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721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4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

透镜及其应用

1.(2019株洲,5)图为某同学游酒埠江时拍下的一张照片。

根据这张照片可推断(  )

A.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

B.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

C.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2.(2019泰安,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成清晰的像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

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

3.(2019湘潭,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B.7cmC.10cmD.16cm

4.(2019邵阳,6)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  )

A.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5.(2019黄石,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6.(2019株洲,14)为使倒车更安全,车辆通常会配置倒车可视和倒车雷达。

倒车时,可视系统自动接通车尾摄像头,将车后状况显示在液晶屏上(图甲):

保险杠上的超声波探头(图乙)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司机及时停车。

关于摄像头和探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探头相当于声呐D.探头相当于喇叭

7.(2019潍坊,8)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8.(2019昆明,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是凹透镜B.凸透镜总是成实像

C.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9.(2019贵港,3)中国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鲲龙4G600水陆两栖飞机……当今中国,科技进步使生活更精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兴”号高速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惯性很大

B.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在高空所受的大气压强,比水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大

C.使用共享单车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开锁,二维码位于手机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D.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时,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10.(2019深圳,2)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  )

A. 放大镜                     B. 近视眼镜                    C. 监控摄像头                     D. 投影仪

11.(2019河北,7)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12.(2019凉山州,8)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

(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

(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

13.(2019怀化,14)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下列器材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

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平面镜

14.(2019自贡,5)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15.(2019苏州,9)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将蜡烛形到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很到清晰放大的像

济宁,)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

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⑤

16.(2019鄂州,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C.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17.(2019盐城,6)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18.(2019阜新,5)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镜

D.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19.(2019常德,7)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硬纸板最好选择黑色光滑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

20.(2019巴中,3)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树荫下太阳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湖面上楼房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C.色光中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

21.(2019凉山州,4)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等大的像,现将物体移动至凸透镜前15cm处时,移动光屏能找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22.(2019哈尔滨,18)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23.(2019杭州,6)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24.(2019天津,1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则(  )

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25.(2019北部湾,8)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

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26.(2019青岛,2)下列作图,错误的是

27.(2019德州,4)下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28.(2019烟台,10)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一次实验操作情景,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将烛焰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cm处,调节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29.(2019成都,B卷2)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张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人空气,再进人小张的眼睛

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30.(2019达州,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我们能看清物体是因为眼睛能发出光线

C.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一定被放大

31.(2019衡阳,5)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2.(2019荆州,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烛焰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B.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D.若将蜡烛从光具座30cm刻度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时,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

33.(2019玉林,)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投影仪可以把图片放大

B.利用望远镜可看见血液中的细胞

C.照相机可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D.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34.(2019徐州,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

A.是放大的B.是缩小的C.是等大的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35.(2019云南,3)今年春季,四川凉山发生惨烈的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火灾,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36.(2019通辽,2)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站在河边会发现自己的倒影,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B.用手机照相时,镜头相当于凹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

C.大雨过后,看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需要戴凹透镜矫正

37.(2019枣庄,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38.(2019河南,9)

39.(2019荆门,18)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夏天树荫下有很多光斑,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太阳光发生色散、鱼塘里的鱼看起位置变浅变近了,都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近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远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40(2019北海,8)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三十四:

透镜及其应用参考答案

1.(2019株洲,5)图为某同学游酒埠江时拍下的一张照片。

根据这张照片可推断(  )

A.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

B.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

C.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B。

2.(2019泰安,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成清晰的像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

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

【答案】B

3.(2019湘潭,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B.7cmC.10cmD.16cm

【答案】C

4.(2019邵阳,6)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  )

A.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答案】B。

5.(2019黄石,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C。

6.(2019株洲,14)为使倒车更安全,车辆通常会配置倒车可视和倒车雷达。

倒车时,可视系统自动接通车尾摄像头,将车后状况显示在液晶屏上(图甲):

保险杠上的超声波探头(图乙)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司机及时停车。

关于摄像头和探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探头相当于声呐D.探头相当于喇叭

【答案】AC。

7.(2019潍坊,8)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答案】C

8.(2019昆明,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是凹透镜B.凸透镜总是成实像

C.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案】D

9.(2019贵港,3)中国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鲲龙4G600水陆两栖飞机……当今中国,科技进步使生活更精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兴”号高速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惯性很大

B.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在高空所受的大气压强,比水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大

C.使用共享单车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开锁,二维码位于手机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D.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时,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答案】D

10.(2019深圳,2)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  )

A. 放大镜                     B. 近视眼镜                    C. 监控摄像头                     D. 投影仪

【答案】C

11.(2019河北,7)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ABC。

12.(2019凉山州,8)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

(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

(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

【答案】B。

13.(2019怀化,14)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下列器材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

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平面镜

【答案】C

14.(2019自贡,5)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答案】C。

15.(2019苏州,9)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将蜡烛形到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很到清晰放大的像

【答案】B

济宁,)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

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⑤

【答案】D

16.(2019鄂州,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C.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C

17.(2019盐城,6)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答案】C

18.(2019阜新,5)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镜

D.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答案】B

19.(2019常德,7)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硬纸板最好选择黑色光滑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

【答案】B

20.(2019巴中,3)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树荫下太阳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湖面上楼房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C.色光中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

【答案】B。

21.(2019凉山州,4)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等大的像,现将物体移动至凸透镜前15cm处时,移动光屏能找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B。

22.(2019哈尔滨,18)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C

23.(2019杭州,6)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A

24.(2019天津,1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则(  )

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答案】ABD

25.(2019北部湾,8)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

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A

26.(2019青岛,2)下列作图,错误的是

【答案】B

27.(2019德州,4)下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答案】C。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