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307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docx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0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

我拿到的这个版本没有附录书中提到的,卢梭本人提供的大量书信和文献资料,即使如此,读这本书是个困难的过程,从头至尾,我几乎处处感受阅读过程中进行着与一个诡异头脑的较量。

这种较量很难称之为愉悦。

在读到第二百页的时候我本来想扔了它,幸亏又咬了咬牙,才没错过对我非常有用的第一部的结束部分,和第二部的开头部分。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

革命的开始,卢梭本人说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的描绘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卢梭所说的真诚,只是对于自己辩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诚。

并不是出于对真实的真诚。

甚至不是对内心的真诚。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应该是离大革命前的法国太遥远了,不了解其历史面貌和社会阶层,读这本书没有多少带入感。

《忏悔录》的上下两部,我完全可以当成两部不同的书,上部要稍微有趣一些,讲述了卢梭从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到流浪汉,四处寻求贵族保护和生计,后受华伦夫人的庇护。

读到其中一些游历四方、接触各阶层人士的经历令人兴奋。

但深受后现代文学艺术影响的人对其中的文学意味实在没什么兴趣,事实上,为了叙述上的平均,卢梭压缩了其优雅的文笔,或者文字中那种遥远的贵族腔调和我的气质没什么共同之处,读起来没劲儿。

还有描写自己对华伦夫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充沛的情欲,情感太过泛滥。

下半部分出现的众多例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思想泰斗,但由于是自传,卢梭只是依据自身立场判断他人。

并且站在他的高度上,他笔下的这些人物似乎也没有复杂的人性。

甚至也没有进行什么描写,基本上是事件的记录,所以汉译本中要是去掉书信往来的附件,是太大的损失。

与百科全书派的决裂。

卢梭反复讲述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产生芥蒂的事件经过。

但整个读完还是能感觉到他们本质还存在着重大原则的分歧。

第一次见到一个作者在书里流了这么多的泪水,为他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绵长而伤感的眼泪,卢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时惊人的。

至少在二十五岁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情商远远低于常人,不知道着算不算书里的缺点,对于华伦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对于自己与她的情欲,卢梭不吝笔墨。

读的人头晕目眩,他还是有一篓子情感要抒发,在与百科全书学派决裂后,他也几乎与所有的贵族保护人和社交圈子决裂,对此他的忏悔往往是因为我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之类的话,有点不痛不痒,我总觉得卢梭本人也难辞其咎,即使他写了忏悔录这样的大作,也不意味着他的忏悔是完全真实的,他以为他做到了这一点,但还是很难说服我。

譬如与狄德罗决裂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狄德罗新书里有一句话貌似影射了隐士生活的不正确,冒犯了正在退隐庐隐居的他。

卢梭为此在书中开始了对狄德罗的批评。

直至后来彻底决裂,提到退隐庐,是由卢梭的另一位保护人埃皮奈夫人送给他的,当然到后来,跟这位夫人,他也因为些琐事绝交了,Orz

卢梭在退隐庐前后的生活极为重要,奠定了一个最伟大思想家的基础,他在这里写出了《爱弥儿或论教育》《社会经济学》和《感性伦理学》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

而他自己与泰蕾兹所生的五个孩子,却被不愿意承担抚养义务的他分别送进了疗养院,并且他对此事的忏悔,一笔带过,既然是时髦的做法没见过面得孩子谈不上父爱。

对于泰雷兹,他也一直认为根本没有爱情,并且有一段冗长而诡异的自我解释,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与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决裂,好像也与卢梭的喜欢诛心和自尊心过强的性格有关。

这或许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许只是一个无私追求公理和正义的伟大灵魂的自私一面。

通过忏悔录评价卢梭的为人意义不大,因为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大致意思是对于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己就好了。

上下部结合处的那些段落,卢梭详细记录了自己自学的一些方法,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学习基本上是和一些贵族知识分子偶尔的交谈,加上如饥似渴、不加选择的阅读,使得他掌握了些散漫不成体系的知识和蹩脚的学习方法。

但是通过在乡间居住的几个月,他用理智的自学完成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

并锻炼了独特而强大的思辨能力。

这一段非常有用处,要是对整本书没兴趣,也应该把着两页抽出来反复看看,确实很有帮助。

卢梭本人从对音乐、植物学、物理、文学等各种杂七杂八的爱好转为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等会要还回去,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

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

不过我已经确定,在文学方面,想完全再现经验的真实的努力不仅会失败,做到了也没意思。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

今天当我读到卢梭的这句话,仍然激动不已。

他说:

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

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

万能的上帝啊!

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

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

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

我比这个人好!

这一段话像极了耶稣对恶意诽谤一个妓女的法力赛人说的话一样:

你们当中谁若没犯过罪,就可以打她。

结果,众人一个个丢下石头,低首离去。

卢梭的为人向来遭人垢病。

他性格激烈、多变,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无人,缺乏自制力。

正是这些相互冲突的个性让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

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骄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诚但是也有掩饰。

在自传里,卢梭忏悔了一个年轻时犯的错误。

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颗贵重的钮扣,把事情赖在一个他喜欢的小女仆身上,因而使那个无辜的女仆蒙受了羞辱。

由于卢梭的自暴隐私,一些后来的哲学家包括罗素甚至认为卢梭根本谈不上是个哲人。

而我却认为卢梭触及了哲学的本质问题-他首先用自己为解剖标本,对人性做了一次深刻的探讨。

从气质上讲,罗素与这些人是两类人,他对于浪漫主义激情向来不以为然。

其实罗素本人也不是一个冷静的书斋学者,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三番五次闹离婚,不会提倡性解放,不会反宗教,不会被当局禁止讲学,不会相信社会主义,不会参加反战运动甚至弄到要坐牢。

激情是每个人都有的,罗素也认为激情与理智相比是推动历史的一种更主要的力量。

卢梭是法国第一个最勇敢的平民思想家。

他出身贫寒,年轻时代长期处于奴仆地位。

罗素这样的贵族子弟当然不会去偷钮扣,罗素的子女当然也不用进孤儿院。

卢梭跟一个地位低贱的女侍结婚,这也被罗素拿来进行了一番精神分析,意思是卢梭只有在下贱的女人面前才能得到一种完全的自信。

我对罗素一向敬仰,但这一次我觉得罗素讲话未免刻薄了一点。

在法国大革命前,逆向等级的婚姻是不被允许的,他与华伦夫人的关系不可能为当时的婚姻制度许可。

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

如果说读蒙田让我心灵安详闲适,读卢梭则使我悲天悯人。

卢梭觉得前辈作家蒙田还坦白得不够,他说蒙田虽然也讲了自己的缺点,却把它们写得相当可爱。

看起来像是自责,但是却是自赞。

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警句:

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

在忏悔录里,他写了他的吝啬,他的偷盗习惯,他对朋友的背叛,他说的谎行的骗。

谈到卢梭不能不提到华伦夫人。

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

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

年长卢梭11岁的华伦夫人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结了婚,婚姻并不美满。

她逃到法国,法王便把华伦夫人收留在他的庇护之下,并且给她一千五百银币的年金。

风姿绰约的华伦夫人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卢梭的庇护人、老师、情人及知心的朋友。

从一件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卢梭是如何痴恋这个可爱的女人的:

一天吃饭的时候,华伦夫人刚把一片肉送进嘴里,卢梭便说上面有一根头发,华伦夫人将肉吐到盘子里,卢梭用叉子叉起来,飞快地吞下肚去。

因为这是一场超越肉欲的情感,所以卢梭、华伦夫人及夫人的男管家阿奈之间的三人恋情也充满了柔情蜜意。

卢梭的晚年孤独不幸。

由于《爱弥尔》一书的出版,被当局者视为异教邪说,因此最高法院判决将已出版的《爱弥尔》全部烧毁,并立即通缉卢梭。

再加上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不如意,令卢梭在精神上的状态近乎疯狂。

他疑心重重,不得安宁――水果商减价卖给他蔬菜,以施舍来羞辱他;马车转弯时差点撞死他;人们卖给他的墨水是无色的,让他写不了辩护词;甚至到处都有人在跟踪和监视他。

然而神是公正的,卢梭的思想光芒没有因岁月而黯淡。

卢梭不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曾有一位法国批评家说:

我们十九世纪的人就是从卢梭这本书里走出来的。

卢梭在地下应该瞑目了,起码他在死后的,有我这样一个读者在崇敬他,捧读他的作品。

纵横古今中外,有多少作家能像他那样毫不留情地剖心剜肺地写自传呢?

没有,一个也没有。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

上个周末去上海书城,本来准备再读一遍《基督山伯爵》,记得高中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看基督山,被班主任发现然后毫不留情地没收了,没收的那本还是基督山伯爵的下册,可想而知当时的悲愤之情。

至于这本书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这次在书城没有找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基督山,所以只好买了法国著名作家让.卢梭的《忏悔录》。

当时大致看了一下译者的序,觉得不错,而且作者的名字也蛮有意思。

买回家仔细一读,便发现又是一本完全符合我胃口的好书。

在我准备开始好好读书的时候,本着世界名著的标准,非经典不读,所以从红与黑到远大前程,再到现在的忏悔录,没有一本不是世界文学璀璨的宝石,而且我也对这几本书的内容题材都特别喜欢。

我现在要做一件以前没有人做过,而且以后也不会有人敢做的事。

我要把一个人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

这个人--就是我。

这是忏悔录的经典开场白。

卢梭晚年受到了无情的政治迫害,甚至文学界的朋友都还是背弃他。

最后他终于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地写出来,让世人和读者来判断,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有着哲学家的智慧和作家流畅的文笔,所以最终他实现了他的目标。

无论是他的卑鄙龌龊,还是他的品德高尚,他全部一笔笔真实地写入了《忏悔录》。

如他第一句所言,以前没有人做过,即使过了两百多年的今天,也没有人敢做。

而他把自己的丑恶一面写下来,并没有对他的形象有太多负面的影响,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

他的伟人地位完全被《忏悔录》一书坚实地奠定下来。

我刚看完了《忏悔录》的青年部分,也就是和卢梭一起重温了他的青年时代。

他的很多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都能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他有两面性,有时候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有时候会没有理由得变坏,幸运地是,他最后还是能够重新回到正确的方向,而没有一直堕落。

我觉得自己的童年和青年在这一点一样,我自己的本性也是非常善良,但是在高中时代也堕落过,做过很多坏事。

最后也能自己改正过来。

实际上还是因为环境,环境确实能够对人的行为形成极大的影响。

卢梭也喜欢女孩子,而且对自己喜欢的女人显得感情特别丰富,容易动情。

但是又非常拘谨,有一次很深刻的恋爱,即使最深的接触就是吻了那位小姐的手。

但这次恋爱给他带来的快乐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它人以吻手开始的恋爱。

不能否认,这一点我也和他一样。

我和他一样从内心里就完全没有其它的想法,而已经能在交往中享受到极大的精神快乐了。

卢梭有一段对女人的见解,一些自以为很聪明的女人喜欢用询问的方式来了解男人的内心,而实际上这会使男人产生本能的反抗,只会用谎话来欺骗她们。

相反会对她们产生反感。

我完全赞成他的这个观点。

他确实有极强的对人性的观察力。

还有一点性格我也和卢梭及其相似,就是不喜欢别人来教自己。

用卢梭的话来说,就是担心在别人教我的时候担心听不懂,而不懂又要装着听的懂。

最后还是没懂,所以我们都喜欢自己看书学习。

还有一点就是反应很慢,这一点很可爱,但是的确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我们对人都有很强和很敏锐的观察力,在某次谈话结束后很久后,谈话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每个人的神情都能准确的回忆起来。

可惜在过程中我们都有很慢的反应。

这让我们看起来比实际上要笨,真正的才能被隐藏起来了。

他对金钱的看法也和我一样,我也从来没有对金钱苦恼过。

我完全统一他的观点:

金钱有两种,我们口袋里的金钱是让我们保持独立自由的一种工具。

我们正在争取的金钱是让我们成为奴隶的一种工具。

所以有时候他对自己的钱很控制,但是从来不羡慕不是自己的金钱。

对待金钱上,我也和他完全一样,在能够保证生活下,我甚至要更大手大脚,也许来自于对自己的自信,从来不担心没有钱的生活。

总而言之,从卢梭的青年时代,我看到了很多和我相似和相同的优缺点。

很多很多这里都说不完。

他在青年时期也碰到过很多善良的劳动人民,他们给他提供过无私的帮助。

劳动阶层的人在他笔下得到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

这也勾起了无数我小时候的回忆,有一次离家出走,走了很远,后来迷路了。

一个捡垃圾的老头帮助我,他帮助联系家里人,我最后得以安全回家。

另一次在火车上,因为我没有座位,有善良的老爷爷老奶奶给我零食吃,而且她们的孙女还主动给我在泡面时让座。

这些微小的善举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卢梭问,为什么在我青年时代能够接触到那么多善良的人,而在我成年后接触到的确很少了呢?

他知道,因为那是不同的阶层。

贵族阶层的人性要少了淳朴和热情,更多的是争夺利益时的卑鄙和无耻。

卢梭没有对自己的性格多做评价,他将这个权利留给了读者。

我觉得他的青年形象非常真实,很多缺点大家也有,但是有很多性格特点和一般孩子不一样。

这样也是他能够取得后来的成就的一个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