自然生态元素、特色地域文化、现代建筑风格的城市新区。

加快推进常州路西侧、红旗路沿线等重点片区和东关、油坊等23个城中村改造,建设一批功能完整、特色鲜明的城市综合体。

完善天津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城市交通格局。

投资2.3亿元实施供热燃气给水配套工程,完善城市功能。

抓好白沙河景观带、生态园二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