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474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

2011年全国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哺育苗圃逮捕店铺B、咄咄逼人罢黜笨拙相形见绌

  C、悼念风姿绰约船棹泥淖D、委托萎缩倭寇虚以逶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声匿迹脉络老太龙钟谴责

  B、怙恶不悛皈依唉声叹气委屈求全

  C、相形见绌别出心裁布署诡计

  D、脍炙人口针灸就绪励精图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当心绪不佳的时候,我常常努力的______着,但末了总还是要发一通脾气。

  ②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个别企业和个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_国家财产

  ③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关村,进一步____与各国IT业的交通渠道,以便取长补短。

  A、克制侵蚀开拓B、克服侵吞拓宽

  C、克服侵蚀开拓D、克制侵吞拓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对祖国怀有特殊的感情,今年终于有机会回到了父亲魂牵梦萦的故里,

  也圆了自己的故乡梦。

  B、中国女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一些超市经营者不讲诚信,为了销售过期食品,他们往往在包装上改弦更张,随意改变出厂日期。

  D、一段时间以来,明星出书成了一种时尚,但有的书语句不通顺之处连篇累牍,简直让人无法卒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期一周的布鲁塞尔会议将就各种国际性犯罪活动以及国际之间的执法合作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

  B、吴菲生性好动,像个野小子似的,为此,她没少受妈妈的训斥和挨骂。

  C.大批灾区儿童重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崭新的木制桌凳,广大家长对此十分满意。

  D.他从小就受到唐诗宋词的熏陶,这有利于他准确、完美地把握肖邦的旋律所蕴含的诗境。

  6、填入下面这则新闻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讯程某在一份交通旅游图上发现某医院把自己治疗脸部斑痕的照片作成了广告,她认为这是侵害了肖像权,于是把医院、出版社、和广告公司一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法院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告请求不予支持。

  A、广告上只出现了有程某鼻子和嘴巴的半张脸,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肖像,根本不能反映人的神情面貌。

  B、广告上出现的是只有程某鼻子和嘴巴的半张脸,哪能算是什么肖像?

要求赔偿不合理。

  C、广告上只出现了有程某鼻子和嘴巴的半张脸,它不能算是肖像,驳回了程某的诉讼请求。

  D、广告上出现的只是有程某鼻子和嘴巴的半张脸,它不能反映人的神情面貌,根本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肖像。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1990年,人们在南极发现了一块很不寻常的月球碎岩。

月球的这块碎岩是怎样来到地球南极的呢?

  众所周知,月球和所有太阳系天体都是有许多细小碎屑物质聚集而成的。

在大约40多亿年前,地球和它的卫星就达到了现在的状态,但还会有一些残存天体撞击它们。

只是现在这种碰撞的频率减少了很多。

  我们从存留在许多天体上的陨石坑中看到了这种碰撞的迹象。

在地球上这种迹象已经大部分被擦毁掉,但在月球上,碰撞的痕迹未受影响,表面布满了陨石坑。

每个陨石坑都是一个流星体以每秒20英里左右的速度撞击月球造成的。

这样的碰撞,会在月球表面造成巨大的爆炸,并溅射出月面物质。

  同样的过程在地球上也发生过,不过,地球引力使得被溅射出的物质要离开地球必须具有每秒7英里的速度,甚至一颗大陨星的碰撞也不能产生这样的速度。

于是爆炸物质又落回到地球上来。

月球是个小天体,吸引力较小,物体要逃逸出去仅需要每秒1.5英里的速度就可以离开月球了。

  地球经常受到小陨星的轰击,这些陨星的大多数是原初的太阳系物质,另外一些陨星是已死亡的彗星的残余,只有少数陨星是月球碎屑。

  陨星中至少有90%是岩石性的物体,从地球本身所有的岩石中辨别出这些陨星并不容易的,除非这些石质陨星降落是被实际看到,否则很难判定其陨落的位置。

即使它们是陨星,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被地球本身物质所污损。

  由于地球南极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完整的冰层,人类不可能带去岩石,更不能用其他方式使一块岩石平躺在冰上,因此探险家们在南极的冰面上碰到的任何一块岩石,都必然是陨石。

正是这种例外,才使得人们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极大热情研究陨星。

  我们怎样辨别出一颗陨星来源于月球呢化学分析告示我们,地球和月球虽然是由相同的化学元素组成的,但是这些元素出现的比例是不同的,因为两个天体大小不同而且有不同的历史。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元素的比例代表着行星的一种指纹。

  7、下面关于月球碎屑来到地球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月球被撞击的频率高,所以撞击后的碎屑逃逸出来的机会较多

  B月球质量轻,引力小,所以撞击后的碎屑能以较低的速度逃逸出来

  C月球的物质细小轻微,所以撞击后的碎屑很容易逃逸出来

  D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撞击后的碎屑很容易落到地球上来

  8、下列有关辨别地球上陨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地球上很少留下陨石坑,所以辨别陨星很困难

  B因为来自月球上的陨星很少,所以辨别陨星很困难

  C因为大多数陨星是太阳系中的原初物质,所以辨别陨星很困难

  D因为陨星很容易被地球物质污染和损坏,所以辨别陨星很困难

  9、对人们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极大热情研究陨星的原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在南极得冰面上很容易看见岩石B因为在南极发现的岩石保存得最完美

  C因为在南极发现的岩石一定都是陨石D因为南极探险激发了人们科研的热情

  10,对文中指纹一词的理解或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纹是一种比喻的说法B指纹加上引号表明要重点强调

  C这里的指纹是指独特的化学构成D这里的指纹要靠化学分析来鉴别

第II卷(共120分)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早就听说那是一条极累人的路,但劳累对于1979年的我们都还不太在意,摆脱劫难不久,对承受辛苦的自信心还有充分的贮留。

  话虽这么说,这条路也实在是够折腾人的了。

一次次的上山,又一次次的下山,山又高,路又窄,气力似乎已经耗尽,后来完全是麻木的抬腿放腿,抬腿放腿。

山峰无穷尽的一个个排列过去,内心已无数次的产生了此行的后悔,终于连后悔的力气也没有了,只得在默不做声中磕磕绊绊的行进。

就在这种情况下,我突然对古代文人产生了深切的认同。

是的,凡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总不会以轻浮的态度来面对天地造化,他们不相信人类已经可以盛气凌人得来君临山水。

因此他们总是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

读他们的山水诗常常可以感到一种生命脉流的搏动。

在走向三叠泉的竭尽全部精力的漫漫山道上,我终于产生了熔铸感,生命差不多已交付给这座山了,一切就由着它看着办吧。

  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和声响已出现在眼前。

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幅巨大的银帘奔涌而下,气势之雄,恰似长江黄河倒挂。

但是,猛地一下,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轰然震耳,溅水成雾。

它怒吼一声,更加狂暴的冲下来,没想到半道上又撞到了第二道石嶂。

它再也压抑不住,狂呼乱跳一阵,拼将老命再度冲下,这时它已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亡命徒的队伍,决意要与山崖作一次最后的冲杀。

它挟带着雷霆窜下去了,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究竟冲杀得如何,看不见了,它的最后归宿如何,无人知晓,但它绝对不会消亡,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哪怕接二连三的阻遏它,撞击它,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只有怒吼,只有咆哮。

  我们这些人的身心全都震撼了。

急雨般的飞水喷在我们身上,谁也没有逃开,反都抬起头来仰望,没有感叹,没有议论,默默地站立着,袒示着湿淋淋的生命。

终于,我找到了一种对应,一种在现代已经很少的对应。

  记得宋代哲学家朱熹很想一睹三叠泉风采而不得,曾在一封信中写道:

闻五老峰下新泉三叠,颇为奇胜,计此生无由得至其下。

他请两位画家把它画下,带给他看,看到画幅时他不断摩挲,声声慨叹。

这位年迈的哲学家也许已从画幅中看出了一点远超一般山水奇景的东西,否则何来声声慨叹但我敢说,没有身临其境,再有悟性的哲人也揣想不出一个生命意义上的它。

  在古代,把三叠泉真正看仔细又记仔细了的还是那位不知疲倦的旅行家徐霞客,可惜他太忙碌,到哪儿都难于静定,不能要求他产生太深的感悟。

  我不知道在不断开发庐山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一天能开通到达三叠泉的汽车路或吊山索道,能构筑起可以像徐霞客那样观察这个神奇瀑布全貌的现代观景台,但毫无疑问,到了那时,我们今天好不容易找到的感悟和对应也将失去。

文章憎命达,文人似乎注定与苦旅连在一起。

  11、我突然对古代文人产生了深切的认同一句中的深切的认同指的是(5分)

  答:

.

  12,根据文意,概括三叠泉的特点(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找到了一种对应,一种现代已经很少的对应,这里的对应可以理解为(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为什么说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练在一起(根据文意自己的话回答)(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题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

“子将何欲?

”曹沫曰:

“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以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约。

管仲曰:

“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节选自《史记?

刺客列传》

  1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点句子的大意。

(6分)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曹沫是如何要挟齐桓公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管仲的看法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8-19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8)“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

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

(4分)                  

  ————————————————————————

  (19)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不超过60个字。

(5分)

  —————————————————————————————————————————————。

五、作文(70分)

  20、(20分)

  以下是五则材料,请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1.美国政府告诫美国人民:

“21世纪是亚洲人的天下”、“日本第一”、“欧洲正在崛起”。

  2.日本的中小学教科书上写着:

“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

  31986年1月2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纳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万头攒动,“挑战者”号将执行第十次飞行任务,15秒种后突然爆炸,有7名宇航员同时遇难,此后不久,又有900多人参加航天飞行。

报名

  4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进入欧洲市场。

  5.中国号称“吃的王国”,仅鸡的吃法就有十几种,然而美国肯德基家乡鸡到北京前门一侧安营扎寨,顾客盈门,年营业额达1500万元,并把快餐店开到上海,一时间掀起了“快餐旋风”。

  21、(50)

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

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

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一、1、C2、D3、D4、A5、A6、D

  二、7、B8、D9、C10、B

  三、11,(4分)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意思相近即可)

  12,(6分)气势磅礴,势不可挡,不屈不挠(意思对即可)

  13,(7分)人不能以轻浮的态度来面对天地造化,要敬重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若答成人也应该像三叠泉那样遇到接二连三的阻遏,撞击,绝不呜咽,只有怒吼,咆哮也算对。

(意思对即可)

  14,(6分)因为只有经过艰难的人生旅程,才能感受到自然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也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

(意思对即可)

  四、曹沫做鲁国的将军,跟齐国作战,三次败北。

鲁庄公害怕了,就献遂邑的地方(给齐国)来求和。

(鲁庄公)还是又让(曹沫)做将军。

  齐桓公答应跟鲁庄公在柯地相会并结盟。

齐桓公和鲁庄公在坛上结盟以后,曹沫手持匕首挟持齐桓公,齐桓公左右的人没有一个敢动,(齐桓公)于是问曹沫说:

“你想要干什么?

”曹沫说:

“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可是你们强大的齐国侵略鲁国也已经太过分了。

现在鲁国都城(的城墙)倒下来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注:

此处极言齐国侵占鲁国地方之多].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做)吧。

”齐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国土。

(齐桓公)说完以后,曹沫扔下匕首,走下坛,面朝北方坐在群臣的位置,脸色没有改变,说话跟原来一样(若无其事)。

齐桓公很生气,想违背约定。

管仲说:

“不能(这样做)。

(如果为了)贪图小利来使自己痛快,就会在诸侯间失去信义,(最终)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给他们。

”于是齐桓公就割让所侵占的鲁国土地(归还鲁国)。

曹沫三次战败所失去的土地全部回到鲁国手中。

  18、答:

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19、答:

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

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五、小作文

  提示:

整个世界面临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一日千里,瞬息万变,谁不是强者,谁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不管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形势咄咄逼人,每个人、每个国家都面临着挑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除了挑战,别无选择。

工艺落后,质量欠佳,不了解市场需求动态,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机构臃肿,管理混乱,迟早要破产。

人落后,要被革职;国家落后,要受穷、挨打。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然而,优势不是永恒的,应抓住契机,把握时机,乘虚而入。

挑战和机遇总是结伴而行,只有迎接挑战,机遇才可能叩你的门环。

只要我们“人人厉兵秣马,个个枕戈待旦”,不失时机,锐意进取,向美国人出售航天器、向日本人销售电子产品、向荷兰人出售鲜花、向法国人推销化妆品、向瑞士销售机械手表的机会永远存在。

2011年全国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

  2.“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是()

  A.刘备B.关羽C.诸葛亮D.向宠

  3.《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A.苏轼B.李商隐C.杜牧D.韩愈

  4.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节”的是()

  A.敢作敢为B.有所不为C.积极的D.战斗进取

  5.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白居易B.韩愈C.刘禹锡D.杜甫

  6.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

  A.《闲书》B.《龙。

虎。

狗》C.《往事》D.《故乡》

  7.《断魂枪》的作者是()

  A.老舍B.巴金C.茅盾D.鲁迅

  8.《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国语》

  9.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散文B.小说C.散文诗D.寓言

  10.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

  A.《饮酒》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蜀相》

  11.下列是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A.《陈情表》B.《答李翊书》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

  12.《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用的是哪种修辞方法()

  A.象征B.比拟C.比喻D.夸张

  13.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移其民于河东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14.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A.马克。

吐温B.欧。

亨利C.契河夫D.莫泊桑

  15.鲁迅的小说《风波》选自()

  A.《故事新编》B.《朝花夕拾》C.《呐喊》D.《彷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___________.

  17.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____________.

  18.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__________.

  19.《论快乐》一文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_》。

  20.《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_________体散文集。

  21.李煜《虞美人》:

“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22.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23.曹操《短歌行》:

“___________,天下归心。

  24.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

25.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_.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

  28.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事:

  29.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数:

  30.或百步而后止。

或:

  31.此吾所以悲也。

所以:

  32.惟陈言之务去。

务:

  33.学者有所溺焉尔。

溺:

  34.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

  35.故为之文以志。

志: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李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

  37.今生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人秦,此所谓:

“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38.公日:

“姜氏欲之,焉避害?

”对曰:

“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郑伯克段于鄢》)姜氏何厌之有:

  39.传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李将军列传》)其身正,不令而行:

  4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秋水》)以为莫己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诗经。

氓》一诗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42.怎样理解《答李翊书》中提出的作家的品德、学识与文章写作的关系?

  43.《故都的秋》是如何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的?

  44.艾青在《北方》一诗中对于未来必胜的信念主要表现在哪一章节?

是怎样表现的?

  45.小说《米龙老爹》的开头描写了一幅丰收在望、充满喜悦之情的田园风光,其作用是什么?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

“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

“不义不暱,厚将崩。

  46.从这段话可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

  47.共叔段和郑庄公的矛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

  48.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

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形象的?

  

(二)阅读《关山月》全诗,回答文后问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49.本诗可分几层?

简述各层含义。

  50.说明“今宵”、“落月”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51.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阅读茅盾先生的《香市》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

社庙前面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

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

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了,屋椽子像瘦人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5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53.分析“屋椽子像瘦人肋骨”这一比喻的深层含义。

  (四)阅读《麦琪的礼物》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条猎犬嗅到鹌鹑似的纹丝不动。

他两眼盯着德拉,有一种她捉摸不透的表情,这使她大为惊慌。

那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厌恶,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

他只是带着那种奇怪的神情死死地盯着她。

  54.杰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表情?

  55.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七、作文(50分)

  56.题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求:

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l.C2.C3.A4.B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