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1395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docx

煤炭供给侧改革供需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月

 

正文目录

一、“十三五”规划煤炭产能下降3亿吨4

1、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4

2、优化西部资源布局7

3、严格控制煤炭新增产能9

4、重点推动煤层气产业发展10

5、建立现代物流和交易中心10

二、煤炭下游需求十三五期间微增11

1、电煤:

年均增速2.4%13

2、建材:

年均下滑1.1%14

3、钢铁:

基本维持稳定14

4、化工:

耗煤年均2%增速15

5、预计煤炭需求正增长1%15

三、煤价调整,等待价差机会16

1、煤价调整,等待价差机会16

2、相关建议18

 

图目录

图1煤炭下游产业链图11

图2十三五期间GDP维持6.5%以上(%)12

图3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增速维持年均3%13

图4:

股价反应的煤价远远低于现货煤价17

图5:

股价涨幅低于煤价涨幅17

图6:

煤炭行业历史PEBand19

图7:

煤炭行业历史PBBand19

表目录

表1: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产能产量及资源量情况5

表2:

测算表观消费量及供需缺口5

表3:

煤矿及煤企发展规划6

表4:

安全生产规划6

表5:

高效生产规划7

表6: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7

表7:

2020年14个煤炭基地规划产量9

表8:

全国新开工项目分部情况9

表9:

不同地区产销量规划10

表10:

煤层气开发重点地区10

表11:

发展煤炭现代物流11

表12:

能源消费结构占比12

表13:

十三五电力装机容量发展规划13

表14:

十三五发电量预测14

表15:

建材行业十三五规划14

表13:

十三五焦精煤需求测算15

表14:

石化行业十三五规划15

表15:

十三五煤炭消费需求年度复合增速1%16

表16:

煤炭行业估值比较18

一、“十三五”规划煤炭产能下降3亿吨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基础性能源和原料,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占比中仍将占主体地位。

目前我国已探明煤炭储量15663亿吨,形成53处千万吨以上矿井,760多处高效安全生产矿井,并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淘汰落后煤矿7100处,合计产能5.5亿吨/年。

规划指出目前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清洁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和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

在国家宏观基本面减档降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第三产业比重将逐步增加,而能源消费增速预计将放缓,年均增速在3%左右。

因此煤炭行业急需优化升级、化解过剩产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1、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概括为集约、安全、高效和绿色四个方面。

集约

规划提出严格控制煤炭总量,未来5年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8亿吨,减量置换及优化布局先进产能5亿吨,2020年煤炭产量39亿吨,消费量41亿吨,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截止2015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6万亿吨,计划至2020年增长到1.8万亿吨,年均复合增长2.4%。

2015年全国煤炭产量37.5亿吨,表观消费量39.6亿吨,预计2020年产量将达到39亿吨,年均增长0.8%,消费量达到41亿吨,年均增长0.7%。

规划中显示十二五期间合计淘汰落后煤炭产能5.5亿吨,关闭3.2亿吨,计划十三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8亿吨,且减量置换及优化布局先进产能5亿吨。

其中2016年提出关闭产能2.5亿吨,目前已基本完成,且当年未有新增产能投放。

因此预计未来四年将继续关闭5.5亿吨,年均1.4亿吨,同时减量置换投产5亿吨先进产能,年均1.3亿吨,关闭产能与新投放产能将基本持平。

表1: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产能产量及资源量情况

根据招商测算,由于2016年5月至11月实施276政策,全年煤炭产量预计在33.5亿吨左右,出口0.09亿吨,进口2.5亿吨,表观消费量大致40.7亿吨左右,缺口4.8亿吨,缺口幅度达14.2%。

假设十三五期间继续严格执行276政策,在下游需求微增的预测前提下,则供给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煤炭价格仍将暴涨。

假设产能恢复到330执行,未来四年产量测算在39亿吨、38.5亿吨、38.5亿吨和39亿吨,表观消费量分别为40.3亿吨、40.5亿吨、40.9亿吨和41.3亿吨,供求缺口分别为6000万吨,-1000万吨、-5000万吨及-4000万吨,基本能够维持供需平衡。

如果十三五煤炭消费能达到该增速,则意味着供改政策需要重大变动,首先,限产16%的276政策应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了,其次,需要新投产5亿吨才能维持均衡。

我们认为未来继续完全执行276政策的可能性较小,未来有可能在部分执行276政策和330政策之间相机抉择(2017年供过于求6000万吨)。

表2:

测算表观消费量及供需缺口

同时《规划》在煤矿数量、规模和煤炭企业发展上也制定了相应目标。

2015年底煤矿总数9700处,未来5年煤矿数量控制在6000处,减少39%。

其中5000万吨及以上煤矿产量占比达到60%(2015年底为55%),增长5个百分点。

120万吨以上大型煤矿产量占比80%以上(目前为73%,上升7个百分点),30万吨以下煤矿产量占比10%以下。

煤炭生产进一步向大型生产基地集中,目前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比在93%左右,2020年规划上升2个百分点至95%以上。

在煤炭企业发展方面,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煤炭企业数量6000家,十三五期间规划缩减一半至3000家以内。

5000万吨以上企业产量占比达到60%以上,较2015年上升5个百分点。

目前亿吨级煤炭企业数量9家,其产量合计达15亿吨。

表3:

煤矿及煤企发展规划

安全

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划2020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510人次以内,较2015年末下降15%以上,目前百万吨死亡率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2020年下降到0.14,较2015年的0.162下降15%以上。

表4:

安全生产规划

高效

规划建成一批先进高效的智慧煤矿,使采煤机械化程度从2015年的76%提升到85%以上,提高9个百分点;使掘进机械化程度从58%提升到65%,提高7个百分点;原煤入选率从66%提高到75%以上,增长9个百分点。

全员劳动工效在2015年末为840吨/人·年,2020年预计提高到1300吨/人·年,增幅9.1%。

假设按2020年产量39亿吨简单测算,煤炭从业人员将下降到300万人以下。

表5:

高效生产规划

绿色

十三五期间尽可能减少煤炭生产对生态坏境的影响,并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目前土地复垦率为48%,十三五期间预计提高到60%,增幅12个百分点,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从64%提高到75%,提升10个百分点,矿井水利用率从68%提高到80%,提升12个百分点。

加大对煤层气的综合利用开发。

目前煤层气产量180亿立方米,利用量86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将分别提高至240亿立方米和160亿立方米,提升5.9%和13.2%。

表6: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

2、优化西部资源布局

规划指出未来十三五期间的煤炭资源主要以优化西部为主,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部,结合大型煤炭基地为重点展开布局。

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

北京、吉林和江苏逐步关闭现有煤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和四川加快退出关闭进程;青海以环境保护为主,严控扩产。

2020年大型煤炭基地以外煤矿合计产能不超过2亿吨。

降低鲁西、冀中、河南、两淮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规模。

重点做好资源枯竭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的退出工作,逐步关闭采深超千米的矿井,压缩煤炭产能,到2020年鲁西基地控制在1亿吨,冀中基地0.6亿吨,河南基地1.35亿吨,两淮基地1.3亿吨,合计不超过4.25亿吨。

控制蒙东(东北)、晋北、晋中、晋东、云贵、宁东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规模。

内蒙古东部主要满足锡盟煤电基地用煤需求,通过锡盟-山东、锡盟-江苏通道向华东和华北送电。

东北地区由于人员安置任务较重,适度建设接续矿井,逐步降低规模。

合计2020年蒙东(东北)基地产量4亿吨。

三晋基地加快处置整合矿资源,做好焦煤和无烟煤优质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满足深加工需求,晋北、晋中和晋东基地分别不超过3.5亿吨、3.1亿吨和3.4亿吨,合计10亿吨。

云贵和宁东基地则积极开展煤制油项目,深加工煤炭就地消化,产量分别达到2.6亿吨和0.9亿吨,合计3.5亿吨。

有序推进陕北、神东、黄陇、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陕北和神东地区建设配套煤矿和大型一体化矿井,通过西电东送向华北输送电力。

2020年陕北预计在2.6亿吨,神木地区则9亿吨;黄龙地区可适度建设大型矿井,补充川渝需求,2020年预计产量1.6吨。

新疆地区资源储量丰富但区位劣势明显,主要以就地转化和西电东送为主,产量预计在2.5亿吨左右。

14个煤炭生产基地预计37.4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95%以上。

表7:

2020年14个煤炭基地规划产量

3、严格控制煤炭新增产能

十三五期间减量置换优化布局新增先进产能5亿吨,新增煤矿产能不小于120万吨/年,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结合煤电和深加工项目配套建设一体化煤矿,新开工占比可达87%,而西部省份中尤以内蒙、山西和新疆为重点建设区域,这三个区域新增规模占比可达80%。

剩余中部地区新增规模占比12%左右,东北地区有限的接续矿井占比1%,而东部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煤矿。

表8:

全国新开工项目分部情况

在假设2020年产量39亿吨的前提下,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产量占比分别只有4.4%和3.1%,为净调入省份,净调入分别为11亿吨和2.4亿吨。

净调入省份合计调入需求19亿吨,沿海地区部分依靠进口补充。

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为净调出省份,产量占比分别为33.3%和59.2%,预计净调出量16.6亿吨,其中晋陕蒙地区占15.85亿吨,新疆0.2亿吨,贵州0.55亿吨。

表9:

不同地区产销量规划

目前的铁路运力相对宽松,2020年煤炭铁路运输需求约26-28亿吨,目前铁路运力36亿吨,可以满足“北煤南运、西煤东调”。

港口运输方面,北方八港的下水能力在8.7-9.3亿吨之间,能够满足煤炭8亿吨下水需求。

4、重点推动煤层气产业发展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并加大对煤层气的开采和利用。

鼓励建设煤层气产业基地,以社会投资为主,政府适当支持,统筹建设煤层气输气管道,合理发展CNG和LNG,推动瓦斯发电等项目发展。

表10:

煤层气开发重点地区

5、建立现代物流和交易中心

规划要求推进环渤海、长三角区域的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实现煤炭精细化加工配送,加快物联网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在煤炭物流中的应用,建设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培育1-2个全国性煤炭交易中心。

表11:

发展煤炭现代物流

二、煤炭下游需求十三五期间微增

煤炭行业的主要四大下游分别是电力(51%)、钢铁(11%)、建材(12%)和化工(4%),合计煤炭消费量占总煤炭消费量的80%左右,追溯到煤炭产业链的终端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投资。

目前煤炭下游行业十三五规划陆续基本公布完毕,我们根据相关的计划预测煤炭未来五年的煤炭需求。

图1煤炭下游产业链图

根据煤炭十三五规划公布的情况显示,期间GDP大概率维持在6.5%以上,第三产业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年均增长3%,增速放缓。

同时国家将环境保护指定为基本国策,2030年碳排放将达峰值。

因此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能源结构占比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15%以上,煤炭消费占比从目前的65%下降到58%,下降7个百分点。

表12:

能源消费结构占比

图2十三五期间GDP维持6.5%以上(%)

图3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增速维持年均3%

1、电煤:

年均增速2.4%

根据国家能源局11月颁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

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左右,占比约39%,提高4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比超过5%;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

表13:

十三五电力装机容量发展规划

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20年煤电发电量将达到4.4万亿度,年均增长2.4%。

十三五期间电力行业耗煤将稳步小幅增长,年均增速2.4%,由于能源结构的内部替代,增速低于4.8%的电力消费增速。

表14:

十三五发电量预测

2、建材:

年均下滑1.1%

根据我国《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主要建材产品水泥熟料的需求将年均下降2%,2015年我国水泥熟料需求13.3亿吨,预计到2020年下降到12亿吨。

2015年水泥熟料综合耗能112千克标准煤,2020年下降到105千克标煤。

水泥子行业耗煤占比大致占建材行业的50%,2015年我国建材行业消耗动力煤5.1亿吨,2016年预计耗煤5.2亿吨,预计到2020年耗煤4.8亿吨,年均下滑1.1%。

表15:

建材行业十三五规划

3、钢铁:

基本维持稳定

根据《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我国钢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将呈双下降走势,生产消费将步入峰值弧顶下行期,呈波动缓降趋势。

国内粗钢消费量在2013年达到7.6亿吨峰值基础上,预计2020年将下降至6.5-7亿吨,粗钢产量7.5-8亿吨。

生铁增速2016年微增,2017年之后略微下降。

表13:

十三五焦精煤需求测算

4、化工:

耗煤年均2%增速

化工行业占煤炭消费大数在4%左右,主要以合成氨为代表,耗煤量在整个行业中占比达到40%。

2015年化工行业消费动力煤1.85亿吨,预计2016年消费1.89亿吨,2020年消费2.1亿吨,年均增速2%。

表14:

石化行业十三五规划

5、预计煤炭需求正增长1%

我们测算,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煤炭消费量分别为40.1亿吨、40.3亿吨、40.5亿吨、40.9亿吨和41.3亿吨,消费增速分别为1.6%、0.3%、0.7%、0.9%和0.9%。

年度复合增速约为1%。

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于动力煤。

表15:

十三五煤炭消费需求年度复合增速1%

三、煤价调整,等待价差机会

1、煤价调整,等待价差机会

在煤价预期调整的情况下,短期煤炭股机会不大,建议等待未来价差机会:

此轮煤价调整到政府想要的价位与股价反应的煤价之间的价差带来的投资机会。

煤价调整到位后相信供给侧改革成功,行业回到供求均衡,股价反应的煤价与供求均衡煤价的价差带来的投资机会。

关注的价位:

目前市场猜测政府想要的价格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三级响应机制加量的环渤海价格460-500区间,一个是政府牵头的煤炭电力签订的长协基准价535元/吨。

关注的时点:

冬季取暖期结束,看看煤价调整到什么位置,以及276政策是否变动,凭此进一步确定政府想要的合理价位。

前期股价没有跟随煤价大幅上涨,目前股价反应的环渤海5500大卡煤价在450元/吨左右,未来调整到位的煤价与股票反应的煤价之间的价差即是煤炭行业投资机会。

图4:

股价反应的煤价远远低于现货煤价

图5:

股价涨幅低于煤价涨幅

2、相关建议

近期重点推荐煤炭+尿素的兰花科创;

此外,推荐转型概念股:

山煤、神火、永泰和安源;

建议跟踪重组概念股:

国务院7号文的减量重组5亿吨有可能在17年启动,主要关注央企重组概念股和地方国企重组概念股。

表16:

煤炭行业估值比较

图6:

煤炭行业历史PEBand

图7:

煤炭行业历史PBBa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