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30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docx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

《爱心树》教案范文6篇

《爱心树》教案篇1

  设计背景

  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

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爱心树flash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

上面有什么?

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

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

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

还是教师的原因?

要不直接就引题:

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

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

接着教师提问:

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

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

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

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

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

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

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

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

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

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

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

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

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

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

于是,教师提升:

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

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为什么?

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

)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

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

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

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

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

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

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

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

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

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附: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

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姚果果说:

我想哭了。

刘智远说:

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一、赏读封面,观察环衬。

  这本书很特别,除了封面是绿色的其余是黑白色,因此引起了幼儿的质疑。

  

(1)赏读封面。

  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

而后猜想故事可能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着嫩嫩的绿色看了之后又什么感觉?

小朋友想象力很丰富,能完整的吧封面上的小孩、苹果、树编成一件事进行猜测。

  

(2)观察环衬。

  大片的白色让你想到了什么?

看后你有什么感觉?

小朋友说想到了天空,觉得很干净;想到了雪,觉得很好玩。

他们还不会与封面进行联想。

  二、读文赏图以问题激发想象

  故事分为三块。

  第一块重点出示第三页:

让幼儿大胆猜猜,小男孩每天跑到树下干什么?

图画的空白处给幼儿很多想象的空间,他们迁移平时的故事中的经验,同时出现4幅树和小孩玩耍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大树和孩子之间的快乐时光。

  第二块讨论:

为什么大树会觉得快乐,小朋友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

胡恒说:

因为大树牺牲了自己帮助了别人。

杨帆说:

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赵普阳说:

大树很有爱心。

当看到大树被男孩一点点的索取,只剩树根,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说:

“好可惜”“好可怜”当我打开后面的课件好多幼儿神情紧张,觉得不可思议。

  第三块谈谈自己对爱心树和小男孩的看法,小朋友情不自禁的说这个小男孩“太过分了”,“真贪心”“很自私”……

  三、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

孩子谈到的更多的妈妈,老师,他们倾其所有为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我好感动。

  你愿意成为这样一棵不断付出,不断给予的大树吗?

在共同的“我愿意”的回应中结束教学。

  一切都是那么感动。

《爱心树》教案篇2

  师:

我想首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平时都读过哪些课外书呢?

(你是个爱看书的好孩子,你的知识面真广。

  师:

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这本书上不仅有文字而且有图画。

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图画,但给我们不一般的感受。

有没有这样的书呢?

  生:

有,绘本故事。

  师:

同学们看过哪些绘本故事书?

(《蚯蚓日记》、《爷爷一定有办法》、《死过100万次的猫》、《花婆婆》等)谭老师今天要和大家再来读一本绘本故事书。

这本书是美国教育部评选的百部最受老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

这本书有30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美国本土销量1800万册!

是哈佛、斯坦福大学新生入学必读书目。

这本书奠定了作者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爱心树》,这是书的封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看了封面你猜到了什么?

  生:

这是一棵苹果树,因为有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你很会观察)

  生:

故事发生在大树和小男孩之间。

(你真聪明)

  师: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爱心树,去阅读好听的故事,寻找不同的心灵感受。

你看到了什么?

(一棵树)从前有一棵树。

大树长得——很茂盛、很高大。

  师:

你又看到了什么?

(一个男孩向大树走来。

)你从哪里看出来?

一个小脚丫。

你的想象很丰富,也有可能是女孩哟。

绘本就有这个特点,只画出图画的一部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叫留白。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继续聆听故事。

  师:

男孩向大树跑来,大树欢迎男孩。

收集她的叶子,用来做什么?

(做贴画、编帽子、做书签、做口哨……)想象真丰富。

做了什么?

把叶子编成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多神气!

  师:

男孩哪里去了?

爬到树上去了。

你怎么知道的?

他双手紧紧抓着树干,光着的小脚丫夹着树干。

你还看到什么?

一双鞋子。

一只正着,一只反着。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调皮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你的词汇真丰富。

男孩爬到树上干什么呢?

(摘苹果、荡秋千)荡秋千、吃苹果。

大家像谢尔一样会编故事,真了不起。

这是在干什么?

捉迷藏。

大树好像在说:

“我找到你了”累了的时候,就在树荫里惬意的睡一觉。

  师:

男孩很爱这棵树,很爱很爱。

因为——生说摘苹果、荡秋千、捉迷藏、睡一觉。

大树也很快乐,因为有男孩的陪伴。

让我们轻轻地读后一句——

  师:

你有什么发现?

对,日子一天天过去。

你又有什么发现?

树后伸出两双脚丫,树上多了一颗心。

猜一猜,这是怎么回事?

男孩长大了有了新的伙伴。

树常常好孤独。

  师:

有一天,男孩来到大树下。

树说——指一名女生读红色部分。

一男生读蓝色部分。

老师读旁白。

  师:

让我们轻轻地读最后一句。

为什么大树好快乐?

  生:

男孩带走了苹果,苹果可以卖钱,男孩有钱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男孩快乐了。

男孩快乐,大树就快乐。

  师:

说得真好!

大树又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男孩好久都没有再来……树好伤心。

  师:

有一天,男孩回来了,大树高兴得发抖。

她说——女生齐读红色部分,读出大树的高兴。

男生齐读蓝色部分,读出男孩的请求。

女生读。

  师: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所有的树枝,拿去盖房子。

齐读——树好快乐。

  师:

可是,男孩好久都没有再来。

大树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在秋风中摇曳。

此时,大树非常——孤独、难过。

  师:

所以当男孩再回来的时候,树太快乐了,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树为什么快乐?

  生:

因为他又见到了男孩。

师:

是啊,大树朝思暮盼的人终于回来了,他们又可以回到过去了。

  分角色读。

(3人)

  “来啊,孩子,”她轻轻地说,“过来,过来,来玩啊!

”“我又老又伤心,玩不动了。

”男孩说。

“我想要一条船,可以带我远离这里。

你可以给我一条船吗?

”男孩说。

  师:

男孩的愿望是——去远航。

大树能满足他的愿望吗?

让我们继续读故事。

女生接着读。

“砍下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

”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远航……你就会很快乐。

  师: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一条船,坐船走了。

树很快乐。

可是心里……几分不舍,几分牵挂。

男孩走得更远了,树再也见不到他。

大树只剩下又矮又老的树根在寒风中叹息。

  配乐读。

师读大树的话红色,全体旁白黑色,一男生读男孩的话蓝色。

一直到——树好快乐。

男孩静静地坐着,再不会离她而去,他们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师:

此时,男孩也许在回忆……也许在向大树倾诉……也许……生补充。

  师: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大树很快乐”一共出现了几次?

填空。

当()的时候,大树很快乐。

从这些句子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

大树给了男孩很多。

  师:

是呀,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关心呵护着你?

是谁?

  生:

爸爸、妈妈。

  师:

谁能讲一讲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呵护你或者是满足你的愿望的?

  师:

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

有句话说得好——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爸爸、妈妈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儿女们过得开心,他们就开心。

那么你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吗?

(多么懂事的孩子,爸爸、妈妈一定能感受到你的这份孝心。

爸爸、妈妈为你感到欣慰。

好孩子。

  师:

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把它送给同学们的爸爸、妈妈和全天下的爸爸、妈妈。

  作业:

  1、把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下来,

  读给他们听。

给他们一个轻轻地拥抱,告诉他们

  “我爱您”。

  2、阅读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

  和谢尔的另外一部作品《缺失的一角》。

  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爱心树》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初步体验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付出和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复印的绘本书、画笔、纸、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部分

  以图质疑,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开门见山。

  出示一棵树让幼儿观察,并引出《爱心树》的故事。

  1.出示课件ppt图片:

一棵树

  教师:

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2.出示课件画面:

小男孩

  教师:

一棵茂盛的大树和可爱的小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二、分段感受故事

  1、互动讲述故事,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欣赏故事:

带着疑问。

让幼儿有目的的欣赏故事,出示幻灯片,幼儿直观的观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在重点部分提出问题,让幼儿探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

  

(1)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张PPT图片:

从前,有一棵树,并提出问题:

大家看看这棵树长得怎么样?

(又高又大、枝叶茂盛)

  

(2)出示第二张PPT:

瞧,来了一个小男孩,大树会喜欢他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在向小男孩招手;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是大人的手臂想把孩子抱在怀里......)那小男孩喜欢这棵大树吗?

他看见了大树,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大树,你好!

大树,我想和你玩。

  (3)猜一猜:

男孩会到大树这来玩什么呢?

(先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然后教师再讲述。

  (4)出示小男孩和大树做游戏的PPT图片。

(1、采集树叶、做树叶皇冠、2、爬树、3、吃苹果、4、荡秋千、5、捉迷藏、6睡觉、)

  师:

小男孩来到大树身边做了哪些事情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引导幼儿看图讲述出大意,提醒幼儿要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幼:

小男孩在捡树叶——他捡了这么多树叶用来干什么呀?

(做王冠:

出示相应的图片)看看这时小男孩的表情怎样?

(很神气)瞧,他昂首挺胸,神气地走来走去,真像一个森林之王。

(让幼儿学一学)

  幼:

小男孩在爬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树干上的小手小脚)他爬到大树上去干什么呢?

(荡秋千:

小男孩在哪呢?

他在树上玩什么游戏?

想一想:

玩什么游戏时小脚要荡得很高很高。

)(吃苹果: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他还在大树身边做了什么?

(捉迷藏:

小男孩躲在哪里?

大树怎么找他的、睡觉:

小男孩睡觉时,大树在干什么?

)捉迷藏这个环节我采用跟幼儿玩游戏——捉迷藏。

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活跃上课的气氛。

  (5)出示图片:

现在小男孩和大树的关系怎样?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和大树拥抱、在大树上画爱心呢)嗯,现在他俩相亲相爱,这时小男孩会对大树说什么呢?

(大树,你真好)男孩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

  师:

小朋友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

(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6)教师小结:

大树和小男孩相亲相爱,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乐……

  2.集体阅读绘本,讲述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树的故事

  教师发放绘本故事让幼儿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绘本故事

  

(1)提问:

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2)出示字卡—孤寂(教师讲解孤寂就是孤独寂寞的意思)

  (3)小结:

因为大树帮助男孩达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乐。

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当男孩从大树身上摘走苹果,大树很快乐;原来付出爱也是一种快乐呀!

  三、情景迁移,体验亲人和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这个环节教师的引导语言相当重要。

  幼儿讨论:

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

  

(1)说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怎样爱我们的?

  

(2)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懂得感恩与他人,学会回报亲人,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如:

我会帮大人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部分。

  画“爱心树”给绘本设计封面图,能更进一步让幼儿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因为:

  1.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

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

《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

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

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

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

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

《爱心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爱心树》,感受大树对男孩无私的爱与奉献;并能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

  2、结合行为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应该用感恩的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意。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树分解的组合教具、爱心卡每人一份,爱心树音乐、背景音乐神秘园,爱心树的PPT。

  活动过程:

  一、引题:

看大书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特殊的书,大家一起先来看一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2、大树和孩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本《爱心树》吧!

  二、理解故事内容:

背景音乐

  1、第一段:

(教师先来讲述故事的开始)大树和小男孩都很快乐

  A、大树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男孩子?

  B、大树是怎么关心小男孩的?

  C、小朋友,当你累的时候,有没有依偎在妈妈的环抱里?

你感觉怎么样?

  D、请个别小朋友依在老师的怀里,感受温暖与幸福。

  3、讲述第二段:

大树愿意为小男孩付出自己的一切。

  A、小男孩长大了,他有没有每天跑到大树那里去玩?

  B、大树觉得自己怎么样?

(很孤单)

  C、当小男孩子需要买东西问大树要钱的时候,大树是怎么做的?

  小男孩很快乐,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

  D、当小男孩需要树枝做房子时,大树是怎么做的?

  大树没有了树枝,他还快乐吗?

  E、当小男孩需要树干做木船的时候,大树又是怎么做的?

  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

  G:

现在大树只剩下了什么?

  H:

对,大树没有了果子、树枝、树干,只剩下了树桩,它为什么还快乐呢?

  小结:

因为大树深深地爱着小男孩,她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只要男孩快乐,大树就是快乐的。

  三、让孩子理解爱与被爱--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

  1、大树深深的爱这个男孩子,那大树像我们身边的谁呢?

  2、小结:

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人像大树一样爱着我们,我们多幸福呀!

  3、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

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爱我们的呢,让我们很快乐!

  4、倾听孩子们的回答,师生共享幸福感。

  小结:

爸爸妈妈对我们真好,你们觉得快乐吗?

  对了,只要你们快乐,爸爸妈妈就更加的快乐。

  5、那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他们快乐、幸福呢?

  幼儿讲述,教师及时的表扬

  四、幼儿操作

  1、我们先把感谢的话、对他们的爱画在这颗爱心里。

  2、昨天董老师还采访了一位妈妈,出示大屏幕,是谁的妈妈?

我们来听听妈妈是怎么说的?

给爸妈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呀?

  小结:

对,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明你长大了,妈妈会为你而高兴。

那你们家里有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你们真棒!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

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姚果果说:

我想哭了。

刘智远说:

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爱心树》教案篇5

  说设计意图:

  《爱心树》这是一本用简单黑白线条勾勒的图画书,书里讲了一颗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爱的故事。

虽然书的插画很简单,但是故事很有内涵很有教育意义,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绘本。

由于《爱心树》这个故事比较长,一节课孩子们可能接受不了,因此我设计了二节课时。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我将通过不同形式讲述故事,激发情感,层层递进,唤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自然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让幼儿感受、理解生活中好朋友的概念是广泛的,包括父母、亲人、老师、伙伴等,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点滴关怀,从而激发幼儿对于朋友的感恩之情。

  说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绘本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进行教学。

  1.直观演示法:

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进行表演示范,将整个故事制成一张张的图片,通过欣赏图片,引导幼儿知道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内容。

  2.讲述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激发幼儿情感体验,在讲述过程中,我变换语气和声音,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中情感的变化。

  3.提问法:

提问是为了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方法。

我运用了引导性提问“小男孩又有什么要求?

“猜猜大树是怎样回答的?

”假设性提问“如果你是小孩该怎样去做?

  说教学流程: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次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