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161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docx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

端午的粽子作文(精选15篇)

端午的粽子作文1

今天是一月份的最后一天,我和家里的大人们一起来到酒楼包粽子,迎接新年。

包粽子是我们家的习俗,每年在即将到新年的那一天,带着芭蕉叶,糯米,香料,竹绳来到酒楼、奶奶家包粽子。

包粽子的前一天,我们早早的就洗好了粽叶,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酒楼了。

就在那矮矮的平桌上,我们把叶子放好,在门外淘好了米,放在一个大盆里。

那米可不是一般煮饭用的米,而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上等香糯。

我们家包的粽子,既不用花生,也不用绿豆,但它依然散发出香味,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包在粽子里的,是一种香料,这种香料,平时种在奶奶家的阳台里,一到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它的叶子摘下来,把它撕成一条一条的,撕的时候,可以闻到清新的香味。

当我们小孩已经把叶子撕好的时候,就会把它交给大人们,放在一个小小的用砖制成的小罐子里,大人们拿着一个小棒子,把它捣碎成粉,捣碎后,再放到锅里抄一抄,绿色变成了黑色时候,香料就做好了。

接下来,我们还要去准备竹绳。

这种竹绳,是生在在老家山上的一种竹子做成的,并不是每棵竹子都可以做成竹绳的。

做成竹绳的竹子,必须是节长眼少,不嫩不老,长得匀称。

选好竹子以后还要把它撕成一条一条的。

当一切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以后,我们坐在沙发上,开始包粽子了。

姑丈、爷爷、爸爸、妈妈负责绑粽子,姑妈、奶奶、姨婆则负责包粽子。

我呢,在旁边观察,帮帮忙什么的……

只见奶奶拿起两张叶子,叠在一起,用碗舀起一碗米放在叶子的中央,再拿起一块沾了香料的肉放在米的中间,再舀起一小碗米盖住肉,然后把叶子和起来呈长方形状,再把多余出来的叶子折起来,交给负责绑的人。

绑的人呢,拿起一根竹绳绕在粽子头上,绕两圈,再在粽子的斜侧面绕个小结固定,再拿起一根竹绳,接着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粽子尾,大概一个小粽子上有五根竹绳,一个大粽子上有差不多8根竹绳。

接下来,在大家的努力下,粽子已经放满了箱子,桌子。

我大概的数了一下,竟然有一百多个粽子!

今天包粽子的时候虽然我没有帮什么大忙,但是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包粽子的辛苦,大家的手都被竹绳嘞红了。

但是大家的心里都是甜蜜蜜的,因为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团结合作的结果!

端午的粽子作文2

天下粽子,种类上大致可分为“京、浙、川、闽、粤”五大流派。

嘉兴粽与湖州粽齐名,被公认为粽中之王。

嘉兴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斋”。

用的是上等白糯、猪后腿瘦肉、徽州伏箬。

所谓伏箬,指盛夏时节所采之箬,此时的粽叶,因吸足了土壤的营养、水分和阳光,最香。

徽州粽叶一年只长一季,开春发芽,至梅雨季节长大为“梅箬”,不过太嫩。

而秋冬的粽叶又嫌太老了。

五芳斋的粽子,卖得满坑满谷,满天下到处都是。

但是,那些真空包装绝对没有新鲜的好吃,嘉兴城里五芳斋总店的新鲜粽子,好像又不如嘉兴城外路边的好吃…

这条路,就是沪杭高速公路,五芳斋粽子专卖店,就开在上海-杭州约50公里处路边的嘉兴服务区。

我个人的习惯是,闻香下车,别管什么豆沙粽、蛋黄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劳什子(特别别吃鸭蛋黄的,不是一般的难吃),坚定地直奔那三块五一个的─大肉粽。

把这烫手的宝贝热腾腾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试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满嘴,这种香味还以热量的形式线性地奔腾直下,软软糯糯地一路钻到心尖。

七千年前发源于嘉兴的稻谷文明,实在是强啊!

感谢五芳斋,感谢沪杭高速公路,感谢屈原,感谢宋玉,感谢楚怀王,感谢夫差,感谢伍子胥,感谢曹娥,感谢介子绥,感谢河里的鱼,感谢江里的水怪……

为什么是路边的粽子最好吃?

我有两个理由

一,现剪、现煮、现吃,当然新鲜(可能是因为大肉粽特别好卖,我发现店员有时候会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边,你要,就先从这堆里拿一个剪给你。

这个时候,嘴要甜,原则更要坚持,务必只吃锅里现煮的);

二,嘉兴城里五芳斋的新鲜粽子,也许更新鲜更好吃,但“路边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属于心理作用,它来源于一种“旅途”的仪式感。

车开到休息区,往来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这种时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会自动加分10%-20%不等。

我个人的经验是,从上海出发,最好选在上午,千万别吃早饭,喝杯小咖啡就行,车行一个多小时,在右侧的嘉兴服务区下车,先跑趟厕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样具有仪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时能达到30%!

端午的粽子作文3

早晨,清脆的闹钟唱起了歌儿,我马上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了起来。

我马上穿戴完毕后,像只快乐的小鸟飞向楼下。

“今天是端午节,不用上课,不用去培训班,在家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吃东西了。

”我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飞到了饭厅。

看到满桌的食物,我兴奋不已,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

“今天终于可以吃一顿香的了!

各种各样的粽子穿着一件件翠绿的衣裳,绑着一根根红色或者绿色腰带,像一个个胖娃娃,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

瞧,其中有妈妈喜欢吃的鲜肉粽,有香气扑鼻的火腿粽,有吃起来像啃东西的花生粽……当然,少不了我最喜欢吃的蜜枣粽和白白的白粽。

粽子密密麻麻,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

这么多的粽子,应该可以让我饱餐一顿的。

于是,我不顾粽子还在冒热气,赶紧坐下来,用手解下一根绿腰带,快速地剥开“小绿人”的“绿披风”,洁白如玉的米团马上印入我的眼帘。

粽子的形状有趣极了,既不像方形,也不像圆形,共有4个棱角,4条边,4个三角形。

人们是怎么扎出这种形状的粽子呢?

我看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

不管了,先吃了再说。

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饭团,发现这是个香气扑鼻的香肠粽。

吃在嘴里,香在心里,让人回味无穷。

“香肠粽可真好吃啊!

”我大声喊道。

喊完这句话,我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这粽子就被我三下五除二解决了。

但是,这个粽子似乎没有填饱我的身体。

我依旧感到饥肠辘辘,肚子里的小馋虫在不停地呼唤着:

“我要吃,我要吃”。

哎,妈妈要我减肥的话,就暂时搁在一边吧。

现在不吃,怎么对得起“吃货”的称号。

于是,我继续抓起一个粽子就吃,却发现这个立体三角形粽子被人在中间砍一刀,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我盯着看了许久,迷惑不解。

不想了,不管了,还是吃最大。

我大口大口地吃着,黏而爽口,清香四溢。

眨眼间,它也被我请进了小肚子了。

抚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个端午节,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期而至,品尝香气扑鼻的粽子,我体会到了说不尽的幸福和欢乐。

端午的粽子作文4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

没错!

端午节,这个随着幽远的历史一起走来的传统节日,现在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了,喏,从端午例行的三天国假,就能看出中国人对于端午节的青睐了。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种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

不同于家乡闽浙一带,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江淮人家的家门上多是悬挂着艾叶菖蒲,据说也有祛魔驱鬼之效。

但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说到我最在意什么,那自然是激荡人心的赛龙舟了。

出了家门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钟就是十七桥了,桥下的河流虽不著名,但每年的东圃镇的赛龙舟都是从这儿讫始的。

你看,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停放着一艘艘被红漆漆满船身的龙舟,碧绿的水,透红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绿的锦缎上镶着盛开着红牡丹。

船里的竞赛者,以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居多,也有少数的中年人。

每船十三人,十二个桨手,一个鼓手。

黝黑的肌肤是他们共同的标志,也是力量的象征。

锣声响起来,比赛开始了;鼓声响起来,隆隆、隆隆、隆隆,冗杂却不乏节奏,疾速而却不乏力量。

两旁的红桨像一条条金红色的大鲤鱼,跟着鼓声整齐欢快地跳跃。

超过了!

超过了!

一只红艇渐行渐速,如离弦的箭一般。

观众们的心蓦地紧张起来,与牛皮鼓面共同跳跃,呼喊声、鼓声汇成一片。

另一只船当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来,两船旗鼓相当,犹如二龙水中争霸,鼓声立即电闪雷鸣一般,两岸的人更欢了,呐喊声更大了。

终点快到了,只见三只船如疾驰的战马齐头并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迟缓!

冠军出现了,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荡!

过了一阵子,人们端来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这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里,以祭祀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但人们永远怀念着他。

是啊,那些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远也不该被忘却的。

今天,我们仍以屈原为骄傲,我们会用我们的快乐永远纪念着他!

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吧?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北京)

端午的粽子作文5

夏季的节日丰富多彩,而我对端午节情有独钟。

在这个节日里,空气中弥漫着艾叶的淡雅清香与粽子的扑鼻香味,时不时传来锣鼓声和划桨声。

再仔细聆听,远处传来汨罗江潺潺的流水声……

时间后退到公元前278年。

汨罗江边,矗立着一个人,他就是屈原。

他的脸上满是悲愤,几天前,秦将白起攻破楚都,他却无能为力。

他的选择是,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善良的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用粽叶包裹糯米蒸制成粽子,用线捆好,扔到汨罗江里,说,鱼啊,来吃粽子吧,别吃屈大夫的遗体啊……

现在,端午节吃粽子成了一个重要的习俗。

剥开那层墨绿色的外衣,露出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这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艾叶香,香满堂……”儿时的童谣仍在耳旁萦绕。

艾叶清雅淡雅,是一味著名的中药;。

端午节这天,一棵棵艾草被用象征吉祥的红绳捆成一小扎一小扎。

挂在门上。

据说,将艾叶挂在门上,既可以辟邪,又可以驱虫。

走进厨房,沸腾的锅中煮着几颗青鸭蛋。

拿起鸭蛋,阵阵艾叶香扑鼻而来。

艾叶不愧是端午的主角,处处都弥漫着清香。

家乡有个有趣的习俗,端午那天,编织五彩袋,并在里面装个青鸭蛋,挂在脖子上。

据说,在中午12点时,谁能将蛋不借助外力立起来,谁就会拥有一年的好运气。

点雄黄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

传说,端午是蚊虫出行的时候。

在端午时,将雄黄点在额头和耳根后,就能驱逐蚊虫。

“咚、咚、咚”“加油!

加油!

”远处的江面上隐约传来声音,走近一看,江面上正在举行划龙舟比赛。

两条龙舟在起点上就位。

随着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龙头的鼓手负责助威,随着有力而有节奏的鼓声,一位位龙舟运动员迅速进入状态。

“一二!

一二!

”他们大声喊着,给自己助威。

手上的桨有节奏地划动,让龙舟往前驶去。

“加油!

”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加油声。

这似乎是运动员前进的动力,只见他们更加使劲了,龙舟在水面上飞快地前行,啊!

近了!

离终点近了!

冲刺!

在到达终点的一瞬间,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划龙舟——端午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空气中弥漫的粽香,清新的艾叶香,划龙舟时的鼓声与观众的加油声,这些都是端午节的味道啊。

端午的粽子作文6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快到了,家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以此来纪念

爱国诗人屈原。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节——学包粽子。

记得那天,我家又包起了粽子。

说到包粽子,我外婆可是一个好手。

外婆为我们包粽子,我看的手痒,就缠着外婆学包粽子。

包粽子要准备好多东西,包括用酱油浸泡的糯米、有肥有精的肉块、洗得干干净净的粽叶和彩色的包扎线等等。

一切准备就绪了,我们开始包粽子。

外婆边做示范边教我:

“先将粽叶正面摊在两手中,双手外翻,将粽叶裹成圆锥状。

”我看见外婆手中的粽叶,就像是圈养在笼中的穿着深绿色外套的虎皮鹦鹉一般听话,任由外婆摆布。

而手中的粽叶,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般不听话,卷来卷去都是直筒,卷不成圆锥形。

外婆看到了,就指点我说:

“左手捏住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点。

”有了外婆的指点,一片卷成圆锥形的粽叶就被我牢牢地攥在手里。

看着我卷好了,外婆不紧不慢地对我说第二步:

“将卷好的粽叶卡在左手虎口,虎口面向自己,与长尾巴的一边靠外,接着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卷好的粽叶里,然后拿一块肉放在米上,再盖一层米,压一压。

这一步要做的事情比较多,慈祥的外婆见我忙不过来,便放慢了包粽子的速度。

而我也没有辜负外婆的期望,用我出色的战果来回报外婆的耐心。

最后是一道捆绳工序,只见外婆双手紧捏粽子,用彩色的绳子在粽子上缠了一圈又一圈,最后,系上绳结,一个系了彩色绳子的粽子就包好了。

别只看外婆这么牛,我的技术也不赖,外婆包好粽子刚想来帮我,一个精巧的彩色粽子就出现在了我的手中,这摸样,跟外婆的真是有的一比了。

大概又过了半个小时,一座粽子堆成的小山出现了,这就是我们的成果。

放眼望去,那几个精致的小粽子,就是我包的。

外婆把粽子放进蒸锅里,不一会儿,浓郁的粽香味便从锅中传来,馋得我口水直流。

大概过了一个半小时,粽子出锅了,我挑了一个自己包的粽子,剥开来一尝,太香了,第一次包粽子的我竟做出了这么好吃的粽子,真是不敢相信。

是啊,在那一天我还做了很多的事情,可我都记不太清了,唯独对包粽子这件事记得最清楚,那是因为那天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第一次吃自己包的粽子。

那个滋味真是美啊!

端午的粽子作文7

俗话说:

“远亲不如近邻”,邻居是我们最亲最温暖的朋友。

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温馨的邻里亲情和浓浓的端午佳节气氛。

我们社区决定在今年的端午节前夕别出心裁地进行一场包粽子比赛。

经过民主选举,我们家一致同意推荐老妈和奶奶参加比拼,这下她们俩可忙开了。

你瞧,今天一大早她们就准备好围裙出发了。

来到中心广场上,只见场面非常壮观,虽然有些微风细雨,但仍挡不住社区邻居们的热情,几百人凑在一起有说有笑,热闹极了。

上午8时许,社区的100多名居民陆续来到比赛现场。

比赛时间未到,大家就纷纷拿出了剪刀、筷子、勺子等工具做好准备。

8时30分,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大家纷纷投入“战斗”。

我奶奶的动作可快呢!

就像机器人一样的,经过她那双多年勤劳的巧手,理、拢、压、扎,便成了这有楞有圆的粽子。

旁边的老妈也不甘落后,一个接一个的包。

看到米堆一点一点地减少,看到粽叶一张一张地抽出,我和老爸在一边为她们加油呐喊。

“强中还有强中手”,不远处36号的吴奶奶更熟练了,只见她把线拴在了桌子腿上。

拿起粽叶、装上糯米、缠线两圈,一个精致的三角粽就包好了。

记者见吴奶奶包粽子方法与众不同,并且包的粽子又结实又好看,速度还快。

连忙拿起话筒采访,听吴奶奶说,每年的端午节家里都会包粽子,而且包的数量较多,煮好的粽子不但自家人吃,还会送给亲朋好友一起品尝。

“粽叶要先煮好,如果往糯米里加一些花生、绿豆、板粟、香肠、腊肉,味道会更好!

”由于吴奶奶包得特别快,不一会儿,主办方提供的粽叶就用完了。

老家在山东的王大妈说,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她已经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气息。

半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很快过去了,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但仍有十几名居民意犹未尽,还在埋头包粽子。

经过评委们的评选,36号选手吴奶奶获得本次比赛第一名。

吴奶奶介绍经验说:

“在家包的时候都是把线挂起来,现在没地方挂线,只好用牙齿咬住线的一头,勒得紧一点,这样包的粽子才结实。

”看来正应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

不过我奶奶和老妈也双双进入了前十的佳绩。

我为她们感到骄傲。

百名邻居共包粽子千余个,听说这些粽子将由社区领导干部,分别上门送给辖区的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和福利院。

今年的端午节真是别有一番意义。

包粽子活动,不但包出了邻里情,而且包出了慈善心,真是浓情端午粽飘香啊!

端午的粽子作文8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儿歌唱起,端午来到。

端午节习俗多多,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包粽子了。

那天,我端了小板凳坐在外婆身边,只见外婆从浸泡着粽叶的盆里抽出一张墨绿墨绿,表面滑亮滑亮的箬竹叶,把它卷成一个小三角形,一只手紧紧的捏着,另一只手舀了一勺洗好的糯米倒入粽叶卷成的小三角中,再放入一颗红枣,盖上一些糯米,多余叶子顺手一折,再一叠。

之后又取了一张粽叶,把粽叶再往上一裹。

最后嘴巴上咬着棉线的一头,沿着粽子绕一圈系上一个蝴蝶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外婆还给我总结了一个包粽子口诀“一折,一叠,一裹,一扎”看了包粽子的过程我感觉又好玩又新奇,心想这包粽子还蛮简单吗,我也来尝试尝试。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也卷了一个三角形,可粽叶好像和我打对台戏,总是散开。

我坚决不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卷,最后终于一个底部密闭的三角形卷好了。

我倒了米,折叠好多余粽叶,上面不漏米了,可下面又开始漏。

于是我又拿了一张粽叶裹上,一来二去,一个小粽子被我裹了五六张粽叶,用了三四根绳子,真是像一个胖胖的囚犯被我五花大绑。

哎!

不管了,再丑也是我的处女粽,说不定味道不错呢!

“出锅啦!

吃粽子啦!

”外婆在厨房里喊出声来,我这个小馋猫三步并作两步,一下就冲进了厨房,只见外婆打开锅盖,捞出粽子。

一股竹叶香扑面而来。

我顾不上烫,拿了一个就往嘴里塞。

妈妈大喊“傻孩子,剥皮!

剥皮!

”大家哈哈大笑。

剥开皮的粽子糯米透亮,红枣通红,尝一口,那味道我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绝了!

我包的粽子吗,呵呵!

你猜结果如何?

此时此刻,我多想把香甜的粽子送到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手中;我多想把美味的粽子送到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叔叔手中;我多想把可口的粽子送到不辞辛劳,孜孜教诲我们的老师手中;我更想把幸福的粽子送到忧国忧民,胸怀大志的诗人屈原手中。

不论你是谁,你在哪里,我都希望端午那天你能闻到粽香,吃到粽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端午的粽子作文9

端午也叫端阳,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有挂菖蒲、赛龙舟、喝雄黄酒等习俗,但众所周知的还是吃粽子了。

在沿海这一带,端午节的粽子多数是肉馅儿和红枣馅儿的。

我们习惯了喜欢吃这种粽子。

端午那天,我通常是在外婆家过的。

外婆包粽子的手艺好,不仅包的个头不大不小,而且包的样子很精致,一个个棱角分明。

妈妈也想学外婆的手艺,可就是学不来。

只见外婆把糯米放在盆里浸泡半天,淘上几遍沥干水,被水浸泡过的米粒显得格外晶莹。

粽叶也要用水冲刷几遍,再放入锅里煮烧一会儿也放在一旁。

预先把肉切成块,再浸泡在酱油里腌制两个小时待用,也可以腌制过的咸肉来包粽子。

等粽绳也备齐,就可以制作粽子啦!

粽子的形状大体上分为三角粽和斧头粽,三角粽和斧头粽开始的步骤都是一样的,把一片完好的粽叶卷成圆锥形,这不难。

只不过我没握好时,倒进的米全从下面的小洞里漏出来了。

然而外婆怎么弄都不会漏,而且三两下就做好了一个。

我重新包,装一半米放几块肉,我常放上好几块肉。

那是我的小心思,做上特殊标记,自己挑了这个粽子吃。

把粽叶折了再折上几次,系上一个蝴蝶结,吃的时候一下子能认出来!

我包一个,外婆能包上四五个。

外公坐在灶台边,把废纸扔进灶里点火,再放上柴木,灶炉里噼里啪啦地唱着歌。

外婆放入粽子,盖上锅盖。

过了半个多小时,我看看锅沿边冒着烟,时不时飘出阵阵的香气。

不知是粽叶的清香还是肉的浓香,也许是蜜枣的甜香!

我坐在一旁,看着白烟一股股冒出烟囱。

闻着诱人的粽香,我口水直流。

弟弟的馋样更是可笑,说垂延三尺也不为过了。

香气浓浓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急忙找出做上记号的粽子。

粽子在我手中冒热气,剥开雪白的粽叶,咬一口糯糯的粽子后,露出鲜嫩的肉块,让人食欲大开。

肉粽,蜜枣粽,板栗粽,还有几种馅儿都放在一起的,别提多美味了!

我又乱捡了一个粽子,是枣粽,枣子已经让整个粽子都是甜味了,粽子从舌尖滑过咽喉,让人整颗心都甜腻了。

吃完几个粽子,整个人好像飘上天了……

端午的粽子作文10

今天一大早,妈妈就从冰箱里拿出粽叶以及糯米、蜜枣、腊肉,筹备包一些粽子,为日渐临近的端午节做筹备。

妈妈第一将粽叶洗清洁,并将其分成每两个一组后,放进一个大锅里煮了一会儿,我不解,妈妈笑着回答道:

“把粽叶煮一煮,不仅可以给粽叶消毒,还可以让粽叶更具有韧性,一会儿包糯米的时候才更好包。

”我认真的点了点头。

紧接着,妈妈又将糯米放进电饭煲里烫煮一下,不一会儿,妈妈就揭开电饭煲的盖子,用筷子在糯米上捅了几下,并翻看了下糯米再盖上盖子,这样反复了几次后,就将糯米盛了出来。

看到我站在旁边,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慢条斯理的讲解说:

“由于糯米比大米粘性大,烫煮一下,可以让糯米吃起来更香糯,但烫煮的时间不可以长,一小会儿就行。

”听到这些,我心中不禁感叹:

“原来包粽子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随后,妈妈又找来几条长长的绳子就筹备开始包粽子了。

粽子的卖相好坏还要看这最后一步包的功夫。

假如十分熟练的人,包出来的粽子应该是棱角分明,不滴不漏的。

于是的,我搬着小凳子坐在了妈妈的身边看。

只见妈妈从盆子里拿出两片粽叶,并列叠在一起,一只手稍向下握住粽叶的底部,另一只手则捏着中间靠上一点,而后两只手同时相对一卷,卷成了一个圆锥形,像是漏斗样的,握紧后,再将糯米塞进“粽叶漏斗”里压紧,中间还放入了蜜枣或者腊肉。

最后将粽叶的剩余部分折下盖在糯米上,用白色粗线将粽口绕圈扎紧,就这样,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

妈妈还边包边告诉我:

“放糯米或其他东西时,不可以放得太满,不然封口就会很困难。

在封口时,可以在糯米上撒点水,这样能使粽子包的愈加紧实,不简单露馅儿。

我呢,最喜爱吃的是白粽子,就是纯糯米的,里面不加入任何其他的东西,煮熟后,沾着白糖吃,又香又甜,又软又黏,真是人间奇葩美味。

于是,我按着妈妈的告诉我的`办法,自身学着包了几个白粽子,虽然样子有点歪七扭八,但我心里还是满快乐的!

今年的端午,我学到了如何包粽子,也品尝到了我们的劳动果实。

在闻到粽叶芬芳的同时,更领会到自身劳动后的香甜。

端午的粽子作文11

一大早,当我还在睡梦中,妈妈便大声喊:

“今天是端午节,快起来包粽子喽!

”当我听到这句话,一骨碌爬起来,准备和妈妈一起包粽子。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边包边问:

“鹏硕,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我摇摇头,诚实地说:

“不知道。

”妈妈说:

“那我来给你讲讲吧!

”我高兴地说:

“好的,谢谢你,妈妈!

”妈妈开始讲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国人,为人正直,忧国忧民,因被小人陷害而被流放。

秦国攻打楚国,楚国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悲痛万分,五月初五这天,就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

当百姓得知此消息后,便纷纷把米团投入江中,不让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久而久之,流传下来,便有了如今吃粽子的习俗。

妈妈接着说:

“鹏硕,你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吗?

”我自信地说:

“当然!

端午节还有喝雄黄酒、赛龙舟、系五彩绳、插艾叶等习俗。

”妈妈开心地笑了。

看到妈妈的笑容,我心里甜滋滋的,当我正得意时。

妈妈又说:

“鹏硕,你知道这么多,想不想动手包粽子啊?

”我连忙点头,说:

“好!

”妈妈说:

“包粽子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把糯米和粽叶泡好,再把粽叶洗干净。

包粽子时,先把粽叶的底端卷成一个漏斗形,接着放入一勺泡好的糯米,然后放入八宝馅料,再放入一些糯米,之后用勺子拍平,最后把粽叶裹紧。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系绳子,一定要系紧哦,这样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按照妈妈说的,学着妈妈的样子,慢慢地,我把粽子包得越来越好了,我开心极了。

我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里,煮了半个多小时,粽叶夹杂着糯米的清香扑鼻而来,馋得我的口水都流了出来。

妈妈刚把热腾腾的粽子盛出来,我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个,匆匆剥开它碧绿的“外衣”,顿时清香四溢。

此时,糯米团就像一个撑破了肚皮的小孩,圆溜溜的。

妈妈刚说:

“可以吃了。

”我就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一个美味的粽子。

这个粽子可真是太好吃了,因为那是我自己亲手包的。

端午节的粽子唇齿留香,这个端午节令我回味无穷,因为我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真希望来年的端午节能快快到来。

端午的粽子作文12

雨后初晴的日子,门前的田垄中,菜叶上还残留着几滴雨水,光线透过这晶莹的水珠,折射出七彩的光带,万物成长。

接近端午日,邻居给大家一袋粽叶,奶奶说:

“大家包粽子吧!

粽子还可以自身包么?

我很诧异,奶奶的兴致却非常高。

她将粽叶在沸水中煮开了,清香弥漫开来,像初春的气息。

将糯米淘洗清洁,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