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550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docx

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

2012年下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原因:

 

评价:

 

 

2.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所属学派及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2)孟子和荀子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主张:

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的自由。

法家:

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

 

墨家:

创始人,墨翟:

鲁人,曾求学儒家。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汉初 从“无为”到“有为” 的原因、目的、措施及结果

1)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

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

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

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理解新儒学含义及列举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含义:

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思想主张: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

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尊儒。

措施:

启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汉武帝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影响:

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第3课    宋明理学

1.理解三教合一

2.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产生的原因:

 

(1)统治者支持:

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

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理学的含义和特点)

(3)代表人物:

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3.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2)朱熹的思想主张:

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程朱理学的影响: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4.陆王心学的主张及影响

陆九渊:

王阳明:

影响: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归纳李贽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主张及影响

社会背景:

(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思想主张:

 

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及影响

黄宗羲:

主张:

影响: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的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顾炎武:

主张:

影响:

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主张:

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影响:

启发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总体影响: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普罗泰格拉的主张: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概括: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理解其产生的影响

主张:

影响: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3.列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的思想主张

柏拉图:

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评价:

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

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为什么最早发生在意大利?

其性质和核心分别是什么?

原因:

 

核心:

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试列举在文学和美术方面的成就)影响?

文学文学三杰(14世纪)及著作:

 

其他领域:

科学家伽利略;思想家布鲁诺、马基雅维利。

影响:

积极方面:

(1)使越来越多的人差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2)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3)为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局限方面: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3.宗教改革 在欧洲兴起的原因:

 

(1)经济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

(2)政治原因:

16世纪,罗马教皇对德意志进行了残酷的压榨,激化了社会矛盾。

(3)思想原因:

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4)直接原因:

教皇出售“ 赎罪券 ”,激起愤慨。

(导火线)

2.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3)归纳宗教改革的影响:

3.实质:

在宗教外衣掩饰下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第7课  启蒙运动

 1.归纳启蒙运动的概念、兴起的原因及核心。

概念:

17、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掀起的反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以法国为中心。

兴起原因: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2.列举启蒙运动的主要理论。

3.列举法国及德意志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思想主张:

孟德斯鸠:

影响:

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实践:

美国的《1787年宪法》、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卢梭:

 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

主张:

德意志:

康德:

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主张:

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他强调人的重要性,人就是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他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3.分析启蒙运动产生的怎样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比较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比较

政治条件

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内容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影响

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但还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鼓舞的作用。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

(1)中国古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3)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

(4)中外民族融合和民族交往促进科技发展;

(5)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6)古代人民和科学家们的勤劳创新

2.列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分析四大发明的世界影响。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3.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理解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特点:

①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 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③未能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原因:

根本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

其它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科技发展;

②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科技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动力;

③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④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九章算术》的地位和珠算 

(1)《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_____________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明朝时,外传。

5.石氏星表和浑仪 

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6.《授时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7.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______;

(2)北魏___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______。

 

(5)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8.《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________,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明朝,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1.从《诗经》到楚辞 

(1)《诗经》:

中国第—部诗歌总集。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

 

2.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2)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 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②  盛唐诗人:

 

③ 中唐的白居易:

3.宋词和元曲 

(1)宋词繁荣的原因 

 

(2)流派:

 

(1)婉约派 代表人物 _______、_______。

 

(2)豪放派  代表人物 _______、_______等。

 

4.元曲:

(1)元曲产生原因:

①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

②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2)代表人_______、_______

5.明清小说 

 

 

(2)代表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3.列举楷书、草书、行书大家的代表人物及特点:

 

 

4.列举王羲之的主要书法成就。

 

5.笔墨丹青中国画 

(1)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战国帛画: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_______、_______等传世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_______。

 

6.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特点及代表作

特点:

注重表现个人的内心感受。

代表作:

 

7.京剧的产生:

原因:

北京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艺人聚集;

过程:

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局面。

影响:

形成京剧,在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第四单元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

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了科学研究。

2、列举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的成就及地位

 

3、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者):

①标志:

②特点:

③意义: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4、爱因斯坦:

经典力学的危机,提出了,认为时空随着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发展了牛顿力学。

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5、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提山了量子假说。

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3)丹麦物理学家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4)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4、意义:

 

1)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第12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1、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提出“”和“”原则。

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2、达尔文:

年,发表了《》,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后人归纳为“,,”。

意义:

挑战了封建神学说;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达尔文堪称“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蒸汽时代的到来 

过程①18世纪60年代,瓦特研制出新蒸汽机。

②80年代,又制成联动式蒸汽机。

意义:

 

2、电气革命的出现 

1)过程:

 

1831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发现了____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影响:

 

 

3、信息技术的发展: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评价):

 

第五、六单元

主线: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1、学欧美:

学造器物(技术)→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

2、学苏联:

思想、道路

农民阶级:

《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太平天国运动)

科学技术

地主阶级: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

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

政治制度

民族资产阶级:

维新派:

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

革命派:

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激进派:

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

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外部: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

政治腐败,闭关自守

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

 

(1)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_。

(2)魏源编撰出《海国图志》。

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___的思想。

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理论未付诸实践。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1)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

 

(2)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2、目的:

3、实质: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4、实践:

掀起洋务运动。

5、措施:

创办了一批近代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

6、影响:

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

(2)代表人有__________等。

 

(3)思想主张:

 a  经济上____; b  文化上_____; c  政治上____。

 

(4)特点:

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1)时间:

19世纪90年代初。

 

(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

__等。

 

(3)过程:

 

a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b  撰写_《》_,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C  撰写_《》____一书,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思想特点: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抨击封建顽固势力。

3、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__、______。

4、严复:

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5、影响:

__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诞生的背景:

 

(1)思想基础: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经济基础: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4)直接原因:

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兴起标志:

3、前期内容: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4、影响和评价:

5、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异同点?

相同:

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②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③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不同:

①洋务派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②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

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

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

同:

①都主张学习西方;②都为了国家的强大;③他们自强的目的都不能实现;

异:

①阶级立场不同(根本);②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不同;

③对外国侵略的态度不同。

思考四:

是什么因素促使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

①民族危机的加重;②资本主义的发展;③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

思考五: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①.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②.认识上经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由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

③.学习西方和救亡图存相结合

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维新思潮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文艺复兴

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