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248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doc

《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doc

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就像称音乐是旋律的艺术,摄影是光的艺术一样,书法是一种通过中国汉字的书写,表现其线条美感的艺术。

书法艺术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既在于它是深深植根于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不断推陈出新的艺术,也在于他是具有醇厚的民族风韵、丰富的艺术内涵、高超的表现力、广泛的使用性的艺术,因此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一)毛笔执笔方法:

      1、执笔方式,以“双钩法”最为普遍。

         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

         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

       2、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

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

      3、笔管以正直为原则。

严格说来,应该是锋正,而非管正。

      4、执笔不可过指节,一过指节,即板滞不能自如。

      5、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

      

 

 

(二)写字姿势

     1、身手头足均正,平衡为要。

使心运臂、运腕、经指及于豪端成为一体,灵活自然为上。

     2、心态要轻松、自然、舒适,才能持久,精神要专注。

     3、右手执笔,略偏右,勿超出肩宽。

左手手掌心向下平放,按住纸,起到安定平稳的作用。

     4、笔管略向右内倾无妨,但不可过于偏斜,致运笔时,易成偏锋。

     5、执笔高低、握笔方式,或站或坐,书体或草或楷,态度都不尽然相同,但原则上是稳定灵活的。

执笔高,运行方便灵活,利于表现流畅;执笔低,利于表现沉稳雄强。

字大宜站,字小宜坐。

     6、写小字用枕腕法(2寸以下),写中字用提腕法(3寸4寸),写大字(4寸以上)或行草用悬腕法。

(三)基本笔画之介绍(8种)

    1、点

       点又称(侧),乃笔画之母也。

下笔峻落,册与一方,势足而收笔。

    2、横

       横画又称(勒)。

勒笔劲涩,亡其流滑。

逆笔藏锋,两头势起,不可顺锋平过。

    3、竖

       竖画又称(努)。

锋逆上,向下力行,不得僵直。

回锋收笔呈露珠状,此即垂露竖;出锋收笔呈针尖状,此即悬针竖。

    4、撇

       长撇又称(掠)。

笔涩意畅,力到出锋处,不可半途撇出;否则无力瘦弱,或犯飘荡不稳之病。

       短撇又称(啄).落笔快而峻利\行笔迅疾,不可滞.如之啄物,锐而且速.

  5、捺

    捺画又称(磔)。

逆锋轻落笔,行笔迟涩,尽力开展,势足而捺,重在含蓄。

  6、挑

    挑画又称(策)。

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笔末。

  7、钩

    钩画,贵紧而圆。

行笔速则失势,迟则缓怯。

驻锋而后勾出,钩未断不可作飘势。

  8、厥

    厥画又称(提)。

提须蹲锋于努画中,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四)运笔方法

    运笔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说: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

”由此可见运笔的重要性。

运笔是执笔和运腕的实施,是完成点画时毛笔笔锋起止运动的规律。

“点画均有起、行、收,因为有往必有收。

首端粗重逆侧起,端头尖细顺露锋。

行笔中锋须逆走,画身饱满两边匀。

画末粗重回锋收,画尾尖细顺露锋。

     我们掌握了学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后,就需要运用各种运笔方法来参照字帖训练基本笔画,接着就是临贴熟悉书体和字的间架结构!

 

 

 

 

最佳答案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

中国书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将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

书体沿革时期,书法的发展主要倾向为书体的沿革,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展现往往与书体相联。

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

於是书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主体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