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5016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23人 ,女生23人。

通过两年的学习,孩子们认识了2000来个生字,会写1000来个常用汉字,他们喜欢语文,上课积极认真,课外阅读兴致很高,字也写得不错。

这学期前期的教学常规重点是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倾听的习惯,发言的习惯等。

另外,三年级的孩子的识字量有了一定的积累,应该加大阅读量,让孩子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写日记,学会习作,班级里部分孩子能写比较精彩的日记,如林亦超、徐钜豪、刘畅、王书涵等。

但亦有个别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上课不自觉,作业潦草,掌握知识与别人距离较大,像王安达、陈温婷、蔡建慈、蔡欢嫦等。

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

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

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

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

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

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人体器官的字等。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本册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本册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

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  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达到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异。

四、教学重点

1、抓好落实字词读写教学。

巩固所学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指导学生用钢笔、圆珠笔书写。

2、加强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自主积累文质精美的语句。

3、指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

要求认识的识字量,这是下限。

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

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

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

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

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意在引导,老师可以从这些安排中受到启示。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

在指导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

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另外,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单独编写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教材,使用写字教材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

因学生初学钢笔字、毛笔字,运笔技能常常掌握不好,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主要的任务有两个方面:

理解和积累。

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自己选择练习方法的思想,教师要注意这一编排特点,落实词句训练的基本要求,扎实进行训练。

词句的积累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会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的学习是终生受益的。

引导的最好办法是表扬和激励,也可以适当进行检查。

(  2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

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  3  )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发声音。

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

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要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做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要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6)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人。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7)组织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

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不宜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

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

先由学生参照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

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

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

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情境的创设,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

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提升。

总之,一堂口语交际课,要能体现出在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中语言发展的过程。

3.全员参与。

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人人练说,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适合交际的,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实践,提高训练效果。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评价活动,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

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

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又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

6.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要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

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

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要注意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

教材中不少“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

有些话题,如“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

有的话题要事先引导学生开展有关的语文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可以动笔的机会,要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习作。

教学时,也可以对教材中习作内容的安排灵活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习表达的内容范围,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内容。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习作。

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要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

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

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

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本册还安排了一次想象作文?

?

编童话故事。

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想象的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

教师在讲评时,可以表扬想象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六、教学进度表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册语文)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8.27~09.2

缴费

 

2

09.3~09.9

1、我们的民族小学2、金色的草地

6

 

3

09.10~09.16

3、爬天都峰4、槐乡的孩子语文园地一

8

综合性学习

4

09.17~09.23

我们的课余生活单元整理习作讲评5、灰雀

7

 

5

09.24~9.30

6、小摄影师7、奇怪的大石头

7

 

6

10.1~10.7

国庆放假

7

 

7

10.8~10.14

8、我不能失信语文园地二熟悉的人单元整理习作讲评

7

 

8

10.15~10.21

9、古诗两首10、风筝

7

 

9

10.22~10.28

11、秋天的雨12、听听,秋的声音

7

 

10

10.29~11.4

语文园地三秋天的画13、花钟

7

 

11

11.5~11.11

14、蜜蜂15、玩出了名堂

7

 

12

11.12~11.18

16、找骆驼语文园地四观察日记单元整理习作讲评

8

综合性学习

13

11.19~11.25

17、孔子拜师18、盘古开天地

7

 

14

11.26~12.2

19、赵州桥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7

 

15

12.3~12.9

语文园地五说收集的资料单元整理习作讲评21、古诗两首

7

 

16

12.10~12.16

22、富饶的西沙群岛23、美丽的小兴安岭

7

 

17

12.17~12.23

24“东方之珠”语文园地六介绍地方单元整理习作讲评

7

 

18

12.24~12.30

25、矛和盾的集合26、科利亚的木匣口试

7

19

12.31~08.1.6

27、陶罐和铁罐28狮子和鹿

7

 元旦放假

20

1.7~1.13

语文园地七编童话单元整理习作讲评29、掌声30、一次成功的实验

7

 

21

1.14~1.20

31、给予树32、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自由表达单元整笔试

7

 

22

1.21—1.27

复习,考试

7

 

7

 

4

 

七、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