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557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docx

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正式版

综述

2011年是“十二五”环保工作开局之年,全面实施“生态立市”重大战略的起步之年。

年初以来,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生态市建设和污染减排为主线,不断夯实生态建设基础,强化环境监管和污染整治力度,继续深化环保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基层环保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全市环保系统新增参公或事业编制80名。

全市环境质量逐年趋好,公众生态环保意识日益提高。

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64个市控以上断面V类、劣V类比例较去年同期下降4.7%,大气污染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嘉兴市区环境空气优级天数达到79天,比去年增加10天。

公众对我市生态建设的认知度比去年提高了7.85分,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达到76.9%。

2011年12月20日,我局作为全国环保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了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并获得国务院及环保部有关领导的接见和肯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11年《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

 

大气环境质量

(一)基本情况

嘉兴市区、海宁市、桐乡市、平湖市、海盐县、嘉善县6个城市大气功能区均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2011年,6个城市均采用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空气质量评价,主要污染物的监测结果统计如下: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全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范围为0.066-0.097毫克/立方米,均低于二级标准限值,其中海盐县最低,桐乡市最高。

全市平均浓度为0.084毫克/立方米,与2010年(0.087毫克/立方米)相比下降3.4%。

各城市日均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全市平均超标率为8.53%。

与2010年相比,桐乡市的PM10年日均浓度略有上升,海盐县持平,其他城市均有所下降,详见图1所示。

PM10国家二级标准为0.1毫克/立方米

图12011年各城市PM10年日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

二氧化硫(SO2):

全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范围为0.021-0.042毫克/立方米,均低于二级标准限值,其中平湖市最低,海宁市最高。

全市平均浓度为0.031毫克/立方米,同比(0.032毫克/立方米)下降3.1%。

各城市中仅桐乡市的日均值超标,超标率为0.14%。

与2010年相比,嘉兴市区和桐乡市有所下降,其他城市均有所上升,详见图2。

SO2国家二级标准为0.06毫克/立方米

图22011年各城市SO2年日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

二氧化氮(NO2):

全市二氧化氮年日均值范围为0.030-0.050毫克/立方米,均低于二级标准限值,其中海盐县最低,桐乡市最高。

全市平均浓度为0.042毫克/立方米,同比(0.040毫克/立方米)上升5.0%。

除嘉善县、海盐县外,其他城市的日均值都存在超标情况,全市平均超标率为0.40%。

与2010年相比,嘉善县和海盐县的二氧化氮年日均值有所下降,嘉兴市区持平,其他城市均有所上升,详见图3。

NO2国家二级标准为0.08毫克/立方米

图32011年各城市NO2年日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

酸雨:

全市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4.40-5.17,pH年均值为4.67,同比上升0.17个单位,酸雨样品率为88.3%,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详见图4、图5。

图42011年各城市降水pH年均值同比变化情况

图52011年各城市降水酸雨样品率同比变化情况

降尘:

全市降尘年均值范围为2.61-7.86吨/平方公里·月,均未超过省控标准(8.0吨/平方公里·月),其中海盐县最低,嘉善县最高。

全市平均值为4.78吨/平方公里·月,同比(5.57吨/平方公里·月)下降14.2%。

各城市中仅嘉兴市区和嘉善县月均降尘浓度出现超标现象,全市平均超标率为8.3%。

与2010年相比,各城市降尘年日均浓度均有所下降,详见图6。

省内控制线为8.0吨/平方公里·月

图62011年各城市降尘年均值同比变化情况

(二)行动和措施

编制清洁空气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要求和职责分工。

积极开展专项整治,237座加油站,8座储油库,55辆油罐车完成油气回收治理。

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落实新转入机动车实施国Ⅳ标准,加快淘汰高污染车辆,推进市区出租车油改气,加强市区主要道路限行,对全市一万多辆黄标车在市区主要道路实施禁行,新增车辆全部符合国Ⅳ标准,淘汰高污染车9415辆,有效控制了机动车尾气污染。

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整治工作,淘汰燃煤设施总蒸吨量275吨,年减少用煤量近4万吨。

开展热电企业35吨及以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改造计划。

开展全市泡沫行业氯氟烃整体淘汰工作,完成印染企业定型机废气专项治理。

采取专家会诊、约谈企业负责人、市民督查等综合措施,对市区北部10家重点废气排放企业每月开展不少于5次的夜间现场检查及监测,督促其深入整治。

完善空气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做好PM2.5指标监测前期准备工作。

水环境

(一)基本情况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2011年全市境内64个市控以上级别断面的地表水常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为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等21项,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评价结果如下:

64个断面中,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有14个、19个和31个,各占21.9%、29.7%和48.4%。

与2010年相比,Ⅳ类上升了4.7个百分点,Ⅴ类下降了14.0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了9.3个百分点。

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的主要超标项目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总磷和化学需氧量。

详见图7。

图72011年嘉兴市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类别百分比

(二)行动和措施

编制清洁水源行动方案、2010年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评估报告,制定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对贯泾港饮用水源保护区重新划分,完成11个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源限期清理与整治,组织相关部门对清洁河网行动专项督查。

制定50吨/日以上废水外排企业入网计划,96家企业分两年全部入网,每年减少排放化学需氧量150吨,2011年已有66家企业实现入网。

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日常监管,检查169家(次),对17家(次)污水处理厂进行立案查处。

积极探索制革、洗毛行业氨氮治理解决办法,深化研究成果,为制革、洗毛行业废水处理技术推广打下基础。

完成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加快推进项目落实。

联合市农经、财政等部门对实施农村连片整治的单位进行督查,2010年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2011年全市新(扩)建猪粪处理中心3个,新(扩)建病死畜禽处理中心4个,新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6个、沼气池5825立方米、沼液池6860立方米、干粪堆积池895立方米、雨污分离设施15740米,新购运输设备10辆,巩固了“811”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果。

围绕“两新”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突出抓好整镇整村整治和待整治村的环境整治工作。

组织开展农村内河内塘环境现状调研,完成调研报告。

声环境质量

(一)基本情况

功能区噪声:

2011年嘉兴市区进行了4次功能区噪声和高空噪声的监测,其余5个城市上、下半年各进行了1次功能区噪声监测。

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评价,监测统计结果见表1~表3。

2011年嘉兴市功能区噪声的昼间、夜间和昼夜综合超标率分别为7.5%、22.2%和14.9%,昼间仅1类功能区平均噪声超标,夜间仅2类功能区平均噪声达标。

嘉兴市区1类功能区昼间、夜间和4类功能区夜间平均噪声未达标,其他均达标;其余5个城市中,嘉善县和海盐县各个功能区的平均噪声均能达标,平湖市的1类功能区东湖花苑昼间、夜间噪声均超标,海宁市4类功能区海昌路夜间噪声超标,桐乡市3、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

高空噪声测点位于嘉兴市紫阳街紫阳宾馆高44.0m处,昼间、夜间和昼夜等效声级为55.7dB(A)、47.6dB(A)和57.0dB(A)。

表1嘉兴市2011年功能区噪声监测统计

单位:

dB(A)

地区

功能区类型

测点名称

2011年

Ld

Ld

Ln

Ln

Ldn

嘉兴

市区

1类区

南湖绢纺一村

57.8

×

51.5

×

59.4

嘉兴市党校

56.4

×

49.0

×

57.4

2类区

少年路

56.2

49.8

57.8

3类区

百花新村

57.4

49.4

58.2

4类区

中山路南

68.6

64.0

×

71.2

中山路北

69.1

63.5

×

71.1

嘉善县

1类区

子胥苑46幢北

49.4

44.9

52.1

2类区

丝绸路浒弄新村

53.4

45.9

54.4

3类区

魏塘开发区高木

59.9

46.5

59.0

4类区

人民大道艺术中

59.0

54.9

61.9

平湖市

1类区

东湖花苑

55.9

×

54.6

×

60.9

启东小区

53.5

40.5

52.7

2类区

老年活动中心

58.2

40.5

56.8

3类区

瑞星标牌

61.6

50.6

61.3

4类区

长海门诊

66.8

53.8

66.0

海宁市

1类区

监测站

53.6

44.3

53.8

南苑四里

53.6

43.2

53.5

2类区

长水新村

55.8

47.3

56.4

振兴路

55.3

46.2

55.6

3类区

石路工业园区

59.8

50.4

60.0

4类区

海昌路

65.1

56.2

×

65.5

方便路

65.7

54.9

65.4

海盐县

1类区

海盐机关幼儿园

49.0

40.6

49.6

海盐县实验小学

49.0

40.3

49.5

2类区

海盐县环保局

49.6

38.7

49.3

海盐县建设银行

55.0

46.7

55.6

3类区

嘉兴新悦标准

56.6

39.8

55.3

海盐佳兴电镀

54.3

43.2

54.0

4类区

环境监察中队

60.7

51.9

61.1

海盐县办证中心

52.2

43.9

52.8

桐乡市

1类区

世纪花苑16幢

42.7

35.7

43.9

2类区

新兴弄8号

46.9

35.3

46.4

3类区

巨石集团

63.1

56.8

×

64.7

4类区

校场路工商局

66.6

58.7

×

67.4

表2嘉兴市2011年功能区噪声超标率统计

功能区类型

噪声超标率(%)

Ld

Ln

Ldn

1类区

30.0

30.0

30.0

2类区

0

0

0

3类区

0

14.3

7.2

4类区(4a)

0

44.4

22.2

功能区平均

7.5

22.2

14.9

注:

Ld-昼间噪声等效声级;Ln-夜间噪声等效声级。

“√”为达标,“×”为超标

表3嘉兴市2011年高空噪声监测统计

单位:

dB(A)

城市名称

测点名称

测点高度(m)

2011年

Ld

Ln

Ldn

嘉兴市

紫阳宾馆

44.0

55.7

47.6

57.0

区域环境噪声:

嘉兴市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一年监测1次。

2011年嘉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共监测762个网格点,监测覆盖面积达113.35平方公里,详见表4。

6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Leq平均值范围为53.4~54.8dB(A),与2010年相比,嘉兴市区、海宁市有所下降,平湖市持平,其他城市均有所上升,如图8所示。

从影响区域环境噪声的声源类型来看,主要噪声源是生活噪声源和交通噪声源,分别占51.1%和28.9%,其它噪声源影响相对较小,详见图9。

图82011年各城市区域噪声同比变化情况

图92011年嘉兴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影响声源构成情况

不同等效声级下的区域面积分布中,51~55dB(A)的区域最大,占总面积的56.4%,其次是56~60dB(A)的区域,占24.4%,其他等效声级下的区域面积相对较小。

表4嘉兴市2011年区域环境噪声统计

单位:

dB(A)

城市

名称

网格大小

网格

总数

Leq

长(m)

宽(m)

平均(dB)

σ

嘉兴市区

400

400

180

53.4

2.5

嘉善市

252

252

101

53.6

4.5

平湖市

300

300

103

54.7

3.0

海宁市

250

250

167

53.7

3.9

海盐市

500

500

103

53.4

3.6

桐乡市

550

550

108

54.8

4.4

交通噪声:

嘉兴市各城市交通噪声一年监测1次。

2011年交通噪声监测点(路段)228个,控制的道路总长度为249.55公里,详见表5。

监测期间嘉兴市区的平均车流量最大,为1645辆/小时,海盐县的平均车流量最小,为963辆/小时。

6个城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范围在61.3~68.1dB(A)之间,海盐县最高。

监测结果见表5。

与2010年相比,海宁市略有上升,其他县市下降,详见图10。

表5嘉兴市2011年交通噪声监测统计

单位:

dB(A)

城市

名称

路段

(测点)数

道路总长(公里)

平均

宽度(米)

平均车流量(辆/小时)

Leq

平均值

最大值

嘉兴市

56

66.62

25.4

1645

66.6

70.6

嘉善县

37

24.07

17.5

1129

61.3

66.4

平湖市

27

22.60

20.4

1470

64.4

69.3

海宁市

35

29.80

26.3

1194

66.6

68.9

海盐县

24

48.00

26.7

963

68.1

71.8

桐乡市

49

58.46

25.7

1251

66.5

71.0

图102011年各城市交通噪声同比变化图

(二)行动和措施

继续加大噪声监管力度,尤其是加强城市区域声环境综合整治和道路交通噪声治理;同时,加强工业生产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车辆船只等噪声管理,保证建成区噪声达标率为100%。

加强巡查力度,对不执行规定、噪声超标排放的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严肃查处,确保人民群众有一个安静的生活、工作环境。

 

辐射环境

(一)基本状况

电离辐射:

2011年,我市共有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84家,射线装置应用单位共计161家,金属熔炼企业165家。

据省辐射站和嘉兴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我市电离辐射本底水平未见异常。

电磁辐射:

根据省辐射站对我市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市电磁辐射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公众照射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内。

(二)行动和措施

提高辐射环境监管能力,调整扩大了辐射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嘉兴市交通局、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嘉兴海关纳入成员单位,部门协同,合力监管辐射环境的机制进一步健全。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组织各县(市、区)环保局(分局)从事辐射环境监管的人员通过了国家级辐射安全和防护培训。

组织全市辐射管理人员和信访人员进行了电磁辐射知识培训,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建立了嘉兴市企业辐射专管员培训制度,全市所有辐射工作单位均建立了企业辐射专管员,经培训上岗,辐射管理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固体废弃物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93.4322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4.609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453.302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1.87%,其中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1.9615万吨,综合利用率为42.55%;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0.348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40.5583万吨,其中危险废物处置量2.5355万吨。

市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8.74万吨,全部进行焚烧处理。

(二)行动与措施

制订了《嘉兴市本级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建设及运行以奖代补暂行办法》,积极推进我市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建设及运行。

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的污泥焚烧综合利用热电联产技改项目于2011年3月2日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每天处理联合污水处理厂及其它一些企业的污泥700吨左右。

浙能嘉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联合污水处理厂配套的污泥焚烧处置项目已开始试运行,每日处理联合污水处理厂的污泥100吨。

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首条生产线于2011年1月10日点火试运行,2011年处置危险废物1120吨,公司于2011年8月正式取得省环保厅颁发的许可证。

全市246家企业建立了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医疗废物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

完成了工业危险废物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等五项专项调查工作;规范了全市进口废物管理以及危险废物经营管理。

全年共审批危险废物年度转移计划1000件,否决185件,跨市移出申请515件,跨市移入申请182件,市内转移申请303件。

 

专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

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委、市委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环保部门生态文明建设牵头作用,凝聚各方面力量和智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积极进行生态建设,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生态市建设暨“三清两绿”工作推进会,签订生态市建设及“十二五”地表水水质改善责任状。

全面构建“十二五”环保规划体系,印发了《嘉兴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及污染物减排、重金属污染防治、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等规划,并受省厅委托编制了《浙江省制革行业污染整治指导意见》。

制定《“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年度实施方案和清洁空气、清洁水源、清洁土壤等十一个专项行动方案,全面部署推进行动。

二是加快推进生态示范创建。

修订《嘉兴市级生态村创建管理办法》,开展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命名市级生态村229个。

开展生态农庄创建,命名市级生态农庄11个。

建成国家级生态镇4个、省级生态县1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3个、省级生态镇(街道)6个、省级绿色社区15个,嘉善县、桐乡市和海盐县的2个镇通过省级生态县(镇)复查。

全市国家级生态镇(街道)达58.1%,省级生态镇(街道)达80.9%。

(二)污染减排

严格责任制考核,强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加快推进氮氧化物和氨氮减排,稳步推进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

一是明确减排目标和考核责任。

研究部署“十二五”及2011年减排工作,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以及重点减排企业签订“十二五”及2011年减排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与重点乡镇、重点企业签订减排责任书,将总量指标层层分解落实。

二是认真摸清减排基数。

组织开展2010年度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对1324家重点工业企业、907家规模养殖场(小区)和27家集中式治理设施入户调查,全面掌握工业源、城镇生活源、农业源和集中式治理设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三是狠抓污染减排六大重点工作。

编制年度减排工作计划,对各县(市、区)下达年度差别化指标任务。

制定城镇生活污水新增入网量指标、重点热电企业用煤限额和镇级污水配套管网建设计划,明确生活污水入网、污水处理厂提标、企业中水回用、淘汰落后产能、火电厂脱硝改造、热电企业炉外脱硫改造等六大工作重点。

全市实施减排项目104个,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项目60个、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项目44个。

制订重点县(市、区)畜禽养殖总量削减计划,实施规模化养殖场减排项目30个。

新建污水收集管网594.97公里,泵站21个,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达111.5万吨/日,平均运行负荷率85.4%,排放达标率96.8%。

实施热电企业35吨及以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改造。

四是扎实加强减排监管调控。

以国家(省)重点监控企业、减排项目为重点,加强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管理,国家(省)重点监控企业比对监测完成100%,对20%的国控和10%的省控企业开展质控检查和现场抽测。

扩大在线监控范围,增加污染物监控种类,新(改)建42家企业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

实施“刷卡排污”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监控,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开展自动控制和技术监管。

(三)建设项目管理

一是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新建、改建、扩建、迁建、技术改造等所有建设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对“两高一资”、产业政策不符合、选址不合理等建设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在具体环境资源的分配和调剂上,有意向高科技、无污染(低污染)、低能耗项目倾斜,将有限的环境资源尽量用于发展无(少)污染、高科技产业。

二是创新管理手段,提高审批效率。

按照“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精简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本着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效率,服务经济,做到“审批项目、审批权限、审批职责、审批人员”四到位和“一个处室审批,一个窗口办理”的行政集中许可办理;对内做到“合法合理、精简高效、批管分离、相互监督”,对外做到“提前介入、热情接待、严格把关、方便办事”。

三是针对建设项目涉及面广,专业知识要求强的特点,对疑难项目继续实行专家咨询制。

2011年,全市批准建设项目(小餐饮等三产除外)3246个,否决不符合环境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243个,一批重大项目因环境问题被否决和劝退。

全市行政许可工业建设项目环评预测COD、SO2排放强度分别为0.1千克/万元、0.06千克/万元,分别比2010年下降10%以上。

(四)清洁河网

保障饮用水安全。

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

为巩固和完善现有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成果,2011年开展了多次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排查清理工作,组织人员对前期已排查出的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47家污染源进行了逐一实地检查。

完善区域供水保障体系。

全市供水一体化共建设10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6个县(市、区),改善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3.76万人。

2011年市区实施了乡镇供水管网二期工程。

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推广。

全市11个自来水厂均采用了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开创了自来水深度处理的“嘉兴模式”,自来水10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加快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建设。

加快实施除磷脱氮改造工程和城镇污水处理建设。

通过控制氨氮进水浓度以及纳管企业污水达标入网,进行技术改进,联合污水处理厂氨氮和总磷均达到设计要求。

我市新建污水处理厂均同步配套了脱氮除磷设施。

提高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覆盖率。

在2010年底市区污水收集管网覆盖面达到85%的基础上,2011年重点全力以赴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

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污泥、危险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嘉爱斯热电厂、嘉兴电厂的污泥焚烧项目都已竣工投入运行,解决了联合污水处理后续环节产生的污泥规范化处置问题。

危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