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2093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寓言故事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寓言故事总结.docx

《寓言故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言故事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寓言故事总结.docx

寓言故事总结

(1)有个故事,讲的是英国王室为了招待印度土邦主代表团,在伦敦举行晚宴,由温莎公爵主持。

在宴会快要结束时出了这么一件事:

侍者为每一位客人端来了洗手盘,印度客人们看到那精巧的银制器皿里盛着亮晶晶的水,以为是喝的水呢,就端起来一饮而尽。

作陪的英国贵族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主持人。

温莎公爵神色自若,一边与众人谈笑风生,一边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样“自然而得体”地一饮而尽。

接着,大家也纷纷效仿,本来要造成的难堪与尴尬顷刻释放,宴会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当然,也正是温莎公爵这一“善为他人考虑”的好习惯,使英国国家的利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温莎公爵:

尊重客人;遇事头脑灵活、不按常规办事;有绅士风度)

(2)国王与蜘蛛

有一次,苏格兰国王布鲁斯率军与英格兰军队打仗。

他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躲在一所不易被发现的古老的茅屋里。

他失望了。

当他正带着失望与悲哀躺在柴草床上的时候,他看见一只蜘蛛正在结网,为了取乐自己并看蜘蛛如何对付,国王毁坏了它将要完成的网。

蜘蛛并不注意它的灾害,立刻继续工作,打算再结一个新网。

国王又把它的网破坏了,蜘蛛又开始结另一个网。

国王开始惊奇了。

他自语道:

“我已被英格兰的军队打败了6 次,我是准备放弃战争了。

假使我把蜘蛛的网破坏6 次,它是否会放弃它的结网工作呢?

”他毁坏了蜘蛛的网共有6 次。

蜘蛛对这些灾难毫不介意,开始做第7 次新网,终于成功了。

国王被这个例子鼓起了勇气,他决意再做一次奋斗,从英格兰人的手里解放他的国家。

他召集了一支新的军队,很谨慎而耐心地做着准备,终于打了一次重要的胜仗,把英格兰人赶出了苏格兰国土。

(苏格兰国王布鲁斯: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

(3)红花需绿叶衬

朋友和我路过一片颜色光辉灿烂的花园,一位老园丁精心照管着。

我们齐声夸奖他,不过朋友问他道,既有这么多色彩艳丽的品种,为什么他还要保留那么多颜色平淡的西洋樱草呢?

园丁一脸笑容。

他解释道:

“要有平淡的,才能把其余的衬托出来。

(4)希望的价值

捷总统兼剧作家哈维尔有一段关于人生观的话:

“我不是乐观主义者,因为我不能肯定事事都有美好的结局;我也不是悲观主义者,因为我不能肯定每件事的结局都不好。

我只是心怀希望,认为人生与工作都有意义。

没有希望的人生是空虚、无聊的人生。

(关于人生观)

(5)言而有信

英国政治家福克斯以其言而有信著称。

他的父亲是一名正统的英国人,曾给小福克斯上了生动的一课,给这少年的心中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福克斯家的花园里有一座旧亭子,他的父亲想将其拆除,并在较为开阔处另建一座。

小福克斯从学校回家度假,正巧赶上工人在拆迁亭子。

孩子当然很想亲眼看一看亭子是怎样拆除的,所以他打算迟些天返校。

父亲却要他准时到校上课,为此父子间颇有嫌隙。

末了,父亲答应将亭子的拆迁推迟到来年假期。

于是小福克斯就离家返校了。

父亲想,学校里儿子忙于学习,慢慢地会把此事忘掉。

于是,儿子一走,他就让人把亭子拆了,在另一处盖了一座新的。

谁想到儿子却一直把亭子这件事记在心头。

假期又到了,小福克斯一回家,就朝旧亭子走去。

早餐时,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

“你说话不算数!

”年迈的英国绅士听后大为震惊,严肃地说:

“孩子,你说得对,我错了。

我就改。

言而有信比财富更重要。

纵有万贯家产也不能抵销食言给心灵带来的污点。

”说罢,父亲随即让人在原地盖起了一座亭子,再当着孩子的面将其拆除。

(办事要言而有信;经商首先是诚信;父亲敢于向自己的儿子承认错误)

(6)不贪为宝

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宝玉,献于大夫子罕。

子罕不受,献玉者愕然,说:

“这是一块世上少有的宝玉,我费了不少力气才弄到手,今日献上,怎能不收呢?

”子罕说:

“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如果你将玉给我,那么咱俩都各失其宝,不如我不受你的玉石,各得其宝。

(不接受别人的宝贝,才能继续得宝贝,为官清廉)

(7)乐与悲

乐观者和悲观者有什么不同?

音乐老师举出这样的例子:

几年前,电视转播音乐大师梅达的音乐会。

梅达出场前被挂了一个花环。

当他上台起劲地指挥乐队时,花瓣纷纷落到脚下。

“等他指挥完,”一位女士议论说,“他会站在一堆可爱的花瓣之中。

”“到完的时候,”男士有点忧伤,“他颈上只会挂着一道绳索。

(任何事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

(8)变化

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

大女儿嫁给伞店老板,小女儿当上了洗衣作坊的女主管。

于是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

 逢上雨天,她担心洗衣作坊的衣服晒不干;逢上睛天,她生怕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

天天为女儿担忧,日子过得很忧郁。

 后来一位聪明人告诉她:

“老太太,您真是好福气!

下雨天,你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大睛天,你小女儿家顾客盈门;哪一天你都有好消息!

 天还是老样子,只是脑筋变了一变,生活的色彩竟然焕然一新。

(转换了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遇事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

(9)终点的意义

日本的金栗志藏。

1912年,日本选手金栗志藏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中,由于体力不支,中途昏倒,放弃比赛,1966年,76岁高龄的金栗志藏到瑞典旧地重游,他来到当时退出比赛的地点,稳步向终点斯德哥尔摩奥林匹克运动场走去,终于完成了当年的未竟之功。

至此,他的马拉松成绩为54年8个月6天8小时32分20秒.

面对着向他表示祝贺的瑞典记者,金栗志藏意味深长地说:

“尽管我比对手落后了半个多世纪,但我最后还是抵达了终点。

坚持不懈,最后都会有一个*的结果,不仅我相信这句话,我相信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会相信。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有毅力、有恒心)

(10)日本的明治维新

中国的清政府自认为泱泱大国,不需要向别人学习,采取了闭关锁国,所以落后挨打,而日本从明治时间开始向西方学习,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在政治、教育、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改革,从那时起,日本慢慢提高了其国际地位,开始不断壮大起来,说明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国家要富强,就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进行改革开放)

(11)在日本的阳光幼儿园,3~5岁的孩子在雪花飘飘、寒冷刺骨的冬天,都只穿一条蓝裤衩和一双白球鞋,在寒风飕飕的操场外奔跑,在没有暖气的屋子里学习,每一天都是如此。

这种冬天“裸身锻炼”可能令很多国人感到残酷:

大人都做不到在大冬天只穿一条小短裤,却让三四岁的孩子这样……而日本家长们却十分赞同、支持。

日本孩子就是通过这种“裸身锻炼”,使他们变得更坚强,更能忍受痛苦,敢于迎击困难,从小具有钢铁般的意志。

(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

(12)

1992年8月,中日双方联合组织了一百来名中日学生到我国内蒙古进行夏令营活动,日本孩子都是自费来的,我们中国的孩子是公费去的,而且都是些优秀学生、三好学生。

在这次并不是特别艰苦的夏令营活动中,两国孩子、家长的不同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中国孩子病了,见到医生就掉泪,马上回大本营睡大觉;而日本孩子病了,却能硬挺着走到底!

中国孩子的背包是空的还叫苦不迭,而日本孩子却能很精神地背着鼓鼓囊囊的背包走。

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而日本家长来了,只把鼓励留给发烧的孩子……夏令营的较量考出了中国孩子的意志分,考出了我们教育的分数!

事后,日本议员公开宣称:

“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对手!

”这不能不令人警醒!

在他们眼中,决定能不能战胜对手,不是看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是比意志的强弱!

他们认为,孩子的意志素质决定着民族的命运!

(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中国教育重视智育,轻视志育)

(13)德国一些中学上体育课时,老师让孩子们独立穿越森林。

(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

(14)爱迪生是美国的发明家,他一生只在学校里念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其发明创造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1000多种成果,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发明白炽灯时,先后用了1000多种材料做灯丝,但都失败了,而且还用了朋友的头发,朋友说:

“你失败了。

”爱迪生却说:

“我没失败,至少我知道这9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爱迪生并不气馁,继续着自己的试验工作。

最终发明了电灯。

(15)布鲁斯受火刑

哥白尼在去世前的前一年,提出日心说,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八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使他屈服,当时的宗教审判所审判布鲁诺,让他放弃日心说,但他没有放弃,最后被判受火刑,临死前,他还执著地发出“地球是绕太阳运转”的呐喊。

(坚持真理;为科学献身)

(16)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我们办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弄巧成拙。

(17)成功的秘密

有人问一位智者:

“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

”智者笑笑,递给他一颗花生:

“用力捏它。

”那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只留下花生仁。

“再搓搓它。

”智者说。

那人有照着做了,红色的种皮被撮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

“再用手捏它。

”智者说。

那人用力捏着,却怎么也没法把它毁坏。

“再用手撮撮它。

”智者说。

当然,什么也撮不下来。

“虽然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

”智者说。

(要不断努力,经的起挫折才能成功)

(18)烈日下,一老翁坐在岸边,两眼一动也不动地盯着河面的浮标,从日出到日落,依然两手空空,老翁却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我很是纳闷。

  老翁笑着说:

“我即鱼,鱼即我,我在钓鱼,鱼也在钓我,就像下棋,我和鱼的耐力旗鼓相当,这才过瘾。

”一顽童向水中扔一块石头,一阵波纹飘荡过来,老翁曰:

”起风了。

  人生就是一盘棋,美在投入。

(做任何事情要注重过程,而不要看重结果)

(19)巴西球王贝利,在他参加国际足球比赛踢进第1000个球时,有个外国的记者采访他:

“您认为这1000个进球哪一个进球最精彩?

”,他说:

“下一个进球最精彩。

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在取得成功之后,迷失了自我,不再上进了,出了很多丑闻,用气枪朝记者射击、吸毒、私生子、黑社会…最后差点丧命。

(贝利幽默机智;永不满足,展望未来,对未来充满期望)(马拉多纳:

成功之后迷失了自我,不求上进)

(20)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不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捐赠人。

他在4年里捐善款230亿美元。

2003年,他又郑重立下遗嘱:

除了给自己的3个孩子每人留下1000万美元和价值1亿美元的家族住宅外,其余98%的财产,将全部留于以他和他妻子名字命名的基金会。

比尔盖茨甚至公开表示过:

“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富有但很慷慨,注重企业形象)

(21)贝多芬命运交想曲

贝多芬在受到双耳失聪的打击之后,曾痛苦地将自己关在房子里不愿与人见面。

但是,不甘就此退出乐坛的强烈信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他将耳朵贴在琴键上感觉震动,最终创作了《命运交想曲》。

(贝多芬不屈从命运,与命运抗争,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在逆境中做出了成就)

(22)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次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

她将废弃的厂房当作实验室,做经过3年多的艰苦工作,终于在1902年提炼出0.1克镭。

有人劝说居里夫妇说:

“您如果去申请专利,定会成为百万富

翁!

“不,镭是一种元素,它应属于全世界!

”居里夫妇毫不犹豫的回答。

继而她将这个发现无偿公之于众。

著名学者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居里夫人:

“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她还将自己获得的奖章给自己的女儿当作玩具玩,巨额的诺贝尔奖金,对于一向清贫的居里夫人来说,并不希罕它,而是把大量的奖金赠送给波兰的大学生、贫困的女友、实验室的助手、没有钱的女学生、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

许多朋友责怪她没有把这笔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而她给孩子们留下的却是那独立不羁的精神和鄙视功利的高尚品德。

(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淡泊名利金钱;无私奉献)

(23)知道在哪画粉笔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要排除一台大型发动机的故障,请了很多人都束手无策,最后请来了德国著名的电机专家斯坦门茨。

斯坦门茨围着机器转了两圈后,用粉笔在机器外壳的某处画了一道线,然后吩咐公司负责人说:

“把做记号处的电机线匝减少16匝。

“难题迎刃而解了,斯坦门茨索要了1万美元,实在是太多了。

斯坦门茨回答道:

“用粉笔画一条线,值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值9999美元。

此语一出,众人皆默然。

(实践出真知;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正面对着知识经济时代,仅有热情、勤奋、执著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凭借知识和能力,去获取别人羡慕的丰厚的报酬。

换言之,就是努力地培养自己能够赚取到9999美元的本领。

(24)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一个人不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于是他去求教上帝,上帝先带他去了地狱,他看到所有人都是面黄肌瘦,但面前都是美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双长长的筷子,很多人都在努力往自己嘴里送,但太长了,自己永远都送不进嘴里。

上帝说:

“看见了吗?

这就是地狱。

接着,上帝又带他去了天堂,结果天堂里的人红光满面,欢声笑语,原来是一样的筷子,自己送不到自己嘴里,但两个人可以相互喂食,其乐无穷。

上帝说:

”看见了吗?

这就是天堂“。

其实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是:

只要每个人都积极分享,积极参与,我这里便会成为天堂!

(自私自利就是地狱,为别人着想就是天堂)

(25)伏尔泰说,使人疲倦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现实生活中,也许能将自己击败的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一些非常琐碎的小事。

(26)一个木匠来到深山中找材料,看到一个很大的木根,认为没有用,就走过去了,过了一会儿,有为雕刻家也来山中找材料,经过这时,看到大树根奇形怪状,真是如获至宝,就把它坎断,搬到了自己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加工,大木根变成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事物是复杂的,发展是不定向的,我们只有辩证地发展地看待事物,才能"物尽其用,材尽其能".面对一物,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分析它的性质,从中提取对此时此地有用的部分,加以利用,使各种有用的性质,发挥其最大功用.若事物在此时此地未表现出价值,也不要轻易放弃,妄下定论;应当高瞻远瞩,放眼未来,密切关注它今后的可用空间和价值.要明白:

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慧眼识马的伯乐)

(27)中国与英国谈判关于香港回归的问题时,曾经一度陷入僵局,此时,邓小平同志果断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即香港的主权归中国所有,但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样就使香港回归的问题得到了顺利的解决。

1999年,澳门回归问题也采用这种方式顺利解决了。

(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原则性;)

(28)一个登山家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达到8000米时,退了下来,有人劝他:

“再咬牙坚持一下不就登顶了吗。

”他说,“不,8000米已经是我的体力极限了,如果再往上登,不仅登不到山顶,而且会丧命的。

”于是他毅然退了下来。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量力而行)

(29)一个演说家,在演说之前,拿出20美元钞票,问谁要这20美元。

许多人都举手,他把20美元放在手里揉成一团,再放到脚下踩了一下,问观众,谁还要这20美元,但仍然有许多人想要这20美元。

(有些人经历了许多的挫折,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了,但其实就像20美元一样,经过手揉和脚踩,其价值仍然不变,暗示人在逆境中也要充满自信)

(30)韩信受跨下之辱

在韩信的家乡淮阴城,有些年轻人看不起韩信,有一天,一个少年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佩带宝剑,以为他是胆小,便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

“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围观的人都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

只见韩信想了好一会儿,一言不发,就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

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

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小不忍则乱大谋)

(31)一块石头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

“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

“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了,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集市上去展示。

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秉报院长。

院长望着男孩,徐徐地说道:

“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

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

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人要学会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32)责任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

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

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处蛋的母鸡!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

“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

”父亲拿出12.5美元说:

“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艰苦的打工生活。

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

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责任的意义)

(33)爷爷的经验

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地卖着草帽。

有一天,他叫卖得十分疲累,刚好路边有棵大树,他就把草帽放下,坐大树下打起盹来。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的草帽都不见了。

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顶草帽。

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草帽拿下来,丢在地上。

猴子也学着他,将草帽纷纷扔在地上。

卖草帽的高高兴兴地捡起草帽回家去了。

回家之后,他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很多年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

有一天,在他卖草帽的时候,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而草帽出同样被拿走了。

孙子想到爷爷曾告诉他的方法,他脱下草帽丢在地上,可奇怪的是,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做,还直瞪着他看个不停。

不久之后,猴王出现了,捡起地上的草帽,说:

“开什么玩笑!

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人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的去学习新知识)

(33)酒

   在一次隆重热烈的丰年祭庆典中,一位酋长要求每一户都要捐出一壶酒,并且倒在一个大桶里,以便大家共享。

每一户都积极响应酋长的号召,郑重其事地倒下家里酿的酒,很快地就集满了一大桶。

   在庆典接近尾声时,酋长拔掉了大桶上的木塞子,往每个人的杯中都注满了酒。

当大伙一饮而尽时,才发现喝下去的并不是酒,而是清水。

 原来,家家户户都以为在那么多的酒中,倒入自己的一壶清水一定不会被察觉。

(做任何事情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诚信经营)

(34)田忌赛马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

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这时田忌的好朋友孙膑帮他出了个主意,叫他再比一次,说能赢齐威王。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

齐威王站起来说: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

"

孙膑不去理他。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

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

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遇事多动脑;处事灵活;不按常规办事)

(35)赵武灵王“武服骑射”

战国时期,为了增强国力,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

当时赵国军人着长袍,披盔甲,乘马车,行军打仗甚为不便。

他就向西北少数民族胡人学习,让士兵穿短衣,着长裤骑在马上射剑行军。

赵武灵王的“武服骑射”的政令一出,遭到了王公大臣的竭力反对,但他不为所动,坚持改革,还率先穿起胡服,亲自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赵国由此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较强的一国。

(改革开放的先锋;不惜向敌人学习)

(3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齐威王即位后,三年来沉湎于酒色、音乐,不修国政。

韩、魏、鲁、赵兴兵来犯,齐国的守边将领总打败仗。

有个大臣见齐威王,说:

“有鸟停在宫殿上,三年不飞也不叫,是因为什么呢?

齐威王说: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原来,齐威王表面上不理国事,暗中在观察分析国内存在的问题,思考需要采取的重大措施,考虑治国的有效办法。

(做事需要把握时机,懂得当进则进,当退则退。

(37)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他的妻子说: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

“我同徐公比,谁漂亮?

”妾说: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

“我同徐公比,谁漂亮?

”客人说:

“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

“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

“好!

”就下了命令:

“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邹忌不盲目听信别人,有自己的见解;齐威王是名君,广开言路、能听取臣下的意见)

(38)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

春秋时期鲁国的相国公仪休嗜鱼如命,无鱼不吃饭。

在其上任相国时,亲宾姻戚,甚至素不相识者都买鱼送他。

公仪休崇尚名节,一概予以谢绝,送鱼的人都有所望而来,扫其兴而归。

有一学生闻其老师当了相国,特地买了几尾时鲜大鱼登门恭贺,公仪休一如既往,拒不收纳。

学生深感奇怪,问道:

“老师素来喜食鱼,却因何不受?

”公仪休回答说:

“时人投我所好,送鱼者纷至沓来,我身为相国,居于群臣之首,理应以廉为宗,故虽嗜鱼而始终不敢受人一鱼。

”学生想了想,复劝道:

“我送鱼是尽师生之谊,别无所求,请老师通融一次。

”公仪休连连摇头说:

“入仕为官,贵在不贪,受礼纳贿,败坏吏治,污浊官场,此戒万不可开。

如今我居相位,有俸禄可买鱼吃,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