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2175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下乡调研报告.docx

三下乡调研报告

 

安庆师范学院2013年度大学生

暑期社会调研报告

 

安徽省宣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作者:

马欣汪礼敏石文倩沈梦怡徐聪聪赵素贞陈龙

安徽省宣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摘要]: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经济呈加速度发展,由此也带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开始被打破,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趋向在近几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纷纷“东向发展”寻求新的就业渠道。

该区已成为劳务输出大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据有关资料显示,宣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包括农村内部转移和农村外部转移两种形式)达13.46万人,占全区乡村从业劳动力总量的32.1%。

[1]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和背景[2]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基本上可以看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过程。

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也是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体质改革的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

一方面随着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不断的完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各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各地区间的比例失调,农村劳动力的问题得以初步实现,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收入差异使得农村劳动力开始向乡镇及城市边缘转移。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由于沿海城市的发展城乡收入差异引起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是沿海发达城市,随着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且待遇的提高也吸引着农村劳动力,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涌动,解决好剩余劳动力问题也成为关系到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宣州区农村基本情况

宣城市地处皖江城市带的东部,为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区,在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宣城可供开发的土地多,水资源丰沛。

纵深度好、发展腹地大。

并且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5%左右,是安徽省3个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最优城市之一。

[3]

2010年末宣州区户籍总人口86.14万人,人口出生率8.18‰,人口自然增长率2.84‰.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1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7581元,同比增长17.9%。

在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全区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2967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504540吨,比上年增长0.4%[4]

表1:

2010年农村社会经济基本指标[4]

指标

计量单位

2010年

乡镇个数

18

其中:

镇个数

14

村民委员会个数

174

乡村总户数

222153

乡村人口数

万人

74.9

乡村从业人员数年末实有劳动力

万人

45

其中按性别分:

万人

24.8

万人

20.2

其中:

第一产业劳动力

万人

24.3

第二产业劳动力

万人

12.8

第三产业劳动力

万人

7.9

表2:

2010年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4]

乡镇

户数

人口

从业

人员

其中:

男劳

动力

女劳

动力

农业

从业

人员

工业

从业

人员

建筑

业从

业人

交通运输、仓

储及邮

政业从

业人员

信息传输

、计算机

服务和软件业从

业人员

批发

与零售业

从业人员

住宿

和餐

饮业从业人员

其他行业从业人员

合计

222153

748855

450474

248134

202340

243271

75067

53499

20714

2297

23761

16817

15048

水阳镇

25960

90301

55003

29320

25683

29028

5827

11724

2293

284

2683

2153

1011

狸桥镇

18833

65710

40000

21220

18780

23382

3900

5300

2300

210

1900

2100

908

沈村镇

10997

40908

26623

15133

11490

10969

5615

3629

1038

463

1791

1024

2094

古泉镇

8316

25199

14364

8366

5998

9794

1126

1404

425

76

367

309

863

洪林镇

12033

42460

26013

13901

12112

14898

4960

2944

945

149

881

832

404

寒亭镇

6243

20097

11760

6468

5292

6927

3315

625

278

42

410

160

3

文昌镇

5530

20264

11560

6020

5540

7662

2346

707

330

20

295

50

150

孙埠镇

16751

53648

30707

16281

14426

12013

8973

2479

1278

165

1472

545

3782

向阳镇

12209

44498

26574

14579

11995

11683

4652

4398

1614

2058

1426

743

杨柳镇

10759

36792

23855

12942

10913

14953

2343

1938

658

30

1655

1696

582

水东镇

8260

27292

17090

9170

7920

6335

4980

1845

872

75

1383

1412

188

新田镇

6095

20214

11603

6414

5189

6324

3354

797

321

27

346

202

232

周王镇

6236

19928

10760

6025

4735

3766

3228

1614

538

1076

323

215

溪口镇

7928

25119

16418

9568

6850

11035

2159

786

356

49

639

348

1046

朱桥乡

8215

28171

16962

9272

7690

9505

2425

1816

780

52

890

703

791

养贤乡

11889

43273

26154

15710

10444

18784

2351

1158

1916

2

1440

312

191

五星乡

6712

23861

13705

7447

6258

6506

2997

2422

505

152

733

390

金坝办事处

6908

20175

12854

7080

5774

6694

3600

1100

650

430

380

黄渡乡

11708

37884

25238

15289

9949

14475

2763

2770

2375

36

1694

1064

61

双桥办事处

5682

16173

7755

4065

3690

5461

680

737

388

48

241

112

88

济川办事处

3502

10136

4680

2454

2226

2031

370

1076

287

83

384

382

67

澄江办事处

1656

5006

3748

2115

1633

2311

644

483

125

15

120

40

10

鳌峰办事处

1425

4526

2420

1310

1110

1255

246

732

75

21

47

44

西林办事处

580

1836

1155

635

520

565

85

91

22

89

68

151

84

敬亭山办事处

1496

5699

3114

1616

1498

1950

530

313

104

3

95

119

飞彩办事处

2810

9658

5000

2760

2240

1850

1124

490

221

206

287

424

398

南湖劳教所

450

2010

938

538

400

20

400

20

60

30

408

敬亭山茶厂

2970

8017

4421

2436

1985

3095

74

121

316

86

729

表3:

2010年农村住户总收入调查表[4]

指标名称

单位

本年数量

增减幅度(%)

全年总收入

12794614

14.03

工资性收入

3961972

30.94

1、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

540594

35.38

2、在本地劳动得到

1261028

23.36

其中:

在本地企业得到

336391

11.79

3、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

2160350

34.67

家庭经营收入

8213693

9.82

财产性收入

63889

-65.54

转移性收入

555060

4.73

1、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或带回

144280

357.23

2、亲友赠送收入

110470

-28.53

其中:

农村外部亲友赠送收入

25150

-61.31

3、救灾款

1000

-67.84

4、其他转移性收入

299310

-3.26

全年纯收入

10568284

17.85

平均每人纯收入

7581

三、宣城市个别地区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一)准备工作

在调研进行之前,我们“完美搭档”小组首先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的调研制订了表格,明确了所需调查的问题,我们分为户主姓名、户口人数、外出就业人数、外出就业方向,包括城市和行业两方面,以及家庭所剩余人口数和他们的生活情况。

我们制订调查表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明朗地了解这些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情况。

首先,户主姓名方面是为了保证此次调查的真实性,也是为调查提供强有力的佐证,更加充分证明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首先确定了一个家庭的户口人数,然后了解其外出人数,这样就可以从中得出一个外出就业人数占户口人数的比例。

从而画出比例图,有助于更加直观地呈现出的调查结果。

随后,又调查了外出就业方向,分为外出就业城市和行业两方面,可以解答农村劳动力究竟转移到了何城市,此城市所具有的吸引力在哪里以及该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不大,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就业率如何等问题。

而调查转移到何行业则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所具有的优势,他们在那些行业存在巨大市场,这些行业对于技术的要求,他们的收益如何。

最后,又调查了家庭剩余人口的状况。

调查他们主要是那些年龄段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从而可以总结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具有的优势和隐患,对于所存在的隐患,应该采取的解决措施。

制订完表格以及所要调查的问题,我们又针对宣城地区选出一些农村,这些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同时,分散在宣城的不同地区,这样,就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宣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使得调查结果更加可信。

(二)具体调研成果

为了便于观察数据发现问题,我们将调查得来的数据制成表格如下:

表1:

安徽省宣城市水东镇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表

安徽省宣城市水东镇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表

户主姓名

户口人数

外出就业人数

家庭剩余人口数

外出就业方向(城市)

外出就业方向(行业)

外出人口占家庭总人口数的比例

刘德炳

5

0

5

0

陈宝金

3

1

2

上海

帽子厂工人

33.3%

王书文

3

1

2

上海

帽子厂工人

33.3%

刘端云

5

0

5

0

舒有香

4

1

3

江苏

零时工

25%

汪年生

1

1

0

浙江

纺织厂

100%

邓玉娣

2

0

2

0

樊烈军

2

0

2

0

刘勇泽

3

2

1

宁夏银川

土建

66.7%

姚举琴

3

2

1

宁夏银川

土建

66.7%

杨月娥

3

1

2

浙江

皮革厂

33.3%

陈文荣

3

0

3

0

樊磊

3

0

3

0

张秀云

3

1

2

浙江

纺织厂

33.3%

汪桂花

3

1

2

无锡

护士

33.3%

(注:

该村民组共有100户人口,此次抽样调查了15户)。

分析以上表格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所调查的十五户村民中,九户家中有人外出打工,占所调查户数的60%;

2.外出打工人口数占家庭总人口数的平均比例为47%;

3.外出的城市主要是上海、浙江、江苏等地;

4.外出就业人员主要从事轻纺工业以及服务业等技术要求较低的行业。

表2:

南陵县柏林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表

户主姓名

家庭总人口数

外出就业人数

外出就业人身份

外出就业方向

杨玉军

5

2

爸爸、妈妈

无锡

李建新

4

1

爸爸

上海

李建业

4

0

王成明

3

1

爸爸

南京

王成刚

6

2

爸爸、妈妈

芜湖

王成才

4

2

爸爸、妈妈

上海

陆大宝

3

2

爸爸、妈妈

杭州

陆二宝

6

2

爸爸、妈妈

合肥

涂红星

5

2

爸爸、妈妈

上海

涂红牛

3

2

爸爸、妈妈

芜湖

涂红文

4

2

爸爸、妈妈

常州

李磊

4

1

妈妈

芜湖

陈学辉

5

2

爸爸、妈妈

扬州

陈学斌

4

2

爸爸、妈妈

南京

杨云

6

3

爸爸、妈妈、爷爷

芜湖

江峰

6

2

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

张武久

3

0

王建强

5

2

爸爸、妈妈

上海

林国庆

3

1

爸爸

南通

朱大海

5

2

爸爸、妈妈

苏州

钱程伟

3

1

爸爸

温州

白羽

6

3

爸爸、妈妈、爷爷

扬州

王启

4

0

王冰

5

2

爸爸、妈妈

常州

余生

5

2

爸爸、妈妈

苏州

郑中华

4

2

爸爸、妈妈

上海

张子乐

3

2

爸爸、妈妈

芜湖

张武义

5

2

爸爸、妈妈

南京

钱程英

4

1

爸爸

上海

汪海生

5

2

爸爸、妈妈

上海

分析以上表格可以得出下面几个结论:

1、通过调查发现,流出人口大都是青壮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很多,有老人在家的,父母都把孩子给老人带;

2、外出就业方向多为距离安徽很近的长三角发达城市;

3、总共调查了29户村民,其中家里有1个及1个以上外出打工者的户数有26户,占到此次调查总户数的89.66%。

此外,在去柏林村的路上,看见农田里有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打农药,老人非常辛苦,路上很少碰上几个年轻人。

我们通过询问发现,老人和儿童是愿意让他们的子女和父母去打工的,原因是在农村根本没有那么多就业机会。

不过当我们提到如果农村有适合他们子女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时,他们表示还是希望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

据老人们诉说和我们实地调查发现,近年来很多家庭都因劳动力不足而减少耕种农田甚至放弃种田,很多田地有所荒废,得不到合理利用。

:

表3:

安徽省郎溪县十字镇天子门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户主姓名

工作地点

家庭概况

工作待遇

工作时间

工作性质

王有才(男)

浙江湖州织里

独生子女,今年28岁,在09年经人介绍到湖州去学习做衣服。

于2010年结婚,并有一子,目前夫妻二人均在织里打工,儿子和父母留守在家中。

在生意不是旺季的上半年,平均每人每月在6000元左右;在下半年生意较好时,可能会达到七八千元左右。

但工作强度大,平均每天要工作十二小时甚至更长。

上午9点到十二点;下午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

不固定,依据厂里具体情况。

制衣行业,劳动时间较长。

刘扬东(男)

浙江湖州织里

独生子女,今年22岁,在2010年高中毕业之后就和家里亲戚去了织里学习做衣服。

目前未婚,父母在家经营毛竹生意。

在学徒期间,工资待遇较低,学成之后,有所提升。

平均每月会达到6000元左右。

时间较长,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会达到十几个小时以上,工作压力较大。

制衣行业,劳动时间长。

周正军(男)

河北市石家庄市

独生子女,今年22岁,08年初中未毕业就独自一人出去打工,先后学做油漆工、幕墙、印花等工作,现在在河北石家庄做油漆工作。

父母在家乡的发夹厂里上班

工作强度大,要经受高温酷暑考验。

工资在平均每天200左右。

时间一般在8小时左右,但工作环境较差,一般在室外。

建筑行业,工作环境差。

王三军(男)

安徽省合肥市

今年21岁,初中未毕业就前往安徽新华学校学习汽修,学成之后就一直留在合肥市从事汽修工作,家中父母在加经营农田等,家庭压力较小。

工作环境较差,工资在5000元左右。

时间不固定,视情况而定,平均每天在8~9小时左右。

汽车维修行业

易欣(男)

安徽省广德县

今年21岁,家里还有一姐。

初中未毕业就外出打工,先后从事理发、开挖掘机等工作。

目前从事驾驶挖掘机工作。

父母在家经营早点,未婚。

工资待遇平均每月在4500~6000左右。

工作环境较差,尘土飞扬。

时间不固定,视工地具体情况而定,平均在8小时左右

建筑行业,工作稳定。

贾力德(男)

浙江省义乌市

今年21岁,未婚。

父母在家种植烟草。

自从初中毕业之后就开始出去打工,目前在义乌市从事发夹生产工作。

工资待遇一般,工作时间较长,经常需要熬夜至凌晨,平均待遇在4500元左右。

工作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

制造业,工作时间长,生活压力大。

通过对这几位的调查,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文化水平不高,基本上在初中水平;

2、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

3、基本上从事于服务业与轻工业,科学技术含量较低;

4、劳动力年轻化,基本上以90后为主;

5、主要工作地点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四、宣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5]

1、劳动力转移以男性为主,初中文化程度占比重较大

据抽样资料推算2010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83.91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49.06万人,占58%;女性劳动力34.85万人,占42%。

从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构成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较少,文盲半文盲1.37万人,占1.6%;小学文化程度8.82万人,占10.5%;初中文化程度50.56万人,占60.3%;高中文化程度14.8万人,占17.6%;中专文化程度3.49万人,占4.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88万人,占5.8%。

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体力劳动或基本无技术含量的服务工作,从事管理工作或从事一定技术岗位的人员较少。

所以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大多数人面临工资低、缺乏劳动保障和工作时间长等困难。

表4:

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分组

 

数量(万人)

比重(%)

合计

83.91

100

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1.37

1.6

2.小学

8.82

10.5

3.初中

50.56

60.3

4.高中

14.80

17.6

5.中专

3.49

4.2

6.大专及以上

4.88

5.8

 

2、劳动力转移以工业、服务业为主要行业,以自发转移为主。

据调查资料显示,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业分类状况为:

从事农林牧渔业的0.24万人,占0.3%;从事工业的25.31万人,占30.2%;从事建筑业的8.58万人,占10.2%;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电业的4.18万人,占5%;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2.41万人,占2.9%;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业的5.98万人,占7.1%;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5.92万人,占7.1%;从事其他行业的31.29万人,占37.3%。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园区开发引致可用耕地的减少,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领域可接纳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欲望的增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最多,占59.3%。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次之,占40.4%。

其中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的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比重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4.2%,而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仅占5%,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本市外出农民寻求工作的途径总体还比较窄,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就业,而通过政府组织和当地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的所占比例较少,有组织转移外出的劳动力4.85万人,仅占6%。

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还是自发转移。

 

表5:

农村转移劳动力结构情况推算表

数量(万人)

比重(%)

合计

83.91

100

1.转移到一产业就业劳动力

0.24

0.3

2.转移到二产业就业劳动力

33.89

40.4

 工业       

25.31

30.2

 建筑业      

8.58

10.2

3.转移到三产业就业劳动力

49.78

59.3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4.18

5.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41

2.9

 批发零售贸易业

5.98

7.1

 住宿和餐饮业    

5.92

7.1

 其他      

31.29

37.3

表6:

全市各县(市、区)转移劳动力产业分布

地区

转移劳动力(万人)

第一产业劳动力

第二产业劳动力

第三产业劳动力

数量(万人)

比重(%)

数量(万人)

比重(%)

数量(万人)

比重(%)

宣城市

83.91

0.24

0.3

33.89

40.4

49.78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