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264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docx

湖南省澧县中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

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理解”

一.解答题(共12小题)

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部位的名称:

虚线C表示的是  ;虚线B表示的是  .

(2)适合攀岩活动的是  地(填字母);估算山峰A的海拔高度  米(取中间值).

(3)A、E两山顶的实地距离大约是  千米.(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稀疏);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稀疏).

2.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根据图中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流),请在图中左上角方框内用“

”正确画出指向标,并用“N”标注正北方向

(2)A、B两地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C、D两地易形成河流的是  ,判断依据是  ;

(3)若①地的气温为25℃,则②地的气温约为  ℃.图上两山顶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其实地距离是  米;

(4)若图示区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那么丙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5)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原因是  .

3.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处地形部位是  ,乙村地形类型是  .

(2)丙村与A山顶的相对高度在  ~  米之间,量得两地间索道的图上距离约5cm,实际长为1000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

(3)水库的修建增加了丙村的收入,请列举丙村利用水库发展的一种产业:

  .

(4)甲村与丙村更适合建度假村的是  村,理由:

  .

(5)图中月亮河的流向大致为  ,a﹣b河段与c﹣d河段更容易发生泥沙沉积的是  段.

(6)乙村有优越的粮食生产条件,但随着城镇的发展,乙村在城郊农田发展了蔬菜和肉禽蛋奶等产业,其发展蔬菜和肉禽蛋奶等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4.读图“王村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部位:

②  ;④  .

(2)①②③④中适宜攀岩的地点是  .

(3)甲地在丁地的  方向.若量得甲地到乙地的图上距离是2CM,则实际距离是  米.

(4)王村拟在图示地区修建一个水库,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最适宜建大坝的是  .

5.如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华华同学量得图中周、王两村庄直线距离为5.6厘米.请你帮他算算两村庄间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

(2)图中C地(山体部位)名称是  .张明同学想攀登B山峰,图中①②两条线路中更具有挑战性的是  线路.

(3)豆豆同学想要考察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甲、乙两处中他最应该选择的是  处,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河流,并推断该河流可能的流向大致是  .

(4)假如你是王村的村主任,谈谈你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请你根据图示信息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设性建议.

6.学校组织同学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考察吗,读图,回答问题.

(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B.盆地C.山地D.丘陵

(2)乙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  向  流.

(3)在等高线图中,A、B两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  ,B  .如果上述两地中选择一处开展攀岩活动,应选择在  地比较合适.

(4)如果在图中某地选址建一座水库,请在比较合适的地方用“×”标出来.

7.读图,回答问题.

(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B:

  .

(2)甲河的流向大致为  ,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甲河流的水文特征.  .

(3)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说该区域聚落的分布规律.  .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易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有  ;地质灾害有  .

8.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到野外考察,考虑到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准在甲地搭帐篷宿营.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等高距是  米.B点海拔是  米,A、B两点之间温差大约是  .

(2)小清河流向是  .

(3)甲、乙两点中,能爆发山洪的是  ,请简述其原因  .

(4)量得甲、乙两地图上直线距离约3.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  .

9.工程师在某地进行高铁线路测绘时,拿到了一张当地的等高线图.被要求在图中建一条海拔300米高的水平的高速铁路.根据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条高速铁路的走向为  走向;在本图所示地区修建的桥梁中,桥面与桥下地面的高差最大可能达到  米.

(2)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修建,在②处要采用  的形式修建;本图所示地区总的地势特征是  .

(3)若此图是江西省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则A地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快小城镇发展,图中甲、乙、丙三个村庄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是  村,理由是:

  .

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2)图中河流上游河段①及四大支流②③④⑤画法错误的是  ,理由是  .

(3)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坝址,以“

”为图例在图中画出.筑坝前,AB两个村庄中的  村需要搬迁.

11.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绘图时,有一处等高线忘了描,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2)甲、乙、丙三个村庄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最有可能展为城镇的是  .

(3)度假村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度假村与C处的相对高度是  米;若图中溜索长度约1厘

米,则实际长度约为  米.

(4)若要选择露营,A、B两地更合作为营地的是  ;若要漂流,①、②两河更惊险刺激的是  河,漂流的方向大致是  .

12.读图(单位:

米)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③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2)图中甲、乙两条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  ,判断依据是:

  

(3)如果甲河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据此在图的右上角标出该图的指向标.

(4)⑤⑦两地相对高度为  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是  千米.

(5)阴影A代表聚落,试分析:

图中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湖南省澧县张公庙中学2017年中考湘教版地理第1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理解”解答题专项训练与解析

(二)

一.解答题(共12小题)

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部位的名称:

虚线C表示的是 山谷 ;虚线B表示的是 山脊 .

(2)适合攀岩活动的是 D 地(填字母);估算山峰A的海拔高度 450 米(取中间值).

(3)A、E两山顶的实地距离大约是 6 千米.(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 (密集、稀疏);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稀疏 (密集、稀疏).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1)虚线C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虚线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2)图中D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适合攀岩活动;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山峰A的海拔高度在400米~500米之间,取中间值应是450米.

(3)A、E两山顶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实地距离大约是3×2千米=6千米.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故答案为:

(1)山谷;山脊;

(2)D;450;

(3)6;

(4)密集;稀疏.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2.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根据图中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流),请在图中左上角方框内用“

”正确画出指向标,并用“N”标注正北方向

(2)A、B两地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A ;C、D两地易形成河流的是 D ,判断依据是 D处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 ;

(3)若①地的气温为25℃,则②地的气温约为 22 ℃.图上两山顶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其实地距离是 900 米;

(4)若图示区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那么丙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水稻 ;

(5)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甲 ,原因是 甲处等高线比乙处稀疏,坡度较缓,容易攀登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1)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根据图中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流,确定指向标的方向.

(2)A、B两地中,A地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适合攀岩运动;C、D两地中,D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易形成河流.

(3)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①地海拔为200米,②地海拔为700米;若①地的气温为25℃,则②地的气温约为25°C﹣(700米﹣200米)÷100×0.6°C=22℃.图上两山顶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其实地距离是3厘米×30000=900米.

(4)若图示区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那么丙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5)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甲处等高线比乙处稀疏,坡度较缓,容易攀登,应从甲处攀登.

故答案为:

(1)如图:

(2)A;D;D处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

(3)22;900;

(4)水稻;

(5)甲;甲处等高线比乙处稀疏,坡度较缓,容易攀登.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3.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处地形部位是 鞍部 ,乙村地形类型是 平原 .

(2)丙村与A山顶的相对高度在 650 ~ 750 米之间,量得两地间索道的图上距离约5cm,实际长为1000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1:

20000 .

(3)水库的修建增加了丙村的收入,请列举丙村利用水库发展的一种产业:

 水产养殖业 .

(4)甲村与丙村更适合建度假村的是 甲 村,理由:

 甲村位于山脊处,坡度平缓,丙村位于山谷处,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

(5)图中月亮河的流向大致为 自北向南流 ,a﹣b河段与c﹣d河段更容易发生泥沙沉积的是 c﹣d 段.

(6)乙村有优越的粮食生产条件,但随着城镇的发展,乙村在城郊农田发展了蔬菜和肉禽蛋奶等产业,其发展蔬菜和肉禽蛋奶等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位于河流附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1)①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同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乙村海拔低于200米,属于平原.

(2)丙村海拔高度在300米~400米之间,A山顶海拔高度为105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在1050米﹣(300米~400米)=650米~750米之间,量得两地间索道的图上距离约5cm,实际长为1000米,则该图比例尺为5cm÷1000米=

=

,即1:

20000.

(3)水库的修建增加了丙村的收入,丙村位于水库附近,可以利用水库发展水产养殖业.

(4)甲村位于山脊处,坡度平缓;丙村位于山谷处,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故甲村更适合建度假.

(5)根据指向标判断,图中月亮河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a﹣b河段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水流急,不容易泥沙沉积;c﹣d河段位于平原处,水流缓慢,泥沙容易沉积.(6)乙村位于河流附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周围人口密集,有广大的消费市场;为发展蔬菜和肉禽蛋奶等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是.

故答案为:

(1)鞍部;平原;

(2)650;750;1:

20000;

(3)水产养殖业;

(4)甲;甲村位于山脊处,坡度平缓,丙村位于山谷处,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5)自北向南流;c﹣d;

(6)位于河流附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4.读图“王村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部位:

② 鞍部 ;④ 山脊 .

(2)①②③④中适宜攀岩的地点是 ③ .

(3)甲地在丁地的 东北 方向.若量得甲地到乙地的图上距离是2CM,则实际距离是 1000 米.

(4)王村拟在图示地区修建一个水库,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最适宜建大坝的是 丙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1)图中②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④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2)①②③④中,③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这里适宜攀岩运动.

(3)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甲地在丁地的东北方向.若量得甲地到乙地的图上距离是2cm,则实际距离是2cm×500=1000米.

(4)王村拟在图示地区修建一个水库,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丙地位于盆地的出口处,这里最狭窄,施工最容易,最适宜建大坝.

故答案为:

(1)鞍部;山脊;

(2)③;

(3)东北;1000米;

(4)丙.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5.如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华华同学量得图中周、王两村庄直线距离为5.6厘米.请你帮他算算两村庄间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14 千米.

(2)图中C地(山体部位)名称是 陡崖 .张明同学想攀登B山峰,图中①②两条线路中更具有挑战性的是 ① 线路.

(3)豆豆同学想要考察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甲、乙两处中他最应该选择的是 乙 处,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河流,并推断该河流可能的流向大致是 由北向南流 .

(4)假如你是王村的村主任,谈谈你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请你根据图示信息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设性建议.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

读图可知,

(1)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知,周王两村庄实际直线距离=5.6×250000=1400000=14千米.

(2)图中,C部位等高线重合,应为陡崖.图中①线路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②线路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因此,更具有挑战性的是①线路.

(3)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可以形成河流,故应选择乙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可能的流向大致是由北向南.

(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王庄的地理位置及铜矿资源和温泉,所以可以发展果树种植、铜矿工业及旅游等.

故答案为:

(1)14;

(2)陡崖;①;

(3)乙;由北向南;

(4)发展果树种植、铜矿工业及旅游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6.学校组织同学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考察吗,读图,回答问题.

(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B 

A.高原B.盆地C.山地D.丘陵

(2)乙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 北 向 南 流.

(3)在等高线图中,A、B两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 山顶 ,B 陡崖 .如果上述两地中选择一处开展攀岩活动,应选择在 B 地比较合适.

(4)如果在图中某地选址建一座水库,请在比较合适的地方用“×”标出来.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1)甲村所在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故B选项符合题意.

(2)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乙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

(3)在等高线图中,A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地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B陡崖处适合开展攀岩活动.

(4)如果在图中某地选址建一座水库,应在河流流出盆地处(盆地的出口处),该地最狭窄,容易施工.

故答案为:

(1)B;

(2)北;南;

(3)山顶;陡崖;B;

(4)如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7.读图,回答问题.

(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鞍部 ,B:

 山脊 .

(2)甲河的流向大致为 自北向南流 ,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甲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流量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少 .

(3)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说该区域聚落的分布规律. 沿河、沿铁路线分布 .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易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有 洪涝、台风等 ;地质灾害有 泥石流、滑坡等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字母A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2)甲河的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流,根据图中的信息,甲河流位于30°N附近,位于南方地区,位于湿润地区,河流流量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少.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聚落沿河、沿铁路线分布.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降水丰沛,易发生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故答案为:

(1)鞍部;山脊;

(2)自北向南流;河流流量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少;

(3)沿河、沿铁路线分布;

(4)洪涝、台风等;泥石流、滑坡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8.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到野外考察,考虑到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准在甲地搭帐篷宿营.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等高距是 50 米.B点海拔是 300 米,A、B两点之间温差大约是 1.2°C .

(2)小清河流向是 自东北流向西南 .

(3)甲、乙两点中,能爆发山洪的是 甲 ,请简述其原因 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爆发山洪 .

(4)量得甲、乙两地图上直线距离约3.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 700米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1)图中等高距是50米.B点海拔是300米,A点的海拔高度为100米,A、B两点之间温差大约是(300米﹣100米)÷100米×0.6°=1.2°C.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小清河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

(3)甲、乙两点中,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爆发山洪.

(4)量得甲、乙两地图上直线距离约3.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3.5×200米=700米.

故答案为:

(1)50;300;1.2℃;

(2)自东北向西南;

(3)甲;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爆发山洪;

(4)700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9.工程师在某地进行高铁线路测绘时,拿到了一张当地的等高线图.被要求在图中建一条海拔300米高的水平的高速铁路.根据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条高速铁路的走向为 东北﹣西南 走向;在本图所示地区修建的桥梁中,桥面与桥下地面的高差最大可能达到 100 米.

(2)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修建,在②处要采用 修建隧道 的形式修建;本图所示地区总的地势特征是 北高南低 .

(3)若此图是江西省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则A地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水稻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快小城镇发展,图中甲、乙、丙三个村庄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是 甲村 村,理由是:

 甲村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成为城镇 .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

读图可知,

(1)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在本图所示地区修建的桥梁中,最高处桥面处海拔为300米,河流最低处海拔为200米;桥下地面的高差最大可能达到300米﹣200米=100米.

(2)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叫架桥和隧道的形式修建.图中②处为山脊,需要修建隧道;本图所示地区总的地势特征是北高南低.

(3)若此图是江西省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由于这里水热条件配合好,则A地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快小城镇发展,图中甲、乙、丙三个村庄中,甲村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成为城镇.

故答案为:

(1)东北﹣西南;100;

(2)隧道;北高南低;

(3)水稻;

(4)甲;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自东南向西北 .

(2)图中河流上游河段①及四大支流②③④⑤画法错误的是 ⑤ ,理由是 ⑤是山脊 .

(3)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坝址,以“

”为图例在图中画出.筑坝前,AB两个村庄中的 A 村需要搬迁.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

(1)根据指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