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108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docx

班组长考试题库全

 

班组长安全管理知识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班组六大员中,班组长要:

(A)A.懂管理和懂技术

 

B.进行过程抽检和巡检工作

 

C.管理设备

 

D.负责员工的生活和纪律

 

2.下列哪一个制度不是班组长需要建立的制度:

(C)

 

A.晨会制度

 

B.月初计划制度

 

C.考勤和假期制度

 

D.安全文明生产制度

3.在企业人才的层次划分中,督导层的地位是:

(B)

 

A.金领,总经理

 

B.灰领,班组长

 

C.蓝领,员工

 

D.白领,部门经理

 

4.班组长需要了解以下哪些技能:

(D)A.需要了解哪些新老设备

 

B.需要了解新老技术

 

C.需要了解新老工艺

 

D.以上都正确

 

5.班组文化的重要组成是:

(B)A.执行力和凝聚力

 

B.执行力和员工敬业精神

 

C.员工敬业精神和凝聚力

 

D.团队精神和员工敬业精神

 

6.在接班管理制度中,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多少分钟到岗:

(B)

 

A.60分钟

 

B.30分钟

 

C.10分钟

 

D.5分钟

 

7.班组长在安全生产上的职责是:

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C)。

 

A、尽职尽责,措施完善

 

B、班前班后检查、评比

 

C、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D、事事有人管

 

8.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包括3个原则,下列不

 

包括在人本原理中的原则是(A)。

 

A、安全第一原则

 

B、动力原则

 

C、能级原则

 

D、激励原则

 

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GB5306-85)中,特

 

种作业是指(C)。

 

A、仅对操作者本人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B、仅对操作者本人和他人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C、对操作者本人和他人和周围设施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

 

作业

 

D、仅对他人和周围设施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10.安全色的用途很广,下列情况(D)是安全色的应用。

 

A、管道等涂以不同颜色

 

B、电线的颜色

 

C、氮气瓶上涂的黄色

 

D、紧急停止按钮的颜色

 

11.以下职业性危害因素,高温、辐射、噪声属于(A)。

 

A、物理因素

 

B、化学因素

 

C、生物因素

 

D、劳动心理因素

 

12.大量事故统计表明,(BC)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

 

A、人的误操作

 

B、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C、未提供足够的个体防护

 

D、防护不足

 

13.安全带是进行机械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伤亡的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B)

 

A.低挂高用B.高挂低用C.水平挂用D.钩挂牢靠,挂位不受限制

 

14.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人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

 

生电压降。

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A)。

 

A.跨步电压B.跨步电势C.临界电压D.故障电

 

 

15.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零线进行连接,称作(B)。

 

A.保护接地B.保护接零C.工作接地D.工作接

 

 

16.采用安全特低电压是(D)的措施。

 

A.仅有直接接触电击保护B.只有间接接触电击保护

 

C.用于防止爆炸火灾危险D.兼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

 

接接触电击保护

 

17.在建筑物电源线路进线处将PE干线、接地干线、总水管、总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竖管等相连接,最好也能将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和其他金属管道也连接起来。

此措施称为(B)

A.过载保护B.主等电位联结C.不导电环境D.

 

辅助等电位联结

 

18.低压架空线路经过居民区(包括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车站、市镇、乡村等人口密集地区)时,线路导线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6)m。

 

A.5B.6C.6.5D.7

 

19.建筑外围使用的全封闭立网,其网目密度不应低于(C)目/100cm2o

 

A.1000B.1500C.2000D.2500

 

20.架子工使用的安全带绳长限定在(A)mo

 

A.1.5~2B.2~2.5C.2.5~3D.3~3.5

 

21.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零线进行连接,称作(B)。

A.保护接地B.保护接零C.工作接地D.工作

 

接零

 

22.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人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

 

生电压降。

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A)。

 

A.跨步电压B.跨步电势C.临界电压D.故障电压

 

2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A)。

 

A.方针B.方向C.范围D.关键

 

24.“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这是(D)的立法依据

 

A.《劳动保护条例》

 

B.《劳动法》

 

C.《工

 

伤保险条例》

 

D.《职业病防治法》

 

25.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B)的医

 

疗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县级以上B.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C.省

 

市级D.专门

 

26.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D),严禁()。

 

A.自行扑救谎报火警B.扑救误报火警C.扑

 

救缓报火警D.报警谎报火警

 

27.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D)制度和安全生产()

 

制度。

 

A.规章教育B.责任操作C.规章操作

 

D.责任教育

 

28.施工单位应设(B)机构和配备()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B.安全

 

生产管理专职安全管理C.安全生产专职安全监

 

督D.安全管理兼职安全管理

 

29.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A)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1次B.2次C.3次D.5次

 

30.以下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A)。

 

A.高压配电柜B.氧气瓶C.电梯D.起重机

 

31.通过建立特种设备(B)可以使特种设备的管理部门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其技术状况,了解和掌握运行规律,防止盲目使用。

 

A.档案B.使用说明C.使用规程D.技术

 

资料

 

32.以下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A)

 

A.噪声危害B.有毒物质C.电磁辐射D.粉

 

尘与气溶胶

 

33.以下不属于起重伤害的选项是(A)。

 

A.起重机的电线老化,造成的触电伤害’B.员工在起重机

 

操作室外不慎坠落

 

C.起重机的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D.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突

 

然倒塌造成的伤害

 

3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费用由(D)承担。

 

A.从业人员B.安全培训机构C.政府主管部门D.生

 

产经营单位

 

34.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求,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国家安全生产标准。

 

A.可以高于B.不得高于C.应当高于D.必须等于

 

35.应急预案的编制中的危险分析不包括(C)。

 

A.危险辨识B.灾害后果评价C.脆弱性分

 

析D.风险分析

 

36、木工机械多采用手工送料,容易发生手与刀刃接触,

 

造成伤害。

因为木工机械属于(D)机械,所以木工机

 

械伤手事故较多。

 

A.低速B.中低速C.中速D.高速

 

37、人的感知电流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有发麻感

 

觉及轻微针刺感的最小电流。

就工频电流有效值而言,人

 

的感知电流约为(B)mA。

 

A.0.1~0.2B.0.5~1C.10~100D.200~

 

300

 

38、保持安全间距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

在10kV

 

无遮拦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

 

离为(A)m。

 

A.0.7B.0.5C.0.35D.1

 

39、某电气线路正常工作电流为10A,线路上1S的发热量

 

为1J,即线路上功率损耗为1W;短路时,电流剧增为100A,则短路时线路上功率损耗为(C)W。

 

A.1B.10C.100D.1000

 

40、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可燃物、点火源和(B

 

)三个要素。

 

A.水蒸气B.助燃物C.还原剂D.二氧化碳

 

41、煤炭、稻谷等可燃物质长期堆积在一起可能发生自然

 

火灾,其点火源是(C)。

 

A.摩擦生热B.化学自热C.蓄热自热D.绝

 

热压缩

 

42、目前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中,广泛应用

 

的灭火剂是(C)。

 

A.水灭火剂B.干冰灭火剂C.干粉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

 

43.卧室内听到外面发生火灾的报警后,如感觉房门发热,这是正确的做法是(B)。

 

A.迅速打开房门,快速冲出逃生B.尽量用衣物等封

 

堵门缝,设法从窗户逃生或等待救援C.躲藏到壁橱中以

 

避烟气D.打开房门和窗户等待救援

 

44.电梯中防止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装置是(B)。

 

A.限速器B.安全钳C.曳引轮D.缓冲器

 

45、某建筑工地有一台钢丝绳提升设备要进行故障诊断。

 

技术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的实施过程中,第一步骤应是(

 

C)。

 

A.状态识别B.特征提取C.信号检测D.诊

 

断决策

 

46、高层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内的人员需要逃生。

 

下列逃生方法中,正确的有(AB)。

 

A.利用疏散楼梯逃生B.利用固定好的绳子滑落

 

C.乘坐普通电梯逃生

 

D.从高层窗口跳下逃生

 

47.建筑业是危险性较大的行业。

建筑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经常

 

处在露天、高处和交叉作业的环境中,易发生(B)等五大伤害事故。

 

A.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坍塌

 

B.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

 

C.高处坠落、火灾、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中毒

 

D.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

 

48.施工现场的各类脚手架应当按照标准进行设计,使用符

 

合规定的工具和器具,按专项方案进行搭设,并用(C)

 

封闭。

 

A.隔音布B.平网C.密目式安全网D.防坠

 

 

49.安装模板时,当支撑成一定角度倾斜,或支撑的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

对支撑底脚必须采

 

取(A)的措施。

 

A.防滑移B.防坍塌C.防断裂D.防碰撞

 

50.当模板的面板材料为覆面竹胶合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厚度不应小于(B)mm。

 

A.12B.15C.18D.20

 

51.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要求进

 

行。

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是(D)。

 

A.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

 

B.拆柱侧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楼板底模

 

C.拆柱侧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

 

→拆梁底模

 

D.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

 

→拆梁底模

 

52.拆除建筑物应按自上而下,并按对称顺序进行,先拆除

 

非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的部分,不得(D)同时拆除。

 

A.多人B.多支队伍C.数台机械D.数层

 

53.配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安全可靠。

总配电箱内的漏电保护器,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时间的乘机最高应限制在(

 

A)mA·s以内。

 

A.30B.45C.60D.75

 

54.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D)

 

A.避雨处B.吸烟处C.临时厕所D.员工集体宿舍

 

55.位于市区主要路段的建筑施工现场设置的围挡其高度不得低于(C)

 

A.1.8mB.2.0mC.2.5mD2.8m

 

56.特种作业操作证,每(C)复审一次。

 

A.1年B.1年半C.2年D.3年

 

57.在临边堆放的弃土、材料和移动移动施工机械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应距边(B)

 

A.0.5m以外/高度不超过0.5mB.1m以外/高度不超过1.

 

5m

 

C.1m以外/高度不超过1D.1.5m以外/高度不超过2m

 

58.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D)

 

A.保证工程质量措施B.提高施工速度措施

 

C.保证节约材料计划D.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59.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立柱支撑时候,立柱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上横下,使直角扣件与立杆扣件须在离

 

地(A)

 

A.200mm处B.250mm处C.300mm处D.350mm处

 

60.在悬空部位作业时,操作人员应该(D)

 

A.遵守操作规定B.进行安全技术交底C.戴好安全帽

 

D.系好安全带

 

61.吊装中用的主要绳索是(A)

 

A.钢丝绳B.麻绳C.化纤绳D.链条

 

62.塔式起重机的拆装作业必须在(B)

 

A.温暖季节B.白天C.晴天D.良好的照明条件夜间

 

63.高度24以上的双排脚手架连墙件构造规定为(D)

 

A.可以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的连墙件

 

B.可以采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C.可以采用顶撑顶建筑物上的连墙件

 

D.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64.连墙件必须(C)

 

A.采用可承受拉力的构造B.采用可承受控力的构

 

 

C.采用可承受压力和控力的构造D.采用所有拉筋或仅有

 

顶撑的构造

 

65.脚手架拆除时必须是(A)。

 

A.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B.可以上下同时拆除

 

C.由下部往上逐层拆除

 

D.对于不需要的部分,可以随意拆除

 

66.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应(A)

 

A.在两端按规定设置连墙和横向斜撑加固B.可不设加

 

固措施

 

C.不必设置连墙件D.设置卸荷

 

措施

 

67.遇有(B)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A.5级B.6级C.7级D.8级

 

68.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D)同意,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A.安全员B.技术员C.班组长D.项目负责人

 

69.电梯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

 

两层并最多隔(C)设一道安全网。

 

A.8mB.9mC.10mD.12m

 

70.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除两侧设置防护栏杆外,平

 

台还应该设置(B)或活动防护栏杆。

 

A.安全围栏B.安全门C.安全立网D.竹笆

 

71.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C)

 

A.10m

B.20m

C.30m

D.40m

72.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的长度不应大于(

B)

A.3m

B.5m

C.10m

D.15m

 

73.脚手架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得大于(A)

 

A.2步B.3步C.5步

 

74.脚手架搭设中每搭设(B)要进行检查。

 

A.5-8mB.10-13m

C.14-16m

 

75.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B),并取得特种

 

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A.三级教育B.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C.安全常识培训D.安

 

全技术交底

 

二、判断题

 

以下内容为正确: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建筑施工人员必须做到那些基本规定?

必须熟知本工种的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作业,

 

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3、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发生事故是犯罪行为,施工人员有权拒绝

 

在危险区域内作业。

 

4、作业人员施工中必须认真执行掌握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措施和安全规范要求。

 

5、作业人员作业前应应检查工具、设备、现场环境等是否存在

 

不安全因素,是否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施工现场严禁拆改、移动安全防护设施、用电设备等。

 

7、施工人员在作业中必须佩戴和使用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如:

安全帽、安全带、护目镜、防尘口罩、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8、进入施工现场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背,衣裤无破损残缺。

 

9、易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为有操作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灵;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不正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0、建筑施工中的“四口”是楼梯口、电梯井口、通道口、预

 

留洞口。

11、

施工现场常用的安全电压有6V、12V、24V、36V。

12、

安全帽的作用是防止落物或碰撞突出物而受伤害。

戴帽前

先检查外壳是否破损,有无合格帽衬、帽带是否齐全;调整

好帽衬间距(约4—5厘米);调整好帽箍;戴帽后系好帽

带,锁好带扣。

13、

建筑物内楼梯间、休息平台、阳台临边等处不能堆放物料。

14、

外用电梯楼层卸料平台防护门的高度不低于

1.2米,并时

刻处于关闭状态。

15、

雷雨时在塔吊导轨旁边和提升井架的周围地面上行走易遭

受雷击产生的跨步电压伤害,因此应暂停作业。

 

16、槽、坑、沟边1米范围内不得堆土,存放材料设备,且高

 

度不得超高1米。

17、

人工开挖土方,两人纵向间距不得小于

3米。

18、

施工中发现沟、槽边有裂纹或部分下沉时要及时报告有关

部门,并将人员撤到安全位置,严禁冒险作业。

19、

电梯井口的防护标准是必须设置1.5

米高的开启式金属防

护门。

20、

施工交叉作业时应制定安全措施,错开作业时间或工序,

搭设防护隔离棚。

21、

施工现场应克服随地大小便、随手乱扔垃圾、光背、穿拖

鞋,在禁火处吸烟等不文明行为。

22、

施工作业完成后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23、

外用电梯楼层卸料平台防护门的高度不低于

1.2米,并时

刻处于关闭状态。

 

24、凡在坠落基准面2米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边进行

 

的作业都是高处作业。

 

25、各种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注意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

 

在窗台上站立,必要时应系好安全带。

 

26、安全带的正确系挂方法是选用检验合格的安全带,高挂低

 

用,禁止打结或接长使用,系挂牢固,2米以上高度必须系挂安全带。

 

27、

高处作业“四不踏”是未经检查的搭建物不准踏;玻璃顶

棚的天窗不准踏;石棉瓦屋顶不准踏;屋檐口不准踏

28、

高处作业严禁向下抛掷任何物料、工具和施工垃圾等。

29、

电动吊篮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

系挂在保险绳上。

30、

安全生产管理的“四全”原则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全天候。

31、

安装2层楼以上外墙窗扇,如外面无脚手架或

安全网,

应挂好安全带。

32、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火源、可燃物、助燃物

33、

施工现场明火作业时必须开具动火证,准备防火措施和设

定看火人员。

34、

在宿舍内吸烟应注意严禁卧床吸烟,严禁随意乱扔带火的

烟帝。

35、

使用手锯时,锯条必须调紧适度,下班时要放松,以防在

使用时锯条突然暴断伤人。

36、

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木材应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存放,码

放高度不得超过1.5m。

37、

支设4米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

搭设工作台。

38、

在高空作业时,工具必须放在手提工具箱或工具袋里。

 

39、木料走偏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机调整正后再锯,不得

 

猛力推进或拉出。

 

40、木工机械换刀片前必须拉闸断电,并挂“有人操作,严禁

 

合闸”的警示牌。

 

41、机械运转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机、切断电源。

 

42、木料加工房应注意防火安全,木料加工房内刨花、木

 

屑和废料应及时清理。

 

43、木工作业场所的刨花、木屑、碎木必须“三清”:

自产自

 

清、日产日清、活完场清。

 

44、向基坑内运送材料、砂浆时,严禁向下猛倒和抛掷物料、

 

工具。

 

墙顶处作业不得站在墙顶上行走和做挂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

 

查大角垂直度等工作。

 

以下内容为不正确:

 

45、砌筑作业高度不够时可以在超过胸部以上的墙体上进行砌筑,以免将墙体碰撞倒塌或上料时失手掉下造成安全事故。

(不准勉强在超过胸部以上的墙体上进行砌筑)

 

46、悬空作业处应有牢固的立足处,不需要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47、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水进行灭火。

(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

 

211、干粉灭火器)

 

48、进行拆、搭金属构架作业时,人及物体与一般带电设备应

 

保持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3米,否则应停电作业。

(1.5

 

米)

 

49、电工作业时有无特殊要求。

(应穿绝缘鞋、戴绝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