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236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

颐和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

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查找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

2、揭题:

(板书:

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

颐和园建在哪里?

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

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

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3、交流自读情况:

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

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

(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②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

(板书:

美、大)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①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②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

(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说说教材中三幅图各对应的段落。

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

齐读全文,提示学生:

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五、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作者来到长廊,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作者又是怎么观察长廊的呢?

(2)长廊有什么特点呢?

从哪些句子知道?

(板书:

长、美)

(3)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

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提问:

观看图片说说画上有哪些内容?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面三刀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

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提问:

这句写什么?

从哪些词看出?

(“栽满、谢、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出长廊的美。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点明了长廊的位置在昆明湖的右边。

(4)有感情地齐读全段,按提示分层。

先写怎样来到长廊,从外部整体介绍长廊的长;从内部介绍长廊的美;讲长廊两旁鲜花常开。

(第一层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句。

(5)总结写法,提出自学要求:

我们这段是按先读全段整体感知;再说说景物的特点;结合有关图景和语句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并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最后按顺序来分层来学习的。

下面我们也按学习这段的方法来自学以下3段的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各景物的特点,说说它们美在哪里,用上了什么描写方法。

(一)交流学习“万寿山”部分(第3、4自然段):

(1)说说景物特点,找出最能体现景物美的句子。

万寿山脚下:

佛香阁高(耸立)

(抬头一看)雄伟壮丽(八角宝塔形三层闪闪发光)

排云殿大、多(一排排)

金碧辉煌

(向下望)树丛葱郁……

登上万寿山:

(正前面)昆明湖静、绿(像……像……)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古老

(2)重点交流: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也可让学生讨论:

把“滑”字换成“划”字好不好?

(3)利用课件带领大家去欣赏万寿山的美景。

(二)交流学习“昆明湖”的部分(第5自然段)。

(1)在昆明湖畔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2)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景物?

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

(板书:

桥洞多石柱多小狮子多、姿态不一)

(3)想象“姿态不一”的小狮子会是怎么样的?

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昆明湖上的美景。

(5课件再次展示昆明湖上的美丽风光。

六、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脉络清晰,首尾呼应,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记叙的。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为我们再现了三处景点的美丽景色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大家也去游一游,用上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上生动的句子写下来。

阅读理解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草丛里多么热闹!

有很多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提着灯笼在漫游。

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虫子。

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

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明。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

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离开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人类照明。

(1)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漫游________

A.满,遍。

B.水过满,漾出来。

C.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②试图________

A.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B.计划。

C.希望得到,谋取。

(2)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

它为什么要发光?

(3)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发?

(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1)C;B

(2)它的光是凉的,很柔和,不会烧手。

发光是为了找同伴,同时也避免夜间寻食的鸟儿吃掉它。

(3)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用以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为人类照明。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和给人们的启发。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

(1)①C②B

(2)它的光是凉的,很柔和,不会烧手。

发光是为了找同伴,同时也避免夜间寻食的鸟儿吃掉它。

(3)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用以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为人类照明。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和给人们的启发。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节选)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

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

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

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

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

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

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候,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

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选自《蝴蝶的一个吻触》,作家出版社)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大—________   困难—________  灵巧—________  

(2)破折号的作用有:

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的递进;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④表示语音的延长;⑤表分项列举。

画横线的句子中应该是________的用法。

(3)“鬼门关”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这里把狭小的通道比喻成“鬼门关”,表示________。

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答案】

(1)狭小;轻易;笨拙

(2)①

(3)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

(4)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解析】【分析】

(1)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从文章中找出和它意思相同的词语。

(2)本题给出了破折号的作用,做题时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3)理解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句子的作用时要结合上下文。

(4)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故答案为:

⑴狭小;轻易;笨拙;⑵①;⑶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⑷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反义词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2)本题主要考查的破折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作用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感悟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主旨。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把智慧用对地方

有一对夫妻开了家烧酒店。

丈夫是个老实人,为人真诚、热情,制作的酒也好。

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酒店生意兴隆,常常是供不应求。

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烧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酒的产量。

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人,早日致富。

一个月以后,丈夫外出购买设备归来。

妻子一见丈夫,便高兴地说:

“这几天,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

”丈夫不解地说:

“做生意靠的是信誉,除此还能有什么秘诀?

妻子听后,用手戳着丈夫的头,自作聪明地说:

“你这榆木脑袋,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

你知道吗?

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还多。

秘诀就是,我给酒里兑了水。

丈夫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妻子竟然会往酒里兑水,一气之下就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

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从那以后,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祛,竭力挽回妻子给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可“酒里兑水”这件事被顾客发现了,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最后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选自《中国少儿必读金典:

哈佛家训》,天地出版社)

(1).“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是________。

(2).妻子说的做生意的“秘诀”是什么?

这是真的“秘诀”吗?

说说你的观点吧。

(3).为什么丈夫“肺都要气炸了”,还“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呢?

(4).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把智慧用对地方”。

对了本文后,你觉得怎样才算把智慧用对地方呢?

【答案】

(1)如果酒酿得好,就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慕名前来品尝

(2)妻子说的做生意的“秘诀”是给酒里兑了水。

这不是真的什么秘诀,而是作假的行为。

(3)因为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丈夫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4)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如果用智慧去做坏事,往往只会事与愿违;只有讲究信誉和诚心,才是人生成功的秘诀。

【解析】【分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2)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⑴如果酒酿得好,就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慕名前来品尝;

⑵妻子说的做生意的“秘诀”是给酒里兑了水。

这不是真的什么秘诀,而是作假的行为。

⑶因为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丈夫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⑷示例:

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如果用智慧去做坏事,往往只会事与愿违;只有讲究信誉和诚心,才是人生成功的秘诀。

【点评】

(1)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岳阳楼记(节选)

   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

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

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yán)柱,彼此_______,结为整体。

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sǔn),没用一钉一铆(mǎo),一块砖石。

楼的结构_______,但是看起来_______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

“滕王高阁临江渚(zhǔ)”,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

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

岳阳楼刚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

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

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

楼与湖是一整体。

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

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

“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

(选自《汪曾祺文集》)

(1)按要求填空。

“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

①“承”按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第六笔是________。

②“荷”在这个句子中的读音是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

(2)在下列句子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岳阳楼)外围绕以十二根檐(yán)柱,彼此________(牵制限制),结为整体。

②楼的结构________(精致精巧精美),但是看起来________(端庄端正)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落落大方:

________

②烟波浩淼:

________

(4)文中黄鹤楼和岳阳楼有什么异同?

【答案】

(1)C;chénɡ;横撇;hè;负担

(2)牵制;精巧;端庄

(3)形容人的举止很自然,既不拘谨,又不造作;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河湖水广阔无边的样子

(4)相同点:

楼高临水有名的建筑物。

不同点:

黄鹤楼和长江有一定距离,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楼与湖是一整体。

【解析】【分析】

(1)此题不仅考察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顺笔画、词义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牵制:

是拖住使不能自由行动。

限制:

不让超过的界限。

①(岳阳楼)外围绕以十二根檐(yán)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

     精美:

是形容物品外观的指的是精致与美丽精巧:

有点偏向于物品的做工了比如这辆汽车模型制作十分精巧这句话不仅精致:

精巧细致;细密小首饰极为精致。

端庄:

不是简单的仪容修饰,而是修养到正气充足的结果。

端正:

形容坐姿端正,不歪斜;字写得端端正正。

②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

(3)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落落大方:

形容人的举止很自然,既不拘谨,又不造作。

②烟波浩淼:

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河湖水广阔无边的样子。

(4)考查黄鹤楼和岳阳楼有什么异同。

首先了解黄鹤楼和岳阳楼各自的特点,然后对比分析得出答案,相同点:

楼高临水有名的建筑物。

不同点:

黄鹤楼和长江有一定距离,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楼与湖是一整体。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2)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3)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4)此题主要考查对黄鹤楼和岳阳楼异同的分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