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1835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34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教材分析:

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开展学习,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归纳总结得出金属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各自的特性,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常见金属与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围绕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教会学会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方法,使他们能对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

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

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

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教具准备: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看录相、上网查资料等了解人类发现金属、认识金属、使用金属的历史,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

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

 

   在教师指导下观看录像、有目的的查阅资料,展示他们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

铜钱、硬币、纪念章等。

   设置背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

①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②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③用小刀割一下;④用铁锤锤一下;⑤用酒精灯加热;⑥用电池、小灯泡测试它们的导电性。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往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实验结论和分析结果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特性。

  

 

  阅读课文第2~3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利用课件给出讨论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如果用锡制会出

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

如果镀金怎么样?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代表陈述讨论

、交流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这一重要结论。

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问:

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

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思考、查资料、讨论及总结,独立或集体回答问题。

  

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

求实态度。

提问:

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

2、什么是合金?

常见的合金有哪些?

3、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

低的特性。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焊锡,锡、铝的熔化温度。

   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合金的定义、合金与金属的区别等知识。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

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激发学生兴趣和学好化学的决心,培养学生把知识用于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布置课后作业:

找资料,了解一些新型金属。

   

知识拓展,激发学生求知欲。

 

【板书设计】

课题1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

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

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金属的化学性质(两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有关的化学问题。

(3)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4)课堂中,经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并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

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

难点:

金属化学性质的初步探究,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解释一些相关的化学问题。

实验准备

镁条、锌粒、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片、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石棉网、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引言:

多媒体展示:

金属的世界

导入:

金属的用途,不仅与物理性质有关,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关。

为什么金银首饰总是光彩夺目,而铁器缺容易生锈?

今天大家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多媒体展示)

[问]:

观察桌面上的镁条、铁丝、铝片、铜片的颜色,这些金属在空气中加热,

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镁条、铝片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铜片具有紫红色的金属光泽)

[实验]:

分别把镁条、铝片、铜片用砂纸打磨后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在氧气中点

燃。

[观察]: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铝片表面失去光泽;铜片表面变黑,铁丝在氧

气中剧烈燃烧。

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2Mg+O2

2MgO

3Fe+2O2

Fe3O4。

4Al+3O2=2Al2O3

2Cu+O2高温2CuO

[问]:

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小结]:

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板书]: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问]: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展示]:

我会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

[问]:

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呢?

如果不是,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问]: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

[讲解]:

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

[多媒体展示]:

比较刚才提到的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

[板书]:

金属活动性:

金最不活泼,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

[问]: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多媒体展示]:

你知道吗?

[讲解]:

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

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之故。

铝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如此

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应用,除了因为改进了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大大降

低,以及铝的密度较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问]:

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补充]:

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化铝”实际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铝表面形成加厚的

氧化铝保护层的铝制品。

衔接生活小知识

[问]:

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

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讲解]:

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

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

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

所以会变黑。

[问题]:

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

[活动与探究]:

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应。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猜想]:

金属与酸可能会发生反应。

[板书]:

二金属与酸反应

[学生实验]:

镁、锌、铁、铜与酸反应

[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

金属

是否有气体产生

速度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

试管中,有何现象

 

 

 

 

 

 

 

 

学生完成实验,并讨论、交流。

[问题]:

根据与酸反应的快慢或剧烈程度,能否判断出上述金属中哪种最易与酸

反应,即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如何?

学生回答:

①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与酸发生反应。

②金属种类不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③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

学生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演)(教师指导)

   ①Mg+2HCl=MgCl2+H2↑

   ②Zn+2HCl=ZnCl2+H2↑

   ③Fe+2HCl=FeCl2+H2↑

[多媒体展示];归纳上述反应情况。

[多媒体展示]: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2

[归纳板书]:

Mg、Fe、Zn、Cu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

[问]:

根据反应现象,实验室制取氢气应该选取那种金属作反应物?

说明:

实验室制取氢气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的。

(进行分析)

[问题]:

①上述反应是否是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②上述几个反应有何

共同点?

[归纳:

置换反应的定义

[多媒体展示]:

下列反应是否都是置换反应?

[我会应用]:

1、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

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极

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

现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要求写出实验方

法、现象和结论。

2、请根据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反应原理,设计出制备氢气的反应装置,要求该装置能方便地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画出装置图,并说明操作注意事项。

(参考上册习题5.2题8)

反思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

2②你还有哪些收获或疑惑不解的地方?

3巩固与练习:

1课本P177第5小题

2多媒体展示练习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

1、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如:

①能与O2反应:

4Al+3O2=2Al2O3。

②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H2↑

2、判断金属活动性方法一:

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其活动性越强

同等条件下,反应越剧烈,其活动性越强

判断金属活动性方法二:

一般情况下,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强,不反应的较弱;

反应越剧烈的越强,越缓慢的越弱。

3、置换反应:

A+BC=AC+B

[多媒体展示导入新课]:

质疑激趣(小故事)

奇怪的天平:

趣味化学小组的张同学,从实验室借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

接着他又拿两个质量相等的铁球,并同时将这两个铁球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之中,这时天平两端继续保持平衡。

过一会儿,将铁球取出,天平慢慢地倾斜了。

是天平出了毛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问题]:

为什么把铁球放入两烧杯中天平不能平衡?

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能否猜一猜?

学生猜想:

可能是铁与其中的一种溶液发生了反应,而另一种没有。

[学生验证猜想]:

①教师展示:

铁丝、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

②演示及学生“自助餐”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药品

实验现象

结论

铁与硫酸铜溶液

铜与硝酸银溶液

铁与硫酸铝溶液

[多媒体展示]: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板书]:

三、金属与部分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Fe+CuSO4=Cu+FeSO4

2Al+3CuSO4=Al2(SO4)3+3Cu

Cu+2AgNO3=Cu(NO3)2+2Ag

③[学生交流]。

问题:

同学们刚才吃“自助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学生1:

我发现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知道了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学生2:

我发现铁能置换出铜、银,不能置换出铝。

学生3:

我发现铁、铜不能置换出铝,但能置换出银。

问题:

根据你的发现,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引导学生分析]:

铁能置换出铜、银,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

铁、铜不能置换出铝,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铜强。

[多媒体展示]归纳:

上述实验的反应情况。

引导学生释疑:

小故事中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

金属活动性判断方法三

[归纳]:

如果金属A能把金属B从它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则证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动性强。

[多媒体展示]:

金属活动性顺序

[板书]:

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训练:

按五言格式训练学生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问题与启示]

问题:

①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

②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相互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多媒体展示]: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反思小结

]:

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

置换反应的条件。

[练习与巩固]

[作业]:

第177页7题、8题。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难点:

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实验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内容为常见矿石的图片、我国钢铁冶炼厂的简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模拟演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例题讲解幻灯片等);金、银戒指;镊子;酒精灯;火柴等。

生锈的铁锁、因锈蚀穿孔的铜壶、长期未用的菜刀、几段生锈的铁丝、不能用的水龙头等。

学生:

课外收集的我国钢铁厂情况简介材料;重晶石等矿石样品。

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对比实验。

教学方法

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动画演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点评

第一课时铁的冶炼

实验导入

教师演示金、银戒指在酒精灯上灼烧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以及钠、镁等金属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物之中的原因。

以实验回顾金属活动性有关知识,做好铺垫。

交流展示

学生出示课外收集到的矿石样品(重晶石、赤铁矿石等),朗读有关矿石的产地、产量、钢铁厂的名称等背景资料,课件展示人类最早使用的铁矿石──陨铁等其他矿石样品。

实物参观,资源共享。

指导阅读

阅读课本,解读插图,讨论炼铁时铁矿石选取的方案,使学生弄清楚为什么选取这种矿石的原因。

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讨论分析

出示多媒体课件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模拟实验。

讨论:

①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原因;②尾气处理办法;③分析工业炼铁的原理;④分析原料产物是否为纯净物;⑤得出哪些结论等。

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例题自学

指导学生阅读审题,尽量抓住有效信息,小组讨论读题后的感想,尽量将多的读少,抽出有用的、具体的条件。

指导方法,合作学习。

例题剖析

多媒体展示例题的断句、数据的含义,已知和未知量的关系;计算的过程分解;各步骤之间的关系;不纯物质如何转化为纯物质等。

领悟开窍。

自主评价

学生小组之间、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谈谈收获和看法,教师总评。

及时评价,激励信心。

升华训练

在小结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训练,加强对不纯物转化为纯净物有关的计算的应用。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第二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

导入课题

出示铁锁、铜壶、菜刀、铁丝、水龙头,分析还能否使用。

实物导入,容易接受。

学生展示

由各小组的同学将一周前做的铁钉生锈的对比实验用品展示给大家看,交流说明操作方法、现象、结论和解释等。

学生展示,利于培养动手、动口、交流合作能力。

讨论交流

畅所欲言所观察的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对发生的现象的解释。

相互评价各小组的实验效果、结论和解释是否合理。

 

自主评价

推选一组进行自主评价,从不同侧面谈谈本次探究实验的成败,推广到工业、农业和各种生产生活中如何防止铁生锈。

尝试介绍几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自主评价,增强信心,认识自我。

教师引导

分析铁锁、菜刀、铁丝、水龙头锈蚀的原因,讨论防止它们生锈的方法,推广到学生身边的金属用品如文具盒、自行车、铁桶等经久耐用的技巧。

回顾开头,衔接紧凑。

动画展示

(1)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坐标分析图;

(2)金属回收公司情况介绍;(3)废旧电池的污染;(4)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通过课件,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获取信息。

与生活息息相关,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讨论交流

结合身边的事例,分析讨论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如回收废金属,用各种方法防腐蚀,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并通过课件补充一些保护金属资源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小结评价

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课外探究

参考以下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查询有关资料,完成一篇化学小论文或一份化学小报(题目要有个性)。

(1)金属的应用与保护;

(2)你身边的金属制品;

(3)铜壶为什么也生锈?

(4)废旧干电池还有可利用的价值吗?

(5)其他。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对于“溶液”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并应用到溶液,在实验室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

学生还知道很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但学生对于溶液的认识仅仅是感性,不系统的。

所以本课题在编排上,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教学中可用动画模拟讲解,并注意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蔗糖等物质的溶解实验,能描述出它们溶解于水或汽油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

(2)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并能说出一些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3)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重要的溶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形成等实验,体会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

(2)通过“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中和汽油中,进一步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运用,学会控制实验条件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

二、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1)教法:

问题启发,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

(2)学法: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总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上,创设动画,生活化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活动探究,积极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实现对化学概念的能动建构。

所以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过程进行教学: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屏幕】展示3张图片(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医药用品、大海)并提问它们有什么联系?

【讲述】其实它们都是溶液。

那么溶液是怎么形成的呢?

什么是溶液?

它有哪些奥秘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题1溶液的形成。

【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

【交流】观看图片思考它们的联系

学习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微观动画,理解升华

【讲述】下面我们来完成探究实验一:

将少量的糖,食盐,品红,泥沙,植物油分别加入适量水中,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静置后再观察并记录现象。

(教师巡视,个别加以辅导。

等同学们大部分完成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谈谈本小组的实验情况。

【设问】1.你怎么知道糖,食盐和品红溶解了呢?

2.这些物质到哪里去了,还在水里面吗?

哪些事实能证明你的推断?

3.假如你有先进的显微镜,在蔗糖溶解前和完全溶解后你将看到什么?

能不能将你想象的画出来呢?

下面我们从微观的角度体验一下蔗糖和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

【FLASH】播放蔗糖溶解和食盐溶解的动画。

【讲述】动画看完了,我想大家应该对糖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吧。

糖和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实质是_________在运动,均匀地扩散到水分子之间。

非常准确。

那我们能不能给溶液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它由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