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665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docx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在2008奥运年里,我国各大高校迎来了9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彰显着新的特点,这些都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文章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形成原因,抓住新时期年轻人所独有的社会品质,结合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精髓在新时期的巨大价值。

探讨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如何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如和谐思想、奋斗观、义利观等,作为90后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关键词】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伦理规范的社会,这一传统生生不息。

处在同一国度,同一文化土壤的各个领域和阶层的人们,在生产社会化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发挥的积极影响作用。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主要是以儒家思想的“人之初,性本善”、“仁爱”、义利观等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墨家伦理思想中的兼爱、非攻、节用等等,道家伦理思中主张,“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生态伦理等“无知无欲”的“素朴”的“至德”境界,以及其他各派思想家提出的伦理规范,以此对中华民族长期的社会实践经验的过程中进行总结与探讨,提出了丰富的伦理思想以及颇为细密完备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

  在2008奥运年里,我国各大高校迎来了9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

90后是在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是社会转型期的亲历者。

这个时代的特殊性赋予了他们新特征,同时也将他们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彰显着新的特点,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

如何正确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消费观,价值观;如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全社会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

  因此,本文着力于传统伦理思想精髓的内容与90后大学生伦理道德内容的结合,赋予传统伦理思想以时代特点,抓住新时期年轻人所独有的社会品质,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作为90后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不断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重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伦理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构建了十分成熟的伦理道德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道德规范体系。

传统的伦理中包含着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共存共荣的凝聚力和内聚力,它是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处在同一国度,同一文化土壤的生产社会化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和阶层的人们,不可避免的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

人们的思想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伦理思想是对人伦之理、关系之理、道德之善、和谐之美、规范之据、人性之本的理性认识。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在中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其深厚的积淀更是这项举措的重要文化理论支持。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儒家伦理思想精髓。

  儒家伦理思想精髓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可分为以下主要的三个方面:

  1.1.1“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

认为罪恶是由于后天受外界影响而造成的。

人性可以改变,经过后天的教育,人就能谨慎地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所以不符合行为规范的行为完全可以由道德约束来预防。

应当说,儒家思想强调德治,其根本的出发点是对人的尊重,是对人性的信赖。

其基本用心,就是力图用每个人的内在道德融合彼此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

从培养自己的德性上作修练、熏陶、即内圣外王,推己及人。

所以,这一点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1.1.2“仁爱”是儒家伦理的核心概念。

“仁者爱人”之“仁爱”,作为广义伦理原则,它是对儒家伦理的一种泛指,仁、义、礼、智、信等等皆为仁爱是一种社会范畴;作为狭义道德规范,就是建立在人伦之理基础上的,如子女之孝、父母之慈或兄弟之情、朋友之谊等等。

“仁爱”也表现为克己复礼的利群行为、德性修养等思想。

  1.1.3“义利观”是儒家伦理很重要的内容。

孔子提出:

“因民之所利而利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义不为无勇也”。

孟子主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道德气节。

范仲淹主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社会道德价值责任。

还有一些“舟水”思想,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些思想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2墨家伦理思想精髓。

  墨家伦理思想中的兼爱、非攻、节用。

墨家要求要做到“贫者见廉,富者见义,生则见爱,死者见哀”(《墨子•修身》)的兼爱思想;“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

今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墨子•非攻中》)只有时刻关心民间疾苦的人,才会提出“非攻”的主张;墨家的“节用”主张是以利民、民用和实用为基准的。

“兼爱、非攻、节用”与我国的“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大国,要富民强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

毫无疑问,墨家“节用”的伦理观念可以成为我们在培养节约型文化和生活方式时加以充分利用的珍贵伦理思想资源。

  1.3道家伦理思想精髓。

  道家伦理思中,“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的生态伦理观。

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内在价值,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相等的,没有大小贵贱之分别。

崇尚自然,反对人为,天是内在于万物的本性,人为是外在地强加于事物的东西,真正的德行就是顺应自然。

所以,从生态系统整体论上来说,人与天地万物是平等的,人对天地万物也应当一视同仁。

在改善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环境的异化的过程中,这一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不管是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还是从人们的精神层面,学术界挖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的作用己蔚然成风。

尤其是伦理思想在教育界的价值。

比如:

家庭伦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网络伦理教育、医学伦理教育、科技伦理教育、性伦理教育、法制伦理教育、生命伦理教育等等。

这些思想起到了巨大的社会道德调控作用,为个体综合素质的完善提供了有效途径。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必须对作为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道德不断地创新,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我们要重视“90后”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在新时期的思想道德特点及形成原因,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作为内容和载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

  2.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形成原因分析

  由于90后大学生是最新一代的大学生,关于他们的道德现状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本文只有立足于他们的思想特点和成长环境,分析他们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形成原因。

“90后”确实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平均智商较高、个性独立、自信张扬、好奇心好胜心强、信息来源丰富、敢于接受新生事物等等。

同时他们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

过分自我、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理想模糊化、目标世俗化、价值观物质化、心理抗挫折能力差、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等等。

  2.1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思想道德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内容。

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长成才,准备奋斗一番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能否繁荣富强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历史使命感明显增强。

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扭曲,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2.1.1强调自我、忽视他人。

90后大学生个性独立、自信张扬,喜欢以“自我”为人和事的中心,缺乏角色换位思考,往往表现为与家人、朋友、同学之间的不和谐相处,行为习惯的孤立性。

简单的说,就是强调自我、忽视他人。

  2.1.2家庭伦理道德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薄弱。

90后是社会各界公认的“幸福一代”,但他们对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缺乏正确的认识。

突出表现为:

没有最基本的家庭伦理观念,不尊重父母,不爱护幼小,逆反心理极为严重;缺少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勇气,通俗的说法: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1.3盲目追求新生事物、贪图享乐、消费观扭曲。

90后大学生的特殊好奇心好胜心心理、信息来源丰富、不经理性思考地接受新生事物,正确的消费观受到一定的冲击。

如:

他们热衷名牌产品,盲目攀比,及时行乐,标新立异,行为非主流。

因此,“月光族”、“哈韩、韩日”、“非主流人群”等一些贬义说法扣到他们身上。

  2.1.4理想模糊化、目标庸俗化、价值观物质化。

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在90后大学生的身上,出现了理想的不稳定,表现为对自己确定的理想目标“三分钟热度”、“朝夕三变”,还有为达目标的急功近利心理,价值观也就不可避免的趋向物质化。

  2.2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的主要原因。

  促成90后大学生的错综复杂的思想道德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对传统伦理思想精髓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家庭环境。

90后从小就能接受到系统性的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优越家庭环境为他们创造着良好的教育条件和学习氛围。

同时,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受到不同程度的西方民主化思潮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以及目前中国特色的“四二一”家庭,即四个老人和两个家长共同抚养一个小孩。

因此,他们理所当然的成为家庭里的中心人物,长辈大多数不再扮演权威的角色,教育方式也日趋平等。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中忽视传统伦理思想的贯彻,亦缺少了传统伦理思想教育的氛围。

以致于培养了这个新的特殊群体善于独立思考,喜欢自我决策,对个人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发展成长要求非常强烈。

这是一个教育进步的体现,人类进步的体现。

但是他们为人处世却容易从个人角度出发,缺少换位思考,而且相对缺乏一种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

简而言之,强调自我、忽视他人。

在家庭中表现为家庭伦理道德意识缺乏,比如:

尊老爱幼、孝道、以家庭成员为生活的中心之一等意识的缺乏。

家庭伦理是指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原则与规范。

在社会中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普遍现象,比如:

“老吾老及人之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意识的丧失。

优越的家庭环境,提供了他们优越的物质条件,这是造成他们消费观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2.2网络环境。

作为90后大学生具有的好奇心、好胜心胜于80后、70后。

他们成长在以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的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

网络不仅仅是一项新的技术和一种先进的工具,它还是一种新的文化,一种建筑在高科技基础之上,具有信息全球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海量性等特质的文化现象。

  社会众多的现实表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网络蕴含着丰富的百科知识、快速迅捷的传播途径、及时性、普遍性、广泛性等等特点。

它从显性和隐性双管齐下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

因此,大学生理所当然的成为各种新鲜事物最重要的“易感人群”。

另一方面,网络所承载的信息良莠不齐,包括了大量的色情、暴力、反动、消极等等的信息。

网络的伦理道德的缺失,引起的价值观念的异化是不容忽视的。

还有一部分人对网络过分依赖,出现了沉迷网络不可自拔。

90后的大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差,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因网络因素造成铺张浪费、追求攀比、性格暴力、个人中心主义、甚至是犯罪现象等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出现。

  2.2.3市场经济环境。

当国门打开,对外开放,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随着资金、科学技术、文化一起被带进了国内,并对国民产生了既成事实的影响。

一部分人能够正确吸取和利用西方“传来物”的优秀成果,很好的处理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

而相当一部分人由于自身的思想缺陷,而盲目推崇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传来物”的糟粕。

所以,形成了我国道德取向上的多元化趋势。

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各个经济实体成为独立自主的经营者。

加之市场机制、利益层次关系和竞争机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导致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现象。

表现社会意识形态关注的焦点不再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政治斗争,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经济发展是否又快又好,科学技术是否有新的突破,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等等。

因此,形成了他们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等等。

他们明白思想早熟是不好的,他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百科哲学、人生理想、奋斗目标等精神层面的自我境界,而是很早就清晰的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物及个体的现实发展等物质层面的世俗境界。

简而言之,就是90后他们理想模糊化、目标庸俗化、价值观物质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90后大学生的发展优势,同时他们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他们是矛盾的综合体。

90后大学生所处在的成长环境日新月异的发展,提供的成长土壤里所含营养丰富,造成“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如此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客观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归结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变化。

90后的大学生是社会各界公认的“幸福的一代”,这就使得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坦荡光明,客观上减少了他们直面挫折和失败的机会。

从主观方面来看,90后特有的个人品质的局限性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和接受挑战失败的后果。

  《礼记•中庸》有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即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准备,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

思想道德建设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必备环节,更是一个教学过程阶段性。

因此,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应在一入学就开始,并要坚持不懈的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

  3.结合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关于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教育者应当结合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探讨如何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引导。

  3.1以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切入点。

  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缺失主要集中表现在强调自我、忽视他人、家庭伦理道德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薄弱、追求新生事物、贪图享乐、消费观扭曲、理想模糊化、目标庸俗化、价值观物质化等方面。

因此,加强健康、积极、切实际、与时俱进的伦理道德思想建设应以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切入点,以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精髓为内容和载体。

对90后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以推动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良性发展,拓宽和加深高校的伦理道德教育。

  3.2重视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

  虽然说孩子上了大学,就是离开父母迈向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但是在孩子继续接受学校更进一步的教育,家庭的教育便起到了反作用。

家庭教育实施好,是对学校教育的升华;反之亦然,90后大学生的强调自我、忽视他人、家庭伦理道德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等道德的缺失现象就是很好论据。

因此,通过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如:

子女之孝、父母之慈或兄弟之情、朋友之谊、克己复礼的利群行为、德性修养等思想。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平等之爱。

使之从小养成或是现今亡羊补牢的扭转达到:

从尊敬家庭里的长辈,爱护家庭里的晚辈,扩大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从懂得关心家庭成员,到懂得关心朋友、同学及社会上需要关心的人;从“要风得风,要雨是雨”的消费观,转变为事事“节用”,时时“节用”的道德价值观。

从“爱人”到“爱万物”。

  3.3加强学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是建设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环节,应在遵循学校基本的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提高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伦理思想精髓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使大学生受到系统的伦理思想精髓教育。

  高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育教材,完善高校伦理思想体系。

因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使得伦理教学应确保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其他国家的伦理思想教育。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伦理规范的社会,这一传统生生不息。

加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并遵守中国的伦理道德规范,不再轻易受到网络和社会的一些负面的信息影响和诱惑。

引进西方的伦理思想,是为了有比较才有选择,才有针对性的避免西方的一些糟粕思想的入侵。

提高他们的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

  3.4以社会实践为重要环节,培养正确伦理道德观。

  社会实践是90后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实践一方面由学校为学生创造条件,如:

高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与专业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通过各种相关的社会实践,建立教育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传统伦理思想精髓的教育和启迪,使学生将传统伦理思想精髓的内容内化为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

另一方面社会对90后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不可抗拒的责任,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与时俱进的思想道德。

例如,2008年6月,我国执行的“限塑令”,为大学生的伦理消费观和环保性质的“节用”观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平台。

  3.5以网络作为自我教育和自我检验的平台。

  互联网发展迅猛,成为继传统媒体报刊,广播和电视出现的第四媒体,对90后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可以利用互联网作为新手段进行思想道德自我教育和自我检验的载体,这样即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快速迅捷的传播途径、及时性、普遍性、广泛性等等特点加快教育信息的获知速度,又符合了90后大学生追求新事物的个性,扩大受教育者的覆盖面,提高和巩固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

高校应加强网络管理,建立红色、绿色资源网站为主、依托影响力广泛的主要站点,并鼓励和支持90后大学生群体建立以开展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为主题的网上论坛、网上交流、网上讨论等活动,使90后大学生通过平等交流、民主对话等方式来进行无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检验,扩大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的影响力。

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

网络必定成为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自我教育和自我检验工作的有效平台。

  4.结束语

  孔子有云: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之不义,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因此,对于90后大学生的关注,我们更要关注这个群体的精神层面即思想道德建设。

我们始终要围绕在“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这个指导思想周围。

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华作为载体和内容,更新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引导和规范90后大学生的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他们独特的优良品质,转化他们的陋习,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李玲.试论“90后”大学生与高校德育途径[J].新学术,2008,(04):

29-32.

  [2]孔令慧,张东安.伦理的内涵与和谐的构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119-120.

  [3]梁丽营.“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南第一师院学报,2008,(12):

89-90.

  [4]丁春平,马毅松,王雄杰.中国传统伦理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7,(5):

26-27.

  [5]高桂云,孙义兰.注重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J].社科纵横,2008,(12):

172-173.

  [6]曹子敏.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8):

3-5.

  [7]刘丽.中国传统道德、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适宜方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0):

32-35

  [8]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刘胜利主编.论语[M]中华书局,2006年12月.

  

  收稿日期:

2011-08-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