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307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x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爱如茉莉》教案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教师板书“爱”)。

一起读——爱。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

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爱如茉莉》,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看着课题你有没有什么想问的?

我们真的是心有灵犀,当老师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疑问:

爱为什么想茉莉呢?

二、重温茉莉,聚焦“爱如茉莉”。

茉莉有什么特点?

爱怎么能像茉莉呢?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描写茉莉的词语画出来。

生答,师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的确,茉莉没有玫瑰那样娇艳,没有牡丹那样的华丽,它是那样的平淡无奇,可是妈妈却认为爱如茉莉。

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

这也叫爱?

如果给这句话加个标点符号的话应该加什么呀?

而且这还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就是说这不是爱。

是啊,爱怎么能跟平淡无奇的茉莉相提并论呢?

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平淡无奇的茉莉却变得洁白纯净,散发出缕缕幽香,作者最后发自内心的感叹:

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三、品味细节,感受“爱如茉莉”。

1.是什么让作者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呢?

平淡无奇的茉莉与真爱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6-16自然段,边读边想:

你从课文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那如茉莉般的爱?

2.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感受,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3.交流:

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细微平淡中的真爱吧!

谁想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

A、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

“映儿,本来我答应你爸爸今天包饺子给他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

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①读的轻一些,柔一些。

(虚弱)如果能把你读这段话时的想法说出来,那就更好了。

②在妈妈眼里,自己的病跟这顿饺子相比,哪个更重要?

你觉得妈妈说这话时,特别想强调的是哪些词语?

(生谈体会:

抓住“虚弱”感受妈妈身体不好,还想着给爸爸包饺子,关心爸爸;叮嘱女儿等他吃完了再告诉爸爸,怕他吃不下。

“等他吃完了……”对爸爸非常了解。

③小结:

说得真好,同学们读书有进步了,读书就要“边读边想”。

谁想把自己想到的通过朗读给表达出来呢?

一碗饺子,看似平淡,却洋溢着爸爸妈妈之间浓浓的真爱。

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

过渡:

真好!

这就是“边想边读”!

读书不仅要学会“边读边想”,还要学会“边想边读”。

就“饺子”这件事,你们还读到了哪个细节?

B、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到医院。

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①是啊,煮好的饺子都没有吃,的确很关心!

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这爸爸的爱?

(直奔)还有哪些词也能体现出爸爸的爱?

(此时爸爸的爱是内心焦急的牵挂)

(生谈体会:

抓住“没吃、没听”“直奔”“谎话”体现了爸爸心中只想着妈妈,一心挂念妈妈,对妈妈也很了解。

“每天”体会坚持。

②你能用一个成语形容爸爸此时的心情吗?

③爸爸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了呢?

(爸爸了解妈妈,妈妈了解爸爸,这就叫心心相印。

因此,爱是彼此的心心相印)

小结:

一顿饺子的叮嘱,直奔医院的牵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那么平常,那么简单。

原来爱就像这平淡无奇的茉莉,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板书)正如课题所说(引读)——爱如茉莉。

C、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生谈体会:

动作描写①“坐”——坐着睡觉的感觉如何?

能想象爸爸坐着睡一夜的感觉吗?

“紧握”——为什么“紧”握?

爸爸在时时刻刻照顾着妈妈呀!

②从妈妈睡的样子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开心,幸福)

③那是因为有了爱!

原来爸爸妈妈内心的爱就体现在他们的动作、神态上。

让我们读出这融入在生活细微处的爱吧!

——齐读

小结:

读着,想着;想着,读着。

我们渐渐明白爱有时就体现在——(生交流:

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一个神态,一句话……)是呀,这样细微体贴的爱最能打动人!

D、爸爸边打哈欠边说:

“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

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生谈体会:

“一动我就惊醒”为照顾好妈妈,宁愿自己受苦受累;“边打哈欠边说”说明爸爸并没有睡好,“不肯叫醒我”妈妈对爸爸的爱)

①这一夜,爸爸睡得沉吗?

从哪里感受到的?

小结:

是的,这句话看似平淡,却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啊!

你愿意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吗?

E、“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

我怕惊动他不敢动。

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①生谈体会:

“手脚麻木”为了让爸爸休息好,不敢动;“怕惊动他”说明妈妈关心爸爸)

②小结:

他们都在为对方付出,却不知对方也在为自己牺牲着。

这样的爱是多么真切无私(板书:

真切无私),就像茉莉般洁白纯净。

正如课题所说——爱如茉莉。

③这漫漫长夜,他们是怎么过的呢?

看这样三个镜头,你可以任选一个镜头,联系课文展开你丰富的想象。

(大屏幕:

镜头一:

夜渐渐深了,都该休息了,妈妈说:

“……”爸爸说:

“……”…………镜头二:

时针悄悄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夜很深了,可伏在床边的爸爸还没有睡着,他……镜头三:

半夜,月光静静地洒进病房里,妈妈刚想翻转一下身子……)

④小结:

爱就是为他人着想。

想象着那一夜,再来读读这两句朴实平淡的话(出示12、16节)

过渡:

让我们再来回顾爸爸妈妈握手而眠的温馨画面吧!

(出示课文插图,生静看画面数秒。

)(出示第9节)再看这样的画面,一切尽在不言中,什么也不用说,就把自己所有的感受读出来吧。

四、情感升华,体悟“爱如茉莉”。

1.作者被这幅画面深深打动了,看了看病房里爸爸叮嘱自己带给妈妈的茉莉花,觉得——引读“那簇茉莉花显得更加洁白纯净。

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①再好好读读这一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②什么钻进了我们心中?

用钻字好吗,好在哪里?

③是啊,这缕缕幽香,恰似温暖人心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映子的心,也打动了我们的心。

这真爱就像茉莉般散发着缕缕幽香,是那样的感人至深。

(板书:

感人至深)

3.小结:

(指板书)本课作者通过一些细节,向我们展现了父母之间那份简简单单、真切无私、感人至深的爱。

作者在文章结尾感叹道(引读)(大屏幕)——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五、回味生活,领悟爱的真谛。

过渡:

以前,妈妈说真爱如茉莉,映子不以为然,而现在她通过妈妈住院这件事,亲眼目睹了这样一种爱——一种融化在生活细微处的爱,一种平平淡淡却又那么令人回味的爱。

(指板书∶爱如茉莉,平淡无奇、简简单单;爱如茉莉,洁白纯净,真切无私;爱如茉莉,缕缕幽香,感人至深。

其实,这平淡无奇的爱还流淌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爱就是一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爱就是我们刚刚学会走路时,奶奶脸上露出的微笑;爱就是当我们熟睡时,老师轻轻地帮我们掖好被角;爱就是我们亲手端到老人面前的一碗面;爱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六、总结。

爱有多种表达方式。

无论是同学、朋友间的友情,还是与家人间的亲情,还是成人之间至高无上的爱情,即使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同样有真挚的爱。

或许平平淡淡,才是最真真切切。

七、布置作业。

课文学到这,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心中默默地思考,“爱“究竟是什么?

对爱,每个有心的人都有自己的体会。

1、用心品味生活一天,寻找着一天中你付出的真爱,或者你收获的真爱,并将这份爱铭记于你的记忆深处。

2、收集以“爱”为主题的文章,在班级开展一次“爱就在我身边”的主题读书活动。

最后让我们在《茉莉花》优美的乐曲声中,伴随着幽香,结束这节课吧!

月光启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民谣童谣的内容,领悟二者的内容美、形式美。

3、学习作者描写母亲歌声的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是:

形象再现歌谣意境,感受民谣、童谣的深远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读了矿工诗人孙友田的散文《月光母亲》的节选,课题是:

(生答)《月光启蒙》。

课文叙述了母亲在月光下对作者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看板书齐读)唱民歌、讲神话、唱童谣和说谜语。

二、理清写作顺序

课文的这四方面内容分别对应哪些自然段?

2-5唱民歌

6讲神话

7-9唱童谣

10-13说谜语

三、教学课文重点语段

你最喜欢哪个部分内容呢?

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这部分内容好在哪里?

准备朗读并给予说明。

教学第一段

1指名读自己喜爱的语段,说说主要内容、语言特点以及你的读后感。

2出示文字:

月亮出来亮堂堂,

打开楼门洗衣裳,

洗得白白的,

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

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3组织讨论:

(主要内容)这两段歌谣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

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都与月亮有关,都很美。

表达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文中哪段话是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写,对应第一段歌谣?

找出来,读一读。

(语言特点)这两段歌谣从形式结构上看,像我们学过的什么类型文章?

像古诗:

句式工整,句末押韵,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充满诗情。

4谁再来读两段民谣?

5讨论怎样读好两段民谣。

出示文字: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吟唱”什么意思?

轻声歌唱。

“深情”指什么样的感情?

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儿女的殷切期望)

“芳香的音韵”什么意思?

动听的歌声就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芳香一样,让我们陶醉。

我们仿佛来到一个开满鲜花的大花园。

6谁来再读一下两段民谣。

7下面请欣赏吟唱歌曲。

(播放歌曲)

教学第三段

1再指名读自己喜爱的语段,说说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以及你的读后感。

2出示文字,指导朗读: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

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

——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

毛娃笑,坐花轿。

毛娃醒,吃油饼。

毛娃睡,盖花被。

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3组织讨论

主要内容:

勤劳的小红孩、贪吃的小老鼠、幸福的毛娃,都非常可爱。

语言特点:

简洁明了,节奏明快,幽默风趣。

4谁再读一下这三段童谣。

5谁能为我们演唱这三段童谣?

6请你仿照第四段话,描述一下这个同学的歌声。

()用()的嗓音()地为我们(),(),像(),像()。

教室里立即飘满了她那()的音韵。

小结。

母亲的民歌民谣有什么特点?

给了我什么样的启蒙呢?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句子:

1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讨论“豁然开朗”指我明白了什么: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2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讨论板书:

“明快、流畅、含蓄、风趣”,“飞向诗歌的王国”。

五、布置作业:

你的妈妈为你唱过什么歌谣呢?

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民歌童谣?

把你搜集的读给或唱给同学们听听。

板书设计:

月光启蒙

2-5唱民歌明快

6讲神话流畅

母亲7-9唱童谣含蓄我飞向诗歌的王国

10-13说谜语风趣

一、导入新课确定问题

    师:

有一篇文章,读着,读着,我们就沉浸在作者那烂漫的童年生活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萧红的童年。

读课题!

    预习时,读课文超过五遍的同学请举手。

了不起!

熟读课文是我们阅读理解的基础。

是不是觉得这篇文章语言近乎口语,并不难理解,但要读出文字背后包含的那些情感还需要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

    有谁带着问题读课文的?

    会读书!

带着问题读书会让我们的阅读更有方向,更有收获。

    同学们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含金量很高,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阅读探究。

    出示: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二、带着问题研读课文

    课文中有两个小节直接写园子的,打开课本,略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1.让我们到园中来漫步吧。

出示第二自然段:

    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在萧红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结合文章的语句来谈一谈。

    交流:

    预设:

    美丽。

美在哪里?

    这么多颜色点缀着园子,这园子是美丽的,这园子是诱人的。

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一小节。

    还有谁也想来谈一谈,还是一个什么园子?

    充满生机。

这园子里有些什么?

    是的,天上有飞的,草里有藏的,知名的蝴蝶、蜻蜓、蚂蚱……不知名的还有很多很多,总之,是样样都有,生机勃勃。

带着对园子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一读。

   2.让我们继续在园中漫步。

    在萧红的眼里,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自由地读一读。

    这一段,读着,读着,有一个词会扑面而来。

板:

自由

    有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这一点。

    师: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地。

    看:

听:

再看那:

(引读)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美,写得很妙,这精彩的地方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品读、品读。

    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呢?

专心地读一读,静心地品一品。

    预设:

    你有什么发现?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开了想象,形成了排比,读起来让人特别亲。

真会读书,能用朗读表现出这种自由吗?

    还有什么发现?

    这四个“愿意……就……”后面还有一个“随意”,写出了什么?

对!

园子是自由的,作者的心灵也是自由的。

景物的自由代表着身在景物中人的自由。

这种写法就叫借景抒情。

这自由呀,装得下天和地。

读吧,自由地练一练。

    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老师为你配上一段音乐。

用你的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自由。

   3.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留下了萧红和祖父许多美好的回忆。

读一读课文的3—12小节。

继续思考:

这又是个怎样的园子呢?

板:

快乐。

    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许多画面。

同学们,细读出滋味,品读有收获。

再读一读,哪个镜头最吸引了你。

    预设评价:

    发现得真好,这相似的句子还有的散落在3——12小节里,再找找看?

如果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一首诗。

不信你看: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祖父笑了,我也笑了”

    “我开心地笑了,祖父也开心地笑了”

    这些文字看上去是不是重复了,其实这是一种写法叫复沓。

作用是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

同学们你觉得这里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呢?

    是呀,踢出的是泥土、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

    是呀,那扬起的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

    是呀,祖父的宽容让我有了更多的快乐。

    这看上去是三心二意,其实我的自由和快乐!

    如果你关注了细节,读了这一段后,祖父有一种特别亲切的表情浮现在我们眼前——笑。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

    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踢飞时,祖父笑了!

    当我从祖父手中抢过水瓢,把水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

    当我把韭菜割了,却留着狗尾巴草时,祖父笑了!

    当我不听祖父的话,却去摘黄瓜、追蝴蝶时,祖父笑了!

    这是和蔼可亲的笑!

这是欣赏的笑!

这是宽容的笑!

这是充满爱意的笑。

    同学们,这一次又一次笑容的背后你读到的是祖父什么?

那一份浓似一份的爱。

    让再一次和萧红分享这份难忘的爱吧。

    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甚至闯出点小祸,在萧红的记忆里祖父是勤劳的,是宽容的,是疼爱她的,祖父带给了萧红无限的自由和快乐。

  三、适度拓展深化认识

    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全是快乐的,老师从萧红的作品中摘抄了三句话,请同学们把这三句话含在嘴里咀嚼一下。

出示:

    “等我生来了,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的爱我。

是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

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

何况又有后花园!

    “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

所以我就向着“温暖”和“爱”的方向,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你从这几句话中悟出了什么?

    教师描述:

在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只有一个人喜欢他。

所以,她回想起故乡呼兰河时想到的不是母亲,不是父亲,更不是祖母,而是那年迈的祖父。

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只有一个地方给了她自由和快乐。

这园子不只是祖父的,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园子,这课题该怎么读呢。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还是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板:

爱温暖

    萧红生活在国家动荡的年代,自从离开家乡后,就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一生坎坷,悲凉。

童年的时光成了她一生最美好的会议。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回想起故乡想到是……

    萧红在这充满爱的园子里,玩累了,睡着了……而这份自由和快乐,这份爱化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和她一起分享这醉人的时光。

    萧红就这样睡着了,大地做席,蓝天做床单,小草帽带着小女孩进入甜蜜的梦乡,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孩子们,到《呼兰河传》中去寻找吧。

    著名作家茅盾这样评论这部伟大的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

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四、作业:

    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下节课和同学一起分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屏幕出现课题及月光水面树影图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9课《二泉映月》,大家把课文都读了,其实我不说你们也知道,《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

但是还有一点,如果我不说,可能你们不一定知道,《二泉映月》它不光是一首二胡曲,实际上它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板书:

一道风景}这个可能有人不一定清楚,除非你去过无锡,去过惠山。

但是实际上在咱们今天的这篇课文当中就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

打开课文,快速浏览这篇课文,把你能够发现、能够找到的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都找出来大声地读一读。

“二泉映月”一道风景

二、学生快速浏览这篇课文中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句子。

1、学生读,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交流句子,老师指导读书。

1)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2)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3)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4)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总结:

在课文中,作者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写到了四处“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

我们一句句读来,就会看到一幅美丽的画,一首美妙的诗,美得让人陶醉——那就是无锡惠山的二泉映月。

但是,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对那个阿炳,对那个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却意味着什么?

他看得到吗?

他看到的只能是什么?

(是黑暗。

)在他的眼前有的只是黑暗、孤独,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除了孤独,还是孤独……就在又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再一次来到了二泉池畔。

读课文,把目光聚集到阿炳在二泉池畔的那一个特写镜头上,仔细地看,这个时候的阿炳,他正在做些什么,他正在想些什么,把这些话划出来,再用心地读一读。

“二泉映月”一段经历

三、精读课文,品悟课文。

1、生大声地读一读课文中写阿炳在二泉池畔的句子。

2、重点品悟句子“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

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3、再次用心把写到的阿炳的特殊镜头读一读。

4、用心思考,谁能把三句长长的话读成一个词?

(坎坷)

5、找一找书中的哪些地方写了阿炳的坎坷经历?

重点品悟。

1)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

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来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2)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总结过渡:

除了书上写到的这几句表现阿炳经历坎坷的地方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它虽然没有写在书上,却一定写在我们的心上。

闭上眼睛大家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

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

也许就在阿炳自己那间破旧不堪的茅屋里边,又饥又渴,阿炳病倒在自己的床上,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阿炳?

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来,睁开眼,睁开眼,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画面说出来。

6、学生说自己看到的阿炳,教师相机点评。

小结:

是啊,你们看到,你们听到,你们感到的,那全是阿炳的一段坎坷经历{板书:

一段经历}。

当这些画面一幅一幅地呈现在阿炳面前,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的叹息?

怎能不让他伤心的哭泣?

怎能不让他激愤的倾诉?

怎能不让他倔强的呐喊?

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

“二泉映月”一首名曲

四、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全体静听。

2、听到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谈一谈有什么感觉?

3、自己好好地读一读课文当中直接来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那一段话(学生自读)。

1)乐曲的开始部分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2)乐曲的高潮部分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3)乐曲的结尾部分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4、师生配乐朗读写“二泉映月”乐曲的部分。

在音乐声中总结谈话: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板书:

一首名曲}。

世界著名指挥家日本的小泽征尔评论说《二泉映月》这样伟大的音乐需要跪下来听。

孩子们你们听,这琴弦上流淌的是阿炳的心声啊!

(音乐再次响起,下课)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体验、表达,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让学生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交代目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长大,小时候,母亲曾经抱过我们无数次,而我们长大后却很少有人抱过自己的母亲。

而今,在医院里,在老母亲的病床前,一个儿子第一次把母亲抱在怀中,也给了母亲一次爱的回报。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感受一份博大、无私的母爱。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全文,找出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